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記者 楊美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逐步好轉。截至3月20日,中國內地已連續3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武漢連續3日、湖北除武漢連續16日、湖北以外省份連續9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同時,隨著疫情好轉,國內復工復產的進程也在加速。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3月21日表示,除湖北外,據對各省約1.1萬個重點項目統計,截至3月20日復工率為89.1%。
據悉,截至目前,中國財政部已經下達2020年中央基建投資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進度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6個百分點;同時還提前下達車購稅資金25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港口建設費70多億元,民航發展基金240多億元,這些資金全部都用來支持公路、港口、航道、機場等公路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本土疫情逐漸平息,但我國境外輸入病例卻攀升,給我國多個重點城市的境外輸入性防控帶來壓力。
從全球疫情來看,目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21日18時(北京時間22日1時),除中國外,全球共有184個國家出現疫情。據海外網,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2日4時48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03001例,超過30萬。死亡病例累計12762人。除中國外,已有5個國家確診數超過兩萬。
全球疫情持續升級,我國10天內境外輸入病例增幅216%
昨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了疫情最新情況。
米峰介紹說,我國內地連續3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武漢連續3日、湖北除武漢外連續16日、湖北以外省份連續9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米峰表示,自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以來,累計境外輸入病例從85例增長到269例,增幅為216%,快於同期全球累計確診病例98%的增幅,「要嚴密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做好境內疫情防控,防止反彈」。
從局部來看,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20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0例,無境外輸入性病例。現有疑似病例數為0,當日新增數為0,當日排除0人,集中隔離人數為0。武漢連續3日、湖北除武漢以外地區連續16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月20日也是湖北連續第4天保持現有疑似病例數為0。
從全球疫情情況來看,全球疫情持續升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21日18時(北京時間22日1時),全球已報告病例的國家和地區升至184個。據海外網,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2日4時48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03001例,超過30萬。死亡病例累計12762人。除中國外,已有5個國家確診數超過兩萬。
歐洲疫情快速蔓延。據義大利疫情新聞中心20日消息,該國單日新增病例5986例,系單日最大增幅,累計確診病例增至47021例,累計死亡病例達4032例。義大利已成為世界上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佔全世界死亡病例的30%以上。
目前,日本和韓國的疫情相對穩定。但伊朗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伊朗20日新增1237例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達19644例,累計死亡1433例。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戴維·比斯利19日發布聲明,證實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至少2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70多名政要和官員確診感染。
中國新冠肺炎疫苗已開始進行人體注射實驗
關於備受關注的新冠肺炎的疫苗的研究和實驗進展,近日也傳來了最新消息。
據昨日消息,我國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研究快速推進,現在已經進入志願者人體試驗階段。目前,臨床試驗的正式名稱為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載體)I期臨床試驗,主辦單位為軍事科學院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
據了解,I期所需志願者共108名,分成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3組,從武漢地區18—60周歲常住居民中篩選,武昌、洪山、東湖風景區戶籍居民優先。
接種之後,志願者將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觀察。半年內,醫學團隊會定期對志願者進行多次隨訪,看其是否有不良反應,以及體內是否產生抗S蛋白特異性抗體。
從國外疫苗研發情況看,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截至3月13日,全球共有4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截至3月17日,和君醫藥醫療事業部的不完全統計,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項目66個,至少有96家公司和學術團體,已經宣布了66個新冠病毒疫苗開發計劃。
此前,美國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宣布,其與Moderna公司合作研發的美國首個候選冠狀病毒疫苗mRNA-1273的一期臨床試驗16日正式開始,一位43歲女性志願者成為首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人。
俄羅斯聯邦生物醫學署在20日發布公告稱,該署專家正加緊研發抗新冠病毒疫苗,目前已開發出3種原型疫苗。此外,俄總理米舒斯京20日表示,該國科學家目前已研製出6種抗新冠病毒的藥物,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以最終確認藥物安全性。
俄聯邦生物醫學署表示,目前正在對3種抗新冠病毒原型疫苗進行小鼠試驗,預計今年6月可以得出測試結果。
疫情持續影響下,周一期貨市場走勢如何?
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以來,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了極大衝擊。
對衝基金Crescat Capital首席投資官Kevin Smith近日表示,此前預計市場將從2月高位下挫56%,但隨著疫情的逐步蔓延,這場剛剛開始的全球衰退的更合理目標是,從2月份的高點下跌至少74%,並達到最低點。Kevin Smith說道,「這場大清洗或才剛剛開始」。
從近期期貨市場表現來看,在國外疫情持續緊張影響下,國際期貨市場行情出現劇烈波動,並傳導至國內期貨市場,導致國內期貨市場的波動加劇。那麼接下來,國內期貨市場各個板塊品種走勢將如何演變?
從上周黑色板塊表現來看,建信期貨研發部黑色研究員翟賀攀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周五,在國內股市、原油化工系品種、有色金屬和貴金屬品種以及部分農產品普遍反彈的背景下,黑色系期貨不漲反跌,說明其作為風險對衝品種的作用漸失。
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曾表示,當前鐵礦石指數走勢明顯與供需基本面和現貨市場偏離,市場各參與方需防範其中的風險。
「儘管在供給收縮和需求回升的雙重作用下,近日鋼材期貨走出再度走強甚至深V型反轉的獨立行情,但若後市原料價格自高位回落,則成本支撐弱化,後市追高需謹慎。鐵礦石方面,儘管在庫存整體不高、前期進口礦到貨量下滑、國內礦山產能利用率偏低等因素導致鐵礦石供應階段性偏緊,近日鐵礦石期貨走出再度走強甚至深V型反轉的獨立行情,但若後市供應恢復、下遊鋼廠利潤持續受到擠壓,則後市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翟賀攀說。
本周,國內豆類均有所反彈。國泰君安期貨研究員吳光靜表示,下周要繼續關注南美港口運輸情況和生產情況,如果南美港口仍有運輸憂慮,那麼將會繼續支撐豆粕價格;此外,南美大豆產量下調預估也將支撐豆粕價格。豆油經過本周反彈之後,估計以振蕩為主;豆一由於國儲收購消息已經有所消化,所以預計以高位振蕩為主。
油脂板塊中,申萬期貨研究所農產品分析師周一敏表示,中期來看受疫情影響,油脂整體需求趨弱,但是受整體金融市場影響連續下跌後,油脂超賣嚴重,金融市場整體穩定後,預計油脂將有所反彈,近2周國內油脂現貨成交較好。
雞蛋方面,方正中期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車紅婷表示,目前市場交易的是4月份產能增加疊加疫情期間雞蛋的消費是相對減弱預期,當前庫存水平較往年同期仍偏高,淘汰雞價格在4.5元/斤左右,養殖戶淘汰意願不強,制約短期價格反彈動能。3月中下旬換羽雞將陸續開產,4—5月份產能仍待釋放。需求端來看,疫情期間消費同比將有所減少,其中部分戶外消費轉移到家庭消費中,後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需求增量或不及預期,預計3月底至4月份蛋價將呈現緩慢走低過程,主要變數仍取決於供應端,中長期隨著需求回暖,節日效應作用疊加1—2月份補欄減少也將反映到6月份之後的市場,雞蛋現貨市場價格將逐漸走強。
原油方面,周五晚間國際原油價格再度下探,雖然美國德克薩斯州監管機構積極與歐佩克接觸,並表示德州也可能在沙特和俄羅斯同意限制原油產量的情況下主動減產10%,但對市場並未形成明顯提振。
國投安信期貨原油研究員李雲旭表示,原油市場交易的核心邏輯仍集中在海外疫情蔓延拖累油品消費與歐佩克增產預期的雙重打壓,目前歐佩克主要產油國產量均處相對低位,增產空間十分巨大,即使按照4月增產150萬桶/日保守預估,在需求坍塌的背景下二季度供需盈餘程度或將達300萬桶/日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對於後市來說,俄羅斯與沙特近期對持續價格戰的態度仍然十分堅決,供應邊際改善預期主要來源於美國,目前油價已低於大部分頁巖油生產的完全成本,美國產量或很快面臨中期頂部,頁巖油企的巨大壓力也使得美國施壓沙特幹預油市的可能加大,已有市場消息顯示川普政府計劃向沙特派遣一名能源特使,以便與沙特就穩定全球原油市場展開工作。供應端繼續出現超預期利空的可能性已經逐步減少,但需求端疫情加速蔓延仍可能不斷強化空頭邏輯,目前仍缺乏底部確認的條件。」李雲旭說,周一內盤原油或以補跌外盤為主,近日油輪運費快速回落也將使內外盤價差有所走低,燃油、瀝青受原油影響同樣面臨較大的下跌壓力。
對於當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來看,南華期貨日前發布報告稱,當前國內疫情已經被控制住,適逢春暖花開時節,大家對疫情的恐懼正在慢慢消散,預計未來國內或將出現報復性消費潮,基建也在加快開工,內需消費、基建投資或將帶動經濟快速回升。
報告表示,當前大宗商品價格普遍處於低位,甚至部分價格低於成本線。一方面,商品價格超跌存在反彈的需求。另一方面,未來隨著國內復產復工的快速推進,大宗商品的需求或將普遍回升,市場可能會轉而關注國外疫情對商品供應的影響,若出現供應端受疫情影響停產、運輸受到影響等問題,則商品可能出現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