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至16日,區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舉行。全會聽取了區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重慶市江津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分成12個小組熱烈討論。大家認為,區委全會既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的再學習、再貫徹,也是新時代江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一次再動員、再部署,意義重大,成果豐碩。
大家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科學巧幹,奮力譜寫江津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關鍵詞:新動能
【全會說】緊扣建設全市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著力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周軼(區委委員,雙福工業園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雙福工業園將以「一圈一帶一園」為抓手,著力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集中力量把雙福建設成為一座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山水湖城、智慧福地」。抓好「一圈」建設,持續壯大商貿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抓好「一園」建設,持續壯大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抓好「一帶」建設,為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提供硬環境。
周勇(區委委員,區科技局黨組書記、主任)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輝煌事業,始於謀劃。區科技局將全面落實全會精神,以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南部科創中心為目標,重點推進團結湖大數據智能產業園建設,打造環重慶交通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在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創新主體、構建創新平臺、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和大力招商引智等方面下功夫,紮實做好各項工作,體現科技擔當作為。
江永剛(區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
「十四五」經濟發展需要「新動能」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認為「新動能」的主體是市場主體,只有它是最活躍也是最有效的;「新動能」應建立在企業技術創新上,只有它才能催生重大新產品,從供給側的角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幸福生活需要;「新動能」應該著力於實體經濟上,以「小政府、大服務」簡潔高效行政體制,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雙城記
【全會說】緊扣建設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著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新作為
朱文良(區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
我們將抓住機遇,主動接軌、全面融入、一體發展,加快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戰略支點,打造「水公鐵」一體化立體交通網絡,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謀劃好全區「十四五」綜合交通規劃。推進交通建設項目,暢通內外通道,完善樞紐建設,實現多式聯運,完善城際公交網絡建設,促進與主城都市公共運輸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一體運營,努力實現與重慶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
夏昭祿(江津區規劃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高標準開展江津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國土空間規劃為龍頭謀劃全區發展格局,高標準完成江津2035年城鄉規劃大綱,開展「一軸兩翼」空間戰略規劃研究。積極對接重慶市以及西部(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精心謀劃江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構建「一軸兩翼、擁江發展」城鄉空間結構和「一主兩副六節點多特色」城鎮體系。落實區委、區政府「三清」專項工作,深挖資源潛力,優化產業用地管理,高質量保障項目落地。
李豔(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財務局局長)
江津綜保區將搶抓機遇,用好「金籃子」,建好「大樞紐」,打造好開放平臺。未來,我們將利用好政策優勢,促進外貿進出口增長,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和供應鏈,聯結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降低企業成本,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利用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多式聯運優勢,建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發揮比較優勢,與沿海和成渝地區聯動合作,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
關鍵詞:鄉村振興
【全會說】緊扣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著力推進鄉村振興
張世英(區委委員,區委農業農村工委書記、區農業農村委主任)
我們將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富硒為引領,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二是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提升鄉村顏值和底色。三是以「四力提升」為抓手,增強鄉村治理能力,加快推進鄉村善治。四是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重點,積極推進農村改革,全力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和發展潛力。
胡鵬(嘉平鎮黨委書記)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將把握好鄉村建設規律,順應農民生產生活變化趨勢,結合當地地理條件和資源稟賦,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施策、有序推進,積極穩妥實施「五個振興」,探索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特色發展之路,不斷促進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
曹偉(石門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石門鎮將以「四季賞花、四季採果、美麗鄉村、田園石門」為主題,加快建設鄉村旅遊特色鎮,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夯實產業基礎,鞏固現有特色產業鏈;深化品牌培塑,用好「山、佛、園、田」四類資源,建設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田園石門;注重試點帶動,持續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抓好環境整治,讓石門更宜居、宜業、宜遊。
關鍵詞:美好生活
【全會說】緊扣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著力加強社會建設
韓廷勳(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
「美好生活」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有著更高要求。為應對這一新變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行動是必由之路。作為民生保障部門,我們將在「十四五」期間,通過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保障三方面,來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局面,使大家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新進展。
徐寧(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
我們將在「人文江津·美好教育」發展理念下,實施「七大教育工程」。通過共建「全國基礎教育課改試驗區」,以學校文化建設為引領,課程建設、教學改進、評價改革為核心,師資培育、機制創新為保障,著力推進「美好學校」「美好課程」「美好課堂」三大建設,加快推進我區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張建(中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十四五」規劃綱要是指引江津未來五年及2035年遠景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江津人實現美好生活的「航標燈、路線圖」。中山鎮將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一輪國土空間調整,渝赤敘高速建設、福壽巖水庫加快推進等重大機遇;進一步針對中山未來發展謀篇布局,多措並舉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提升景區質量,做亮4A級景區;繼續抓好招商引資,紮實做好招商項目促建。
關鍵詞:黨的領導
【全會說】建設現代化新江津,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王勁松(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建設現代化江津,關鍵在黨,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一是要堅持貫徹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紮實推動中央、市委的決策部署在江津落地生根。二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升各級黨組織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三是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四是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向軍(石蟆鎮黨委書記)
堅持黨的領導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就石蟆鎮而言,一是把方向,確保經濟社會發展沿著正確道路前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謀大局,自覺在找準定位,挖掘特色,在雙城經濟圈中突出優勢,展現擔當,以一域服務江津全局。三是抓落實,堅持和完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分工落實,督促檢查,考核問責制度,團結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抓發展,惠民生。四是促改革,圍繞整體規劃和遠景目標敢闖敢幹,先行先試,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嚴翼良(重慶錦程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十三五」取得巨大成就,為未來5年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寶貴精神財富。作為江津的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和民營企業,我們將在黨的領導下,致力於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奮力開創新格局,為「十四五」江津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新力量。
本報記者 江波 袁華 王茜 鄧浩 阮瑞雪 廖秋平 李紅霞 袁菲 實習記者 鄒馨毅 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