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加碼基礎研究,張正友成騰訊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

2021-01-09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1月8日,騰訊宣布,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及騰訊AI Lab負責人張正友博士成為騰訊首位17級研究員/傑出科學家,17級是騰訊歷史上最高的專業職級。

騰訊AI Lab及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負責人張正友博士

榮獲這一殊榮的張正友博士,領導創建了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並致力推進人機協作的下一代機器人研究。目前Robotics X實驗室主攻移動、靈巧操作和智能體等三大通用機器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並聚焦於多模態移動機器人的研發。2020 年 11 月,Robotics X發布了可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Jamoca及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兩項新進展,向「打造虛擬世界到真實世界的載體與連接器」這一願景繼續邁進。

騰訊AI Lab在張正友的帶領下,已經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企業級人工智慧實驗室,致力於全棧式的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探索。在做原創性研究的同時,騰訊AI Lab還探索結合騰訊場景與業務優勢的應用,其研發的農業AI iGrow系統、虛擬人技術、人臉識別系統、語音前端技術等已經在騰訊多個產品和業務中落地應用。

騰訊AI Lab的研究成果,不僅助力了騰訊自身的業務發展,也為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帶動能力。2020年疫情期間,騰訊將AI技術應用於疫情防控及病理篩查等其它醫療應用,為抗擊新冠疫情貢獻了重要的技術力量。2020年11 月,騰訊雲(莘縣)農業數字經濟產業基地開園,騰訊AI Lab研發的iGrow解決方案將在該基地得到進一步的研究和應用,AI 和物聯網有望讓農業更進一步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幫助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質的飛躍。騰訊AI Lab研發的圍棋 AI「絕藝」也在2020年與中國國家圍棋隊續約三年,為中國圍棋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此外,騰訊AI Lab也在通過研究論文及開源項目與社區及廣大開發者共享研究成果,並積極與高校、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共同探索AI技術的更多可能性。

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技術工程事業群(TEG)總裁盧山在張正友博士的職級授予儀式上談到:「正友老師榮升T17級,是騰訊歷史上最高的專業職級,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學術有影響,工業有產出』這句話不僅是Lab的口號,更是一種技術人的情懷,當你老了,和小孩去聊的時候,就可以說這輩子不僅是在學術上很牛,我們在落地上也有值得驕傲的成就。」盧山還在授予儀式上承諾,會繼續全力支持騰訊AI Lab和Robotics X的發展,大家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持續前行,向建成世界級實驗室的目標邁進。

不僅在騰訊帶領團隊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張正友博士還是世界著名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科學家,在多個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2013年,因為「張氏標定法」, 張正友了獲得 IEEE Helmholtz 時間考驗獎,這一攝像機標定法也在全世界被普遍採用。在國際頂尖會議和雜誌上,張正友發表論文250餘篇,論文引用次數51000多次,有超200項專利。

2020 年,張正友提出了虛實集成世界(Integrated Physical-Digital World,IPhD)這一全新的概念。它將當前在 AI、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領域的前景展望乃至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思想進行了融合。在此基礎上,一個通過互相交織和共同進化的軟體與硬體、虛擬與現實、人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願景也躍然紙上。在虛實集成世界的框架下,現實虛擬化、虛擬真實化、全息網際網路、智能執行體四大發展方向將成為騰訊 AI Lab 和 Robotics X 實驗室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導。

近年來,騰訊對基礎科學和前沿科技領域高度重視,投入不斷加碼,在公司內部構建起前沿科技實驗室矩陣,涵蓋人工智慧、機器人、5G、邊緣計算、IOT、硬體和多媒體技術等關鍵領域,吸引了包括張正友在內的一批海內外知名科學家擔任實驗室的負責人。

幾乎與公司的前沿投入同時,自2016年以來,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圍繞著基礎科學和前沿科技領域,以個人名義先後捐贈了中國未來科學大獎、美國科學突破獎以及西湖大學等項目。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了「科學探索獎」,50位青年科學工作者獲獎人將總計拿到來自騰訊的1.5億元獎金。

此前馬化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前絕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都是應用型的科技企業,未來這些企業都必須向技術驅動型的企業進化。騰訊會繼續關注基礎科研的探索,期望具備更前瞻的目光,看得更遠。」

審讀:孫世建

相關焦點

  • 騰訊宣布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
    原標題:騰訊宣布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   騰訊宣布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及騰訊AI Lab負責人張正友博士成為騰訊首位17級研究員/傑出科學家
  • 騰訊有史以來最高專業職級誕生!這位「大牛」有何過人之處
    記者今天從騰訊獲悉,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及騰訊AI Lab負責人張正友博士成為騰訊首位17級研究員/傑出科學家,17級是騰訊歷史上最高的專業職級。榮獲這一殊榮的張正友博士,領導創建了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並致力推進人機協作的下一代機器人研究。
  • 基礎研究如何堅守科學家精神?
    雙創十問第七問:基礎研究如何堅守科學家精神?探索未知,永葆定力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姚檀棟認為,我國基礎研究已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特殊轉型期,但亦存在「三少」現象:國際頂尖的大師級人才少,引領國際的科學計劃少,國際一流水平成果少。他呼籲,提升國際合作和國際計劃在基礎研究中的支持比重,建立基礎研究的國際化評審體系,推出國際頂尖科學家。
  • 產業網際網路再成「兩會」熱詞,騰訊AI in All加碼產業升級
    在此背景下,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騰訊AI不斷夯實技術探索,推進應用落地,「AI in All」戰略正在不斷加碼。騰訊AI技術加碼,發揮AI新基建「頭雁效應」據《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30%。
  • 上美集團一葉子全新升級,持續加碼年輕市場,與年輕人玩在一起
    帶給用戶SAP級的修護體驗。 一葉子櫻花面膜(白雪公主面膜)上市以來,天貓旗艦店累計爆賣100w+,兩次攜手張新成空降雪梨直播間,抖音、小紅書累計種草1000+篇。儼然已經成為一葉子的當家王牌爆品。同時該產品也補充了一葉子產品線在抗初老護膚市場的空白,代表著一葉子品牌未來將在抗初老領域持續發力,為年輕用戶解決「初老」困擾。
  • 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張霖濤榮獲ACM2020傑出科學家
    來源:時刻頭條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剛剛公布了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名單,全球總共64名來自世界頂尖的大學、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
  • 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在京舉辦,數實共生開啟疫後經濟新模式
    會上,騰訊公司首席探索官、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布了新書《重構地球 AI For FEW》。該書集梳理了包括騰訊在內的科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實踐,吸納了國內外專業研究機構一線專家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思想,為解決FEW,即食物 F(food)、能源 E(energy)、水 W(water)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一種可能的發展方案。
  •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首次...
    這兩項進展均來自騰訊Robotics X 實驗室,屬於移動方向上的技術突破,也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於2018年成立,致力推進人機協作的下一代機器人研究,打造虛擬世界到真實世界的載體與連接器。
  • 南方周末:2019年度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傑出責任企業 騰訊排名榜首
    備受矚目的南方周末「2019年度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傑出責任企業」前十榜單于7月31日出爐,騰訊位居第一。
  • 百度、騰訊加碼投資 萬億智慧農業市場被挖掘?
    原標題:百度、騰訊加碼投資,萬億智慧農業市場被挖掘?   在去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中,預計中國的城鎮化比例,將在2019年60.6% 的基礎上繼續增長,到2035年達到70%以上的水平。
  • 立足基礎學科 首屆騰訊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圓滿收官
    同時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到北京大學查紅彬教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陳熙霖研究員、清華大學胡事民教授、浙江大學童若鋒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黃華教授、騰訊高校合作總監劉婷婷等六位學界特邀專家和企業專家,一同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深圳中學、長沙市雅禮中學等中學的九組答辯學生共同回顧了半年來的科研經歷,並從課題選題、研究規劃、實驗結果分析等方面提出建議,為學生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給予了有效的啟發
  • 科學家的研究動力是什麼?
    這種科學家和科技公司,或者說學術界與工業界,以不同方式推動創新的有趣碰撞,在2020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上還有不少例子。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的大背景下,騰訊WE大會轉成線上直播的形式,繼續一年一期、一期一會,記錄下地球上前沿科學前進的重要節點,而且還難得地集齊了跨越4大洲的頂尖科學家嘉賓。
  • 研究袋熊方形便便的科學家:好奇心持續旺盛指南
    如何在孩子不斷長大的過程中持續的保護這份好奇心? 我每次覺得我的工作開始無聊,就會主動尋找一個比較好玩的研究,這是我對科學保持好奇心的推動力。每個科學家有不同的推動力,有些人喜歡研究被應用後的成就感,但是這不能給我帶來什麼成就感。你要找到一個可以成為你孩子推動力的目標,讓他/她可以一直開心的接觸科學。
  • ACM傑出科學家名單出爐:葉傑平、崔鵬等26位華人學者上榜
    今年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分別表彰他們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以及科學貢獻,其中華人學者上榜26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二。 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專業性學術組織,ACM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 ACM 傑出科學家得主達摩院李飛飛教授:資料庫研究道阻且長,需持之...
    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全球資料庫領域領軍人物、達摩院資料庫首席科學家、阿里巴巴資料庫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教授入選。李飛飛,猶他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正教授。此外,中國氣象的國家氣象大數據分析平臺也應用其技術,實現了毫秒級的氣象數據查詢與分析,該資料庫存儲了1957年建站以來,6萬多氣象站的分鐘級數據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借著這一契機,第一時間對他進行專訪。
  • 實驗室裡的AI激情:騰訊優圖的升級修煉之路
    對於將企業利益放在首位的商業機構來說,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要尋找答案,我們不妨將時間倒帶到1925年,從最成功的貝爾實驗室中,探尋技術研究之於科技企業的核心價值。很多人都知道,AT&T公司拿出產值的百分之三用于貝爾實驗室的研發工作,不愁經費的貝爾實驗室也在當時成為信息領域科學家的首選工作單位。
  • 艾德思奇榮獲2019騰訊服務類傑出貢獻獎
    2019年2月27日,由騰訊集團服務採購中心舉辦的2019騰訊服務類供應商大會(以下簡稱「會議」)成功舉辦,會議主題為「和合共生」,齊聚近150家頭部供應商,共討和諧發展議題,並為部分優秀合作夥伴頒發獎盃。
  • 136名深大傑出校友「回家」暢談
    在論壇現場,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澳門會展協會理事長何海明,國家一級導演、著名演員歐陽奮強,全國人大代表、龍川縣田家炳中學校長李舒強,加拿大校友會會長、加拿大CM集團董事長姜勇,「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灣趣」創始人兼CEO陳曉鋒,美國納帕校友李柏元,世界帆板錦標賽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女子帆板亞軍陳佩娜等校友紛紛發來視頻,表達對母校的祝福,期待母校在奮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徵程上取得累累碩果
  • 騰訊加碼短視頻「搶市場」 手遊、小程序等成業績催化劑
    杜可君(北京格雷資產高級合伙人、副總經理):騰訊的在短視頻上的加碼,是符合預期的,因為短視頻屬於信息流中很重要的賽道,騰訊不會輕易地放手,肯定會親自下場來爭奪市場。在短視頻領域,頭條系的抖音肯定是遙遙領先的。騰訊現在只能說一方面加大對快手的投入,另一方面想辦法加大對微視、視頻號的發展,總的來說是維持在該領域不掉隊的狀態,但想要在短時間內超過抖音還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