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調養 | 初學針灸,這些部位進針手法和禁忌,一定要了解

2021-02-12 正安聚友會

   本  期  導  讀    

針灸如何做到安全、有效?

1、頭頂及所有頭髮覆蓋處用平刺法:

操作方法:先將針身與頭皮所要進針部位成30~45度角,快速將針尖穿透頭皮進入至腱膜下,然後壓低針身,使針身與頭皮呈平行狀態,慢慢往裡推進針身。如果比較疼痛,則可以停止推進。

針刺對於治療偏頭痛或者全頭痛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最好能在拔針時有血流出,說明邪氣隨血排出。

醫者,意也,其關鍵也在於此,邪氣隨血而出,則病也會因此而愈!

禁忌切記:絕不可給小兒如此進針!

2、面部穴位進針方法:

面部皮膚薄,且額部下面就是骨頭,因此,在額頭部仍以平刺為主。雙側面頰及口角四周和鼻翼兩旁,可以用一寸或半寸的針直刺,如下關、禾髎、承漿等。

如果需要透刺如地倉透頰車,建議用提捏進針法: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起面部皮膚,右手進針,針刺時一直捏著皮膚,直到針尖達到所要的深度,且可以邊往前捏著皮膚邊往裡進針,一寸半的針或者兩寸的針在面部完全可以全部透入!

額頭平刺也建議採取提捏進針法,人在印堂處進針時,提捏進針絕對是很好的進針方法。

對於眼睛周圍穴位的進針尤其是睛明穴與球後穴,以直刺為主,宜選針身較細者,將眼球向另一側壓迫後,針身緩緩向裡推進,切忌快速推進,防止損傷眼睛。可以進入一寸二分左右。

面部及太陽穴和眼睛周圍的穴位針刺最關鍵的是拔針:這是避免烏眼青和面部出血的唯一的關鍵就是一定要把按壓的時間給足了,可以防止烏眼青等的發生。

人的正常凝血時間為1~3分鐘,因此每個穴位出針後一定要按壓最少一分鐘,而且一定是有效按壓時間,而不是僅僅做個按壓的樣子。

防止內部出血產生瘀青,影響容顏,也影響治療的積極性。切記切記!

3、頸項部:

頸部穴位較少選取,即便是選取也是以半寸小針直刺,保守些,以安全為第一要務。這裡沒有太多建設性的意見。希望在後面的學習中豐富經驗!

4、後項部:

這裡針刺主要用於調理頸椎病,但一定要掌握針刺方向,向脊柱方向斜刺,可以深入一寸半左右(視患者胖瘦程度決定)。

出針時,要注意按壓穴位,防止皮下出血腫!對於風府啞門這些穴位,安全第一,手底下沒有根的,最好還是避免深刺,淺嘗輒止。

5、背部:

腹深如井,背薄如餅!對於胸部和腰部的夾脊穴來說,可以適當的深刺,但一定要向脊柱方向斜刺,以知為度,患者如果感到疼痛或不適,馬上停止進針,並稍微向上拔一下。避免意外情況出現。

對於太陽經穴位,可以直刺,但絕對不主張深刺,視患者胖瘦程度,可以用半寸的小針直刺,更深的還是建議斟酌。

6、腹部:

腹深如井,但在肝膽區,還是謹慎小心,別深刺!還有就是如果給患者小腹部施針,最好讓患者在治療前排尿!注意細節,謹慎為主。

7、四肢穴位:

各種針刺手法均可以在四肢部位任意選擇使用,畢竟沒有臟器的幹擾。

針灸知識基本功紮實者,四肢選穴有時候可有奇效:比如五輸穴的選擇和應用,八脈交會穴的選擇和應用等。

其實,四肢穴的選取來治療疾病,是判斷一個針灸醫生道行高低的最佳方式。從四肢選穴來調理臟腑功能,氣血運行。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對於四肢末梢以及手心腳心部位,建議用半寸或一寸小針,快速點刺進針。

如果過於緊張造成肌肉收縮而難以進針,可採用聲東擊西,用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左手點壓要進針部位的對側,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到那裡,要進針的部位的肌肉反而能夠完全放鬆,然後快速將針刺入。可有效避免疼痛的發生。

說了這麼多方法,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不斷提高。

「不怕學不成,只怕心不誠」一起來學習《針灸調養基礎課》吧。

注意:以上內容請在學習課程後操作。

答摩無痛針灸課

由正安答摩邀請江蘇省人民醫院、祖傳中醫針灸博士——高岑老師,開設《小白一學就會的針灸調養》基礎課程。

教你無痛針灸手法、讓你輕鬆克服進針恐懼,並選用最少的穴位,起到最好的效果。

掃碼學針灸

調氣血,通經絡

掃碼學針灸

調氣血,通經絡

自從微信更改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時間線顯示;加上聚友會最近經歷遷移,很多用戶反饋看不到聚友會更新。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更,如果不點「在看」或「星標」,很難看到聚友會的更新。

我知道您對聚友會是真愛,不想錯過我們每天更新的精彩內容,跟隨下面步驟重新星標我們吧。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精益國學,未經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如欲轉載及內容合作,請於公眾號後臺留言或添加小編微信:「zanclub_bjb」 。

2.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臺支持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今日編輯:復元 

相關焦點

  • 針灸之針刺手法
    學完這些你只能治好別人都能治好的病和書上描述過的病,要想兵來將擋,還得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學。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研究各種刺法和灸法的操作方法、臨床運用及作用原理的一門學科。我們本次主要講的是針刺手法即針法。針法:又稱刺法,指採用針具,運用手法,刺激人體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 針灸名家承淡安丨一代針灸巨擘(手法經驗)
    一、進針後之手法進針後,即主要之捻運手法。
  • 【針灸】腰部如何進針
    要知道,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了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的地方撒下陽光。每日更新,敬請關注。針灸腰部如何進針1、針灸腰部如何進針1.1、急性腰扭傷先在風市穴和陽陵泉附近找壓痛點,常用穴位有殷門、申脈、委中、風市、陽陵泉,每次選3~5穴,進針後中等刺激,留針5~10分鐘。
  • 針灸名家承淡安丨一代針灸巨臂(手法經驗)
    至元明時,手法名目更多,但皆屬粗針淺刺,今之細針,不能效其方法。故本編對於以前之針法,概不論列,只言進針後應作興奮或抑制之手法及反射或誘導之針法。先用28號或30號針,作輕緩的刺激,約數秒鐘或半分鐘的捻轉,病者略感酸脹,即予出針。刺激部位大都在其患部及其周圍,或為其神經通路之處為多。
  • 針灸腰部如何進針?
    先在風市穴和陽陵泉附近找壓痛點,常用穴位有殷門、申脈、委中、風市、陽陵泉,每次選3~5穴,進針後中等刺激,留針5~10分鐘。局部取阿是穴,以及相應的夾脊穴、後溪、殷門,進針後強刺激,持續運針1~2分鐘,不留針。
  • 針灸減肥,先了解這些不可不知的問題
    針灸減肥是促進全身脂肪代謝,但腹部為全身脂肪堆積最多的部位,所以針灸減肥以腹部變小、腰圍變細為初始療效。其餘部位在全身脂肪代謝加快後,如有需要可以進行局部加強。▌針灸減肥需要多長時間?患者能夠堅持針灸治療,並能積極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在1個療程之後開始有明顯效果。當然,療效與機體對針灸治療的敏感性、家族史、年齡等具有一定關係。減肥效果的評定不光是以體重作為唯一標準。BMI 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
  • 針灸腰部如何進針
    陽陵泉,每次選3~5穴,進針後中等刺激,留針5~10分鐘。局部取阿是穴,以及相應的夾脊穴、後溪、殷門,進針後強刺激,持續運針1~2分鐘,不留針。取相應夾脊穴、肩髃、曲池、環跳、陽陵泉,進針後中等刺激,留針時間以20分鐘為宜。若局部怕冷,可加溫針或艾灸。常取阿是穴、腎俞、夾脊、大腸腧、環跳、秩邊、委中、承扶、殷門、風市、承山、陽陵泉、懸鐘,每次選4~6穴,進針後中等刺激,留針30分鐘為宜。
  • 針灸好處多,但灸錯反傷身,針灸的禁忌,要提前了解清楚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大大增強了,很多人會通過一些養生方法來延緩衰老、延年益壽,針灸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很早以前就有了。那麼,針灸有哪些好處呢?什麼人不適合?有哪些注意事項?針灸之前大家要了解清楚,別灸錯了。
  • 承淡安丨一代針灸巨擘(手法經驗)
    一、進針後之手法進針後,即主要之捻運手法。手法古今不同,就古法言,目的在乎補瀉;以新理論,則為抑制與興奮。如何謂之補,如何謂之瀉,古今各家所說不一致。至元明時,手法名目更多,但皆屬粗針淺刺,今之細針,不能效其方法。故本編對於以前之針法,概不論列,只言進針後應作興奮或抑制之手法及反射或誘導之針法。
  • 針灸「從外治內」功效多 針灸後調養不可少
    針灸是中國傳統特色療法之一,是「從外治內」的代表性治療方法。針灸療法可起到調暢氣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目的,還可達到調暢情志、寧心安神、增加免疫功能等治療及保健作用。在臨床,針灸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其效果也得到了國內外中西醫和廣大患者的認可。
  • 10種臨床常用的運針手法(針灸必看)
    針刺的運針操作包括多種內容,但常常是綜合使用,從進針、探尋針感(尋氣) 、施用補或瀉手法到退針,都有不同的操作手法,主要的有如下10種。即將針從淺層刺入深層(包括穿皮,探找針感和施用補瀉手法)。操作時可緩慢捻進或迅速垂直刺入,主要根據病情和刺入部位而定 。
  • 針灸進針法大全,收了吧
    針灸除了穴位之外,還它的手法,比如它的進針手法,所以我們學了它的各種穴位之外,不要忘了對針灸的進針手法了解,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針灸用什麼針?治什麼?你要牢記……
    金銀很軟,容易彎,所以要做得很粗,像牙籤一樣粗。如此一來,很多穴位就有了風險。現在制針的技術進步很多,如蚊子嘴一樣,又有硬度,又有韌性,不易發生彎折現象。材料是不鏽鋼,不會生鏽,很細的針就可以刺一些古人不能下的穴位了。針,以長度和直徑分。常用的直徑在0.25到0.40釐米之間。長度為一寸至三寸之間,也就是0.25到0.75釐米之間。粗細與刺激量有關,直接關係到治療的效果。
  • 明明白白學中醫|中醫是怎樣用針灸治病的(下)
    臨床需要在針灸理論指導下,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穴位,並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穴,配穴後所用的穴位組合就是臨床腧穴處方。好的腧穴處方,再加上好的針灸手法,一定會有好的臨床療效。1.選穴原則①近部選穴:也叫局部取穴,是指根據「腧穴所在,主治所能」的規律,在患者病變局部或鄰近部位取其經絡穴位。
  • 針灸和針灸麻醉
    現在的中醫的各角落,也都張掛著針灸穴位圖,共有穴位二/三百個。按中醫的理論是應「循經取穴,辨症施治」。可是,也可以不辨症施治,一個「阿是穴」也叫「不定穴」「天應穴」「痛應穴」,明白人,看這些名字,就可以知道事情的蹊蹺了,這個穴是沒有部位,在其患部及附近都可以扎,並且在扎針時,病人「啊!」一聲,那就是穴了。
  • 淺談針灸手法的幾個細節
    就拿現在很多人在義論的「燒山火」「透天涼」來說吧,我在網上自到不少有關對這兩個手法的作了很深透切的議論。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把我的對這個手法的認識也作深一步的嬋述。儘是個人觀點,請各位網友點評。我把一個針灸分成三個部分,並作計分。一:下針前(為1分)二:手法(2分)三:出針後:(1分)。這整個針灸過程只有4分。
  • 福利|針灸小人模型、100本《針灸穴位全真圖解》包郵免費送!助力你的針灸學習之路!
    針灸銅人,針灸教學之人體模型 。始創於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用銅塑造,體表刻有經絡和腧穴名稱,胸膜腔有臟器,中空。是北宋醫家王惟一總結前人經驗,為提高針灸教學效果而主持設計製造的。它既是針灸教學的教具,又是考核針灸醫生的模型。考試時在銅人體表塗蠟,體內注入水銀,令被試者取穴進針,如果取穴部位準確,則針進而水銀出;如取穴有誤,則針不能入。
  • 中醫針灸的幾點禁忌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針灸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從遠古時代的石針、近代的銀針、到現在普遍使用的電針和無痛針灸。經歷一代代的改進,人們也漸漸意識到針灸的作用,針灸通過提、拉、捻、轉、彈等手法,刺激穴位,疏通經絡,從而達到調節臟腑,調理身體疾病的作用,人們慢慢接受了針灸治療疾病所帶來的效果。
  • 針灸留針多長時間 針灸時留針有講究
    針灸是中醫傳統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現代很多人都喜歡將針灸作為一種保健調理的手段。針灸的留針時間長短一直都是人們比較關注的,針灸留針多長時間為好呢?針灸的手法都有哪些呢?很多人喜歡的針灸減肥針灸哪些穴位比較好?一起了解一下吧。針灸留針多長時間先講結論,要留多久就看醫生因為治療的目的不同,所以針灸的長度就會不一樣。
  • 針灸拔罐的好處和壞處
    針灸是我國歷史傳承下來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方法到現在醫院也有延續,它可以用來治療人們的一些疾病。拔火罐兒是用杯子、罐作為工具,利用熱力江其中氧氣消耗也形成大氣壓力,將悲觀貼附於身體用於吸附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兩種古老傳承,針灸拔罐的好處和壞處? 1、拔罐好處: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