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針灸如何做到安全、有效?
1、頭頂及所有頭髮覆蓋處用平刺法:
操作方法:先將針身與頭皮所要進針部位成30~45度角,快速將針尖穿透頭皮進入至腱膜下,然後壓低針身,使針身與頭皮呈平行狀態,慢慢往裡推進針身。如果比較疼痛,則可以停止推進。
針刺對於治療偏頭痛或者全頭痛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最好能在拔針時有血流出,說明邪氣隨血排出。
醫者,意也,其關鍵也在於此,邪氣隨血而出,則病也會因此而愈!
禁忌切記:絕不可給小兒如此進針!
2、面部穴位進針方法:
面部皮膚薄,且額部下面就是骨頭,因此,在額頭部仍以平刺為主。雙側面頰及口角四周和鼻翼兩旁,可以用一寸或半寸的針直刺,如下關、禾髎、承漿等。
如果需要透刺如地倉透頰車,建議用提捏進針法: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起面部皮膚,右手進針,針刺時一直捏著皮膚,直到針尖達到所要的深度,且可以邊往前捏著皮膚邊往裡進針,一寸半的針或者兩寸的針在面部完全可以全部透入!
額頭平刺也建議採取提捏進針法,人在印堂處進針時,提捏進針絕對是很好的進針方法。
對於眼睛周圍穴位的進針尤其是睛明穴與球後穴,以直刺為主,宜選針身較細者,將眼球向另一側壓迫後,針身緩緩向裡推進,切忌快速推進,防止損傷眼睛。可以進入一寸二分左右。
面部及太陽穴和眼睛周圍的穴位針刺最關鍵的是拔針:這是避免烏眼青和面部出血的唯一的關鍵就是一定要把按壓的時間給足了,可以防止烏眼青等的發生。
人的正常凝血時間為1~3分鐘,因此每個穴位出針後一定要按壓最少一分鐘,而且一定是有效按壓時間,而不是僅僅做個按壓的樣子。
防止內部出血產生瘀青,影響容顏,也影響治療的積極性。切記切記!
3、頸項部:
頸部穴位較少選取,即便是選取也是以半寸小針直刺,保守些,以安全為第一要務。這裡沒有太多建設性的意見。希望在後面的學習中豐富經驗!
4、後項部:
這裡針刺主要用於調理頸椎病,但一定要掌握針刺方向,向脊柱方向斜刺,可以深入一寸半左右(視患者胖瘦程度決定)。
出針時,要注意按壓穴位,防止皮下出血腫!對於風府啞門這些穴位,安全第一,手底下沒有根的,最好還是避免深刺,淺嘗輒止。
5、背部:
腹深如井,背薄如餅!對於胸部和腰部的夾脊穴來說,可以適當的深刺,但一定要向脊柱方向斜刺,以知為度,患者如果感到疼痛或不適,馬上停止進針,並稍微向上拔一下。避免意外情況出現。
對於太陽經穴位,可以直刺,但絕對不主張深刺,視患者胖瘦程度,可以用半寸的小針直刺,更深的還是建議斟酌。
6、腹部:
腹深如井,但在肝膽區,還是謹慎小心,別深刺!還有就是如果給患者小腹部施針,最好讓患者在治療前排尿!注意細節,謹慎為主。
7、四肢穴位:
各種針刺手法均可以在四肢部位任意選擇使用,畢竟沒有臟器的幹擾。
針灸知識基本功紮實者,四肢選穴有時候可有奇效:比如五輸穴的選擇和應用,八脈交會穴的選擇和應用等。
其實,四肢穴的選取來治療疾病,是判斷一個針灸醫生道行高低的最佳方式。從四肢選穴來調理臟腑功能,氣血運行。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對於四肢末梢以及手心腳心部位,建議用半寸或一寸小針,快速點刺進針。
如果過於緊張造成肌肉收縮而難以進針,可採用聲東擊西,用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左手點壓要進針部位的對側,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到那裡,要進針的部位的肌肉反而能夠完全放鬆,然後快速將針刺入。可有效避免疼痛的發生。
說了這麼多方法,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不斷提高。
「不怕學不成,只怕心不誠」一起來學習《針灸調養基礎課》吧。
注意:以上內容請在學習課程後操作。
答摩無痛針灸課
由正安答摩邀請江蘇省人民醫院、祖傳中醫針灸博士——高岑老師,開設《小白一學就會的針灸調養》基礎課程。
教你無痛針灸手法、讓你輕鬆克服進針恐懼,並選用最少的穴位,起到最好的效果。
掃碼學針灸
調氣血,通經絡
掃碼學針灸
調氣血,通經絡
自從微信更改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時間線顯示;加上聚友會最近經歷遷移,很多用戶反饋看不到聚友會更新。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更,如果不點「在看」或「星標」,很難看到聚友會的更新。
我知道您對聚友會是真愛,不想錯過我們每天更新的精彩內容,跟隨下面步驟重新星標我們吧。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精益國學,未經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如欲轉載及內容合作,請於公眾號後臺留言或添加小編微信:「zanclub_bjb」 。
2.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臺支持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今日編輯: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