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拉開建設框架

2020-12-17 光明時政

  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開工、城市綠心今年9月底開園、智慧綜合管廊上半年全部建成……一批有著重大影響的工程紮實推進,標誌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1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處處生機勃勃,由打基礎階段邁入拉開城市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常務副書記、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說。

  ●去年確定市級重大工程115項

  如何開好局起好步,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曾贊榮表示,按照一年一個節點、每年都有新變化的目標,以最先進理念、最高標準、最好質量推進規劃建設。

  去年,城市副中心確定市級重大工程115項,總投資1661億元。其中,2019年完成建安投資163.3億元,超額完成投資任務。

  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承軍介紹,去年1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開工,這是拉開城市建設框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誌性工程。它連接3條軌道交通線路和京唐鐵路、京哈鐵路、城際聯絡線三條鐵路線路,將1小時直達雄安新區,15分鐘直達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

  率先建設好城市綠心,實現森林入城,為群眾提供更多優質便利的休閒遊憩綠色空間。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的要求。

  城市綠心將呈現什麼樣的美景?北投集團綠心綠化項目部負責人描繪了這樣一幅藍圖——一座擁有「萬畝城市森林、百萬喬灌樹木、百種鄉土植物、四季景觀大道」的城市森林拔地而起,市民能欣賞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致,享受更多綠色福祉。目前,綠心園區內全長5.5公裡的星形園路環已全線貫通,喬木種植全部完成,預計今年開園,將成為城市副中心「有生命力的地標」。

  ●大運河文化融入三大地標建築

  大運河是通州的母親河,通州也因「漕運通濟」得名。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該如何保護傳承、活化利用?

  王承軍介紹,去年10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項目開工。悠悠運河水,千年文脈相續,將由這些新地標娓娓講述。

  城市副中心劇院位於大運河畔,又名「文化糧倉」,集演藝演出、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現場體驗等功能於一體。其設計理念源於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滿足各類世界級演出要求,不斷豐富群眾文化視野。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又名「森林書苑」。屋頂的樹狀結構宛如森林傘蓋,以銀杏樹葉片為靈感來源,體現圖書館傳承知識、傳播文化的功能定位。圖書館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22.3米,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等功能分區。

  首都博物館(東館)又名「運河之舟」。建築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元素,以運河為線索,具有收藏保管、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

  ●教育、醫療等民生短板加快補齊

  去年1月以來,1萬多名幹部職工成為「新居民」。城市副中心大力引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資源,大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讓群眾共享發展紅利。

  教育醫療水平顯著提升。人大附中、北京學校小學部等一批中小學開學招生,全區增加學位8800個。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開診,東直門醫院實現主體東遷,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開工,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基本建成。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規自局局長、市規自委副主任鄭皓說,為主動適應人口結構變化,在規劃中提高了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配置標準。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標準編制保障房規劃設計方案、步行和自行車規劃實施要點,倡導綠色出行,使居民就近享受一刻鐘社區服務,在騎行中感受城市、在漫步中品味生活。

  一年來,通州區生態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減霾,2019年PM2.5年均濃度降至46微克/立方米,改善率16.7%;治水,9個出入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汙水處理率90%;增綠,森林覆蓋率達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平方米,公園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升至85.8%。

  天藍水綠景更美,街淨房新路更暢,上學看病心更寬……不少群眾對一年來的變化給出了實實在在的評價。(朱競若 賀 勇)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提速建設 綠心森林公園9月開園迎客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提速建設 綠心森林公園9月開園迎客 2020-12-16 09:30:30 來源:新華網 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環球主題公園、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
  • 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為什麼大興機場臨空區比不了城市副中心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副中心出現了11次,分別為:1、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批市級機關順利遷入。2、城市副中心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3、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齊飛。
  •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什麼色系?
    在對於理想生活的探索中,或許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你想要的生活色彩。寇尚民 攝副中心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全面落實城市副中心控規和綠地系統規劃提出的各項指標。>實施了臺湖萬畝遊憩園等6項工程建設,總面積達到25594畝,有效改善北京中心城和城市副中心的生態聯繫。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打造母子基金群
    來源標題:副中心投資基金打造母子基金群 「十四五」期間,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將設立多隻子基金,打造母子基金群,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這是筆者從城市副中心建設平臺企業北投集團了解到的。
  • 滕州:新北環龍嶺路加速建設,將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
    為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目前京臺高速高速滕州北出口北移工作暨龍嶺路建設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 與新興北路、滕龍路、大同北路、320省道交匯,作為東西主幹道路,將成為城市新北環,大幅拓展城市空間,拉開了北部路網框架。
  • 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總量為1200億
    今天(11月19日)上午,在第二十三屆京港洽談會投資北京推介會上,通州區政府副區長蘇國斌引用詩人王維珍的詩句,向參會嘉賓推介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國斌介紹,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投資總量為1200億,佔北京市投資總量的17%。11月19日上午,通州區政府副區長蘇國斌在第二十三屆京港洽談會投資北京推介會上發言。
  • 北京城投董事長李長利:城市副中心建設是萬億級的投資,鼓勵更多...
    11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利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利李長利透露,目前,北投集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成的項目超過了150個,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
  • 北京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地鐵建設項目公布,M102線確認分段實施
    #北三縣#12月15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專場2.2 城市副中心線複線將推進建設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複線工程,建成站城一體的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將於2024年年底完工。
  • 生機勃發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金融開放新高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成為各類優質資源雲集的創業高地和投資熱土,吸引240餘家持牌金融企業和組織聚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把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落戶中國的第一站。記者近日獲悉,今年前10月,城市副中心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1家,實際利用外資合計5.65億美元;前三季度,城市副中心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1%,增速遠超全市7%的平均水平。
  • 北京副中心197項重大工程齊頭並進,萬畝城市綠心十一前開園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框架已經有序展開。副中心迎來大發展大建設之年隨著2019年1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搬遷,城市副中心迎來了生機勃發、大發展大建設之年。基礎設施領域、公共服務領域、生態環境領域、信息化和智慧城市領域、產業領域,若干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在時不我待的火熱建設氛圍中齊頭並進。
  • 中央和國家機關北京市政協委員考察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
    今天(12月15日)上午,部分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市政協委員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察規劃建設工作。市政協主席吉林參加。文化旅遊是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導功能之一,副中心將依託大運河文化帶、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區、宋莊等特色地區,大力發展文化創意、主題旅遊、演藝娛樂等產業。委員們在文化旅遊區規劃展廳了解區域整體規劃和產業布局,並走進宋莊藝術區樹美術館、劉恆甫工作室,察看藝術創作與產業發展情況。在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委員們了解園區設置、配套設施建設和遊樂設備安裝等工作。
  • 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共話最IN「國際範兒」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你來過北京城市副中心嗎?這裡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 北京環球度假區、致力於打造全新世界級灣區CBD的運河商務區以及將要率先實現5G智能場景應用的全球設計師聚集地——張家灣設計小鎮等眾多特色精品地標,即將締造各種非凡的國際化體驗,你期待嗎?
  • 國內外頂尖資源創新要素將集聚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將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本報訊(記者 陳強)為確保「兩區」建設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努力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城市副中心將立足運河商務區「金融 總部」產業定位,打造「運河金融城」,聚焦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功能,建設全球財富管理中心、設立全國自願減排碳交易中心、探索綠色發展先進模式、推動金融領域深度創新;圍繞張家灣設計小鎮「設計 城市科技」主導功能,
  •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全面提速 「鑽石地塊」誕生網紅設計小鎮
    北青網訊(記者 周珊珊)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舉措,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裡的每一天都上演著城市建設的全面提速。而作為副中心創新示範標杆成果,張家灣設計小鎮充分利用其「鑽石地段」,努力開發產業生態,目前已初具規模。
  • 北投集團董事長李長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規模已超過3000億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5日-27日,「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在北京召開。27日上午,在大會「北京城市副中心專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利進行了分享。李長利表示,目前北投集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的項目超過了150個,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
  • 中建一局中建八局,北京建工,北京住總喜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二期啟動區本工程的建設規模:總建築面積約160343平方米。1349905018.6 (元)第二名:中國新興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第三名:北京城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三標段第一名: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等規劃建設一批優質中小學學校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2021年,教育預算投入的重點方向是落實首都教育現代化重點項目,保障中小學學位、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根據安排,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等重點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規劃建設一批優質中小學學校,加快補齊回天等地區教育設施短板。
  • 北京城市副中心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
    北京發布11月30日電 記者昨日從通州區了解到,城市副中心多項交通基礎設施有了新進展。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建成後將成為城市副中心對外交通與內部交通的核心銜接點。此外,通馬路(京哈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道路工程項目也已獲批。
  • 為副中心建設加引擎 郵儲北京分行: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活水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既是千年大計,也是國家大事,一直以來都是北京乃至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北投集團就是一家位於副中心的投資建設運營平臺企業。不同尋常的是,北投集團的任務似乎更「重」。旨在積極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的北投集團,截至2019年底,在城市副中心共承擔項目155個,先後完成了潞城棚改和東方廠周邊棚改任務,規劃建設城市綠心,統籌推進副中心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設立了1000億元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為城市副中心的投資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本支撐。而作為屬地金融機構,郵儲銀行通州區支行也通過走訪,了解並掌握北投集團的經營與發展情況。
  •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智慧城市」
    記者從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了解到,今年以來,在現階段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智慧城市建設,通州區城市管理委推動通州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促進新型城市綜合治理機制和模式的建立。建設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城市大腦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城市大腦)構建了統一的開發標準和應用框架,搭建了數據接入、一級數倉和二級數倉基礎平臺,並實現各業務系統數據的統一存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