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溼機和空氣淨化器一樣,是一種較為新型的環保產品,而同時在生活之中的普及率並不是很高,很多人在選購除溼機是就抓瞎,不知道如何辨別產品好壞,也不知道具體看哪些產品參數。那麼除溼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其實在了解到底該如何選擇產品時,應當對產品的淨化原理有初步的了解。目前市面上家用除溼機大多都以壓縮機為主要核心,其原理是冷凝水,在除溼過程之中潮溼的空氣被吸入產品體內,讓水分子熱交換作用冷凝陳水珠,在把乾燥的空氣釋放到空氣之中,以此完成產品的循環除溼。
了解產品的基本除溼原理之後,選產品該如何分別產品參數判斷產品是否符合自己呢。
除溼量是除溼機產品的重要指標,除溼機可以分為日除溼量和名義除溼量,這兩個數字有差別,單位也不相同。日除溼量的單位是L/D(升/天),就是一天排水多少升。名義除溼量的單位是kg/h(千克/小時),就是一小時排水量多少千克。
很多人在買產品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名義除溼量和日除溼量所標識的數值有很大差別。例如日除溼量標誌的50L/D(*30℃/RH80%),而名義除溼量標誌的確實1.2KG/h(27℃/RH60%),到底怎麼回事?
國家制定的除溼機標準中,規定了名義除溼量的測定工況,是在溫度27℃,相對溼度60%環境下測量出來的。而日除溼量在除溼機的國家標準中沒有提到,是目前市場上普遍採用的一種標示方式,更偏向歐洲環境,但這個數值的測量環境與名義除溼量不同,是以溫度30℃,溼度80%為前提的,所以數值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在不同條件環境下測試得出。買除溼機時,首先需要關注的名義除溼量,因為這個除溼量更潔淨真實的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