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保溫杯不知不覺地又用了起來。作為中年人身邊常用的物品,保溫杯和枸杞少不了。不過,很多用保溫杯的人都有這樣一個感觸。不同保溫杯之間的質量差異太大了。實際上,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杯具,是一個技術活。
在選擇保溫杯的時候,首先要確認的就是內膽材質。目前常用的保溫杯內膽材質,有玻璃內膽、陶瓷、紫砂、塑料,還有不鏽鋼內膽。這裡面,最耐用的就是不鏽鋼內膽。其中按照相關國家標準,食品304級別的不鏽鋼能夠直接接觸食物,耐高溫,而不會在高溫下釋放有害物質,常用於中高端的保溫杯中。
在確定完材質之後,對於一個保溫杯來說,保溫能力最為關鍵。很多保溫杯只能保溫2~12h,有的保溫杯則能保溫24h,這當然除了與內膽材質有關,更為關鍵的因素是工藝。如何做到全密閉,保持真空度是保溫效果好的核心。
實際上,隨著技術的發展,保溫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很多時候,保溫杯的保溫效果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不能夠自如地控制。這時候不得不提一句,在最近,發現了一個智能好物,保溫杯中的「神器」。
這款保溫杯,除了簡單地保溫、保冷之外,最為關鍵的是,通過內膽電解質工藝,可以實現保溫杯的降溫。而這個降溫是通過保溫杯杯體進行散熱,這也就意味著保溫杯可以作為「暖手寶」。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功能的核心是,將開水倒入保溫杯,通過搖晃杯體,就可以啟動這些黑科技,進行散熱,那麼搖晃得越劇烈,杯子外表也就越熱,這時候要注意小心燙傷。
那麼問題又來了,怎麼判斷保溫杯的水溫是合適的呢?實際上,我們知道,50度以內的水,基本上都可以直接飲用,但是在之前,都是「顫顫巍巍」地抿一口,先感受一下保溫杯的水。但是這款保溫杯的獨特之處,只要輕輕拍拍杯蓋,杯蓋子上面就可以直接顯示溫度,再也不用擔心被燙著的情況出現了。
那麼這個保溫杯的獨特之處就這些嗎?當然不是。保溫杯能變熱水壺,在這之前估計聽都沒聽過。
保溫杯自帶接口,另一端通過USB接口,連接充電器,就可以對保溫杯進行充電加熱,那麼即使冷水也能變成熱水。自主加熱功能,讓保溫杯的應用範圍瞬間擴大了一倍。不僅可以加熱純水,熱牛奶、熱咖啡也不在話下,那麼不管是上班、旅遊,還是出差,都會被高頻使用。
保溫杯還有一個問題被很多人詬病,那就是漏水的問題。出門在外,放到包裡面,一不留神,熱水流出,毀了一包的物品。事實上,這是因為密封的連接處出現問題。而這個保溫杯通過內置矽膠圈,將防漏做到了極致。
最後,對於一個保溫杯來說,性能很關鍵,外觀顏值同樣重要。這款高科技保溫杯,設計了5種顏色,都是青春活力的顏色,在寒冷的冬天能夠點燃更多的熱情。作為一個保溫杯,同時可以作為一個暖手寶,還是一個熱水壺,真的是,不會變溫的暖手寶不是一個好的保溫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