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這個社區有個老畫師,樓道美化也能私人訂製了~

2020-12-18 澎湃新聞

寶山這個社區有個老畫師,樓道美化也能私人訂製了~

2020-12-16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寶山 上海寶山

張廟街道泗塘三村小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建造的,已是40來年的老小區了。眾所周知,曾經的老公房都是火柴盒兵營式建築,灰色系混凝土外觀、四四方方十分狹窄。自今年6月起,該小區啟動住宅修繕住房綜合改造,通過半年時間,小區從內而外實現了「蝶變」。而40年的鄰裡情,也讓居民們對彼此十分熟悉,小區裡的老畫師「自帶技能」,讓樓道美化也能私人訂製。

這位身穿黑色棉外套的老人名叫王漢璋,今年已是77歲高齡。退休前他曾是一名語文教師,鄰裡之間都親切的喊他王老師。王老師興趣廣泛、愛好頗多,而有一個愛好他堅持了整整50多年,那就是書畫。

「4樓的住戶喜歡很靚麗的風景,所以我就畫了一個佳境。3樓的住戶喜歡春天來了的感覺,我就給他畫一幅春天滿目櫻花盛放的畫。」王老師告訴記者,他會根據住戶的興趣愛好創作出「私人訂製」畫作。

居民王阿姨告訴記者:「王老師很用心,他在我們整個樓道每一層都畫了一幅畫,每幅畫都有它的意義。比如,我們這一層的住戶都是外地來的,他就給我們畫了一幅《鄉愁》,讓我們進進出出都能想到家鄉。王老師的這幅畫是對我們情感上的照顧,我們很感謝他。」

據介紹,趁著這次小區綜合治理改造,樓道內的環境面貌也大為改善。為此,王老師主動提出要為自家樓道的每一層都作一幅畫。從草稿、上色、裱框,再到最後親手掛到牆面上,他全程參與其中,但不為外人所知的是,王老師其實早些年曾中風過,手腳早已不復往年那般伶俐。

儘管如此,王老師仍不僅熱心樓道事,社區事他更是樂此不疲。由於泗塘三村是個老舊小區,道路狹窄,私家車不小心衝撞電線桿、碰擦的事故偶有發生,王老師又利用上了他的繪畫技能。眼下,平平無奇的電線桿也披上了一層美麗的圖畫,成為了靚麗的停車指示牌。

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提示,會很自覺地把車與車之間的距離拉開,讓我們做到一個自覺。

我們小區改造好以後,像新房子一樣,王老師又幫我們在小區裡面畫些圖,就好像是在新房子裡面又裝修了一下,錦上添花。

小小的社區承載著大大的生活,從小區外觀的總體整修再到內部的拆違、停車棚的升級改造,泗塘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記者:金夢芸 仲昱峰

原標題:《寶山這個社區有個老畫師,樓道美化也能私人訂製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居民自治,看看寶山這個社區是怎麼做的
    書記帶領社區幹部,每天在小區的樓道和主要通道向居民介紹「社區通」,每天下午5點至7點利用下班時間走入居民家中,同時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社區通」的推廣增添了活力。目前,臨江新村居民區「社區通」註冊人數1808人,黨員身份136人。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建立「小通通」鐵粉群。
  • 寶山這個小區舉辦「以物換物」活動
    寶山這個小區舉辦「以物換物」活動 2020-07-09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通板橋社區:「鄰裡紅管家」助力樓道成為文明「秀」場
    經過街道社區幹部群眾幾個月的精心打造,魅力睦鄰閣、魅力仁愛閣、魅力美德閣……相應而生,進東方花苑小區,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一個個墨香之家。精緻統一的中國風樓道門頭,厚德尚法、家風家訓等各具匠心的樓道文化,讓這個小區散發著現代風的同時,又蘊涵著傳統文化韻味。
  • 寶山警方依託反詐「微」圈群,積極探索社區協同治理新格局
    在「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顧村派出所裡,有位90後社區民警傅懿,她從居民處得知,社區內其實還存在許多店鋪購物會員群,涵蓋了社區內不少白天見不著面的「上班族」,她加入其中後以點及面將宣傳範圍進行橫向疊加。傅懿所在小區的內有40名樓組長,平均年齡都在60歲以上,組建初期狀況頻出。傅懿一一走訪每位樓組長,手把手教會他們掃碼流程操作,細心為他們印製樓道群二維碼,方便居民即時掃碼。
  • 創意剪紙植根寶山這個社區,為社區文化增添活力
    創意剪紙植根寶山這個社區,為社區文化增添活力 2020-12-02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更新」迎來大變樣 寶山這個社區打造「小清新」style
    「社區通」上來商議作為商品房小區,新梅淞南苑小區的綠化覆蓋率較高,環境優美。但少數區域仍存在踩踏綠化帶導致黃土裸露等不文明現象。有居民在「社區通」平臺發布了號召整改此類現象的議題,引發了熱議。居民們紛紛留言表示支持,並共同出謀劃策。
  • 《我欲封天》私人訂製T恤火熱進行中
    就在昨天,《我欲封天》首款訂製T恤,在這個激情燃燒的夏天,首度在耳根微信公眾平臺與大家見面了,很高興能得到了兄弟姐妹們的認同與喜歡。
  • 老樓加裝電梯「私人訂製」 圓了廣州街坊電梯夢
    2018年,廣州各區陸續發布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具體補助方案,極大加快了老市區老樓加裝電梯的進程。在兩年的推進過程中,因為場地的限制,鄰裡的反對,很多舊樓無緣傳統的標準電梯,這反而促進很多「私人訂製」的智慧電梯以及異型電梯的誕生,圓了街坊們「一鍵上下樓」的電梯夢。
  • 「私人訂製」開啟「精準扶貧」新思路
    新華社哈爾濱7月25日電(記者 楊思琪)如果不是村裡來了個年輕人,57歲的夏亞軍不會知道有個詞叫「私人訂製」,不會想到種了半輩子老玉米的他會和「訂單農業」扯上關係,更不會相信賣「農體驗」也能走上脫貧路。  夏亞軍是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明水鎮互助村的一名貧困戶,大伙兒都叫他「老夏頭」。
  • 誇誇諸暨這個社區的居民!點亮老舊小區近千盞樓道燈!
    與新式的小區不同,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公共設施的建設和維護一直是個難點。「過去,這些單元樓有的沒有樓道燈,有的樓道燈壞了沒人修。居民一到夜裡上下樓得摸黑,安全隱患突出。」洪宇佳說,為了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暨陽街道從2016年開始,開展「我為城市添光彩」系列活動,作為老舊小區集中的茅渚埠社區發動社區黨員帶頭「穿針引線」,從家中將樓道燈和開關外接到樓道中,照亮自己和鄰居回家的路。
  • 十幾塊能吃到2葷2素!來看寶山這個社區長者食堂菜色如何
    十幾塊能吃到2葷2素!來看寶山這個社區長者食堂菜色如何 2020-07-23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紙箱、摺疊桌、廢舊自行車……北京社區樓道裡的雜物何時能清一清
    不少市民呼籲,這些影響美觀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雜物,何時能徹底清一清?自行車電動車堵了半個單元門「這自行車在這兒放了得有幾年了,一看就是年久失修,人家也不要了。」家住豐臺區東大街西裡社區的陶女士每次帶著孩子下樓玩耍,看到堆在一層的廢舊自行車,就著實頭疼。
  • 普陀這裡的樓道堆物竟成了融洽社區的「柔順劑」!
    原來,這是山茶苑居委會衛生幹部劉燕君在樓道堆物清理過程中,將閒置物品再利用,「精準」對接上了有需求的居民,化腐朽為神奇。居民收到輪椅車開心點讚原來,這輛輪椅車原是小區191號住戶俞阿姨去年因老伴骨折購入的,「現在用不上了,家裡太小沒地方放,可是基本全新,扔掉我也不捨得,只能堆在樓道裡。」
  • 樓道變畫廊!諸暨一初中女生用牆繪扮靚老小區
    15歲已有8年畫齡馮傾越家住在北莊社區的一幢老樓裡,媽媽馮楣是名醫務工作者,爸爸從事建築行業。雖然大家平時工作比較忙,但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馮傾越今年15歲,畫齡已有8年。「她讀幼兒園前就喜歡塗塗畫畫。
  • 小藍看電影——《私人訂製》,訂製你想要的角色
    大家好,今天小藍看電影介紹一部特別的搞笑片——《私人訂製》。9102年又重刷了一遍私人訂製,看完給我的感覺,裡面還是有點東西的。算上苗姐的序頭(演寧死不屈的女烈士)一共五個故事。分別烘託了五個不一樣的主題,能從中看到真實的社會現象,有所思有所悟,而非一味地追求娛樂笑點,和爛片兩字無緣了吧。其中範偉和宋丹丹的故事更令人深思。喜劇的內核本是悲劇,司機演領導的故事,演繹了一個權字。當你知道一切不過一場戲的時候,或許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因為你知道那本不屬於你;但身處權力的遊戲中久了,你也逐漸淡忘孰真孰假,這也是她為什麼後來會中美人計。
  • 【致敬警察節】警察節一場溫暖的「私人訂製」
    【致敬警察節】警察節一場溫暖的「私人訂製」 2021-01-11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統餐飲業迎來了新轉型,私人訂製會是未來大勢嗎?
    2015年到2017年,沙拉這個老品類將單品定型的售賣方式轉變為食材自選模式,之後開啟了沙拉藍海的新風口。在沙拉新風口中,隨著資本注入,恰逢健康理念滿天飛,其中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各種自選沙拉遍地開花。有人戲言,本身很土的沙拉換了個經營模式,再貼上健康的標籤就一飛沖天了。
  • 寶山這個社區群策群力化難題,點亮居民「平安燈」
    但是,近期有不少住友寶蓮居民反映,小區內存在部分路燈不供電、損壞無人修、路燈光線暗等問題。面對居民提出的問題,居委又是如何解決的?一起去看看→居民們線上通過「社區通-物業之窗」版塊及時「@」居委反映小區路燈暗,影響夜間行走,特別是老年人晚上想散步,由於光線不好,都不敢在小區內行走。
  • 重慶老小區這層樓樓道鋪著紅地毯 原來有個熱心的「樓道化妝師」
    一提到老舊小區,不少人印象裡就是到處貼著小廣告、地上有垃圾、過道燈還不怎麼亮的樣子。但在重慶大坪石油路有一個十多年的老小區——心巢小區,在它的3單元6樓的樓道裡,裝飾著紅地毯、書法作品、剪紙畫、金漆欄杆、仿真花、彩燈……第一次搬到這裡來的租賃戶劉先生不禁驚訝地說:「我還以為這一層開了個商務酒店。」
  • 嘉興公布了,生活在海寧這個社區,真幸福
    嘉興第二輪人居環境優勝獎村(社區)評選結果出爐!海寧這個社區獲評是你家社區嗎?社區綠化率高達到40%,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地系統。鄰裡友愛和睦一個樓道一個家,樓道之美,美在環境舒適宜人,美在鄰裡友愛和睦。社區鼓勵居民共同參與樓道文化建設,打造家風家訓、垃圾分類、消防安全、國際化等不同主題的特色樓道43個,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