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男子,胃潰瘍一年變胃癌!身體出現這些信號,是潰瘍癌變了

2021-01-22 騰訊網

先來看看一個痛心的案例。

47歲的陳先生在福建打拼多年。年輕時為了養家餬口,落下了胃腸疾病。一年前他在體檢中查出胃潰瘍,不過也沒把這病當回事。就在記得的時候,吃吃藥,吸菸喝酒照樣沒減少。

最近陳先生覺得胃部疼痛得厲害,發作時間變得頻繁,與之前的疼痛感都明顯不一樣,即使服用了止痛藥、抗胃潰瘍藥後,也沒有得到緩解,於是前往醫院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結果得知,自己的胃潰瘍已經「變身」成了胃癌。

一、你了解胃潰瘍嗎?

我們的胃黏膜,原本是一個光滑的內壁。當黏膜表面發生了缺損,達到一定深度時,就形成了潰瘍。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球部的慢性潰瘍,因潰瘍的形成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故而得名,其約佔消化道潰瘍的99%。

胃痛是胃潰瘍最主要的表現,一般是在飯後的1-2小時,也有些人沒有什麼時間規律,也會表現出上腹脹,或者有噯氣等症狀。

一般的胃潰瘍經「四聯療法」(1種抑酸藥+1種鉍劑+2種抗生素)治療,絕大部分能夠被治癒,4-8周就可以好轉,且不容易復發。

二、胃潰瘍就是胃癌的前身嗎?

胃潰瘍主要是由於黏膜破損所引起,但它並不是胃癌的前身。胃癌的發展過程長達15-20年,而不典型增生,才屬於真正的「癌前病變」。

雖然不是胃癌的前身,但胃潰瘍也有一定的癌變機率。當人體胃部的保護防線——胃黏膜長期被某些不良因素影響刺激,可能會發展成胃炎,隨著炎症時間的推移和程度加深,發展成萎縮性胃炎,更深一步,病變成不典型增生。

因此,對於反覆發生且久治不愈的潰瘍要高度警惕。其實臨床上對於所有的胃潰瘍都要進行病理活檢,尤其是上述潰瘍,一定要排除癌變以後才能進行抗潰瘍治療,以防止誤診耽誤病情。

三、胃潰瘍癌變,這些信號要小心!

胃潰瘍癌變都有較為明顯的徵兆,若是發現以下幾點有一條「踩中」,不要猶豫,馬上前往醫院進一步確診。

1.不規律疼痛

胃潰瘍多表現為上腹部隱痛,呈燒灼樣或鈍痛,常發生在進食後,之後逐漸減輕。若疼痛失去了上述規律性,變為不定時發作,或成為持續性隱痛,則應警惕為癌變的先兆。

2.用抗潰瘍藥物無效

雖說胃潰瘍易反覆發作,但平時服用抗潰瘍藥物後,症狀一般能夠緩解。如果按常規服用抗潰瘍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變得不明顯,甚至無效,就應該懷疑是癌變的先兆。

3.進行性消瘦

在短期內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發熱及進行性的消瘦,體重減輕,則癌變的可能性極大。

4.出現嘔血和黑便

病人近期內經常發生嘔血或出現柏油樣大便,經過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並且發生嚴重貧血。

5.腹部出現包塊

胃潰瘍患者一般不會有明顯的腹部包塊,潰瘍形狀變大、變硬,懷疑可能是腫瘤增大導致。

四、胃潰瘍的正確治療方法

胃潰瘍雖不是嚴重的胃病,但也不可以對它「坐視不理」。要治療胃潰瘍,應該從「養胃」開始。

第一步:停止對胃黏膜的損傷

停用各種能夠損傷胃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若不能停用,需在醫生指導下同時服用護胃藥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

第二步:選擇臨床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以下三類:

抗酸藥物:包括氫氧化鋁、鋁碳酸鎂、碳酸鈣以及氧化鎂等,此類藥物可減少胃內容物酸度,從而快速改善疼痛、胃灼熱等症狀

H2受體拮抗劑:包括法莫替丁、羅沙替丁、拉呋替丁、尼扎替丁等,利用選擇性抑制H2受體,從而防止胃酸分泌,減少胃蛋白酶活性能力。

抗幽門螺桿菌藥物:包括克拉黴素、甲硝唑以及阿莫西林等,胃潰瘍的發生往往合併幽門螺桿菌(HP)感染,需要同時進行殺HP治療。

胃潰瘍患者,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平時應保持清淡飲食,多吃流食、軟食等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多吃南瓜、紅薯、菠菜、胡蘿蔔等食物,這些食物所含有的果膠,可以幫助保護胃腸道黏膜。

參考資料:

1、《從胃炎到胃癌,僅需四步!五種「危險分子」還會加快進程!》.BTV我是大醫生官微.2021-01-07

2、《胃潰瘍會癌變嗎?如果癌變都有那些信號?》.消化界 .2018-01-14

3、《一文了解胃潰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2020-10-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身體出現5個症狀,可能是胃潰瘍惡化了,別等發展成胃癌才後悔!
    日常生活中,胃癌是消化性的潰瘍,經常是出現在胃竇和胃小彎;它通常是由於腸胃道黏膜被胃酸,又或是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出現的。胃潰瘍在平時也算常見,它的發病率在6%左右,經常會出現在中老年男性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
  • 哪種類型的胃潰瘍預示著癌變的發生?看這裡就知道了!
    主要發生在中年以上,男性,反覆發生且久治不愈的潰瘍,對這種潰瘍要高度警惕。其實臨床上對於所有的胃潰瘍都要進行病理活檢,尤其是上述潰瘍,一定要排除癌變以後才能進行抗潰瘍治療,以防誤診及延誤病情。再者,胃潰瘍治療後還要進行複查,以觀察潰瘍的癒合情況即變化,調整治療措施。 十二指腸潰瘍幾乎不會發生癌變,但反覆發作的胃潰瘍目前已被許多專家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
  • 35歲白領胃潰瘍到胃癌,只用了半年,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人嘆息
    上海的蘇女士今年35歲,是一名公司的白領,由於年前胃潰瘍所以現在去醫院做複診,但檢查結果卻令她大驚失色——胃癌!醫生了解後得知,蘇女士在之前被查出胃潰瘍時,醫生也告知她可能會出現胃癌風險。可是,蘇女士卻覺得只是風險而已,並不是什麼大事,因此就並沒有放在心上。
  • 34歲男子打嗝查出胃癌,醫生:身體出現1種異常,胃在向你求救
    今年34歲的馮先生,最近吃完飯後總是出現打嗝的症狀,馮先生以為是自己最近消化不良引起的,便吃了一些消食的藥物,但是打嗝的現象還是不斷出現。  無奈之下,他只好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診斷結果顯示他患上了胃癌。專家表示,胃癌只要能做到早期發現,五年生存率能高達90%,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陳繼躍教授表示,胃癌早期也並非沒有任何「報警信號」,只是容易與普通的胃病相混淆,導致患者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 胃潰瘍需要複查嗎,胃潰瘍能不能治好?怎麼看是胃潰瘍還是胃癌
    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胃潰瘍是可以治癒的。胃潰瘍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常採用抗幽門螺旋桿菌的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可以聯合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黴素片、枸櫞酸鉍鉀膠囊等。對阿莫西林過敏的患者,可改用左氧氟沙星片。消化不良的患者可加用多潘立酮片或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等。
  • 提醒:胃潰瘍病人,3種食物若不能忌口,胃癌可能會「尋上門」
    胃潰瘍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胃部疾病,有很多人會因為生活中不注意保護胃部,引發胃潰瘍。和口腔潰瘍非常像,就是胃部因為感染細菌或者食物不當等多種因素引發胃部內壁出現潰瘍,就會引發強烈的疼痛。當胃潰瘍長期不愈就可能因為細胞不斷的再生,導致病情惡化,細胞癌變,最終胃癌可能會「尋上門」。第一種食物是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啤酒,食醋等。這些食物在平時也是比較具有刺激性的,如果胃潰瘍患者還是在食用這些食物很可能導致胃部的黏膜再次受到損傷。就好像是在傷口上撒鹽,豈不是加劇疼痛,影響傷口癒合?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胃癌的發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一些良性疾病,如不加以控制,有惡變的潛質,我們叫它「癌前疾病」: 1、胃潰瘍 有數據統計 1%~5%的胃潰瘍患者可發生癌變;尤其是遷延不愈,經常復發的胃潰瘍。於先生應該就屬於這一類。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儘管得了胃炎並不一定會導致胃癌,但是如果胃炎不及時醫治的話,很有可能會發展成胃潰瘍,甚至還會發生消化道出血,所以一旦發現胃炎要及時治療和養護。出現哪些症狀要小心是胃炎?「大多數慢性胃炎患者沒有臨床症狀,很多就診患者會說上腹部疼痛或不適,一吃就飽,易打嗝,有點噁心或燒心,這些消化不良症狀都是慢性胃炎的非特異性表現。」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儘管得了胃炎並不一定會導致胃癌,但是如果胃炎不及時醫治的話,很有可能會發展成胃潰瘍,甚至還會發生消化道出血,所以一旦發現胃炎要及時治療和養護。1. 出現哪些症狀要小心是胃炎?疼痛性質改變無論是胃炎還是胃潰瘍,發病時的腹痛都有各自特點。以胃潰瘍為例,正常來說在飯後一小時左右會出現痛感,一旦這種疼痛變得持續性且毫無規律,就應該要警惕癌變的發生。2. 上腹出現腫塊可留意腹部情況,如果能在心窩摸到質地堅硬、擠壓疼痛的包塊,就需要引起注意。
  • 突然出現胃癌?原來症狀早已出現,飯後出現4種症狀,趕緊做胃鏡
    前不久一個身體很好的熟人突然出現了胃癌的早期病變,做完胃鏡活檢之後確診為惡性,讓大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其實他的某些疾病症狀已經出現許多年了,只是一直沒有重視,這確實給我們提了個醒,就是平時一定要注意某些異常情況。如果在飯後出現這4個徵兆的話,建議大家及時去去檢查胃鏡,以防胃癌發展成晚期。
  • 肝癌、胃癌靠近時,身體求救信號別忽視!5個字自測你的得癌風險
    其實,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多步驟的癌變過程。如果我們在癌症出現「苗頭」的時候,就及時察覺,那就有很大機率能把它扼殺在搖籃裡。所以,下面咱就來講講幾種高發癌的一些早期信號。5種高發癌靠近時,身體會發出這些求救信號肝癌肝臟是個「啞巴」器官,癌變初期通常不會感覺到嚴重的不適,等到查出來,可能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 身體出現4個症狀,是早期胃癌的信號,很多人卻容易忽視
    胃,上接食道,下通小腸,我們進食的各種食物,都在這裡匯集並進行消化,它的正常蠕動也直接關係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而當胃內壁細胞生長失去控制的時候,胃癌問題也便出現了。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數據,85%-90%的胃癌,就已經屬於進展期甚至晚期,究其原因,與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以及人們普遍缺乏體檢意識有關。那麼,早期胃癌的出現,是不是真的身體一點前兆都沒有呢?不排除某些情況下,胃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是出現了以下的4個症狀,它或有可能就是胃癌的信號。
  • 「胃潰瘍」到胃癌的過程,4種胃病易發展成癌,醫生:發現儘早治療
    胃癌的發展不是直接形成,其中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而容易得胃病的人容易發展成胃癌,"胃潰瘍"到胃癌,只用了半年,以下這4種胃病一定要預防,醫生如發現儘早治療。注意:這4種胃病會悄悄變成胃癌1、慢性萎縮性胃炎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很容易發展成胃癌,其症狀的表現為腹脹、上腹部疼痛以及食欲不振,黏膜變薄,或伴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等,因為這是中間介質,只要積極治療,就能讓胃黏膜逐漸恢復正常。
  • 胃炎、息肉、胃潰瘍……千萬要當心了!胃癌前的狀態主要包括這7點...
    腺瘤樣息肉少見,有報導僅佔胃息肉的 10% 左右,多單發,具有癌變的潛在風險,總癌變率在 15%~40%,當其直徑不小於 2 釐米時,惡變率可高達 60%,尤以絨毛狀腺瘤的惡變率最高[2]。 腺瘤樣息肉惡變後多為腸型胃癌。
  • 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麼區別?
    腸胃方面的疾病有多種,而潰瘍是胃腸道常發的一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有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朋友經常會在空腹太久或者進食後出現腹部疼痛的情況。那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麼區別?它們分別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26歲小林超愛吃自助餐,沒想到胃癌晚期,這些東西你也別吃了
    胃癌是我國的高發病,很多人才四五十歲,就被胃癌奪去了生命。胃癌的發病原因,目前並不明確,而且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有的人僅僅表現為上腹部的輕度不適,嚴重的也只是出現腹脹、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很容易誤診成消化不良、胃炎和胃潰瘍。往往最後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時,就是胃癌已經到晚期了。
  • 關於胃癌:身體發出的這五個「信號」,一定要及時抓住
    胃癌是源自胃黏液上皮的惡性腫瘤,佔全部惡性腫瘤的第3位,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佔胃惡性腫瘤的95%。可見胃癌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病。在胃癌早期一大部分人往往沒有察覺,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當身體發出這幾個信號時,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 胃病早期不痛不癢,若出現4種「信號」,可能是胃亮起了「紅燈」
    患上胃癌的患病率是很高的,但是這樣的一種疾病也並不是說突然就是換上的,剛出現這樣的一種疾病的時候,一般都是通過幾部來進行一個演變的過程,分別就是胃黏膜炎症導致胃黏膜變薄,從而出現萎縮,進一步的惡化出現癌細胞,胃癌。
  • 28歲小夥確診胃癌晚期,他的工作害了他,很多人還在犯同樣的錯
    而胃癌年輕化的趨勢,這些年來越來越嚴重。 ·嗜好菸酒 菸草燃燒的煙霧順著消化道進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長此以往會有癌變風險。長期喝酒會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而如果形成胃部潰瘍,也容易導致胃癌。
  • 胃癌早期很隱秘?身體發出的4個信號,你可不要輕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影響,導致胃部發生癌變。而在胃癌出現的時候症狀會比較明顯,如果沒有及時留意,有可能會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信號讓疾病繼續發展。而在疾病持續嚴重的過程中身體也會受到明顯的傷害,這樣就無法保持健康。因此平時留意到疾病的信號產生應該第一時間展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