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編者為大家介紹四川的一所二本院校,先後有過十二次改名,專業實力不弱,就業表現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所高校?
成都工業學院
位於四川成都,擁有超過百來年的歷史文化,先後經歷12次更名卻始終屹立不倒。建校以來一直秉承著「手腦並用、學做合一」的校訓精神不斷開拓進取,近年來進步還是很大的,現在正為建成一所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著。
高校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還是不錯的。專任教師中,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佔比接近二分之一,碩士及以上學位老師人數超過800餘名,省級及以上榮譽獲得者共計50餘名,大部分教師還是比較優秀的。
這所高校不論在四川省內還是省外地區都是二批招生為主。其中高校省內理科最低分為510分,超過省控線70上下,相比上一年錄取分增減幅度在10分以內,最低位次變化不大,理科排名位次在10萬名左右的同學都可以嘗試報考。而文科生錄取最低分為505分,超過省控線50分左右,錄取分數相比前幾年有一定幅度下調。
高校在省外絕大部分地區基本只招錄理工科學生,各地錄取分數差異較大,一般地區需要超過省控線50-100分左右,比較適合成績中等及偏上同學報考。部分熱門優勢專業比如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自動化等需要在普通專業錄取最低分的基礎上再加上20-30分左右才有可能被錄取,競爭相對比較激烈,需要注意。
院校專業實力強大,優勢突出。其機械電子工程和物流管理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除此之外院校的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也發展得十分不錯,每年都有不少學生選擇這些專業。
高校畢業生就業相關情況
從高校畢業生規模和生源情況來看,其19屆畢業生共計2158人,男女生比例為3:1,畢業生生源主要來自於四川省內各大城市,佔比86.70%。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5.18%,超過15個專業就業率超過90%,就業表現相對較差的兩個專業分別是汽車服務工程以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從畢業生行業流向來看,不少的畢業生主要集中在電子電氣設備製造業(24.3%)和軟體技術服務業(13.1%)工作,較為符合院校辦學定位。從畢業生用人單位流向來看,59%的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及個體單位工作,但是也有不少於32%的畢業生在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工作,在用人單位規模超千人單位工作的畢業生比例接近50%。
高校的總體就業質量和薪資待遇還是可以的,絕大部分畢業生基本落實就業單位,畢業生平均月收入達到5099元。但是我們也發現其在就業過程存在一些問題,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不是很高,只有65%;畢業生單位離職率達到27%,工作穩定性有待提升;在升學率方面,僅有7.69%的畢業生選擇升學,升往雙一流高校的同學數量並不是特別多,希望在這些方面多加提升。
12次更名卻始終屹立不倒,向著新目標努力
高校從建校到現在歷經多個辦學階段,已經有過12次改名,從最開始更名的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成都高等工業學校到現在的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成都工業學院,與其同期的學校都已經被拆分、合併而這所高校卻始終屹立不倒,其底蘊還是比較深厚的,在二本院校中實屬少見。
現在這所高校又在朝著新目標「更名大學」而努力,或許這個過程會有些漫長,但是我們相信高校最終能夠厚積薄發、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