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精選!《國家地理》最佳自然攝影作品

2021-01-21 國家地理中文網

這張照片曾發表於《國家地理旅行者》雜誌和2013年的《永遠的老虎》一書,展現了印度班達迦國家公園中,一隻老虎媽媽與其兩個月的幼崽安靜地躺著休息的場景。能看到這一畫面實屬難得,現如今老虎時時刻刻面對著來自偷獵者所帶來的死亡威脅,這也彰顯出了在全球展開老虎保護項目的必要性。 

攝影:Steve Winter


  《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用鏡頭拍下了大量精彩絕倫的作品,從黃石公園的荒野景觀到一個婆羅洲雨林的樹冠,應有盡有。


  不僅發表於網絡和紙刊的攝影作品讓讀者們得以領略遠方的風土人情或欣賞到美麗、動人心魄的場景,很多雜誌撰稿者的作品還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攝影師Tim Laman的作品聚焦了紅毛猩猩因棲息地減少而面臨的威脅。Ami Vitale記錄了中國大熊貓保護項目遇到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功。Joel Sartore則仍在繼續執行拍攝全球每一種瀕危動物的任務——在它們滅絕之前。

 

  上面的攝影作品精選了過去10年《國家地理》攝影師們的精品佳作:或發人深省、或影響深遠、或令人震撼。以下就一起了解下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吧。


這張照片出自2013年11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重訪樂土」一文,展示的是一對漁民父子劃著傳統的獨木舟穿行於Kembe灣美麗多彩的珊瑚園。 

攝影:David Doubilet


連綿不斷的海風在聖勞倫斯灣的海冰上肆虐,一隻等待媽媽回家的格陵蘭海豹幼崽躲到一塊海冰下避風。這張照片想要傳達的是嚴肅對待氣候改變的必要性,隨著全球氣溫持續上升,格陵蘭海豹的棲息地也面臨更大的威脅,它們不得不將巢穴建在不斷變薄的海冰上。 

攝影:Jennifer Hayes


這張照片是《國家地理》攝影師Tim Laman的作品,獲得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2016年野生動物攝影師」大獎,展示的是巴隆山國家公園的一隻婆羅洲猩猩爬上30米高的樹冠。Laman的作品突顯了保護紅毛猩猩的重要性以及對其雨林家園展開保護的必要性。 

攝影:Tim Laman


這張照片發表於2016年5月刊《國家地理》的《黃石國家公園——美國的瘋狂想法》一文,展示的是一隻灰熊試圖阻止烏鴉搶食一頭野牛殘骸。這篇文章從一個有趣的角度分析了人類與美國國家公園的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同時探討了當人類為這些動物提供足夠的保護空間,以至於它們不再與人類發生接觸後,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攝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一條食物豐富的河道中,一群雪白的鵜鶘正在捕食。如今,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生態系統正面臨氣候變化和油氣公司造成破壞的威脅。這張照片曾出現在《國家地理》數本暢銷書籍中,其中包括2010年的《動物大遷徙》和2002年的《女性攝影師》。

攝影:Annie Griffiths


這張照片此前從未發表過,Christina Mittermeier在照片中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展示了水短缺的嚴重問題。五顏六色的衣物與乾涸的褐色馬達加斯加河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頭瘦骨嶙峋的牛仍在尋找著水源。這張照片提醒著我們,每天,為維持生命所需而進行資源爭奪的情況都在世界各地發生。 

攝影:Cristina Mittermeier


這是一張從未發表過的照片,展示了當陽光穿過薄霧照到最上層的樹枝時,北加州的紅杉樹顯得格外威嚴。Diane Cook和Len Jenshel的作品經常發表於《國家地理》雜誌,他們的環境主題作品選題獨特,因而廣為人知,比如屋頂花園。 

攝影:Diane Cook、Len Jenshel


Melissa Farlow拍到了一隻小狗跑著穿過盧考特角沙灘的歡快畫面。Farlow為《國家地理》撰寫環保文章,皆凸顯著人與動物的精神和美好。 

攝影:Melissa Farlow


Paul Nicklen擅長展示水下動物的個性特徵,從這張南喬治亞島海域一隻豹斑海豹的獨特照片便可見一斑。這張照片是Paul Nicklen為《國家地理》一篇關於豹斑海豹的文章拍攝的,發表於2006年11月刊的《國家地理》雜誌。 

攝影:Paul Nicklen


這張照片一經發表便頗受歡迎,畫面中一頭近14米長、70噸重的露脊鯨與一個潛水員一起遊弋在奧克蘭群島附近的海底中。這張照片不僅發表於《國家地理》雜誌,還出現在數本出版物中,包括《環遊世界125年》。 

攝影:Brian J. Skerry


16歲的大熊貓葉葉正在臥龍自然保護區裡休憩。臥龍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保育中心,主要任務是訓練大熊貓,為其放歸野外做準備。這張照片發表於2016年8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大熊貓回歸野外》一文中。 

攝影:Ami Vitale


當近413,000隻沙丘鶴在墨西哥北部和西伯利亞之間來回遷徙時,普拉特河就成為了它們的棲息地。入夜時分,內布拉斯加平原上電閃雷鳴,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成群的沙丘鶴開始著落,準備在普拉特河過夜,於是攝影師拿起相機抓拍了這一瞬間。這張照片發表於2016年8月刊的《國家地理》雜誌。 

攝影:Randy Olson


非洲白腹樹穿山甲是世界上走私最頻繁的動物之一,主要是因為有些文化認為這些動物的鱗片具有治療作用。這張照片是Joel Sartore「攝影方舟」項目的一部分,發表於2016年4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文章《每個物種的最後一隻》。 

攝影:Joel Sartore


在南達科他州的青松嶺保護區,奧格拉拉蘇印第安人正在賽馬。這張照片發表於2012年8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傷膝河的陰影:青松嶺保護區」一文,文章介紹了奧格拉拉蘇印第安人的習俗,突出了印第安人部落強大的復原能力。

攝影:Aaron Huey


這張照片最初發表於2010年1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文章「世界的邊緣」一文,展示了蘇格蘭斯凱島的雄偉壯觀,照片質感猶如油畫一般,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老人峰的玄武巖尖峰高聳於拉賽海峽之上,周圍則是世界上最為壯麗的景色。 

攝影:Jim Richardson


這張照片發表於2013年1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探險的新時代」一文,文中展示了全球各地的美麗景觀。在落日餘暉的照射下,攀登加舒爾布魯木II峰的登山者們面對著嚴酷的環境,繼續艱難前行。加舒爾布魯木II峰是巴基斯坦的喀拉崑崙山脈的一部分。 

攝影:Cory Richards


這是Pete McBride的一幅未經發表的作品,展示了冰島的Pjorsa河三角洲與大西洋的交匯處。McBride不僅以其令人瞠目結舌的航空攝影作品而知名,還因關注淡水生態系統面臨的諸多問題而廣人所知。 

攝影:Pete McBride


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烏盧魯-卡塔曲塔國家公園裡,一輪滿月在沙漠木麻黃樹後方升起。 

攝影:Amy Toensing


在黃石國家公園的海登山谷,一輛經典的紅色敞篷車駛過一頭在陽光下休憩的北美野牛。這張照片發表於2016年5月的黃石國家公園特刊。這幅作品將自然與科技置於同一鏡頭下,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關於人與動物相互作用的前沿問題:人與動物的距離何時是「近」,何時是「太近」? 

攝影:David Guttenfelder


塞梅魯火山、布羅莫火山和巴託克火山是印尼爪哇島上三座神聖的火山,它們不僅塑造了爪哇島的景觀,還影響了島上的文化。這張不可思議的照片發表於2008年1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眾神一定心神不寧」一文。 

攝影:John Stanmeyer


Keith Ladzinski最為知名的是冒險領域的作品。在這張照片中,蒙大拿陰雨連綿的天空中透出一縷燦爛的陽光,散落在遠方的群山上,近處3個人正騎馬穿過山谷。這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幽靜場景,似乎除了一連串的足跡,再沒有其它痕跡留下。 

攝影:Keith Ladzinski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

徵稿日期 5月1日-8月31日

一等獎獲得者將成為國家地理中文網籤約攝影師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報名參賽!

相關焦點

  • 國家地理十年最佳攝影盤點
    導語隨著2020年的到來,網絡上的十年總結便開始火爆起來,各行各業都陸續做了從2010年到2020年的對比或者總結,筆者在讀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這本雜誌的時候,不經意看到了它裡面的十年最佳攝影總結,覺得十分有趣,便忍不住想要與大家分享。
  • 國家地理自然攝影比賽冠軍作品新鮮出爐
    美國《國家地理》2017年度自然攝影比賽落下帷幕。一幅《穿越印度尼西亞河的猩猩》的作品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該比賽的總冠軍作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2日報導,近日,美國《國家地理》2017年度自然攝影比賽落下帷幕。一幅《穿越印度尼西亞河的猩猩》的作品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該比賽的總冠軍作品。  該作品由新加坡攝影師賈亞普拉卡什·約翰·博揚(Jayaprakash Joghee Bojan)拍攝。
  • [雙語]2011國家地理世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精選
    國家地理雜誌宣布2011全球攝影大賽除了對三位獲獎者進行經濟上的獎勵外,還會將其作品還會發表在國家地理雜誌上。三位獲勝者分別出自投稿的三個不同類別,它們分別是人文、地理和自然。評委是三位國家地理雜誌的御用攝像師。
  •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旅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解析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一年一度的旅行攝影大賽已落下帷幕。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成千上萬的攝影師,呈現了眾多精彩絕倫的作品。
  • 國家地理頻道 「建宇樹人」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一位攝影師的童年回憶,幫助他贏得了第五屆凱德集團-國家地理頻道「建宇樹人」攝影大賽的一等獎。程文耀先生攝於克拉克碼頭的參賽作品「錐中誕生的快樂」,從今年參賽的35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了評委會的青睞。
  • 2018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精選
    本文轉載自拍者(id:ipaizhe)編輯:李凱祥日前,2018年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2018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CONTEST)獲獎作品揭曉。大賽是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舉辦,旨在表彰通過旅行和探索展示世界的攝影師,分享我們生活的最美麗、奇妙的星球。
  • 一加攜手《美國國家地理》拍攝攝影作品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一加手機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合作,邀請三位世界知名攝影師安迪·巴頓、卡爾頓·沃德和克裡斯萊·賴特用一加7Pro拍攝出一系列攝影作品。一加手機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合作拍攝攝影作品拍攝主題為「自然·靈感」,內容是三位攝影師在北美洲在北美旅行彙編。
  • 2019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作品欣賞!
    ERIC SEIDNER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主辦,每年一屆,2019年是第 31 屆。和往年一樣,大賽分為自然、人物和城市三個類別。SONALINI KHETRAPALMATT HORSPOOL自然RITA KLUGEFLORIAN LEDOUXTAPAN SHETHARY BASSOUSGIOVANNI VECCHIATONAVEEN SRIKANTACHARI
  •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作品選(39幅)
    地點:英國塞特福德森林(山姆·莫裡斯/國家地理攝影大賽)2. 生命螺旋:探求生命之花,你會看到所有的生命都建立在螺旋之上。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Harjen Woltjer/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地點:英國塞特福德森林(山姆·莫裡斯/國家地理攝影大賽)2. 生命螺旋:探求生命之花,你會看到所有的生命都建立在螺旋之上。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Harjen Woltjer/國家地理攝影大賽)
  • 90後內江小夥作品榮獲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自然類一等獎
    2019年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最終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內江的陳成憑藉作品《國王的禮帽》榮獲自然類一等獎。這是全國唯一一位獲自然類一等獎的參賽者,也是從活動舉辦至今唯一一個獲此類一等獎的四川人。
  • 2015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作品集【高清組圖】
    這片海域生活著大量深海生物,為了抵抗非法漁業公司的非法活動以及大型捕魚活動對這些生物造成的傷害,《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聯合島上的團體組織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該島列入自然遺產名錄。(網站截圖)  據英國媒體報導,近日,第27屆《國家地理》雜誌旅行攝影大賽公布了今年的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向人們展示了世界不同角落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致之美。
  • 《國家地理》雜誌2017年度攝影作品欣賞
    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主辦的2017年年度旅遊攝影師大賽近日公布了獲獎結果。
  • 國家地理自然攝影大賽展現神奇大自然
    國家地理自然攝影大賽展現神奇大自然 2017年10月13日 11:39:18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主辦的2017年度自然攝影師大賽收到了國外頂級自然攝影師的作品,這些照片拍攝於挪威、坦尚尼亞、馬來西亞、波札那以及希臘等國家。
  • 美國國家地理的精彩紀實攝影作品,原來地球上還有這麼多神奇的地方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一年一度的旅行攝影大賽已落下帷幕。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成千上萬的攝影師,呈現了眾多精彩絕倫的作品。最終,Anthony Lau 的參賽作品「冬日牧馬人」拔得頭籌,這使他獲得了價值24000美元到加拿大馬尼託巴,邱吉爾野生海豹河遺產公園的「7天的雙人北極熊探險之旅」。
  • 自然的極致,2019年《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獲獎作品!中國攝影師脫穎而出獲得年度總冠軍
    由《國家地理雜誌》主辦的2019年度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已圓滿落下帷幕。
  • 回顧2017年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令人震撼的15幅獲獎作品
    在2017年國家地理自然攝影師年度比賽中,一隻膽小的猩猩遊過印尼的河流時,躲避鱷魚的畫面令人難以忘懷,它擊敗了11000多名參賽選手,獲得了第一名的獎項。新加坡攝影師Jayaprakash Joghee Bojan在之後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上發表他的作品, 並且獲得了10,000美元的現金獎勵。
  • 《國家地理》「2019最佳攝影」,一百張好圖,一百個故事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從106位攝影師的200多萬張照片中,選出了一百張「2019年最佳攝影(The Best Photos of 2019)」。每一張照片背後都呈現了一段動人心魄的故事。這些故事或關乎破壞與保護,或關乎生存與滅亡,同時還反映了人與自然萬物的各種關係。
  • 感受唯美世界 國家地理精彩攝影作品
    紀實類攝影是攝影中的一大門類,是最普通也是最難怕的一種題材。下面我們來欣賞下國家地理的精彩攝影作品,希望大家看後能有所感悟。 /slide/344/3440634_1.html dcdv.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dcdv.zol.com.cn/344/3440634.html report 154   紀實類攝影是攝影中的一大門類
  • 國際攝影大賽:《國家地理》首次在IG上舉辦了一場攝影比賽
    ,一想到《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和其標誌性的亮黃色邊框,心中一定會浮現莫名的期待感。作為一本創刊於 1888 年的地理雜誌,《國家地理》一直在為全世界讀者提供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準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使得該刊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攝影師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最近,《國家地理》雜誌在圖片分享平臺IG 的粉絲數突破了一億,這也是 IG首個粉絲數量突破 1 億大關的品牌。
  • 《國家地理》2019年旅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紀實影像館 WWW.JSYXG.CN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每年都會舉辦「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為世界各地的優秀攝影師打開創意之門,備受媒體和攝影愛好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