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到一星期,海南「喜看稻菽千重浪」。
6月1日,盛夏時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布,海南播種自貿港發展新機遇;
8月13日,秋收節令,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海口舉行,收穫59個籤約項目,預計總金額142億元。
夏種秋收,海南精心厚植自貿港發展沃土,用心耕耘營商環境土壤,吸引一批批企業和項目在這裡落地生根。以項目集中簽約為抓手,海南加快落實早期安排,全力爭取早期收穫,紮實推動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搶灘 知名企業優質項目紛紛進駐
距離7月初赴瓊考察僅1個月時間,廣州六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兵再來海南,身份已從「旁觀者」變為「局內人」。
在8月13日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中,六順公司與海口國家高新區籤訂合作協議,在該園區落地六順生物海南新藥轉化基地項目。
「項目計劃兩個月內開工建設,我們盡力再趕著快點動工,也相信能夠早日動工。」劉兵不願落後,想爭分奪秒儘早參與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7月初我們到海口考察,沒想到3天後海口相關職能部門和園區負責人就上門『回訪招商』,這種辦事效率和行事風格讓我們倍感信心,1個月左右就確定了合作事宜。」劉兵說道。
帶著信心、籤下決心的還有,中國電信集團、招商局集團、阿里巴巴、華為技術、中冶集團、正威集團、德國途易、中信建設、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保利集團等境內外知名企業,共有59個項目籤訂合作協議,其中外資項目12個,內資項目47個,預計總金額142億元。
一份份合作協議籤訂,一個個重點項目落地:省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戰略合作項目、德國途易落戶海南項目、嘉實基金區域業務板塊及子公司項目、海豐國際船舶融資租賃項目、瓊港澳人才交流合作項目、春雷計劃興農助農項目、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結算項目……
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境內外投資者不僅充滿信心、堅定決心,而且瞄準靶心、直指紅心。
「知名企業多、項目質量優、發展勢能強,本次集中簽約項目涵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和自貿港建設、產業發展、民生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海南積極回應境內外企業的關注和訴求,持續推動一批有自貿港顯示度的重點項目落地,最大限度地釋放自貿港政策紅利和投資商機,同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環境和提升企業服務水平,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推動自貿港政策實現早期收穫。
合作 政策紅利轉化為共贏福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對於參加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的境內外企業而言,這份與海南的合作協議,既是剛收穫的果實,亦是新種下的種子。
德國途易集團代表、中旅途易執行長卜貴多如此理解:「通過此次集中簽約活動,我們搶抓收穫了海南自貿港發展新機遇,很榮幸在《總體方案》公布第一年成為進入海南的大型跨國集團之一。接下來我們將以合作協議為『種子』,在這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海外營銷方案,幫海南這個美麗的旅遊勝地引進更多的國際遊客。」
如何將「機遇果實」落地為「發展種子」?卜貴多路線明確:「我們希望在海南建立一個強大的本地團隊,積極與中國本土航空公司合作,提供途易技術平臺和產品;擴大途易郵輪航線/包機航線到海南並結合當地地面服務,引進途易酒店品牌和管理,逐步將途易的成功產品、技術和經驗引入海南自貿港。」
此次參加集中簽約活動,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敏洪從北京到海口,「暴雨預警、航班影響,都抵不過落地海口那一刻呼吸到的溼潤空氣,讓人幸福感爆棚。」俞敏洪經此之行,對接下來與海南的合作更加期待。
不為度假、不為講課,俞敏洪此次赴瓊,帶來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結算項目。「如今的教學產品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老師講、學生聽的一節課,新東方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學習系統,集合5G、AI技術、大數據等各種前沿科技,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0億元。」俞敏洪說,公司將在海南布局教育科技研發等業務,與海南共同發展教育、金融、高科技、服務等產業,積極參與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
一份份協議籤下,一項項合作種下:Aimedical Limited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基地項目、交銀融資租賃項目、海南綜合性貿易業務合作項目、修正藥業海南醫藥健康產品生產基地項目、梨視頻海南區域板塊項目、智慧 綠色出行 共享服務項目……
「這些企業和項目的加入,對於積極穩妥推進自貿港建設早期安排、全力爭取早期收穫、確保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義。」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企業和項目搶佔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先機,體現了企業的市場敏感性和進取精神,為海南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也必將為企業發展開拓新的空間。
收穫 共築自貿港建設美好前景
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結束後,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文萍的手機裡多了不少圖片,有會場內的籤約圖片,也有會場外的展板圖片。
當天,在活動現場,海南通過展板方式對外發布20個重點招商項目,面向全球開展招商推介。20個重點項目,聚集自貿港的政策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涉及新能源汽車、旅遊度假、融資租賃、離岸貿易、免稅零售等領域,遍布海南各市縣和重點產業園區。
「以商招商,從這種細節可以感受到海南招商的熱情。」在本次集中簽約活動中,東方雨虹公司與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訂合作協議,擬投資10億元在洋浦建設東方雨虹海南洋浦綠色新材料綜合產業園項目。
「如建成,這將是海南首家大型綠色新材料一體化建材生產製造基地。」王文萍說,項目旨在依託洋浦在區位條件、港口物流、政策支持、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優勢,不斷豐富公司綠色建材產品品類,提升產品品質。同時,項目生產經營期間的進口來料加工、半成品和成品出口、技術進出口等,都將從自貿港政策中獲益。
自貿港政策紅利逐步釋放,加上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優化,是吸引一批批企業和項目在海南落地生根的主要原因。
通過推出「海南e登記」平臺等措施,海南實現商事主體業務登記的「全省通辦」「無紙化申報」「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次不跑」;出臺舉措助推平臺集中批量註冊,提高了商事登記的便利度,激發了市場活力。
前7個月,全省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3.5萬戶,同比增長30.05%,截至7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超過103萬戶,同比增長26.42%,增速居全國第一位。
「國內外投資者加快了投資海南自貿港的步伐。」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投資海南依舊踴躍。特別是《總體方案》公布後,國內外投資者搶抓機遇投資海南,全省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實現大幅增長。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分析道,「海南市場主體數量快速增長,充分說明了海南自貿港建設得到了國內外廣大投資者和企業家的認同,也體現了市場主體對自貿港『制度創新 優惠政策 法治保障』充滿了期待。」
企業參與播新種,項目落地育新機,海南發展拓新局。在一批批企業進駐海南、一個個項目抽芽開花的同時,海南將繼續以超常規舉措,持續便利市場準入,大力培育市場主體,讓更多市場主體共享海南自貿港發展新機遇,共享自貿港建設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