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創業也要挨市場毒打

2020-12-21 i黑馬

高管創業也要挨市場毒打

2020-12-14 19:12 創業

來源:矽兔賽跑(ID:sv_race) 作者:王王 編輯:Juni, Lu

兩周前,雅虎前CEO、谷歌早期員工Marissa Mayer的創業公司Lumi Labs改名Sunshine,並發布了第一款正式產品:Sunshine Contacts,簡單概括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通訊錄」。

Sunshine Contacts

由Mayer和同出身雅虎和谷歌的高管Enrique Muñoz Torres創立於18年成立,Sunshine的願景是利用深科技(例如AI)改變人們日常使用的App。今年5月完成2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Felicis Ventures、Unusual Ventures、WIN Ventures等。

Marissa Mayer和Enrique Muñoz Torres

而在大廠高管光環及資本加持下,兩年憋出來一款平平無奇甚至是聽起來相當過時的通訊錄App讓人大跌眼鏡。

圍觀群眾多是嘲諷:

「好像是幾個學生在三天編程夏令營做出來的東西。」

」以他們的經歷和人脈網絡就做出來這種東西?科技要亡了!做點有影響力和人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吧,別成為下一個Quibi。「

Sunshine和Quibi讓人不禁聯想到很多所謂」豪華陣容「的大廠高管創業也走得相當艱辛,一不小心就flop了。

誰都知道創業有風險,可是哪個投身創業大潮的人不相信自己就是那金字塔尖上的1%呢?尤其是當已經在某個領域某家公司功成名就,對自己的判斷更有自信,擼起袖子再幹一番事業豈不是易如反掌?

殘忍的現實告訴我們,創業的坑並不因為誰是大廠高管出身而減少,資深創業者不一定勝過草根創業者。相反,大廠高管離職創業也有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難,夭折在取經路上的明星創業公司屢見不鮮。

1 安卓之父:估值12億的獨角獸說倒就倒

一個優秀的創業idea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找到了市場的痛點或者空白,恰好又有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不過,發現問題有時候只需要一顆聰明的腦袋,解決問題卻意味著無數的細節陷阱。一旦創始人陷入偉大願景的誘惑中,就可能因為步子邁得太大而摔倒。

2020年,安卓之父Andy Rubin的Essential Products落寞收場。在它短短的5年生命中,被投資人捧成估值12億美元的獨角獸,卻只發售了一款智慧型手機Essential Phone。傳說中的AI手機、智能音箱、IoT設備生態全都沒有機會從紙面走向市場。

Andy Rubin是帶著對安卓系統的反思出來創業的。他創造了安卓,然後眼見著自己的「親兒子」變得越來越臃腫,越來越難以使用。他認為,自己作為「始作俑者」,對當前科技產品的局面負有責任,希望打造一個符合21世紀人生活需求的新型產品。

Andy Rubin提出6點構想,包括保護隱私、開放生態、人人可享有高端機、可進化的設備、技術協助使用者,以及遵從簡約原則。這6點構想條條有的放矢,穩準狠地回應了用戶對當今智慧型手機軟硬體的詬病,引發媒體和極客發燒友高度期待。

Essential Phone發布的時候,確實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超前大膽的全面屏設計,工藝極其複雜的漂亮機身,高標準的配置,被許多人評價為「驚喜程度不亞於當年的iPhone 3G」。

Andy Rubin

捧得高跌得重,Andy Rubin的偉大構想給自己刨了個大坑。亮出搶眼的渲染圖和原型機之後,Essential Phone馬上就陷入了量產的困境。

因為機身設計太過複雜,生產難度很高,交貨時間一再推遲。拿到真機後,消費者們發現,手機攝像頭拍照有長達幾秒鐘的延遲;軟體系統也相當不穩定,經常莫名其妙無響應。總之使用體驗不僅遠遠達不到Andy Rubin的6條願景,甚至也比不上同價位的其他手機。

幾番降價促銷之後,Essential Phone的銷量停在了15萬臺。公司也因為無力交付產品而取消了後續機型的上市計劃,並在今年4月宣布關閉。

平心而論,Andy Rubin作為智慧型手機領域的開拓性人物之一,對行業的理解和判斷都是相當準確的,但隻身殺入智慧型手機這片紅海,還是拖垮了他的團隊。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Essential的團隊只有80多人,其中硬體工程師不到10人。在沒有相關背景的情況下,要在2年時間裡完成一款從設計到功能都十分激進的手機,難度可想而知。考慮到成本和品控,即使是設計和製造能力很強的大公司,量產起來也並非易事。

還未上市的新一代Essential Phone

在大企業裡做到高管的位置,往往習慣高瞻遠矚。這並非錯事,只是複製到初創公司身上,有時不夠接地氣。

大企業人員、資金、資源都相對穩定可靠,高舉高打也有餘力;初創公司剛剛成立就想把所有的問題一鍋端,實現起來難度極高。況且,Essential還是在一個已經充分競爭、各路大廠都虎視眈眈的賽道裡打突圍戰,如果不能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很可能一出場就折戟沉沙。

在初創階段,創始人除了要高屋建瓴以觀長遠,還要抓住當前的主要矛盾,合理分配有限的資源,確保消費者拿到手裡的產品有吸引力。

2 有可能成為第二個Instacart:迅速擴張錢不夠燒的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這話當然適合送給所有的創業者。不論願景、不談夢想,創業畢竟是一門生意,錢,確實是最重要的東西。

不知什麼時候起,創業圈也掀起了一股流量為王的風潮:產品一出來,先不惜一切手段吸引流量搶佔市場,再拖垮競爭對手,而後慢慢收割。不得不說,有時候這招有效,但其本質上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損招,即便傷敵一千也要自損八百。

2014年,兩個印度小夥子從電商物流公司Delhivery離開,創辦了生鮮O2O平臺PepperTap。兩位創始人都是Delhivery的元老級員工,其中Navneet Singh在擔任Delhivery的戰略副總裁之前,還做過印度一家金融公司的合伙人。

PepperTap兩位創始人

PepperTap成立之時,正值O2O和新零售火爆全球的時代。2012年,美國的Instacart首先提出了手機下單購買附近商超貨品的方式。PepperTap的功能大同小異,廠家把商超、小店接入線上平臺,用戶可以在手機app上選擇就近的店家下單,2小時內就能送貨到家。

PepperTap上線之初勢頭大好,一路攻城略地進駐了31座城市,平均每天有2萬筆訂單,做到了印度前三的水平。資本市場也投來橄欖枝,紅杉多輪押注,印度著名電商平臺Snapdeal領投B輪融資。

不過,僅風光了一年多,PepperTap馬上踏進死亡谷。首先是進軍三線城市不成功,後來又陸續關閉包括孟買、加爾各答、金奈等大城市在內的業務,裁員400多人。到了2016年春天,PepperTap就因為入不敷出而被迫關停。此時距完成上一筆400萬美元融資才過去4個月。

PepperTap的迅速落敗與快速擴張的策略有關。

他們快速地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市,卻沒有想清楚模式的可擴展性和配套運營問題。當PepperTap的團隊真正進入中小城市的時候才發現,這些地方的物流網絡效率和大城市差距懸殊。

為了開闢新市場,PepperTap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提升app的質量,店家庫存情況更新不及時,還會出現商品信息丟失的情況,用戶經常看不全一家店的架上有哪些商品。

和很多風口上的O2O公司一樣,PepperTap掉進了燒錢的怪圈。算上補貼和運營成本,PepperTap每單賠3美元,一天就要燒掉6萬美元。一旦停止補貼,日活量立即下跌。可見在市場上,PepperTap並沒有建起品牌護城河,活躍的用戶們只是毫無感情的薅羊毛機器罷了。

PepperTap成立之初展現了強大的擴張能力,在那個投資人掏錢不手軟的年代,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今天我們站在事後諸葛亮的立場上,卻也不難發現,PepperTap的結局其實早已註定。

雖然補貼大戰打得熱鬧,訂單數量也頗喜人,但創始人一直沒想清楚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就導致一旦VC不能及時供血,公司的生命線就斷了。

一些創始人容易把產品和商業化分開考慮,或者想著先把產品模式跑通,然後再想如何變現。

其實產品和商業化原本就是不可割裂的,創始人在創業時始終要提醒自己,別把商業模式拋到腦後。一般企業在早期不會有太大的盈利壓力,但燒錢研發產品也好,補貼用戶搶奪市場也罷,都不是忘了掙錢這件事的藉口。

否則,戰略上的懶惰必然會導致戰場上的被動。再富裕的地主也有沒餘糧的那天,當那天到來時,公司離死亡也就不遠了。

3 峽谷裡的王者:Zoom的財富密碼

失敗的創業公司各有各的不幸,成功的創業公司總是相似。能跑出死亡谷的公司無非是抓住了一個「財富密碼」:準確的市場洞察,好用的產品,以及運轉通暢的掙錢之道。當然,有時候還需要一點兒運氣。

在2020年,討論這種實力和運氣俱佳的公司,不能不提到Zoom。

Zoom的一夜成名背後有多年穩紮穩打積累的經驗,創始人袁徵從創業之初,就成功地避開了Essential Phone和PepperTap掉過的坑。

袁徵的創業初衷是看到了當時視頻會議工具的局限。可以說,他面對的市場和Andy Rubin異曲同工:用戶對市面上的解決方案多有抱怨,微軟、谷歌和老東家思科等巨頭卻無一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產品。在競爭頗為激烈的賽道上,袁徵想追求完美。

為了超越大廠,袁徵放棄了科技公司常走的快速上線、快速迭代的路線,決定潛心打磨產品。不過,Zoom沒有像Essential Phone那樣給自己設立縹緲而超前的目標。

袁徵和研發團隊提煉出4個對用戶體驗有關鍵影響的產品功能,專註解決這些問題,用了2年的時間推出第一版產品。他認為,進入紅海市場,必須要確保自己的產品一出手就比市面上其他產品更優秀。事實證明,袁徵的專注和耐心是正確的。

在產品研發的兩年間,袁徵同樣沒忘了規劃商業模式。在收費方式上,Zoom使用免費增值模式:一對一會議完全免費,小組會議免費40分鐘。這讓Zoom很快打開了市場,而且為後續的可持續增長積累了大量線索。

Zoom也燒過錢。早期Zoom大力投入教育市場,拿下了美國top 200大學院校的絕大多數用戶。這些學生作為Zoom的老用戶,畢業後把使用習慣帶進公司,又自然地轉化了一批企業用戶。

短短幾年,Zoom就成為北美最受歡迎的視頻會議系統,不僅受到資本追捧,還在上市之前證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創始人袁徵也證明了,自己不僅是優秀的工程師,還是出色的商人。

Zoom Q1'21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69%

經營企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創始人的經歷背景只是影響因素之一,甚至不一定決定公司的最後走向。

市場瞬息萬變,競爭殘酷無情。

在基本的商業邏輯面前,高管創業者和草根創業者誰也不比誰更佔便宜。抓住問題本質的草根能打贏漂亮仗,而經驗老道的大廠高管也有可能捉小放大而錯失良機。在創業的戰場上,到了用真金白銀投票的時候,世界從來不會為誰網開一面。

站在創業這條起跑線上,老油條和小牛犢各有優勢,也各有劣勢。在長達數年、數十年的長跑中,新人未必笑,舊人未必哭。

參考:

https://www.pcworld.com/article/3276605/essential-phone-fail-android.html

https://www.incuspaze.com/the-raise-and-fall-of-peppertap/

https://hackernoon.com/zooms-nine-year-path-to-overnight-success-dvfx32rf

[本文作者矽兔賽跑,i黑馬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sv_race)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估值12億的獨角獸說倒就倒,大廠高管也得挨市場毒打
    科技要亡了!做點有影響力和人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吧,別成為下一個Quibi。」Sunshine和Quibi讓人不禁聯想到很多所謂「豪華陣容」的大廠高管創業也走得相當艱辛,一不小心就flop了。誰都知道創業有風險,可是哪個投身創業大潮的人不相信自己就是那金字塔尖上的1%呢?尤其是當已經在某個領域某家公司功成名就,對自己的判斷更有自信,擼起袖子再幹一番事業豈不是易如反掌?
  • 自稱「阿里女高管」卻被真高管打臉!創業圈是不是也該打假了?
    在這篇文章裡,她聲稱自己放著阿里巴巴年薪數百萬的女高管不做,辭職創業做面膜。作者曬出了與馬雲的近距離同框照,看起來儼然是貼身工作人員。「前阿里美女高管」的噱頭為這篇微商推銷文章賺來了10萬+的點擊量。但很快,真正的阿里高管提出質疑,稱該作者實名王晗,從未做過阿里高管。
  • 四十創業並不晚 傳奇今生助力高管化解裁員風險
    導言:前幾天某保險公司鼓勵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停薪留職創業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在社交媒體引發裁員問題的大討論。中高層管理者都是家庭的頂梁柱,上要養老下要養娃,而且有房貸有車貸,在經濟下行的當下,他們如何才能化解突然降臨的裁員風險?
  • 資生堂、Under Armour兩高管跳槽當紅創業公司
    近期發生的時尚和美妝行業人事變動,不約而同的,都是高管人才從大型成熟企業向新銳創業公司流動。Erick Haskell 最近領導了 Under Armour 中國地區業務增長,在中國市場發展了品牌的電商和實體零售業務。在加入 UnderArmour 之前, Erick Haskell 曾在德國運動品巨頭 adidas擔任過多個高管職位,包括營運長和財務長,負責品牌在印度和大中華區業務。
  • 一朋友四十多歲,曾經是年薪百萬的公司高管,是創業還是找工作?
    雖然曾經是高管,但並不一定適合創業的,創業需要激情,需要理想,需要動力。你朋友能做到年薪百萬的公司高管,在自律、能力方面應該不成問題,但人到中年,在激情和動力上,不一定能跟得上。做慣了高管的人,做事情是比較嚴謹的,管理方面也會很講究規則,但創業完全是兩碼事,很多事情在創業階段規則、制度都會成為一種羈絆和累贅。現在的創業環境其實並不是很好,各個行業都已經站滿了巨頭嗎,想要從這些巨頭碗裡分一杯羹,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除非你有更加先進的技術力量,或者具有獨一無二的創業想法。
  • 【HR高管動態】原瑞幸人力高管加盟元氣森林,進軍咖啡市場?
    文|王琳 封面來源|IC Photo Tech星球獨家獲悉,元氣森林近期迎來一位新的人力高管:原瑞幸咖啡HRD冉浩。這家成立僅三年的創業公司靠著「無糖氣泡水」的概念和偏日系的風格,用三年時間實現估值從0到140億的跨越。 但元氣森林的野心遠不止「氣泡水」。在內部,元氣森林設立研發中心,不斷推出包括燃茶、乳茶、寵肌膠原蛋白水、功能性飲料等新產品,今年8月,元氣森林還推出了全新的咖啡拿鐵乳茶,開始逼近即飲咖啡市場。
  • 挖來瑞幸人力高管,進軍咖啡市場,藏在元氣森林背後的野心多大?
    據媒體報導,元氣森林近期將迎來一位新的人力高管:冉浩。冉浩何許人也,移軍元氣森林竟引來如此大的關注。據公開資料顯示,冉浩是原瑞幸咖啡的人力資源總監。此次合作於冉浩和元氣森林而言是一樁雙贏的生意,雙方合作各取所需,冉浩需要新的平臺繼續施展自己,正準備擴張品類的元氣森林則急需一個能率軍突圍即飲咖啡市場的大將。
  • 老牌廣告公司TBWA全球首席創意官離職,與麥當勞前高管創業
    但現在Chris Garbutt有了明確的去向,根據媒體Adweek報導稱,Chris Garbutt要和前麥當勞前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Colin Mitchell一起創業,共同創辦一家名為Pltfrmr的創意諮詢公司。倆人的淵源在於,他們都曾經在奧美工作過。
  • 阿里女高管創業遭打假,央視男主播與情婦「私生活」醜聞被女兒當場揭露
    ,從來不過情人節》刷屏,讓網友們認識了一位自稱是「前阿里美女高管」的微商創業者。作者曬出了與馬雲的近距離同框照,看起來儼然是貼身工作人員。《中國醫藥報》2017年10月30日第3版報導截圖圍繞王晗身份造假的這場交鋒可謂是十分熱鬧,網友不免感嘆,創業圈造假還能這樣操作?!事實上,王晗絕不是創業圈用誇大身份來為自己鍍金、賺噱頭的第一人。
  • 阿里女高管創業遭打假,女主播醉酒大尺度直播!為火無底線!
    ,從來不過情人節》刷屏,讓網友們認識了一位自稱是「前阿里美女高管」的微商創業者。作者曬出了與馬雲的近距離同框照,看起來儼然是貼身工作人員。《中國醫藥報》2017年10月30日第3版報導截圖圍繞王晗身份造假的這場交鋒可謂是十分熱鬧,網友不免感嘆,創業圈造假還能這樣操作?!事實上,王晗絕不是創業圈用誇大身份來為自己鍍金、賺噱頭的第一人。
  • 賈躍亭再失去一名高管,FF市場總監離職留言: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
    同時他的自我簡介中也更新為「陪伴家人中」,「Faraday Future 市場總監」的Title前面也加了一個「前」字,也就是說他已經正式從FF離職了。FF市場總監離職其實他說的那句「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是聖經中的一句,科技人IVAN是想藉助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無怨無悔的想法。
  • 「從阿里離職的漂亮女高管」,這下尷尬了
    「我是一家創業公司的CEO。而兩年前的今天,我是阿里巴巴年薪數百萬、期權超千萬的女高管。」日前,一篇《那個從阿里離職的漂亮女高管,從來不過情人節》的微商推銷文章火了,但不少阿里員工對此進行「打假」,表示她此前曾在阿里健康任職,但不算高管。
  • 神居專訪|對海外市場情有獨鍾,65歲日企高管從0創業
    Abstract在1992年至2019年之間,日本不動產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對於東京、大阪和名古屋這三大都市圈,平均地價做到的同比增長0.4%,這也是21世紀初日本三大都市圈的首次集體上漲。在它背後又有哪些為夢想去奮鬥創業的故事呢?1.株式會社YAK創始人成澤守夫曾在日本的頭部銀行以及下屬的大型房地產公司工作將近40年,負責過房地產買賣、中介以及銀行融資等相關業務。
  • 南明區與成都伊藤洋華堂、法國挨頓集團開展...
    與伊藤洋華堂進行交流座談劉盛薇表示,南明區地處貴州省會城市核心區,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城市經濟產業發展以文化旅遊、商貿服務業為主,人口、信息、資金等發展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氛圍濃厚黃亞美介紹了伊藤洋華堂目前在西南地區的發展布局規劃,她表示,貴陽也在其公司的發展規劃內,通過交流,對貴陽尤其是南明的投資發展環境有了更加深入了解,對南明產生了美好憧憬,南明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後續將加強溝通交流,帶領團隊來南明進行實地考察交流,爭取促成項目合作。
  • 檳榔新品牌「榔佰旺」首發在即 華益高管團隊首次集體亮相貴州遵義
    華益食品高管團隊一行參觀參觀遵義會議紀念館,學習遵義會議精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沉浸在遵義會議現場,毛澤東主席的名作《憶秦娥·婁山關》的名句浮現眼前,讓華益食品有限公司高管團隊一行人感慨萬千——儘管創業之路困難重重,但華益食品不畏前險,為行業帶來變革的創業初心從未改變。華益食品總經理、榔佰旺品牌創始人陳義對此表示:「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悠關的轉折點,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之行加深了對遵義會議精神的領會,我們要向革命者學習創業。
  • 挖來瑞幸人力高管,元氣森林要進軍萬億咖啡市場?
    這家成立僅三年的創業公司靠著「無糖氣泡水」的概念和偏日系的風格,用三年時間實現估值從0到140億的跨越。但元氣森林的野心遠不止「氣泡水」。在內部,元氣森林設立研發中心,不斷推出包括燃茶、乳茶、寵肌膠原蛋白水、功能性飲料等新產品,今年8月,元氣森林還推出了全新的咖啡拿鐵乳茶,開始逼近即飲咖啡市場。此刻,引入冉浩的目的不言而喻。
  • 挖來瑞幸人力高管 元氣森林要進軍萬億咖啡市場?
    這家成立僅三年的創業公司靠著「無糖氣泡水」的概念和偏日系的風格,用三年時間實現估值從0到140億的跨越。但元氣森林的野心遠不止「氣泡水」。在內部,元氣森林設立研發中心,不斷推出包括燃茶、乳茶、寵肌膠原蛋白水、功能性飲料等新產品,今年8月,元氣森林還推出了全新的咖啡拿鐵乳茶,開始逼近即飲咖啡市場。
  • 賣面膜微商自稱「阿里離職美女高管」,結果遭打假:吹牛要有度!這下尷尬了
    螞蟻金服副總裁陳亮對此發文稱:「吹牛要有個度吧,王晗你怎麼就成為了阿里高管?那些合影怎麼來的自己沒點兒數嗎?」回應中,她的口徑變成了:我一直認為自己是阿里健康的女高管,放與馬雲的合影是為了蹭阿里的熱度,但原因是創業不易,流量很貴。
  • 給他5塊大洋,他不要只要了一張桌子四把椅子,結果遭到一頓毒打
    開國上將王新亭在1926年10月參加了我黨領導下的肖家港店員工會,在工會的組織下,他積極參加各種宣傳活動和沒收「厚生福」、「肖義利」兩家當鋪工作,並以工會名義貼出告示,讓窮人憑當票免費領取被典當的東西,沒收這兩家當鋪後,工會發給王新亭五塊大洋,以補二年學徒工資,可是王將軍並沒有要,
  • 獨家|挖來瑞幸人力高管,元氣森林要進軍萬億咖啡市場?
    這家成立僅三年的創業公司靠著「無糖氣泡水」的概念和偏日系的風格,用三年時間實現估值從0到140億的跨越。 但元氣森林的野心遠不止「氣泡水」。在內部,元氣森林設立研發中心,不斷推出包括燃茶、乳茶、寵肌膠原蛋白水、功能性飲料等新產品,今年8月,元氣森林還推出了全新的咖啡拿鐵乳茶,開始逼近即飲咖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