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轉帳後即被拉黑、買到的口罩變成了炒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成了「奢侈品」,一些不法分子看到口罩緊俏,在朋友圈、貼吧等社交平臺進行詐騙,各種騙局花樣百出。警方提醒:網購醫用口罩等防疫用品,應到正規購物網站。對提前付款等方式保持警惕,一旦被騙,要立即報警。
案例一: 轉帳六萬多後被拉黑
2月3日,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接到受害人餘某某報警稱,1月29日,其在網上聯繫一微信名為「清風明月」的人,準備購買口罩等物資支援武漢防疫。其中,N95口罩5000隻,一次性醫用口罩2000隻,共通過微信向對方轉帳 6.52 萬元,隨後便被對方拉黑,一直未收到貨。
警方隨即對該案立案偵查,發現合肥市包河區、上海市長寧區三起詐騙案件系同一嫌疑人所為,涉案總價值達18萬元。2月5日,專案組將該案嫌疑人王某松抓獲。目前,嫌疑人王某松因涉嫌詐騙被依法刑事拘留。
無獨有偶,2月14日,六安警方也破獲一起利用出售口罩實施網絡詐騙案。嫌疑人周某某在網上搜索製作口罩的視頻,在朋友圈發布謊稱售賣口罩,等對方通過微信或支付寶付款後,便立即拉黑對方。周某某先後作案3起,涉案價值10000多元,已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案例二: 四千個口罩「變成」炒米
董先生是安慶市懷寧縣人。2月15日,他在微信群看到一些低價出售口罩的廣告信息,私信聯繫購買4000個口罩。談好價錢後,他通過微信轉帳16750元給賣主。2月16日,董先生收到對方寄過來的快遞,發現口罩變成了炒米,於是報警。
懷寧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高河中隊很快鎖定嫌疑人呂某某。2月18日,在桐城警方配合下,將呂某某(女,30歲,旌德縣人,在桐城市打工)抓獲。
據呂某某交待,因前期欠人高利貸無錢償還,自2月12日以來,便想到在微信朋友圈和群裡發布一些低價出售口罩的廣告信息,與受害人添加好友進行交易。待收到口罩款又無法兌現,就花錢買若干袋炒米郵寄給受害人,通過調包方式詐騙了五名受害人,涉案價值五萬餘元。
目前,呂某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懷寧縣公安局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提醒 買防疫用品需提高警惕
2月5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一名民警偵辦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時,「硬核」質問嫌疑人: 「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全國人民都在抗戰(疫情)第一線,你在幹什麼?你在賣假口罩!你還在發國難財、發黑心財,你的良心不痛嗎?」
2月14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等八部門聯合下發緊急通知,部署自即日起至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在全省範圍內聯合開展打擊整治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嚴厲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口罩等防護產品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針對「花樣」口罩詐騙,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安徽省反電詐中心也預警提醒:在網上購買醫用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用品,應到正規購物網站。遇有要求提前支付貨款、訂金以及在匯款、轉帳、提供驗證碼等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被騙,要及時撥打110或者到就近公安機關報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