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手藝系列展——手藝密碼·變
展覽時間:2021/1/9--1/16
展覽地點:浙江賽麗美術館4、5號展廳
總策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
策展人:陳沁傑
水印木刻版畫教學指導與布展:黃茜 高迅
主辦單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承辦單位:浙江賽麗美術館
手藝密碼·「變」前言
《易經繫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故謂:道生象,象成器,制器乃生法。同理,器是象的物質和形式的呈現,是道的居所,是法的載體。而圍繞著器的這一切,也來源於另一個根本——器之用。器作為日常用具,具有人文屬性,這種屬性帶領人心走向道,引導技術制定法。道與法在制器的實踐中又合成了我們所謂的「匠心」。器也成了「匠心」的承載,成了通向精神的道路。因此器作為可見物,成為了抽象的道、法和「匠心」與人溝通的橋梁。
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以獨化又並蓄的狀態流傳千年,又經歷了近代以來的機械化、產業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洗禮。藝人們承接傳統,巧手造物,締造了如今我們賴以生存的器物世界。這器物蘊含著人文的內在精神,其背後的當代手工技藝也以其開放、多元的姿態展開交流與創新實驗。縱觀千年的傳承與流變,「變」成了探究流傳的主線,成了串聯手藝基因的紅繩。社會的發展,是關於人的生產和生活模式發展的總和。依託於人的社會之「變」意味著巨量的社會人的生產和生活模式的改變。人文精神、行為習慣、生存狀態等的改變,引起了器物之需的改變。所以當代制器之手藝已經不僅僅是傳統藝術理念、文化價值觀、手工技藝的傳承,也不僅僅是工業經濟浪潮中關於生產、關於生活、關於人自身的反思與體悟,也是創意經濟時代提升社會生機和活力原動力,是全球化語境中文化根脈的生動表達,是信息技術的語境中藝術創作與工藝製作創新發展的路徑。
手藝之「變」在器物之「變」中得以顯現,她是人之「變」、社會之「變」、科學技術之「變」的附屬。隨著「變」的緣起,從器物開始,再回到器物,來一場穿越時空穿越領域的展示與探索,這是本次展覽的初衷。
——陳沁傑
以下為部分版畫展品
一.湯紹波先生藏老木刻板
此次水印木刻版畫傳統部分一個相當有分量的便是湯紹波先生個人的老木刻板藏品,我們根據木刻板的內容大概分為這麼幾類,第一類為宗教文字類,如心經;第二類為宗教圖像類,如南海觀音像;第三類為祈福類,如趙公鎮宅;第四類為廣告類,如香茶湯。
展覽現場
1.名稱:心經
年代:明代中期
尺寸:18.5cmX28cm
厚度:2cm
10.名稱:武財神關公12.名稱:張天師 、香茶湯二. 《芥子園畫傳》「虎刺秋菊」餖版印刷過程這一組《芥子園畫傳》「虎刺秋菊」餖版印刷的印版和過程由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紫竹齋提供,紫竹齋是國內目前少有的將中國傳統水印融入高校教學的教學單位。
這組《芥子園畫傳》使用的中國傳統餖版印刷的方式,約使用了十六塊印版,逐色套印而成。
作者:高迅 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紫竹齋17級研究生
指導教師:王超 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副系主任
《芥子園畫傳》「虎刺秋菊」餖版展覽現場此次展覽,賽麗美術館不但提供了場地的支持,且在版畫的板塊還提供了四張館藏浮世繪作品,均為歌川廣重所作的《五十三次名所圖繪》。
歌川廣重浮世繪《五十三次名所圖繪》展覽現場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二十八
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四十五
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五十一
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五十二
四.《閒情偶寄》靜物臨刻、創作以物託情,匠心獨運,兼臨帶創,以期體悟技藝與藝術性。
作者:葉東東、柴文捷、黃建林、程利康、朱健健、諸葛謹之、劉依妮、琚蓉易
《閒情偶寄》靜物展覽現場五.學生作品學生創作部分匯集了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民族傳統技藝專業17級和18級學生的水印木刻版畫作品,作品體現了當下年青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對社會的關注,強調學生對於自我的表達。
展覽現場(請橫屏觀看)
望秋行圃
黃建林
45cmX260cm
山居秋暝
章宗帥
141cmX64cm
萬籟聞禪·未央
程利康
56cmX94cm
萬籟聞禪·破曉
程利康
56cmX94cm
紅與綠
汪樂聲
56cmX94cm
你有多久沒好好看過天空了
黃天天
45cmX45cm
窺圃
張靜
花之圖鑑
徐晨露
30cmX30cmX6
逍遙遊·太清
吳婧娜
55cmX75cm
臉色
劉依妮
45cmX30cmx8
20世紀末JKの顱內妄想☆
張銘窈
50cmX50cm
海岸
王楚陽
100cmX140cm
雪中的小狐狸
周鈺涵
50cmX50cm
魚戲蓮葉間
周鈺涵
50cmX50cm
築景
付娟
50cmX50cmX2
浙藝風貌
薄開蒙
70cmX60cm
垂絲海棠
王玲敏
50cmX60cm
聖像
溫正威
70cmX45cm
六.水印木刻活態演示視頻
演示者:徐晨露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民族傳統技藝專業18級學生
拍攝者:嚴茗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民族傳統技藝專業18級學生
視頻剪輯:金美意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教師
水印木刻演示
· END ·
聯繫方式:
微信:yohn-yang
郵箱:dushanprints@163.com
感謝您讀到這裡,在新的公眾號消息排序規則下,您可能無法及時看到「獨山版畫」的文章,不想錯過的您,請把獨山版畫設為星標吧。第一步:點擊頂部藍字「獨山版畫藝術」,進入公眾號主頁。【怎麼關注】掃描下面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公眾微信號】dushanbanhua(「獨山版畫」 拼音)
【公眾號名稱】獨山版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