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手藝密碼·變——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手藝系列展

2021-02-20 獨山版畫藝術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手藝系列展——手藝密碼·變

展覽時間:2021/1/9--1/16

展覽地點:浙江賽麗美術館4、5號展廳

總策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

策展人:陳沁傑

水印木刻版畫教學指導與布展:黃茜 高迅

主辦單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承辦單位:浙江賽麗美術館

手藝密碼·「變」前言

     《易經繫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故謂:道生象,象成器,制器乃生法。同理,器是象的物質和形式的呈現,是道的居所,是法的載體。而圍繞著器的這一切,也來源於另一個根本——器之用。器作為日常用具,具有人文屬性,這種屬性帶領人心走向道,引導技術制定法。道與法在制器的實踐中又合成了我們所謂的「匠心」。器也成了「匠心」的承載,成了通向精神的道路。因此器作為可見物,成為了抽象的道、法和「匠心」與人溝通的橋梁。

     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以獨化又並蓄的狀態流傳千年,又經歷了近代以來的機械化、產業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洗禮。藝人們承接傳統,巧手造物,締造了如今我們賴以生存的器物世界。這器物蘊含著人文的內在精神,其背後的當代手工技藝也以其開放、多元的姿態展開交流與創新實驗。縱觀千年的傳承與流變,「變」成了探究流傳的主線,成了串聯手藝基因的紅繩。社會的發展,是關於人的生產和生活模式發展的總和。依託於人的社會之「變」意味著巨量的社會人的生產和生活模式的改變。人文精神、行為習慣、生存狀態等的改變,引起了器物之需的改變。所以當代制器之手藝已經不僅僅是傳統藝術理念、文化價值觀、手工技藝的傳承,也不僅僅是工業經濟浪潮中關於生產、關於生活、關於人自身的反思與體悟,也是創意經濟時代提升社會生機和活力原動力,是全球化語境中文化根脈的生動表達,是信息技術的語境中藝術創作與工藝製作創新發展的路徑。

     手藝之「變」在器物之「變」中得以顯現,她是人之「變」、社會之「變」、科學技術之「變」的附屬。隨著「變」的緣起,從器物開始,再回到器物,來一場穿越時空穿越領域的展示與探索,這是本次展覽的初衷。

                                                       ——陳沁傑

 

以下為部分版畫展品

一.湯紹波先生藏老木刻板

此次水印木刻版畫傳統部分一個相當有分量的便是湯紹波先生個人的老木刻板藏品,我們根據木刻板的內容大概分為這麼幾類,第一類為宗教文字類,如心經;第二類為宗教圖像類,如南海觀音像;第三類為祈福類,如趙公鎮宅;第四類為廣告類,如香茶湯。

展覽現場

1.名稱:心經

年代:明代中期

尺寸:18.5cmX28cm

厚度:2cm

10.名稱:武財神關公

12.名稱:張天師 、香茶湯二. 《芥子園畫傳》「虎刺秋菊」餖版印刷過程

這一組《芥子園畫傳》「虎刺秋菊」餖版印刷的印版和過程由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紫竹齋提供,紫竹齋是國內目前少有的將中國傳統水印融入高校教學的教學單位。

這組《芥子園畫傳》使用的中國傳統餖版印刷的方式,約使用了十六塊印版,逐色套印而成。

作者:高迅 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紫竹齋17級研究生

指導教師:王超 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副系主任

《芥子園畫傳》「虎刺秋菊」餖版展覽現場


三.歌川廣重浮世繪《五十三次名所圖繪》

此次展覽,賽麗美術館不但提供了場地的支持,且在版畫的板塊還提供了四張館藏浮世繪作品,均為歌川廣重所作的《五十三次名所圖繪》。

歌川廣重浮世繪《五十三次名所圖繪》展覽現場

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二十八

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四十五

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五十一

五十三次名所圖繪之五十二

四.《閒情偶寄》靜物臨刻、創作

以物託情,匠心獨運,兼臨帶創,以期體悟技藝與藝術性。

作者:葉東東、柴文捷、黃建林、程利康、朱健健、諸葛謹之、劉依妮、琚蓉易

《閒情偶寄》靜物展覽現場

五.學生作品

學生創作部分匯集了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民族傳統技藝專業17級和18級學生的水印木刻版畫作品,作品體現了當下年青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對社會的關注,強調學生對於自我的表達。

展覽現場

 (請橫屏觀看)

望秋行圃

黃建林

45cmX260cm

 

山居秋暝

章宗帥

141cmX64cm

萬籟聞禪·未央

程利康

56cmX94cm

 

萬籟聞禪·破曉

程利康

56cmX94cm

紅與綠

汪樂聲

56cmX94cm

 

你有多久沒好好看過天空了

黃天天

45cmX45cm

 

窺圃

張靜

花之圖鑑

徐晨露

30cmX30cmX6

 

逍遙遊·太清

吳婧娜

55cmX75cm

臉色

劉依妮

45cmX30cmx8

 

20世紀末JKの顱內妄想☆

張銘窈

50cmX50cm

海岸

王楚陽

100cmX140cm

 

雪中的小狐狸

周鈺涵

50cmX50cm

魚戲蓮葉間

周鈺涵

50cmX50cm

 

築景

付娟

50cmX50cmX2

 

浙藝風貌

薄開蒙

70cmX60cm

垂絲海棠

王玲敏

50cmX60cm

 

聖像

溫正威

70cmX45cm

六.水印木刻活態演示視頻

演示者:徐晨露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民族傳統技藝專業18級學生

拍攝者:嚴茗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民族傳統技藝專業18級學生

視頻剪輯:金美意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管理系教師

 

水印木刻演示

· END ·

 聯繫方式:

微信:yohn-yang

郵箱:dushanprints@163.com

感謝您讀到這裡,在新的公眾號消息排序規則下,您可能無法及時看到「獨山版畫」的文章,不想錯過的您,請把獨山版畫設為星標吧。第一步:點擊頂部藍字「獨山版畫藝術」,進入公眾號主頁。

【怎麼關注】掃描下面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公眾微信號】dushanbanhua(「獨山版畫」 拼音)

【公眾號名稱】獨山版畫藝術

相關焦點

  • 浙藝手藝系列展——「手藝密碼·變」季明道師生作品展訊
    2021年1月9日下午13:30,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手藝系列展「手藝密碼·變」在杭州賽麗美術館拉開帷幕。
  • 國際交流推動鄉村振興 手藝東方國際邀請展開幕
    11月24日,以「土地·鄉村·人」為主題的手藝東方國際邀請展在山東青島即墨區開幕,展覽分為燒造、編結和染織三大類別,展品來自中、日、韓三國,展期15天。本次展覽由中華文化促進會與華僑城北方集團共同主辦,並得到了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山東省青島市委市政府、即墨區委區政府等單位的支持。邀請展主視覺圖即墨傳統手工藝基礎雄厚,近年青島市政府對手工藝發展也極為重視。2018年,青島出臺《關於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推動青島文化創意產業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
  • 為好手藝尋找一個時代新標準
    好手藝有標準嗎?有。中國第一部手工藝專書《考工記》早已提出——天時、地氣、材美、工巧,四要素為好手藝的標準。在此後的2000多年裡,這一標準被手藝人奉為圭臬。當下,工藝美術行業在飛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好手藝的評價標準是否也需要因時而變?
  • 看展指南丨1月杭州展覽清單
    🕘展期:2021.1.9-1.17📍地點:杭州寶龍藝術中心2號廳(濱江區濱盛路3867號寶龍城5F)縱觀千年的傳承與流變,「變」成了探究流傳的主線,成了串聯手藝基因的紅繩。手藝之「變」在器物之「變」中得以顯現,她是人之「變」、社會之「變」、科學技術之「變」的附屬。
  • 「靳埭強50+2藝術設計展」暨高端學術論壇系列活動啟動
    願大家在本次論壇與巡迴展的交流與體會中不忘初心,尋得藝術真我,並預祝系列活動圓滿成功!國際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設計獎」創辦人靳埭強致辭靳埭強在致辭中對王賢俊董事長以及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感謝,對大連藝術學院承辦本次活動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
  • ​中國人最忌諱的紙紮,竟被搬到法國國立博物館上展覽?這個在國內逐漸消逝的手藝,被老外評為「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在開啟雲觀展之前,藝君先用凱布朗利博物館的名聲地位來表示一下這件事的鄭重性,以證明這真的不是一群老外無聊時一時興起隨便玩玩而已的展覽。Musée du Quai Branly是由法國總理席哈克提議,法國著名建築師Jean Nouvel設計的一座國家博物館,也是法國四大國立博物館之一,與艾菲爾鐵塔僅一步之遙。
  • hei,你的成果展 | 18級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服裝學群成果展《侱》後期回顧
    不要擔心 快來和我一起回顧當晚的活動現場吧先是由帥氣的主持小哥哥和美膩的小姐姐宣布成果展正式開始副院長 陳煜龍  辦公室老師  陳源、許贊還有遠在廣州的師兄師姐們也特地來到了現場熬了數個日夜的勞動結晶在滿足視覺、聽覺享受的同時也不忘與觀眾互動由陳源老師、許贊老師當場抽選幾名幸運兒獲得神秘紀念小禮品每個活動的背後都離不開辛勤的工作人員忙活完了成果展
  • 「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蓉啟幕
    11月27日,「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收官之作「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許燎源現代藝術設計博物館拉開序幕。本次活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錦江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商業空間】一門手藝美容美髮連鎖機構
  • 博物館回顧展全球「流行」,用時間展現藝術的魅力
    近日在上海藝倉推出的「光/譜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和前幾年在中華藝術宮舉行的「現實的光芒——中國畫現代人物畫研究展」、上海餘德耀美術館推出的「阿爾貝託·賈科梅蒂回顧展」等,都曾成為申城文化圈津津樂道的話題。 藝術回顧展這一目前在國際美術博物館最為「流行」的展覽形式已經越來越頻繁地進入公眾的視野。
  • 「80後」浙江烏鎮竹編手藝傳承人以「技」戰「疫」
    原標題:「80後」烏鎮竹編手藝傳承人以「技」抗「疫」 刮青、起底,起身、收口……近日,「80後」烏鎮竹編手藝傳承人錢利淮通過「微博非遺公開課」,向大家展示了烏鎮竹編這項傳統技藝。這是繼桐鄉市糖畫技藝非遺小傳人魏樂樂之後又一個在「微博非遺公開課」上授課的桐鄉非遺傳人。
  • 回顧2020|華僑城北方集團長期公共藝術計劃:讓公共藝術與城市一同...
    未來將打造成具有實驗性、在地性和移動性,並且能夠持續生長的公共藝術項目。OCAT研究中心"2020研究型展覽策展方案入圍展"2020.09.12—12.06,"2020研究型展覽:策展方案入圍展"在OCAT研究中心開幕。
  • 「輕設計 輕生活」-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作品展(hi百貨展區)
    本次hi百貨攜手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共同呈現輕鬆舒適的生活態度和大家分享。篇章一:回家.春歸新泥展覽時間:6月10日-16日展覽地點:廣州正佳廣場4樓中庭 HI百貨Hi Stage設計師互動:6日12日晚上7點—8點分享會時間
  • 讓「東方的藍寶石」在宜興閃光 青瓷大師談志堅從藝50周年回顧展...
    12月18日,由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青韻天成——談志堅從藝50周年回顧展」在宜興市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是對談志堅先生50周年從藝歷程的回顧總結,主要展出談志堅先生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創作的部分陶瓷藝術作品,其中大多數為青瓷作品。
  • 2020年米蘭家具展報團:不可錯過的15個精彩大展回顧(上)
    在這場名為「 Shape of Gravity 「的展覽中,Nendo再次展現他的探索與實驗精神,嘗試玻璃造型的可能性。Nendo為來自威尼斯的玻璃品牌Wonderglass創作一個名為Melt的家具系列。顧名思義,這個系列在玩的就是玻璃從融化到凝固的可塑性。
  • 「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蓉啟幕,免費向公眾開放
    11月27日,「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收官之作「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許燎源現代藝術設計博物館拉開序幕。▲展覽現場展覽1:「包浩斯迷宮」特展通過與在蓉高校的聯動,從學生的作品和視角發現不同,並與當代各領域設計師、藝術家及品牌建立一種對話。透過不同視角和50餘件作品實物及影像藝術,共同演繹包浩斯的核心理念,即材料、觀點、解讀、系統和移動。
  • 浙江美術館:西湖邊流動「中國風」
    講好中國故事的浙江篇章,成為浙江美術館的文化自覺。基於自身積澱和發展條件,有意識地將展覽體系納入幾大主題:中國傳統經典系列、百年浙江傳承系列、世界美術引鑑系列、學術研究探索系列、典藏精品活化系列、現代藝術綜合系列等。2016年,浙江美術館創立「東方智慧」自主策展品牌,旨在策劃一場「向西歸東」的精神之旅。
  • 微國美•預告|我織我在:2016第二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展覽結構
    承辦:浙江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萬曼壁掛研究所,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覽總監:斯舜威藝術總監:施慧策展人:劉瀟、許嘉、阿薩杜爾·馬克洛夫(Assadour Markarov )2016年8月,杭州這座古老的絲綢之府和現代化的休閒都市,將迎來第二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我織我在」,再一次在空間與時間的大維度範圍內從纖維藝術的角度進行關於歷史
  • 難忘2020|這一年的藝術展館:用心策展,守望經典與人文
    回顧一年來的藝術展覽與特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藝術場館史無前例地開開關關、展覽史無前例地斷斷續續。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編輯部盤點的2020年這十處藝術場館只是中國國內博物館、美術館群裡的部分代表。11月,國博舉辦了「中國素描:現當代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系統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之後,則是梳理銅鏡歷史的特展「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12月,「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開幕,回顧了戲曲學院的教育成果。可以說,國博是今年舉辦高質量特展最多的藝術場館之一。
  • 佛蒙特州明德學院藝術博物館將舉辦愛德華·霍普作品展
    近日,美國佛蒙特州明德學院藝術博物館將舉辦愛德華·霍普作品展——《愛德華·霍普在佛蒙特》,展覽將展出這位美國標誌性作家以佛蒙特州為主體創作的眾多罕見水彩及素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