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獨角獸盤點(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16 36k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entureSquare」(ID:venturesquare),作者:林祖權,36氪經授權發布。

韓國獨角獸盤點(上)介紹了截至 2018 年進入獨角獸榜單的公司,本篇中篇將介紹 2019 年的新晉獨角獸公司。2019 年是韓國獨角獸企業增長最快的一年,共新產生了 5 家獨角獸。

Yanolja

  • 成立時間:2007 年

  • 上榜時間:2019 年 2 月

  • 企業估值:10 億美元

Yanolja 的韓語是 「야놀자」,翻譯成中文是「喂,一起去玩」的意思。2019 年 6 月 11 日, Yanolja 宣布獲得了來自新加坡 GIC 以及行業巨頭 Booking Holdings 約 1.8 億美元的 D 輪投資。後於 12 月又獲得了業務夥伴韓國 KT 集團的 200 億韓幣(約 1800 萬美元)的 D 輪第二次投資,最終 D 輪實際融資為約 2 億美元。目前估值約在 15~20 億美元之間。

與常見的中國 OTA 不同,現在的 Yanolja 融合了 OTA 以及酒店業的幾乎全產業鏈於一身。擁有線上線下 6 大業務模塊包括在線預訂(機酒以及其他服務)、旅行 Contents + 廣告、連鎖酒店、建築 MRO 、酒店業軟硬體 Solution 以及教育招聘。換句話說,Yanolja 相當於 「攜程 + 馬蜂窩 + 亞朵連鎖 + 建築裝修 + 供應鏈 + 行業培訓公司 + 阿里未來酒店」 的集合。

Yanolja 的創始人李修進(音)出生於 1978 年,幼年喪父的他早早地就從專科大學畢業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三年後,帶著對賺錢的渴望,李修進拿出所有積蓄投入到股市之中。可惜所有的投資都打了水漂,當時他已經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

沒有辦法李修進只能去尋找提供食宿的工作。於是開始與酒店業結緣,開始在 Motel 從事清掃工作。清掃的工作非常辛苦,從早上 10 點開始一直要做到晚上 12 點,而李修進一幹就是近五年。

工作的孤獨中,李修進於 2004 年開始在 Naver Café 上運營 Motel 行業社群。沒想到不到一年就有了廣告收入,再次燃起熱情的他於2005年成立公司開始了創業生涯。

原本期望基於運營的社區為酒店供應消耗品,卻發現原本調查時大受歡迎的服務在正式開始主動營業後竟無人問津,大部分的酒店管理者並沒有變更供應商的意願。

幾個月後,偶然的一個機會讓李修進低價收購了 Yanolja 的前身,一個名為 「Motel Tour」 的社群。「Motel Tour」 是一個酒店客人社群,雖然當時有 20 萬用戶,但是並沒有現成的盈利模式。面對前後兩批分屬 B 端(酒店運營方)和 C 端(酒店客人)的用戶,李修進嘗試了廣告、酒店代運營、代營銷、諮詢等業務,終於從 2006 年起開始有了一定的收入。

然而好景不長,公司內部產生了一些矛盾,導致所有的員工都離開了公司,兩天內就只剩下李修進和他的合伙人。不僅如此,競爭對手連 「Motel Tour」 的品牌名稱也搶註了過去。

這件事給了李修進非常大的衝擊,但同時也給了他一個全面復盤的機會。行業的人脈以及運營的經驗是他人拿不走的寶貴財產。痛定思痛,對 Motel 的主要客群重新分析後,他決定將視野從酒店行業拓展到更大的市場,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戀愛住宿需求提供更好的 Motel 房源推薦、約會地推薦、餐廳推薦等服務來提升體驗。為此,李修進抵押了自己的所有股份籌措了 10 億韓幣(按當時匯率約合 900 萬人民幣)用於新服務的上線。

2007 年,李修進的新網站「Yanolja」上線,並迅速打開市場,當年即成為同行業訪問數首位的。後續 Yanolja 穩紮穩打,努力發展 C 端的同時 B 端的業務也並沒有放下。酒店委託運營、諮詢、營銷等業務也得到了發展,還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

時間到了 2011 年,韓國迎來了移動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紅利為 Yanolja 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會員數迅速增長,2012 年 1 月用戶數突破了 100 萬人。同年 Yanolja 還做了一個全新的決定,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連鎖品牌 「Hotel Yaja」。

口碑和成績都非常好的 Yanolja 在 2015 年首次獲得 VC 投資,拿到了韓國本土投資公司 Partners Investment 的100億韓幣投資。Yanolja 從此開始進入了融資快車道,每年都有至少一次融資,也慢慢被海外資本所認可。

得到資本加持的 Yanolja 從 2016 年起開啟了買買買的模式,不僅收購酒店以及連鎖品牌,還收購了行業上下遊包括韓國酒店預訂平臺 HotelNow 和 Dailyhotel 、海外韓國民俗預訂平臺 Minda、休閒服務 O2O 平臺 LeisureQ 、酒店業MRO供應商「韓國物資招投標」、Pension 預訂平臺 WooriPension、PMS 系統雲供應商 eZee Technosys、東南亞住宿預訂平臺 Zenrooms 等。

根據 2019 年 Yanolja 融資時披露的信息顯示,Yanolja 自有 7 個連鎖酒店品牌,共 200 餘家酒店。2020 年 1 月份,智能酒店解決方案 Y FLUX 面世並開始服務。

據悉目前 Yanolja 已經開始籌備上市相關事宜,或許很快也會脫離獨角獸行列。

薇美鋪

  • 成立時間:2010 年

  • 上榜時間:2019 年 4 月

  • 企業估值:26.5 億美元

薇美鋪是韓國 11 家獨角獸中唯一有正式中文名稱的公司。出於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和重視,薇美鋪於 2014 年正式開通了中文站並運營至今,甚至很多不會中文的員工名片上也有中文的花名。

薇美鋪與 Coupang,Tmon 被稱為韓國社交電商的「三巨頭」。其實韓國的社交電商就是中國的團購概念,這三家公司是韓國團購創業的先行者。但三家公司雖然現在也被為「社交電商巨頭」,實際上也都已經轉換為自營與 B/C2C 結合的模式。

2010 年創業以來,薇美鋪僅有過兩輪融資,但是規模都相對較大。第一次是 2015 年來自遊戲公司 NXC(即 Nexon 的控股法人)的 1000 億韓幣(約 6 億人民幣),第二次則是來自 IMM 的 1200 億韓幣(約 7.2 億人民幣)。也正是第二次融資將薇美鋪帶到了獨角獸的舞臺上。

薇美鋪的創始人許民是韓國創業圈的一位傳奇人物,常常被人稱作「鬼才」。出生於 1976 年的許民大學就讀於韓國首爾大學,首次被輿論關注是因為應用化學專業的他於 2000 年當選了首爾大學歷史上首位非運動圈的總學生會長。

2001 年,剛剛畢業的許民就創立了 Neople 遊戲開發公司。2005 年,Neople 開發的《龍與地下城勇士》(DNF)問世並迅速成為爆款。2008 年 Neople 被 Nexon 以 3800 億韓幣(按當時匯率約合 32 億人民幣)全資收購,許民及其團隊獲得豐厚收益後退出。

2009 年,33 歲的許民不僅註冊了自己的投資公司 Wonder Holdings,還購買了江南三成洞的兩棟大樓。兩棟大樓每年僅出租便可為許民帶來不菲的回報。其後許民出乎意料的選擇了留學,於 2009 年入學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

2010 年 5 月,許民回到韓國與前 Neople 的同伴再次開始創業,選擇了社交電商上線了薇美鋪。這正是韓國社交電商最火熱的一年,Coupang,Tmon 於同年 4 月 5 月成立,Groupon 於 10 月進入韓國市場。與中國同樣的時間節點,韓國也上演了「百團大戰」。除了這些未來的行業巨頭們以外,其他的各種平臺也非常多,行業競爭非常激烈。

「社交電商三巨頭」中 Coupang 依靠更早建立的物流優勢,Tmon 依靠資本鋪開宣傳,而薇美鋪則在宣傳攻勢以外持續的做到了低價。除此以外,薇美鋪也長於開拓渠道。2011年上線類似唯品會的名牌特賣「Private Lounge」。2012年成立美食信息網「Woohoo」,上線跨境購物服務「Mom’s」。2014年上線中文站,2015年入駐天貓,淘寶,京東等中國平臺並上線自己的中文App。2016年還與小米達成業務合作。

雖然許民帶領團隊殺入了社交電商的市場,也憑藉雄厚的實力佔據了行業前排位置,但是他實際上只做了兩年 CEO。2012 年現任 CEO 樸恩祥上任與許民作為共同 CEO 後,2013 年,許民就辭去了 CEO 的位置,將工作完全交給了樸恩祥。而樸恩祥也不負所托,將薇美鋪從行業第四的位置提升到第二之後一直保持至今。

許民脫離了CEO位置後也依然是薇美鋪的最大股東,截至 2020 年 1 月,許民以 Wonder Holdings 的名義持有薇美鋪 88.7% 的股份。因為 Neople 與許民結緣的 NCX(Nexon)除了投資了薇美鋪以外,也於2019年投資了 Wonder Holdings 3500億韓幣(約 2 億人民幣)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聘請許民作為 Nexon 的顧問。

與其他獨角獸不同,薇美鋪一直沒有傳出上市的計劃,而是繼續專心開墾市場。

GP Club

  • 成立時間:2003 年

  • 上榜時間:2019 年 6 月

  • 企業估值:13.2 億美元

GP Club 公司原本的行業分類是流通業,最近幾年作為著名韓妝品牌 JM Solution 的運營公司廣為人知,公司也轉型成為「綜合化妝品企業」。

2018年,美國投行高盛投資 GP Club 6700 萬美元,取得了其 5% 的股份,輪次為 Pre-IPO,這也是 GP Club 的首次融資。當時這輪融資並沒有得到很多關注,直到 2019 年 6 月被 CB insight 以 13.2 億美元的估值收錄至獨角獸榜單之後才被認可為第九號韓國獨角獸。

創始人兼 CEO 金偵雄藉此登上了福布斯韓國富豪排行榜,擁有 GP Club 約 90% 股份的他以 1.35 兆韓幣(約 1.1 億美元)的身價獲得第三十位的排名。

金偵雄最初於2003年創立了GP Club,出生於 1975 年的他當時只有 28 歲。GP 的原意為「Game Paradise」,因為當時的主營業務是售賣從中國進口的遊戲機。最初創業的時候只是首爾龍山電子商廈的一個小店面,2013 年代理了 Tonymoly 之後 GP Club 才開始進入化妝品流通行業,至今為止,已經負責了包括 The Saem,Skinfood,Mediheal,Leaders 等 20 多個韓國化妝品牌的中國流通和出口。

得益於與中國的長期業務來往,GP Club 對中國化妝品市場有了更多的認識,創始人金偵雄甚至花了兩年時間專門用於學習了解中國市場。

2016 年 GP Club 成立了子公司 JM I&C 開始運營屬於自己的品牌JM Solution,2017年正式將 JM Solution 推進中國市場。多年的積累之下,JM Solution 面膜的產品,營銷,價格等策略都迅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即使是在韓妝市場受到薩德事件影響的情況下,JM Solution 依然拿出非常亮眼的成績。原本 GP Club 的年營收從 2014 年的 150 億開始到 2017 年的 803 億就已經創下了年平均年增長 76.6% 的高速發展業績。2018 年業績甚至達到了 5195 億韓幣,是 2017 年的 6 倍有餘,其中超半數營收來自於中國市場。

2019 年 6 月,JM Solution 宣布其主打產品水光蜂蜜面膜單品銷售數量超過 3 億張,面膜類產品總銷售數量超過 10 億張。2019 年 7 月,在所有中國跨境電商渠道的個護化妝品銷售數據中,JM Solution 以 8251.4 萬人民幣的單月成交額排名第一。

現如今 GP Club 旗下除了JM Solution 以外還運營有多個品牌,覆蓋化妝品、母嬰用品、日化、生活用品甚至小家電。本次 Covid-19 疫情中也反映迅速,旗下 Gangbly Life 品牌推出了多種平價口罩以及洗手液等產品,甚至部分產品通過了中國的 GB/T 國標認可。

Musinsa

  • 成立時間:2012 年

  • 上榜時間:2019 年 11 月

  • 企業估值:18.9 億美元

Musinsa 是韓國時尚圈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平臺,有中國的時尚博主表示「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網站,我默認你沒有在關注韓國時尚圈」。在韓國,Musinsa 是時尚購物的首選,主要用戶以 30 歲以下人群為主。

2019 年 11 月,紅杉資本對 Musinsa 2000 億韓幣(約 12 億人民幣)的投資使其跨入了獨角獸的行列,估值約 22 兆韓幣(約 18.9 億美元)。這之前 Musinsa 僅有過兩次小額融資。

Musinsa 的主站名為 Musinsa Magazine,嚴格的說這並不是一個純電商平臺,反而更像是一個時尚門戶或者網上雜誌。網頁以簡單的線條和豐富的圖片以及內容構成,充分的突出了內容本身。這也符合 Musinsa 作為品牌載體,充分突出品牌特色的理念。

Musinsa 網站主要由 Shopping Topic,News/Recruit,Magazine,Lookbook,Snap,Market,Community 以及 Store 這 8 個板塊組成。每個板塊都有非常多的展示空間以及豐富的購買入口。除了提供 PGC 內容的 Magazine 板塊以外,Community 板塊也提供了充分的溝通交流空間,顧客和從業人員都可以各取所需。

Musinsa 的創始人趙萬浩(音)出生於1983年,是目前 11 家獨角獸創始人中唯一的八零後。出於對潮鞋的熱愛,趙萬浩從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在網上運營社群,Musinsa 的名字也是當時社群名「無限多的鞋照片聚集地」縮寫的英文音譯。趙萬浩的閒暇時間都用在了給各種鞋拍照片這件事上了。

2002 年入學韓國檀國大學學習時尚設計專業,僅攻讀了一年就開始休學投入創業。因為當時Musinsa已經開始有商業委託了,包括 New Balance 和 Nike,Adidas 都選擇了 Musinsa 作為發售宣傳的平臺之一,電商 ShoppingMall 也會發來廣告委託。而決定休學的原因也比較簡單,當時的網絡服務供應商正好在做一個活動只接受年單位的付款,所以趙萬浩選擇了用學費來支付創業費用。休學後的他最終在 2012 年才畢業。

2003 年,趙萬浩脫離原本使用的社群平臺,上線了 MusinsaDotCom 。針對自己的特定用戶群,趙萬浩已經有了類似「私域流量」的意識,他認為「相比 100 個用戶的好感,一個用戶的狂熱更好」。社群運營出身的趙萬浩本身就是一個圈內的 KOL ,也更了解這個用戶群的需求。

接下來的幾年裡,Musinsa 組織策劃了各種活動和服務。包括明星大會,遊戲房聚會,定製T恤,潮品代購,貿易等嘗試都為趙萬浩積攢了豐富的經驗。

2006 年,Musinsa 從潮流社群轉型成為「時尚網絡雜誌」。2009 年上線 Store 板塊,正式開始了電商的業務。多年的打磨讓趙萬浩穩穩地抓住了三點:

  1. 潮品的行業環鏈以及行業特性;

  2. 10~30 歲之間的主流潮品消費人群以及品牌資源;

  3. 對時尚市場的靈敏嗅覺。這三點奠定了 Musinsa 的絕對優勢。

Musinsa 相比其他電商平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盈利,持續的盈利。因為時尚市場由於品牌,設計師,設計風格,銷量等因素影響,溢價空間也比較大。相比標品電商來說,平臺費用的設定以及活動的設置有更加靈活的選擇。這也為 Musinsa 帶來了非常大的行業優勢。

多年社群/時尚內容的運營為 Musinsa 培養了一批忠誠度非常高的用戶。甚至公司很多員工就是原來的用戶。先發優勢和豐富的資源也確保了用戶粘性。同時設計師和設計品牌的資源也通過平臺的放大得到了最好的利用。

韓國服裝行業運營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叫做「庫存資產評價損失準備金」。由於換季以及潮流趨勢的變化,服裝行業必然有庫存的損失。2018 年韓國新世界國際集團的運營中此項佔比 16.7%,服裝巨頭 Hansung 此項佔比 6%。成衣市場巨頭也僅僅做到如此,專注設計品牌的 Musinsa 卻做到了僅佔比 2.2%。可以說 Musinsa 團隊對市場的把握決定了將庫存流轉做到極致的能力。

Musinsa 很早就實現了盈利並一直持續至今,最高的時候營業利潤達到過 46%,年營收也快速增長。2018 年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 1000 億韓幣(約 6 億人民幣)。

目前 Musinsa 除了主站以外,還運營設計師品牌 Collaboration 、品牌/百貨商店聯名、PB品牌 Musinsa Standard、時尚領域共享辦公室 Musinsa Studio 、活動及產品展示空間 Musinsa Terrace、營銷頻道 Musinsa TV 等覆蓋行業上下遊的布局。

得到紅杉資本加持的 Musinsa 下一步的目標是擴大物流基建並進入其他亞洲市場。這離趙萬浩「Global Musinsa」的夢想又接近了一步。

Aprogen

  • 成立時間:2000 年

  • 上榜時間:2019 年 12 月

  • 企業估值:10.4 億美元

Aprogen 是韓國獨角獸企業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生物製藥開發公司。Aprogen 主要以 Antibody Biosimilar(抗體生物仿製藥)開發而著名,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乳房癌,淋巴癌,大腸癌等治療用抗體或蛋白質。目前也開始了新藥的研發。

主要技術包括:蛋白質及抗體醫藥品設計技術,抗體醫藥品生產用細胞株培養技術,基於生物反應器的醫藥品大量生產技術,藥效藥理特性分析技術等。

Aprogen 的 CEO 金在燮出生於 1963 年,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以及威斯康星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8 年歸國後曾在首爾大學遺傳工學研究所任助教授,後在韓國科學技術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專業任副教授。

2000 年金在燮成立了以 DNA 分析為主要業務的 Genexel,2006 年收購了抗體界專家洪孝貞教授於 2000 年創辦的 Aprogen。經過一系列的公司結構變更以及技術引入之後,2010 年金在燮為 Aprogen 帶來了日醫工株式會社(Nichiiko Pharmaceutical)約 400 億韓幣(約 2.5 億人民幣)的第一筆投資。

Aprogen 很快與日醫工開始了生物仿製藥 GS071 類克(Remicade)的合作開發,並將國際銷售權籤給了日醫工。技術能力被充分認可之後,除了 GS071 以外,AP063(Herceptin Biosimilar),AP056(Rituxan Biosimilar)以及阿法達貝泊的生物仿製藥也與日醫工籤訂了銷售以及長期供應合同。2017 年,GS071 獲得了日本厚生省的品類認可。

2019 年 5 月,專門投資中韓中小企業的 Lindeman Asia Investment 投資了 200 億韓幣(約 1.2 億人民幣)。通過這輪融資,Aprogen 的估值達到了 1.2 兆韓幣(約 10.4 億美元)。

與其他非網際網路企業一樣,Aprogen 也是在 CB Insight 收錄之後才登入獨角獸榜單成為韓國第11號獨角獸。

其他

到中篇為止我們介紹了目前韓國列入獨角獸榜單的11家企業。可以明顯的看到,韓國獨角獸企業大多來自於紅海市場,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廝殺著走到今天。同時融資的頻率也遠遠低於中美的創業公司,生存環境相對比較艱苦。

這些獨角獸企業的創始人出身背景也五花八門,有海歸、有草根、有牙醫轉行、有成功創業者再創業,甚至還有五零後六零後。但是堅持到了最後都得到了市場和資本的認可。

而且韓國的創業者們在公司達到一定規模之後都會去儘量的整合行業上下遊資源。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會建立屬於自己的一條產業鏈,形成獨特的護城河。

越來越多的獨角獸的出現也顯示出韓國創業氛圍的變化。近年來,韓國創業公司的年增長比例和融資事件的數量也節節攀升。根據我們 Venture Square 的 2019 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 年共有 615 次投資事件,相比 2018 年的 418 次增加了 47%。在中美創業節奏放緩的情況下,韓國創業投資熱度卻逆流而上。在大企業大集團聚集的韓國,這些創業公司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

目前韓國對獨角獸定義的主要來自於 CB Insight 的收錄和認可。但是實際上,達到要求的公司並不止這些。另外還有部分曾經被誤稱作獨角獸企業的公司也值得聊一聊,比如 Bighit Entertainment 等。

在韓國獨角獸下篇中,我們將整理部分沒有列入獨角獸榜單的公司以及有希望成為下一個獨角獸的企業們。

編 | 雲晞@36氪出海

圖 | 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中概股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所謂「好時機」的意思是指,過去七八年裡,市場已經習慣相信中概股的好故事了。但瑞幸事件致命的負面意義不僅僅在於這家公司及其相關投資機構的帳面損失,更在於它讓中國公司多年來在外建立的信譽大幅受損。 不少中概股公司變得緊張焦慮。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對36氪說,但自從瑞幸財務造假被抓典型後,公司不敢再輕視做空機構。
  • 韓妝退潮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作者:何意,36氪經授權發布。 對於極度依賴中國出口市場和本土免稅店的韓國化妝品來說,疫情對其業績的影響尤為嚴重。 韓國關稅廳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韓國免稅店內外國人消費額佔比81.8%,其中中國內地佔到 93.8%,中國臺灣佔0.5%。而美妝品類在韓國免稅店的銷售額中佔據了六成左右的比例。 疫情一來,以往「全年無休」的免稅店,或縮短營業時長,或直接關店,致使韓妝品牌的營收大幅下降。
  • 2018年度商業好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今今樂道讀書會研究院&盒飯財經研究院;36氪經授權轉載。 今年大環境急劇變化,即便是龐大的公司,也能感受到凜冬的肅殺。泡沫破裂、架構調整、To C轉向To B,商業環境變化的種種跡象時刻提醒著,危險就在身邊,而機遇就隱藏其中。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志象網」(ID:passagegroup),作者:劉荻青,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10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超過1.15億美元。 這一數字是去年同期的6.2倍,其中,約86%的收入來自中國抖音;美國市場次之,貢獻了8%的收入;土耳其市場排名第三,佔2%。
  • 鵝組的十年奇幻漂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鹿鳴財經」(ID:luminglab),作者:陳妍如 周有輝,36氪經授權發布。 豆瓣鵝組就像一個酒館,上演了一出網際網路角落邊上的群像戲——消息靈通的八卦人士,靜靜聆聽的沉默者,大發厥詞的鼓動者,站在桌子上講著瘋話的演說家,隨時準備砸桌子的酒鬼,在一旁品鑑好戲的老主顧,站在門外的信使,看著酒館監控的安保。
  • 微博的囚徒困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魏婕,編輯:黎明,36氪經授權發布。 最近,新浪微博得罪了音樂圈。 「新浪微博演出信息限流,書籍分享會也限流,都要花錢買頭條,窮瘋了吧。」
  • 王興,又投了一個兄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王興又出手了。 據一位網友@也許我是米地爆料,怒喵的產品中肯定會有盲盒,並進一步放出其初稿渲染圖,圖中是一隻有著不同表情、做著不同事情的貓咪。 李楠履歷豐富,在加入魅族之前,他曾先後擔任NEC(東京)在線ERP系統構架師, Monstar-Lab(東京)移動社交和遊戲產品經理,幸會(北京)co-founder,並常年跟蹤移動網際網路、撰寫科技評論,為中國潮流科技資訊網站ifanr主筆。 2009年底,李楠在ifanr上寫了一篇題為《iPhone可有設計哲學?》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Iger)突然向包括 36 氪在內的中國記者發問:「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廣東、北京和上海現在的實際情況怎麼樣?你們復工了嗎?電影院開門了嗎?」 隔離在美國家中的艾格很操心太平洋彼岸的疫情。儘管 69 歲的他在今年 2 月已經「光榮退役」,結束了執掌迪士尼 15 年的 CEO 生涯,把這個位置交給了 61 歲的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此前兩款還在生產中的型號,如今也已加入了「生產結束一覽」的列表中,至此這款2011年12月推出的遊戲機正式退出舞臺。
  • 國產美妝「大逃殺」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連線Insight」(ID:lxinsight),作者:鍾微,36氪經授權發布。 韓國化妝品上市公司科絲美詩有著近30年歷史,並於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其總經理助理申英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中國線上渠道和平價品牌的崛起改變了供應鏈的整體邏輯,線上模式導致了行業裡充斥著「門口的野蠻人」。 以完美日記為代表的、走線上模式的品牌們改變了供應鏈的整體邏輯,影響了整個美妝市場,而對於傳統美妝品牌而言,這些變化也許是致命的。
  • 寵物「氪金」肥了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年紀輕輕,貓狗雙全」成了這屆年輕人定義人生贏家的一大標準。其坐擁2300萬用戶,曾是眾多資本大佬光環加持的明星公司,投資者中不乏高盛集團、招商銀行等身影。 A股市場中兩家主要的寵物用品公司,中寵股份(002891.SZ)、佩蒂股份(300673.SZ)也一直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 天津商業觀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地產志」(ID:CRRCHINA),作者:CRR,36氪經授權發布。 天津,這座地處北方、臨近首都的特大城市,因漕運而生,因近代聞名,擁有與傳統北方城市不同的城市文化。 雖然都是和京滬一樣的直轄市,但是天津的商業發展始終並沒有躋身於強一線位置。
  • 不被原諒的範冰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豹變」(ID:baobiannews),作者 黃小芳,36氪經授權發布。原文標題:《人民不肯原諒範冰冰》。 在現實生活中,作為武媚娘的扮演者範冰冰,想要「回歸」卻沒那麼容易。 如今,逃稅風波已過兩年,人們對範冰冰的抵制從未停止。 勇敢如LV,官宣範冰冰為品牌代言,被網友罵到刪博;無畏者法國嬌蘭,再選範冰冰為品牌代言人,更是引發網絡刷屏——「嬌蘭瘋了」!知乎上,「大概就是打臉勤勤懇懇納稅的中國人吧」的評論,獲上萬點讚。 代言被抵制之際,官司接踵而來。
  • 小米這回大意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楓冉、沙行,編輯:胡劉繼、廖影,36氪經授權發布。 中產:哦,小米不是為我準備。 一旦「屌絲」們反水,不知道小米接下來靠什麼「得天下」? 01 小米正全力衝擊高端市場 王嵋是小米清河大學副校長,這個跟清華大學沒有任何關係的學校,是小米內部的一個學習平臺。
  • 潮玩暢銷榜與背後的創業公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 小李 金角大王,36氪經授權發布。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養,「雙11」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全網購物狂歡節。2020年「雙11」,天貓宣布的銷售額達4982億元,京東公布訂單額2715億元,蘇寧易購19分鐘GMV破50億元,拼多多也披露了多個品類的銷售戰績。
  • 盲盒的本質不是割韭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與運氣競爭」(ID:ShinengResearch),作者立濤,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個不想追熱點的作者,原本不想討論這個已經被談爛的話題,但看到一堆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都跳出來說盲盒是「割韭菜」,實在是忍不住想動筆寫點什麼。 確實,有人靠倒賣稀缺款盲盒賺了錢,確實,稀缺款盲盒有很高的溢價,但當定義一種商品是不是割韭菜的時候,還是得去看驅動市場增長的主流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RET睿意德」(ID:retweixin),36氪經授權發布。 2018的初冬,RET環球商務考察去到了日本關西地區,這次考察我們以大阪為中心,針對關西地區的商業項目展開考察研究。
  • 一文解讀谷歌三起反壟斷訴訟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新浪科技,36氪經授權發布。 鑑於這些大科技公司在今天的生活中所扮演的巨大角色,這些訴訟案件的規模將更大,同時也更複雜。 目前,搜索巨頭谷歌正面臨著幾起來自美國州和聯邦層面的反壟斷訴訟。
  • 初音有未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1996 年,蔡明和郭達連著第三年在春晚演小品。 在前一年某個活動現場,蔡明跟人聊天時隨口說了句,「如果一個人能有個機器人做老婆,輸入程序想幹嘛就幹嘛。」 站在一旁的馮小剛覺得有意思極了,又順著接了一句,「從一開始箱子運到家,打開包裝來一句『我訂的毛阿敏,怎麼來的蔡明啊』。」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遠川投資評論」(ID:caituandzd),作者:儲松竹,36氪經授權發布。 《價值》是今年投資圈繞不開的一本書,大家都想搞懂呼風喚雨的高瓴究竟是如何做投資的。筆者尋找財富密碼的熱忱在讀完之後變成了悵然,知道張磊「Think big,Think long」,但沒想到「這麼big這麼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