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斯卡納豔陽下》最後一幕是女主角對懷裡的兒子說,「歡迎來到光明世界」。
親愛的,歡迎到這個美麗又危險的星球,開始屬於你的旅行,請務必玩得盡興。
人生是個遊樂場,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玩得爽一些。刺激的凌霄飛車也試試,浪漫的旋轉木馬也坐坐,雖然結局都是天黑回家,但是玩的項目夠多,心情夠爽,才夠值回票價。
2015
這一年,總給我一種觸底反彈的感覺,發了條微博「已經開始觸底反彈的人生~」,朋友回復到「你還觸底呢」。是啊,我玩bungee jump咯。
這一年,經歷了一些事情,有讓自己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有皈依佛門,也有乘風去浪。一個朋友看了《山河故人》發朋友圈說,有的人只能陪你一段路,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珍惜。
有時候,我們抱怨旅途太短,旅伴太爛,或者目的地不夠好,也許是我們路上玩得不夠爽。如果我們真的能把人生當成一場旅行,也許就會更專注地享受每一天,每一刻,享受哪些驚險刺激,也享受那些悠閒散淡;欣賞路上的繁華烈火,也欣賞路上的枯藤老樹;愛人們帶來的溫暖柔情,也愛人們帶來的冷漠傷害。正是因為這些,讓我們成長,讓我們一次次地把心胸擴大一點,再大一點。用來包裹容納,用來承載幸福。
分手。失戀。
Take me away, or let me go home.
老姐拉著我來了一場暌違好久的姐妹行,就像張鈞甯帶著失戀的陳意涵去長灘島療傷度假一樣。從兩小無猜到不離不棄,你若撒野,我必把酒奉陪。
故人西辭黃鶴樓,三踏武漢看JAY周。看演唱會,去看一個遙遠的人,很多人都說沒有意義,但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冷暖自知,是否有意義只有你自己知道。「為你翹課的那一天,教室的那一間」那些在耳機裡的音樂,早就變成了一種陪伴。去看他們,就像去看一個很重要的朋友。那些聽著歌度過的日子放佛就在眼前,那些被寫下來的心情還歷歷在目,你能感受到,那就是一種力量。
2013杭州2014長沙2015武漢,從兩人十指緊扣到獨自安靜聆聽。周杰倫真是對得起周青春的稱號,他的每一首歌都像一篇少年日記。
夏天結束在蟬鳴的停止,結束在二十八度半,結束在飛鳥的離去,結束在空無一人的遊樂場。
生命中有些事情就是能幫你過濾掉一些無關緊要的人,而真正重要的人,他就一直定定的站在那,沒走。陪你熬過黑夜,帶你飛向藍天。揮揮手告別過去,我們都有了新的開始,期待彼此的新故事。
一月去了趟香港,短期交流和參加比賽,除開意外收穫冠軍之外,更是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但彼此不同的小夥伴,他們獨立優秀有想法,來自全國各地山川湖海。生命中你總是會遇到一些人,短短時間的相處和交談就能幫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五月,陪外婆去了趟四川,走過汶川大地震的遺蹟,看過九寨溝的風花雪月,吃過成都的麻辣串串。十天的旅程,又增添很多體會,面前這個曾經我追在她屁股後面問「楊絳明明是女的,為什麼要叫她先生?」的人也老了,慢慢跑不動了。
十一月北京十二月重慶,已經不是第一次踏上這兩片土地,可是因為去見不同的人,心情體會自然是大不相同。遇見一個上海男人,沒有固定工作,一直走走停停,去過很多地方,有過很多故事。走在路上的路上,你遇到無數的人,總是忍不住感慨每一個平凡而不同的生命以如此多樣的面目活在世界中,世界很大,天寬地闊,流動著很多故事,通通都不會結束。
我常常總結,發現能帶給我力量的人無外乎兩種:一種是發自內心溫暖美好,讓人忍不住想成為的那類人;一種是發自內心勇敢囂張,讓人忍不住想仰視的那種人。而這兩種人,在旅行中都碰得到。
2013年夏天,一雙夾板走天下。我去了印度做了40天的海外志願者,遇見德裡理工大學的他們,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的為每一個外國志願者提供幫助和關心。遇見一個埃及滿哥,出門是guide,進門是host。遇見一個三十歲的英國女人,經常凌晨拉著我們一起喝酒。遇見一個見識甚廣的墨西哥妹子,身材高挑說話溫柔。遇見一個說話充滿嗲嗲氣息的臺灣女孩,一起扮鬼臉一起瘋癲拍照只玩當下不談政治。遇見一個會用筷子會說中文的哈薩克斯坦女生,就像是從天而降的小天使。遇見一個手舞足蹈無所不會的西班牙小哥,帶著孩子們上課玩耍。遇見形形色色的路人,穿華美紗麗的印度婦人,抱著缸缸罐罐徐徐行走的白衣男子,攜妻帶子出門旅行的小鎮青年,不同的人相同的是拉著你各種合照,第一次享受到了比走在紅毯上聚光燈還多的感覺。
同年初冬,說走就走的去了韓國濟州島,同行的有一個獨自出來旅行的姐姐,在上海工作,傳媒行業,白白淨淨聲音細膩,她說她每年都在自己生日的時候給自己這樣一個禮物,請假休息,出來旅行。還有一個蒙古族的哥哥,也在上海工作,奢侈品銷售行業,會在大巴上給大家唱蒙古族的民謠,會拉著你一起拍照,會用親身經歷告訴你什麼叫enjoy yourself。
2012盛夏,四人行闖泰國。遇見阿華,跟我們同年紀的泰國小夥子,中文水平簡直可以過普通話四六級不成問題,帶著我們穿越樹林邁過沙灘然後在一家氣氛十足的小酒館看火焰表演暢聊人生。遇見一個俄羅斯男人,夜晚,星空,大海,沙灘,小店,偶遇,聊天聊到凌晨一點,直到整個島嶼都安靜下來。他說這次來這裡,是想明天遊泳橫渡三十公裡的海面,從此島到彼島。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熱愛旅行的狂熱分子,就像去過四十多個國家的他。
其實,旅行教給我最大的一個道理是:世界上原來真的有很多很多種人,用五花八門的方式生活著,他們擁有不一樣的價值觀,讓這個世界顯得紛繁複雜又有趣,讓理解他們的人有共鳴,不理解他們的人有話題。不旅行,我就無法遇見他們。
2010年,世博之年,我沒有去上海而選擇了日本,開始了第一次一個人的旅行。這個彈丸之地的國家,沒有美國之強盛、沒有西歐之發達、沒有中國之龐大。但它卻有著美麗的櫻花,奇特的風俗以及多彩的文化。奇妙的三大國劇、特殊的武士精神、極具魅力的卡通漫畫……
在箱根小路邊的一家小酒家吃著日料,臨走的時候忘記了在桌上放著的伯母送給我的水瓶,沒想到店裡的服務員一路追我追到街上,嘴裡不停用日語說著「請等一下,您的水瓶忘帶了」當我拿了水瓶之後,心裡滿是感激,因為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水瓶對我很是重要,和他們道謝之後就揮手拜拜了。但令我很感動的是,當我的身影已漸行漸遠,店員還在面朝顧客的背影,依然虔誠地彎腰60度,手指併攏在腹前,頸脖和背部筆直,眼睛朝下,口中依然念念有詞。
除此之外,
大學的青島跨年趴踢夜,三月看花的婺源,四月踏青的南京,六月慵懶的西塘,七月熱情的馬來西亞,九月秋瑟的上海,十二月飄雪的紹興。
高中的廣州畢業旅行,閨蜜的桂林陽朔北海行,冬日的鳳凰逃離出走。
金釵之年兄弟姊妹的廈門故土行,豆蔻時的兩隻暑期江浙滬,還有及笄年華的五人云南遊
……
如果說歲月如金,人生裡大概再沒有如此揮金如土的歲月了。
大自然是生活最好的老師,走得越遠,離自己越近。每一次旅行,都像是一次進修。
向渾然天成的大自然,學習最完美的構圖、色彩和光影。向旅途中遇到的活色生香的人們,學習如何用最真實地生活本身,去打動人。
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一直覺得旅行雖然不能改變人生,但它的確可以調校你的世界觀,生活還是那個生活,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星星也還是那顆星星,但是你腦子裡的東西變了,你看事情的眼光變了,所以一切又都不一樣了,生活仿佛又不是那個生活了。看新風景總是開心的,目睹別人如此瀟灑總會讓自己也更勇敢些,但我們結束一場行走,終歸要收拾塵土回到繁華。錢鍾書說,「人生不過是家居,出門,回家。」 出門旅行,目的還是要回家,否則不必牢記著旅途的印象。
正是因為懷揣著最遙遠的夢想,才能甘於過日常的最樸素的生活。因為追尋過最遙遠的夢想,所以能夠帶著新的視角享受眼下最樸素的生活。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不是嗎?
旅行的意義從來不是泡在外面不回來,而是回來過更好的生活。
亨利·米勒說,旅行的目的地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每次旅行的終點都是一樣的——我們自己。
瑣瑣碎碎寫了這麼多,卻總也整理不出一個主線。只是,腦子裡總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片段接二連三地蹦出來。這些片段驚喜到我自己,原來這許多年,心裡竟慢慢地攢下了這麼多溫柔的時刻,不動聲色地把我的人生導入了這樣的現在,也將會引我去更不一樣的未來。
我是幸運的,短短二十年已經可以走過這麼多地方。也許關於旅行這件事,誰也不該賦予它太過深重的意義,更別把它當成是畢生的夢想。又也許人生所有事情都應該這樣,應該大醉的時候別少喝,應該奔跑的時候別停著,應該漂亮的時候就打扮,應該出發的時候就啟程,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那種人。
像米蘭昆德拉一樣,生活在別處。去遠方,遇見更好的生活。
永遠年輕,永遠打雞血熬雞湯,永遠熱淚盈眶在路上。
2016,我準備好了,新的環境新的人生,不管是愛人還是旅途,我都正變得越來越好來迎接你。
生活,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你願意,它就能繁花似錦。
謝謝你長得那麼好看還願意關注我。
如果不嫌棄,歡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