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秀外慧中的民國女子,早已化為一代傳奇,於歷史中定格為「人間的四月天」。1955年4月1日,林徽因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位有著卓越的才情學識,美麗典雅的女性,留給人太多的紀念和回憶.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林徽因,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
林清玄說:「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她讀過的書。」此語用來形容林徽因,倒是極為妥帖。在文學上,她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天空的蔚藍,
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唉!」
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
十六歲時,林徽因在英國與詩人徐志摩相識,後者很快便陷入了她清亮的眼眸裡,甚至不惜為了她與妻子張幼儀離婚。徐志摩坦言,自己是因為林徽因才走上了詩歌的道路,她是落在他心湖裡的一朵雲,甘願做她裙邊的一株草,哪怕只能在凝望中愛著她。
結婚時,徽因穿著自己設計的禮服
林徽因欣賞徐志摩的浪漫與飄逸,但最終選擇了梁思成。多年以後,她曾對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林徽因寫過一篇叫《九十九度中》的小說,而她就是九十九度的女子,離沸點永遠差一度。
你可以保持九十九的熱度,
但要想活得美,請把最後一度感性換成理性。
很多人稱讚她貌美,對此她回應:「真討厭,什麼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沒有什麼事可做似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
美學家張世英說:「人生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審美為最高境界。」所謂審美境界,就是要活得美。活得要美,這就是林徽因的追求。
林徽因畫作《故鄉》
林徽因書法
不遠萬裡赴美國留學,卻得知建築系不招女生。她便「曲線救國」,在美術系註冊,但選修了建築學的全部課程。她全身心投入課業,優異的成績使她成為課程助教。學成歸國,她與梁思成受聘於東北大學,創建建築系,將留學時的經驗用於學校。
她常常在夜晚寫詩,點上一炷清香,在清風飄飄中吟詠琢磨美麗的詩句。1932年,兒子梁從誡出生後,她為他寫了那首著名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1932年到1945年,林徽因和梁思成走遍大半個中國,考察測繪了數百處古建築物,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兩人尋訪古橋、古堡、古寺,透過歲月的積塵,勘定年月、揣摩結構、計算尺寸、繪製圖片、拍照歸檔。這些實際考察,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
林徽因早年患肺疾,抗戰期間顛沛流離,病情加劇為肺結核。但哪怕身患重疾(肺結核在當時屬於不治之症),她依然與梁思成一路餐風露宿、翻山越嶺,走遍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多處古建築。
1949年後,她參與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參與設計國徽。
「國徽的主要設計者是林徽因。」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原院長秦佑國說。
第二件:搶救景泰藍工藝。
「她逛古玩城時,發現了瀕臨絕根的景泰藍花瓶,便在清華大學成立了景泰藍搶救小組。」
林徽因設計的夔龍紋對罐
第三件: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
「她負責設計了紀念碑底座的浮雕紋飾。」
溫柔要有,
但不是妥協,
她選擇,
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
她是愛,是暖,是希望,
是人間的四月天。
來源:新華網安徽頻道
編輯:谷朋、戚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