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正式啟程

2020-12-08 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5日-6日,歷經一個月籌備、一周線上線下報名參與,由市科協主辦的「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活動在中科院成都分院正式啟程。

兩天的活動裡,「探索號」班列帶領孩子們穿越在熟悉城市裡的孩子們,再次認識、挖掘這座創新之城裡的未知之問,先後「打卡」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科普館、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廳、成都軌道集團軌道學院實訓基地、天府長島文創中心和光啟智能頭盔等人氣點位,用科學之眼,打開邁向未來的科學之門,感受未來公園城市生活的創新生活。

5日啟動儀式上,小科技迷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由三位在蓉院士專門為本次活動寄語製作的「探索號」專屬活動紀念封發布,他們用手寫體的鼓勵話語,激勵孩子勇於發現,去創造、去探索未知。

「廣大中小學生要志存高遠,努力學習,增長才幹,為國家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敢為人先,持之以恆,追求卓越,頂天立地」……院士們的寄語通過一張張明信片傳遞給中小學生,院士們的科學精神同樣在傳遞。

「探索號」科普班列活動隆重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三位院士專門為活動寄語,鼓勵蓉城青少年們學科學、愛科學。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科普館是此次「探索號」班列的第一站,擁有兩棲爬行動物標本近10萬號,三位講解員以深入淺出講解方式為小朋友們講解了兩棲爬行動物的起源、特徵、習性,分類、現狀、生態作用等方面的知識。

學習野生動物知識,增強安全技能。

在科普館三樓,講解人員詳細介紹了如何初步區分毒蛇和無毒蛇以及在野外被毒蛇咬傷的自救方法。「咬痕間距較大,有明顯兩顆牙印的就很可能是毒蛇,因為毒液需要從毒牙中注射。」講解員告訴小朋友們,如果無法判斷蛇是否有毒,最好把它一同帶去醫院。

遇到地震如何自救?氣象災害中的雷電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氣象災害中暴雨預警信號是什麼樣的?……「探索號」班列車抵達第二站——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同樣乾貨滿滿。

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作為「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的重建項目,運用現代高科技展示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宣傳和普及自然災害知識。

來到第三站,「探索號」班列抵達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廳,在首提地帶小朋友提前感受未來公園城市生活的美好。

這是全球首個以公園城市為概念的展廳,主體建築以3萬多塊木頭通過「拼積木」的形式拼接而成,室外景觀則以「茂林修竹」的手法營造川西林盤。

公園城市展廳總共分為三部分,序廳、總覽廳和實踐廳。在序廳,講解員介紹了新時代公園城市的理念,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以及多元城市理念的誕生,讓小朋友有了更系統的認知。

走進全國最大的沉浸式展廳,屏幕上,媛媛一家人在天府新區工作、學習、生活的情景層層展開;舞臺下,孩子們的憧憬之情充滿小臉。

「哇!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在這種場景裡生活?」7歲的姚遠望著媛媛一家遠去的背影,告訴老師,原來公園城市裡的生活這麼美好,自己長大也要把家鄉變成屏幕裡的樣子。

當前,成都正在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而朝氣蓬勃的孩子是成都蝶變的重要後備力量。

今天,他們與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廳相遇,通過沉浸式影片看到這座城未來更多的可能性,「回家的路」已綠意蓬勃、綠道書店點綴日常生活……

其實公園城市已經走進了家家戶戶。

此次「探索號」班列中,通過專家、市民們遴選的「人氣」點位,均是各有「十八般武藝」的硬核「黑科技」擔當。熟知的地鐵出行背後,是怎樣的算力支撐地鐵出行調度,甚至還能無人駕駛?票房「爆款」的哪吒,如何孵化成為現象級產品?科技戰「疫」一線,鎖定七米外潛在高溫人群的頭盔,是如何一「眼」識人的?

從承載成都蝶變記憶的成華區一路往南,「邂逅」成都高新區與成都天府新區帶來的科技驚喜,在此次硬核科技遊的主題線路上,孩子們打開了那些熟知生活科技背後所不熟知的科技奧秘,將昨天的「未知」變成了今天的「已知」。

每天人流量數萬計的地鐵如何在「城市森林」裡有條不紊地穿梭運行?「地鐵最強大腦」COCC如何控制多條線路的運行方式、交路情況?無人駕駛的地鐵長什麼樣?帶著這些好奇,小科技迷們迫不及待地走進了成都軌道集團軌道學院實訓基地,開啟「硬核」科技體驗。

上個月,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作為我國中西部首條全自動運行線路,以「最高標準」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成都軌道交通將正式邁入全自動運行新時代。

「這個智慧『小9』,就是它啦!」在成都地鐵9號線全自動運行智慧平臺,有著地鐵無人駕駛技術「加持」的智慧「小9」,成了孩子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之王」。

「無人駕駛『小9』的智慧大腦在哪裡,安全監控又怎麼做到的?」「『小9』的駕駛室與乘客車廂一體設計,如何確保行駛安全呢?」面對孩子們連珠炮似的提問,講解員逐一地為孩子們現場答疑、模擬演示。

「『小9』能在車輛專家工作站實現對列車牽引、制動等信息實時遠程監控,同時具備對列車遠程操作功能。同時,駕駛室蓋板上方有相應的傳感器,如果有人打開蓋板,場景和報警信息將會反饋到OCC調度中心,通過緊急處置來進行列車制動。」

參觀了無人駕駛的智慧「小9」,那人工駕駛的地鐵又是如何運行的呢?隨後,孩子們來到仿真駕駛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15臺機器進行了地鐵模擬駕駛體驗。

記者注意到,在列車行駛過程中,操作臺正前方的顯示屏會出現與2號線犀浦段相同的市景,而兩側的建築房屋都是全真還原,力求最真實的視覺體驗。

「成都造」的《王者榮耀》火爆全球,同樣「出生」於這裡的《哪吒》也創造了中國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神話」。從遊戲到動漫,「文創+」「科技+」正在實現融入發展。打造文創產業之都,成都究竟底氣何在?第二站,孩子們走進天府長島文創中心尋找答案。

成都「三城三都」建設,將「世界文創名城」放在首位。成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擁有火鍋、大熊貓、雪山等特有IP,也已湧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數字文創企業,但總體來看,具有行業引領性的巨頭企業依然較為稀缺。

然而,這種情況或許正將被打破。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數字文創領域頭部企業均在不斷加碼成都數字文創賽道,這一趨勢,從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的核心產業載體——天府長島即可窺見。

影視作品、遊戲手辦、原創IP音樂、短視頻、AR直播……走進天府長島文創中心大門,放眼望去,便是成都高新區瞪羚谷數字文創基地的區域規劃圖以及陳列在牆上的大批文創產品。

穿過充滿科技感的環形走廊,最吸引孩子們目光的還是從成都「土生土長」的爆款手遊《王者榮耀》。

「從成都誕生到風靡全球,如今的《王者榮耀》已不僅僅是單一的遊戲,而是發展到了賽事、綜藝、動漫等多個外圍領域,形成了完整的價值體系。」講解員介紹,繼《王者榮耀》之後,騰訊旗下的另一款三國題材沙盤戰略手遊《鴻圖之下》,也宣布與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在學術研究、文化主題活動、特色文創景點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隨著騰訊新文創總部項目落子成都,雙方將繼續在文創開發、文旅資源、電競賽事等維度展開更多合作,持續參與 IP 文創開發。」

科技戰疫,「成都創新」迅速響應。

從疫情發生之初的試劑盒,到復工復產時的無人工廠,再到常態化防控時的無感測溫,這些硬核產品作為戰「疫」過程中的科技「擔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為全國復工復產復市最快、秩序活力恢復最好的城市之一,成都的秘笈是什麼?

孩子們親自戴上光啟智能頭盔,解開戰「疫」黑科技的神秘面紗。

「這款頭盔是基於警用頭盔進行的升級,模塊化的結構可以實現人臉識別和無感測溫的無縫切換。」據光啟科技西部區域總監毛宇顥介紹,得益於光啟領先的超材料技術,在集成了大量功能模塊的情況下,頭盔總重保持在不超過1200克,盔殼重量只有不到180克,相當於傳統頭盔盔殼重量的1/4~1/3,重量更輕、攜帶更方便、佩戴更舒適等特點讓這款「成都造」科技產品遠銷51個國家,同時在上海、深圳等地全面推廣使用。

此外,為更大限度地保護醫療人員,讓病毒無處遁形,光啟智能頭盔搭載了傳統紅外測溫攝像頭的自動測溫功能,還能實時識別二維碼,自動記錄人員身份信息,並且完全不需要施工布線、配戴即用、部署靈活,實現超高效率巡查發熱人員。

「我要戴一下看看!」聽完關於頭盔的講解,孩子們迫不及待圍成一圈,想親自感受一下這款「黑科技」的神秘。

透過頭盔內置的顯示屏,孩子們環顧四周「掃描」著自己周圍同學信息和溫度。「大人流監測、精準測溫、高效無感排查,極大提升了疫情檢測速度和效率,同時也將在常態化防控中構築第一道防線。」天府新區光啟未來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歡說。

原標題:《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正式啟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東首列「灣區號」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從深圳啟程
    廣東首列「灣區號」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從深圳啟程 羅靜 攝中新網深圳12月5日電 (記者 郭軍)5日上午,伴隨著列車汽笛長鳴,「灣區號」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從深圳平湖南鐵路貨運場站緩緩駛出,標誌著廣東首個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正式開行。
  • 「院士來了!」王耀南帶領長沙青少年探索智慧機器人的神秘世界
    王耀南以《智慧機器人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為題精彩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湖南大學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耀南以《智慧機器人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為題精彩開講,與來自周南實驗中學、湖南一師二附小的師生代表和長沙市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會員等300餘人共話智能未來時代的科技發展。
  • 南疆集拼集運貨運班列首趟布匹班列啟程
    10月5日,搭載著42組貨櫃 共943噸布匹的X9091次中歐班列 由烏魯木齊陸港區緩緩駛出 該趟中歐班列以南疆集拼集運 貨運班列的形式組成 也是開行
  • 「安西歐」中歐班列正式開行
    首列「安西歐」中歐班列的貨物包含家用電器、天然板巖等商品。班列將首先抵達西安港集結中轉,再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德國穆克蘭等中亞、歐洲主要站點城市,實現8天到中亞、13天抵達歐洲的高效物流模式。  作為陝西省的南大門,安康市位於我國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是連通西北、西南、華中的重要交通要地。
  • 百嘎麗科普開講丨早上起床先刷牙還是先喝水
    百嘎麗科普開講丨早上起床先刷牙還是先喝水 2021-01-0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列中歐班列(成都)大麥進口專列抵蓉
    封面新聞記者 席秦嶺 雷遠東12月21日,滿載46個貨櫃1200噸的俄羅斯大麥搭乘中歐班列(成都)運抵成都國際鐵路港,這是四川地區首趟大麥專列,實現了我省進口糧食渠道與品類的新突破,助力四川地區糧食深加工產業發展。
  • 歸來丨中歐班列「長安號」(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順利抵達西安港
    2020年9月8日,隨著列車汽笛的一聲長鳴,「長安號」(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緩緩駛入西安鐵路局新築車站。此趟列車起點維也納全程運行16天,行駛裡程10,460公裡,順利抵達中國西安。此趟列車的順利開行標誌著奧地利維也納首次通過中歐班列將「奧地利造」產品運到中國,中奧國際產能合作,特別是在綠色環保紡織領域的合作邁出了新的步伐。
  • 中歐班列(長滿歐)逆勢增長 探索集並運輸模式
    (抗擊新冠肺炎)中歐班列(長滿歐)逆勢增長 探索集並運輸模式中新社長春3月20日電 (金喬)中歐班列(長滿歐)運營方、長春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20日發布消息,中歐班列(長滿歐)順利實行首單「三並二」集並運輸模式測試,
  • 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已抵目的地西安
    12月23日,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順利開行慶祝儀式在西安舉行。  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已於12月19日順利抵達目的地西安。該趟班列滿載42個貨櫃,12月4日從伊斯坦堡啟程,途經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等國,由霍爾果斯口岸入境,全程運行8693公裡。裝載貨物總值超1000萬元,目前已完成全部清關工作。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 百嘎麗科普開講丨喝脫脂牛奶、酸奶能瘦身?建議大家合理飲食
    百嘎麗科普開講丨喝脫脂牛奶、酸奶能瘦身?建議大家合理飲食 2020-12-23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新歐班列「十一」發運列數創新高
    金華日報 作者: 徐朝暉 馬錦標 字號:[ 大 中 小 ] 卸車、吊裝、發運……「十一」期間,義烏西鐵路口岸異常忙碌,義新歐班列一趟接一趟鳴笛啟程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渝新歐」「義新歐」「長安號」……一列列馳騁的中歐班列將急需的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送至沿線各國,為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中歐班列順利運行,展現出顯著優勢。中國用實際行動傳遞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力量。」法國國營鐵路公司下屬法沃迪集團中歐鐵路運輸總監旺德佩龐說。6月,滿載口罩、手套、水溶袋及免觸碰消毒液機等產品的中法首趟抗疫物資專列抵達法國巴黎。
  • 中歐班列「安西歐」成功首發
    12月9日消息,《電商報》獲悉,12月8日下午14:00,滿載著家用電器、天然板巖等商品,共43個貨櫃的首列「安西歐」中歐班列從安康東站駛出,班列總貨運量近800餘噸,貨值3600餘萬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預計歷時15天抵達德國穆克蘭和漢堡,班列成功開行也結束了陝南地區沒有開行中歐班列的歷史
  • 快手「吉林大學農業大講堂」開講啦!
    快手「吉林大學農業大講堂」開講啦! 原創 請關注 吉林大學5月6日,快手帳號「吉林大學農業大講堂」正式開通。
  • ...新局】中歐班列「渭西歐」班列首開 渭南新增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
    「渭西歐」班列8月31R日下午從西安港-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始發,開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下午6點,伴隨著火車汽笛聲,中歐班列「渭西歐」班列正式發車。滿載44車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將途徑滿洲裡口岸出境,15天後抵達莫斯科,全程9903公裡。本次運輸的貨物全部是在渭南市生產的太陽能光伏組件等商品,貨運量1100餘噸,價值2244萬元。
  • 2020年「蓉城星力」主題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授牌
    為充分調動民主黨派資源參與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市委統戰部於去年啟動了「蓉城星力」主題工程項目建設工作,旨在圍繞市委重大戰略、重要部署、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充分調動統一戰線建言資政的政治優勢、領軍前沿的人才優勢、社會服務的資源優勢,集中建設一批助力中心、星力蓉城的實踐創新基地。
  • 讓蓉城錦繡之美「看得見」帶得走 成都正式啟動開發芙蓉特色日化...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近日,在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項目、成都市醫學科研課題、成都市公園城市局產業項目、成都市植物園園級科研項目的共同資助下,由成都市植物園和成都市中草藥研究所聯合進行的「基於芙蓉藥用妝用價值的特色日化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正式啟動,意味著市花芙蓉以生活實用產品和特色旅遊產品的面貌進入人們生活的腳步已越來越近
  • 2020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探索醫學科普進化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頂尖醫學領軍者共聚,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戰疫:觀察與鏡鑑|中歐班列在疫情「逆境」中顯身手
    隨著中國國內疫情逐漸平穩,包括武漢在內開行中歐班列的主要城市已經全部恢復了班列去程運輸,3月中歐班列共開行809列,發送7.3萬標箱,創下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箱紀錄,同比分別增長30%、36%。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特殊時期,持續開通運行、「逆境」而行的中歐班列不僅穩定著中歐之間的經貿往來,也為穩定全球供應鏈注入「強心劑」。
  • 金華-杜爾日中歐班列首發 "義新歐"金華平臺線路增至14條
    「金華號」法國專列從鐵路金華南貨運站首發。  人民網記者王喆攝人民網金華11月27日電(記者 王喆)11月26日9時,載有82個標箱出口貨物的X8020/19次從鐵路金華南貨運站鳴笛啟程,駛向法國杜爾日。「金華號」法國專列的成功首發,意味著「義新歐」金華平臺線路增至14條。「金華號」法國專列主要載有工程機械、防疫物資等出口貨品,貨值約3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