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頭胎是兒子的,二胎必然想要一個閨女,不僅湊得一個「好」字,更重要的是養兩個兒子確實各方面壓力不小,等老了還得當兩個媳婦的婆婆,想想就頭疼,有沒有?因此,就有了當代版的重女輕男,很多頭胎是兒子的媽媽,二胎求生女秘方。
生活實例
表妹就是如此,最近在家研究所謂的清宮表,連吃的食物都加以控制,狂吃所謂的鹼性食物,比如海帶、皮蛋等,看她天天固定吃的那些食物,老實說有點反酸!
01對照清宮圖?酸鹼食物?控制生男生女?
多吃鹼性食物如海帶就容易生兒子,多吃酸性食物如肉類容易生女兒,還有人說備孕期間一個月多吃菜,少吃主食就可以生兒子。
不不不,以上這些說法真心不靠譜!
那生男生女有辦法控制嗎?
其實,科學界也一直對控制生男生女比較好奇,通過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父親同輩中男性多,那麼生男孩概率也高;相反,如果父親同輩中女性多,那麼生女孩概率高。但是!這個推論如今又被另一項新生兒相關研究所推翻!
另外,還有一些研究發現,在以前饑荒時代容易生女兒,平時壓力大的人容易生女兒,氣溫升高的時候容易生兒子,平均氣溫升高1度,生兒子概率增加萬分之六。
綜合看來,目前仍然沒有確切證實以上任一說法,從醫學角度能控制生男生女的估計只有第三代嬰管嬰兒了。但是在國內,只有在特殊遺傳病情況下,如血友病等,才會對胚胎X、Y基因進行篩選。
話說回來,大部分要二胎都是普通家庭,沒人在能自然受孕的情況下去選擇做試管嬰兒吧。所以,都2020年了,大家也不要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了,做好備孕準備,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才是關鍵。
026條備孕知識必知
①何時同房「命中率」高
要想「命中率」高,「同」的多,不如「同」的準!一天一次,不如找對時間,而這個時間就是排卵期。
在排卵期進行「愛的鼓掌」,很有必要。但是女性要注意避免過度緊張,過度緊張也會影響內分泌甚至排卵。
溫馨提示:備孕夫妻最好保持規律性生活,同時算好排卵期,抓住排卵期,好好利用這個黃金受孕時間。
②如何判斷自己排卵
地球人都知道,女性每個月排卵一次,如何在家判斷自己排卵呢?
監測排卵
可以買點排卵試紙檢測排卵,這個方法往往比較準。
自我感覺
還有一種方法,女性在排卵期內分泌物會有變化,比如白帶增多,變粘等,大部分是因為那幾天正排卵。
日子推算
如果月經周期相對規律,在下個月經到來日,往前推14天左右,一般就是排卵日。
③如何快速懷孕?
有人想通過科學懷孕的方式,控制二胎的出生月份,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懷孕時間就相對比較趕了。
比如想第二年9月前生下寶寶,那必然在當年的11月之前就得成功受孕。偏偏有時越想懷上,越不容易懷上,因為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影響內分泌,或者影響排卵功能。
哪怕正常性生活且身體健康的年輕夫妻,在第一個月備孕期「一擊即中」的機率也只有10%左右,一年內能夠成功受孕機率為80-90%。
所以,剛開始備孕的幾個月,越想快速懷孕越要避免緊張、焦慮,保持一顆順其自然的心態。
④遇到「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大,也可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遇到「排卵期出血」還能繼續同房嗎?答案是看情況!
如果血不多,在排卵期前後2-3天同房1次就可以。如果血比較多,那不僅不能同房,還需要去看醫生。通過專業檢查排除宮頸、內膜上的病變。
⑤40歲女性有多少「餘糧」
40歲左右要二胎,現在很常見。但年齡踩在紅線上,還有多少「餘糧」?卵巢儲備功能很關鍵。
關於卵巢儲備功能,35歲之前女性的卵巢儲備功能相對比較好,這也是為什麼35歲是孕育的分水嶺的原因。
當然,如果每個人體質也不一樣,如果一個女性月經規律,1個月左右1次,3-7天乾淨,月經量也不錯,約等於可認為卵巢儲備功能比較好。
相比之下,年紀稍長的女性備孕,如果一個女性已經40歲了,而且平時月經不是很好,建議先到醫院找醫生評估,如果卵巢儲備功能實在比較差,可能需要輔助生殖技術的幫助。
⑥備孕如何飲食及運動?
備孕就要大補?備孕就要天天跑步?NO,沒有必要。
關於備孕飲食,清淡為主,重點是避免咖啡、菸酒等禁忌類,而補不補因個人體質來。但有一點葉酸,建議按照規格服用起來。至於運動方面,適度運動即可。
03寫在最後
生男生女各佔一半,健康的還是最好的,祝願每一位備孕期的夫妻,早日迎來好「孕」。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