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媽媽痛訴雞娃英語大坑,你入過幾個?(附避坑指南)

2021-03-05 中年老母十二時辰

前段時間,「專家建議放開三胎」的話題衝上熱搜。

處於生育鄙視鏈末端的我——一名新晉的二胎媽媽,只想對這個建議翻無數個白眼:

生孩子那都不叫事兒,但生出來誰來幫我養?!

這個養,不僅指經濟上的負擔,更多是教育上的焦慮。

每天被各種「雞娃」「內卷」「海澱媽媽」之類的新詞狂轟濫炸,不用輔導作業我都分分鐘心跳加速!

而且,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現在的選擇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在教育這條路上,家長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歧途,跌入大坑!

比如在我家老大的英語啟蒙上,我就無數次撞了南牆。

老大出生後,先是在家走「原版路線」,無奈娃對聽兒歌看動畫片通通不感興趣,更別提聽老母親用蹩腳的英語念繪本;

後來咬咬牙花大價錢在線下外教課上了一年,說是學了200個單詞,但在家不複習就忘光光;

線上英語啟蒙app興起之後,我看了無數測評精挑細選了一家,幾個月下來依然沒有見到效果……

看著浪費了無數時間卻連一句完整英語都說不出來的老大,我只能一再告誡自己要冷靜。

畢竟是親生的

不過,兜兜轉轉幾年下來,我終於弄明白一件事——

不是老大的智商有問題,而是我為她選擇的方法有問題!

縱觀這幾年來我嘗試過的方法,個個都是大坑:

1、過於強調興趣,忽視了有效學習時

平心而論,除了在家讀繪本,其他我給老大選擇的課程她都挺喜歡的。

線下課老外帶著一群孩子唱唱跳跳玩遊戲,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一問結果,當堂的重點詞彙不到10個……

轉到線上英語APP後,老大經常躲在自己房間裡學。一開始我還欣喜終於可以放手,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半小時的上線時間裡,有大半是在打扮她的娃娃,布置她的「房間」……

2、沒有科學複習,容易學了忘忘了學

線下課一周一個主題,學的內容都是全新的,我平時工作忙,又要帶二寶,沒時間幫老大複習,等到下次上課時她又變成白紙一張,快樂地跟著老師唱唱跳跳……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線上英語APP上,繪本、動畫、真人AI、開口跟讀……形式倒是挺多樣的,孩子東點西點,照樣重複學了忘忘了學的怪圈

3、最最重要的,孩子聽不懂,不僅磨耳朵無效,更難說、讀、寫!

線下課看孩子玩得很嗨,我問她你都聽懂了老師講的是什麼嗎?她的回答讓我一頭黑線:「沒太懂,就是看著大家都跟著做,我也跟著做唄。

線上APP,每次囫圇吞棗一通操作積分到手,但究竟學了啥,啥也不知道。而且她最不喜歡的就是跟讀環節,因為發音不準,總是只能拿到一兩顆星,如果我不在旁邊督促,她會幹脆跳過這個環節。

經歷過失望、抓狂之後,我痛下決心,一定要找到老大變成英語「學渣」的原因。

閱讀過幾本英語啟蒙類書籍後,我發現專家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二語習得理論」,終於恍然大悟——

老大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卻沒有獲得成功的英語啟蒙,原因就在於忽略了「聽懂」這個關鍵詞

現在家長們大多認可英語啟蒙聽力先行,但是怎麼訓練「聽」卻莫衷一是。

就像我之前,以為把孩子送去外教班、在家裡每天玩英語APP就是聽,其實,如果沒有合適的介質讓孩子聽懂,這些所謂的「聽」都是在浪費時間!

更別說把英語的聲音當成背景音樂每天給孩子播放,以為孩子自然就能聽懂——我還真幹過這事兒,現在想來,我看了那麼多年韓劇,到現在不看字幕也聽不懂劇中人說的是什麼啊!

我要是不說,你知道這是《來自星星的你》嗎?

學一門語言,如果連聽都聽不懂,還談什麼說、讀、寫!

根據「二語習得」的核心觀點,英語啟蒙應該是「英語聲音的啟蒙」,通過大量的聽,建立孩子的英語語音體系

但是這個「聽」不是盲目地磨耳朵,更不能依靠文字和翻譯,而是要通過「可理解輸入」,建立「聲音」與「圖像」或「情境」的直接對應關係,對應得越好,英語就會越流利。

這個過程,需要大量重複的訓練,孩子的大腦才能形成條件反射,達到「一聽就懂」。

另外,「聽一說一讀一寫」要按順序來,如果違背就會影響孩子對語言的習得,造成啞巴英語、喪失學習興趣等種種問題。

我們的孩子從出生到開口說話,可不就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耳朵聽(聲音)眼睛看(場景),才逐漸開口表達自己?到了四五歲才開始認字,至於寫,那是上小學以後的事兒了。

反觀現在大量的線下線上課,都在標榜可以讓零基礎的孩子聽、說、讀甚至單詞拼寫(自然拼讀)「齊頭並進」。

「眉毛鬍子一把抓」,反而不得要領。

在明確了「讓孩子首先聽懂英語」的思路後,我到處尋找專注給孩子練聽的啟蒙課程,終於在一個教育大咖的微信公眾號推文裡,找到了一個能讓孩子訓練「一聽就懂」的能力,而對家長的英語水平要求為零的線上英語啟蒙APP——

大思英語2014年就上線了,這是一個專注於3-8歲兒童英語聽力訓練的專業平臺,到目前已經累積了10萬+付費學員。

大思英語首先打動我的是他家的slogan——

聽懂,是英語啟蒙的第一步

其次,是900多位真實小達人的學習分享——畢竟再強的背景、再好的理念,沒有成功案例也只是空中樓閣。

在大思英語的微信公眾號「大思教育」裡,每周都會分享4-5次優秀學員「小達人」故事。

仔細閱讀這些故事,我看到了眾多跟我一樣嘗試過各種各樣英語啟蒙方式,但都失敗了的老母親(老父親,甚至真的老得一點英語都不懂的爺爺奶奶),最終讓孩子在聽得懂的聽力訓練中找到了英語學習的方向。

下面我來分享兩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小達人。

這個孩子叫劉一丁,零基礎的他經過大思英語的訓練,可以準確地翻譯出英語句子的內容。

更重要的是,他會經常在生活中說英語,報線上外教課直接跳級從30課開始學,還是表現得最優秀的一個。

跳級,對於老母親來說省下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對於孩子來說節省了多少金燦燦的時間啊!

蘇雪兒也是個讓人驚訝的孩子,她可以背對著電腦,把學到的內容完整地複述出來。

而在學大思英語之前,她媽媽為了給她啟蒙英語,也是費勁了洪荒之力。直到找到「聽懂」這個關鍵點後,雪兒的英語學習才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幾個月下來,不僅大思英語的學習內容她可以完整複述,反覆觀看過《迪士尼神奇英語》後,媽媽買回配套的書本,讓她自己閱讀。神奇的是,沒有媽媽幫忙,也不需要點讀筆的幫助,雪兒自己就認識了好多英語單詞

在學習群中,大思英語更是憑實力圈粉眾多家長和學員們:

說了這麼多別人家小孩的故事,我來談一下我們家老大這三個月的使用體驗。

大思英語主張的一個最根本的理念,就是遵循語言學習規律重點的先聽後說。在大思英語的核心課程中,基本都是「聲音+圖片」的聽力訓練,沒有任何英文字母和中文的幹擾。在零基礎孩子的英語啟蒙階段,每天20分鐘,就給孩子專注練聽,聲音累積多了,聽多了,孩子自然就會開口模仿,也就是開口說英語。學習過程也很簡單,孩子會通過闖關遊戲來完成各級學習:聽到一個聲音,選擇對應的圖片,系統會根據選擇給出正確或錯誤的反饋,這個過程會在孩子的大腦裡形成印象:哦,原來這個聲音說的是這個意思。反覆多次,孩子自然就聽懂了英語。這就是所謂的「有效輸」。聲音+圖片對應越精準,孩子更能快速理解並掌握這個聲音。大思英語的系統編排是非常科學的「i+1」模式——從易到難。如果孩子能快速聽懂,那麼接下來學習內容就會走向略複雜的詞組或句子:由簡單的單詞詞組,走向略複雜的句子,這不僅是讓孩子接觸到句式,也是讓孩子再反覆鞏固 boy / girl 這兩個單詞,把單詞放在場景裡面讓孩子去學習。在大思三級主課程中,孩子將逐漸熟練掌握日常英語最基礎的交流詞彙的3000個高頻詞!這3000個單詞將通過26萬個句子,通過熟悉可見的場景大量重複輸入到孩子的大腦,這種大量重複的輸入,就等於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英語語言環境!除了主課程,孩子還可以在精靈島獲得應試需求——精靈島上含有小學及初中的高頻詞彙及句型,能夠對孩子的日常聽力內容進行補充和鞏固訓練:在這裡,孩子依然是會從簡單的名詞開始,再到動詞→形容詞數詞→介詞等,來逐漸補充自己的應試聽力內容。現在網絡資源很多,不少爸媽會下載動畫片或兒歌給孩子聽。資源雖好,但每個聽力資源的難度差異非常大,孩子根本抓不住其中的邏輯,聽不懂之餘自信心也會備受打擊,甚至興趣都磨沒了。在大思英語的故事繪本島上你不用擔心這一點,在這裡,孩子可以通過大量豐富有趣的繪本故事資逐步培養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閱讀習慣!像《父與子》、新概念英語的《96個小故事》,都深得小學員們的喜愛:除此之外,大思英語闖關的過程還充滿挑戰,每一關結束後,孩子還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通過積分排行榜獎盃獎狀段位升級組隊PK給班級樹澆水等設計,把孩子的競爭意識激發出來!不少孩子每天闖完關後都會特別關注自己在班級裡的每日每月排名,有時候為了再上升一個名次,即使是已經完成了20分鐘的闖關任務,大部分孩子都會主動要求多闖幾關。孩子在獨立闖關的時候,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是在渾水摸魚,因為通過查看學習記錄,就可以知道他學了幾關,花了多少時間,拿了多少積分。總之,聽懂,才是英語啟蒙的第一步!大思正是在「英語聽力」上做到極致,只要方法找對了,對於孩子來說,他會發現原來英語學習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看到這,如果你覺得有理有據,那就不要錯過大思英語最近推出的3-8歲孩子的免費試學,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開始啟蒙,或嘗試過啟蒙效果不理想的,那就試試大思英語吧!

▲【或許你還有點疑惑,沒關係,有我在

Q大思英語適合多大的孩子學習?

A: 大思英語專注於3-8歲的少兒英語聽力啟蒙,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可以學習。

 

Q可以重複闖關嗎?

A:可以,大思英語的課程設計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輕鬆地記憶,在這個過程中,會大量重複有效的輸入。如果需要複習前面的內容,可以選擇回聽。

 

Q孩子目前不足3歲,可以學嗎?

A:我們的課程是嚴格根據孩子的語言發展規律來設計的,最佳開始年齡是3歲,如果孩子想學也可以試試,但不建議強迫孩子學習,如果孩子不願意可以晚點再學習哈。

Q:孩子超過8歲了,還來得及學嗎?

A:正常來說孩子的英語啟蒙黃金時期是3-8歲,如果孩子已經8歲+,但英語聽力相對較弱,聽不懂也說不出,說明孩子的英語啟蒙沒做好,這個時候建議在大思英語上先把聽力基礎打好

 

Q闖完所有關卡,孩子可以學到什麼?

A:大思英語上分別有主課程島嶼、精靈島、繪本島,所有島嶼闖完,孩子可以掌握3000個常用英語單詞26萬多個句,課程結束後基本可以聽懂84%美國日常對話。

 

Q家長平時工作比較忙,沒空監督孩子怎麼辦?

A:如果平時很忙,沒關係,在大思英語的學習系統上可以看到孩子的學習記錄,家長可以隨時查看;微信群也會有1位班主任+4位值班老師跟進孩子的學習,為家長分擔壓力。

相關焦點

  • 二胎媽媽痛訴雞娃英語大坑,你入過幾個?(附避坑指南) | 推廣
    處於生育鄙視鏈末端的我——一名新晉的二胎媽媽,只想對這個建議翻無數個白眼:生孩子那都不叫事兒,但生出來誰來幫我養?!這個養,不僅指經濟上的負擔,更多是教育上的焦慮。每天被各種「雞娃」「內卷」「海澱媽媽」之類的新詞狂轟濫炸,不用輔導作業我都分分鐘心跳加速!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01二胎媽媽不易小紅在外面工作,平時帶孩子的工作由丈夫與公婆操心。雖然家境並不富裕,日子還算能過得下去。一天晚上,丈夫給小紅打來電話,說外面已經找到新的工作,而且前景不錯。小紅真替丈夫高興,但小孩不知道該咋辦?
  • 媽媽口中「最奇葩」的生二胎理由!!!!
    ◆  知乎大V:    「請從政治、經濟、網際網路、歷史等角度談談:放開二胎將會帶來哪些社會影響?」◆  女權主義者:  「在職場,放開二胎是否會帶來更多的女性歧視?」◆  豆瓣網友:  「瞎激動啥,你找到為你生頭胎的人了嗎?」◆  單身狗呢?    已哭暈在廁所!
  • 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二胎媽媽的真實寫照,看看你是不是這樣
    二胎政策放開後,閨蜜小敏也積極響應,現在已經是兩個娃的媽媽了,第一個娃4歲,第二個娃1歲。這天,我到小敏家拜訪,突然看到二寶拿著地上的餅乾就往嘴裡塞,我馬上幫忙制止。但小敏很淡定的邊嗑瓜子邊說:「沒事,讓他吃吧」。我有點不敢相信,之前聽朋友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今天才算見識到了。之後,小敏又給我分享了一些二胎媽媽的生活日常,來看看吧。
  • 海底小縱隊英語,帶娃學習4個月,一文說清這個課值不值得上
    一度甄選創作者|shirly111英語啟蒙一年多,遇到海底小縱隊知道有海底小縱隊這個課程,還是從我們一度甄選家長圈一個二胎媽媽那裡得知的,說起這個二胎媽媽,也算是我雞娃路上的領路人了後來又過了兩個月,1月份的時候有平臺上架了小縱隊1年課與2年課,打卡並且還。主要我們英語啟蒙也有一年多了。首先是大量的輸入英語童謠,學習26個英文字母,學高頻詞,然後就是配合簡單的英語繪本閱讀。
  • 「生完二寶後,我後悔了」,二胎媽媽帶倆娃的心酸,沒人能體會
    孩子是每個媽媽的「命根子",現在帶娃主力軍,其實還是媽媽,一個寶寶還好,家裡有兩個娃的媽媽,帶娃難免會手忙腳亂。生二胎大軍越來越壯大,不少的家庭因為各種原因會選擇生二胎,但是他們並沒有考慮太多孩子的養育問題。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寶媽樂樂看到娃一學習英語就無精打採,內心十分惱火,她直接把手中的單詞卡片摔到桌子上:「你多大了知道不?你4歲了!人家楊冪的女兒小糯米3歲就會用英語跟媽媽交流了,你呢?連單詞都記不住幾個!」「我又不是糯米,我是小甜甜。
  • 給娃取英文名,千萬別入這3大坑!
    好多媽媽都在聊,到底怎麼給娃取個合適的英文名呢?不想太庸俗也不想太冷門,讀起來也想顯得有氣質。所以我就讓咱們的老朋友,之前給大家分享過英語課的Michelle老師專門寫了一篇說說夠!相信對大家會有很大的幫助~
  • 是什麼「阻擋」著你生娃?年輕媽媽說出實話,與經濟條件無關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如今生娃的條件好了很多,去醫院的路上交通方便,生產風險也比從前小,可不願意生娃的人越來越多了。年輕夫妻會結婚,但不一定早早生娃,生了第一胎也不會輕易考慮二胎,而原因和錢的關係不大。
  • 看月入5萬和1萬的家庭支出,才知道中年夫妻不拆夥就是為了養娃
    養個孩子到底多費錢,我很多媽媽朋友都是不知道的,不是算不出,而是不敢算。算帳實在太傷感情,怕一算完,忍不住把四腳吞金獸給扔了:錢不停地往裡投,效果一點都沒有。錢扔水裡還能聽個響,投給娃只能聽見自己吼得震天響。不過咱不算,不等於別人不算。
  • 超能生媽媽走紅,34歲生7個娃,媽媽坦言:不想浪費好基因
    在這全體適齡青年"談生娃色變"的年代,網絡上卻有個"超能生媽媽"走紅了。這個媽媽是個80後,才34歲的她已經有7個娃了!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個事實,畢竟看她的長相依舊青春靚麗,無論外形還是身材都保養得很好。
  • 「老公,我們生個二胎吧!」老公的回答說出了男人的心聲……
    有個博主寫她在日本的見聞,一個職場媽媽因為沒有空做飯,跑去地下超市給孩子買便當做晚餐,賣便當的大叔一臉不屑,一邊裝便當,一邊苦口婆心地教育她:作為一個媽媽,不親手給孩子做愛心料理,而是買這種現成的食品,你當媽媽不合格啊。
  • 糕媽:純分享,我們家入了不後悔的二胎好物
    總感覺糕媽你剛生啊」。還真是,發發都一歲多啦!然而我的二胎好物好像只發過「月子系列」一次.足以見得二胎媽媽是多麼心大,只關心買自己的衣服耳釘包包鞋子。作為母嬰博主,這些年見過了很多好東西,給老二買東西也更挑了。尤其是用得比較久的東西,我會傾向買一些品質更好、能提升養娃幸福感的東西。
  • 39歲章子怡二胎後現身,身材消瘦皮膚暗淡,高齡媽媽真偉大
    國家放開三胎,又衝上了熱搜,但是網友們大多都在吐槽二胎都不敢生,放開三胎也不生。現在的情形90後正值生娃之最佳年齡,對生孩子卻是非常不感冒。80後大多已經進入了高齡產婦的行列,但是對生娃還是很多蠢蠢欲動,70後也還有一些在生娃的路上努力,或者已經生娃,甚至時不時還有個60後來湊熱鬧。
  • 有個動畫老少鹹宜,英語零起點的娃千萬別錯過
    (如果你已經迫不及待,直接拉到文末,加小助手入群領資源)但,資源躺在網盤裡並不能起到作用哈!最重要的來了!SSS兒歌每個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給小朋友每天看幾個,或者哪個特別愛單曲循環上十遍八遍的,都不用擔心時間太長傷眼睛。動畫裡畫面大多是唱唱跳跳的,不用大人說,娃兒一定會忍不住跟著做動作,恭喜你,獲得了一個初級自雞娃!
  • 攤牌了,2021年,我的第二胎要來了
    沒錯,我又要做媽媽了!可能是在國外教了很多年書,基本上每個學生都有兄弟姐妹,而班上為數不多的幾個獨生子女,總顯得有點孤單。所以在生娃之前潛意識裡覺得——如果老大一切順利的話,我應該還會要二胎。想要二胎,是我們全家共同的決定。幾個因素是提前考慮好的:妹妹生出來,誰陪睡?果果雖然已經能夠睡整覺,但晚上偶爾醒來還是要叫媽媽,我不想讓他有一種媽媽被人奪走的感覺。這一點隊友做了承諾:「娃出生以後月嫂先上崗,月嫂走了以後就我來哄睡,你晚上只需要泵奶就行。」
  • 同樣是43歲,一個成漂亮奶奶,一個成「老態龍鍾」的二胎媽媽
    二、家庭條件的優越 從茅草屋到高樓大廈,從大哥大到觸屏手機,從月薪幾塊錢到幾萬,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思想觀念在不斷改變。越來越多的家庭有充分的條件可以追生二胎,甚至可以在保證一胎優生優育的情況下讓二胎健康成長。
  • 「最拼媽媽」背娃進工廠,看到她布兜裡的寶寶,網友:媽媽太難了
    01「最拼媽媽」背娃進工廠,看到她布兜裡的寶寶,網友:媽媽太難了而有一位被譽為「最拼媽媽」的母親火了,原本一個十分平凡的婦女,因為同事恰巧發到網上的一張照片迅速火了起來,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那麼這個女性為何被稱為最拼媽媽呢?原來這位「最拼媽媽」為了生活為了掙錢,所以背著娃進工廠上夜班,照片上看到她布兜裡安靜睡覺的寶寶,令人十分心疼。這個孩子看起來也不過是幾個月大,在工廠裡環境十分嘈雜,也到處是灰塵,非常不適合小孩子待。
  • 母嬰用品紅榜——連二胎媽媽都要回購好幾次,新手媽媽確定不入?
    我這個二胎媽媽總結的母嬰用品,都是我用過好用而且回購的!大家可以參考!恆溫水壺這款可以說是媽媽喝水和泡奶神器了。用的子初家的,手感很好,夏天用都很ok,一盒是100片,每一片都是獨立包裝的,方便攜帶還蠻衛生的,出門時候裝幾片在包包,很方便。嫩芙洗護套裝首先我是頭皮油,髮絲乾枯的一種特殊發質,本來就不好挑選洗髮水,加之坐月子那個段時間頭皮有些敏感,只能挑選一些成分安全,不是很刺激的洗髮水。
  • 「弟弟一哭,我就害怕」一篇作文,牽扯出二胎媽媽的一把辛酸淚
    小弟一哭,我就怕了」一篇作文,牽扯出二胎媽媽辛酸的眼淚一位老師曬出一篇學生作文,作者是個普通的女孩,作文的題目是「我想對你說」,女孩在文章中表達了她對媽媽的愛,但是越往下看,越覺得鼻子發酸,胸口像堵石頭一樣。姑娘說,弟弟出生後,母親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弟弟身上。在家,只要弟弟一哭,媽媽就會第一時間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