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掛串蜜蠟,手上戴串沉香,這已經是新土豪的標配。老珠成了玩家的新寵,也成了這兩年各大拍賣會雜項的主流。
早十年在市場上50元可以買到一顆西周瑪瑙,而且還可以挑好的,現在要1000多元一顆。「蜜蠟前些年才150~200元/克,現在漲到了1000~6000元/克。很多經銷商感嘆,老珠漲瘋了!
收藏珠子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起步也不高,你可以一串一串買,也可以一顆一顆買。古珠收藏隨意,出手也不難,但必須有耐心。古珠不像瓷器等大件物品,必須保持整器的完整性。一串珠子十幾顆甚至幾十顆,你可以一次性賣出去,也可化整為零,一顆一顆出手,很方便。這也是為什麼喜歡古珠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目前,古玩市場上珠子的材質很廣泛,老珠子主要有象牙、沉香、蜜蠟、瑪瑙、老珊瑚等,但量並不多。這些老東西有厚重的文化內涵,戴著它,感覺自己觸摸到了古老的歷史。最流行的老珠子是高古的東西,最貴的是天珠,一顆九眼天珠,價格過億元。目前,玩名貴老珠子在很多城市都很流行,有錢的老闆、文藝界名人都喜歡戴串老珠。
其實玩珠子漸成時尚的另一個原因是與人們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有關。
很多人將佛珠作為一種精神寄託戴在手上,或作為護身符帶在身邊,心煩時,摸摸佛珠,心情馬上能靜下來。
串珠,作為收藏市場上的新貴,也就最近兩三年,如今聚會的時候,誰的手腕上沒戴個菩提子、黃花梨或者金絲楠等手串,那麼你對於這個圈子而言就OUT了。
你能想像嗎?三年前,市場價剛到2000元的串珠,現在卻可以賣出10萬元。在各個古玩城的串珠檔口,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對如何配飾一個串珠在相互交流,只要掛出來,不管什麼樣的串珠,都不愁賣,而且價格不菲。串珠是被誰捧紅的?這瘋狂的價格背後究竟有多少泡沫?
瘋狂:從2000元到10萬元
串珠迷張遠鼓搗著剛從瀋陽魯園古玩城淘到的一串星月菩提串珠,不斷地把玩,也不斷地有茶友向他詢問價格。他剛開始還在賣關子,後來禁不住大家盤問,他終於說出了這個串珠的價格——10萬。聽者無不咋舌,沒想到這個串珠如此昂貴。他接著說起了這個串珠的故事:大約3年前,他到古玩城就看中了這個串珠,當時的價格不過2000元,上面配有蜜蠟和綠松石。但在當時,他還是覺得小貴,就罷手了。沒想到三年後,他又看到了同樣的一串,這次他心思大動,即使價格已大漲,他還是決定拿下這難得的星月菩提。店主看他是真喜歡,將這串菩提以1萬元的價格售賣給他。他給這串菩提又配了老蜜蠟,紅珊瑚,碧璽,終於,集中了市場上各種珍貴珠寶的串珠價值達到了10萬元。他說他只是全國眾多串珠迷中的中級發燒友,如果是「骨灰級」的發燒友,每年燒在這些小小串珠上的錢,能達到一千多萬。
我是旅行體驗師-元媽
「虛空古藏」的創始人
我們只請藏族家的天珠
我能幫你做的是
直接到藏族家請您的有緣天珠
無中間商賺差價,保質保真
加我微信:13811811796
我可以免費指導你天珠知識
我是天珠的傳遞者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添加,或直接添加我的微信號
目前,串珠是收藏的一個新銳品類,近兩三年,特別火爆,而且收藏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根據中國古玩商會的資料顯示,串珠在整個古玩收藏交易份額中的比例已經從三年前的4%上升到了現在的23%,尤其在2014年北京古玩城春季交流會上,即使其他品類表現一般,串珠交易額仍舊在不斷攀升。
不管什麼樣的串珠,只要設計出來,就有人要。玩串珠的人很容易上癮,往往是這種『心癮』讓他們不斷地購入串珠,收藏,交換,甚至炫耀。在很多古玩城裡,串珠生意總是最火爆的,圍滿了各個職業和年齡段的發燒友,一般年長一些的,喜歡珍貴的黃花梨、小葉紫檀、金絲楠等材質;年輕的發燒友往往很青睞菩提子、水晶等材質,但是串珠真正的贏利點卻在那些珊瑚、蜜蠟、琥珀等配飾上,有時候一個手串2000元買的,配飾卻要兩萬不止,這些發燒友一旦得到了串珠,在配飾上,往往是失去理智,不計成本。
串珠發燒友在忙碌的工作之餘,經常流連在各大古玩城,在尋找這些串珠的過程中,似乎能忘記世俗的壓力與煩惱,當尋找到合適的串珠的時候很開心,而在尋找配飾上則更興奮和滿足感,當一切都搭配好的時候,就覺得什麼苦惱都不見了。
收藏串珠,純粹就是一種心理寄託,而且串珠圈子裡的人都比較文藝、風雅,也能在這個圈子裡尋找到難得的寧靜。或許正是這種心理感受才讓這些串珠迷一擲千金地去尋覓自己理想中的串珠。
我是旅行體驗師-元媽
「虛空古藏」的創始人
我們只請藏族家的天珠
我能幫你做的是
直接到藏族家請您的有緣天珠
無中間商賺差價,保質保真
加我微信:13811811796
我可以免費指導你天珠知識
我是天珠的傳遞者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添加,或直接添加我的微信號
明星與「土豪」捧紅小串珠
2010年4月初舉行的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一串清代御製朝珠掀起激烈競投,最終以6786萬港元成交。
在眾多的串珠收藏者中,其中明星是最大的亮點,李連杰、趙本山、文章、馬伊利都是串珠的熱衷者,李連杰的串珠價值上億元。
古珠收藏要多學多看
珠子的材質很多,天然的包括:瑪瑙、水晶、珊瑚、硨磲、青金石、綠松石、各種地方玉、翡翠、珍珠、琥珀、蜜蠟、象牙、木頭、各種果實、玳瑁、貝殼、骨頭、碧璽、天河石等;人工材質有:琉璃、陶瓷、合金、金、銀、銅等。
細分下來,每一種材質又分三六九等。對於收藏新手來說,應該如何介入如此豐富的珠子世界呢?現在可以收藏的珠子大概分為:中原文化類珠子、藏族文化類珠子和外國文化類珠子。
1、中原文化類珠子
中原文化類珠子分高古、中古、明清幾個時期。西周瑪瑙是其中最受大家喜愛的種類之一。西周瑪瑙由於其實用性和美觀性,很受玩家追捧,無論你把它和什麼材質的珠子搭配在一起,都是和諧的,由於需求量大,它的價格也一路飆升。
什麼東西一貴就會有人仿,現在市場上的西周瑪瑙珠子仿品不計其數。真品表面有溫潤的光澤,寶光內斂,色澤豔麗而沉穩,不像仿品「滿面賊光」。中國所有的老珠子孔道內必然是光亮的,對著光看會感覺裡面好像有一汪清水,有些孔道內壁能看見螺旋痕,這是慢速打孔工具留下的痕跡。新珠子上現代工具快速鑽頭留下的痕跡顯然和古老的工藝留下的痕跡是完全不同的。
2、藏族文化類珠子
藏族文化類珠子始於唐代,延續到清代,材質有骨珠、天珠、瑪瑙、綠松石、硨磲、珊瑚、蜜蠟等。這類珠子大多和宗教有關,有著護身符的作用。有關藏系珠子,我們主要說說天珠的收藏與鑑別。
天珠是珠子裡最名貴的種類,人們認為它有強大的能量,是天神賜予的寶物,有崇高的宗教意義,可以消災轉運。
由天珠的稀缺性和獨特的文化內涵來看,它是值得收藏的珍品,價格上漲迅速。價格越高,作假的人也就越多,現在市場上能看見的天珠基本都是仿品。
鑑別老天珠,首先要看它的工藝,老天珠的製作工藝已經失傳了,和現在仿品的製作工藝有很大區別。老天珠用強光照射看是不透的或是半透的,中孔是白色的,線條紋理是深入珠子肌體內的,不像仿品天珠的線條是浮在表面上的。老天珠表面一般都會有使用磕碰留下的痕跡,多稱「風化紋」,看上去是許多不規則的如半月形下凹的小坑,用手摸是光滑的,仿品摸上去是澀的。
3、外國文化類珠子
外國文化類珠子也是珠子收藏的一個熱點。在收藏珠子的隊伍裡,玩外國古代珠子的人不少。而收藏西亞珠子的人又是最多的,因為這種珠子出土量大,價格相對便宜。
另一些收藏琉璃珠的人多收集威利斯琉璃珠,16世紀至18世紀歐洲人用五顏六色的琉璃珠子到非洲去換象牙、黃金、鑽石等物品,我們把這種珠子稱為「非洲貿易珠」。這種珠子十年前剛在中國市場上出現時,價格相當高,一顆尺寸大、品相好的「千朵花」琉璃珠賣到了2000元,由於近年來國外的珠子不斷流入中國,現在這樣的珠子最多兩百元一顆。
珠子歷史源遠流長
據報導,西方考古學家曾在中東地區發現了72000年前的打孔珠子,是用鴕鳥蛋皮化石製成的,這是有孔的珠子最早的發現記錄。它呈薄片狀,由砍砸形成了多邊形,非常近似圓形。在中國,北京山頂洞人遺址中出土了小石珠、穿孔的獸牙,製作得非常精細;在內蒙古,2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曾出土了大量的鴕鳥蛋皮化石珠子。1984年,一艘3300年前的沉船在土耳其南部地中海水域被發現,在這條當時從事貿易活動的沉船上有瑪瑙珠子700多粒,象牙、河馬牙13枚、鴕鳥蛋殼和蛋殼珠子,還有琉璃的微型盤狀珠、雙錐形凹槽珠、海貝環、龜殼等。
其實和其他古玩一樣,除了一定書本上的理論基礎作為鋪墊,最重要的是必須見實物,多上手多觀察,才能有比較直觀的感受。真正的珠子與使用現代技術做出來的仿製品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需注重包漿、顏色、紋路、鑽孔方式等。愛好者可以把目光鎖定在某一單類上,做集中深入的收藏研究。
已有86351個驢友選擇青年驢舍深度自助遊
你的下一個旅程,交給青年驢舍
微信名:憋不住的旅行
沒有夢想,怎能去遠方!
背上你的背包,拉上你最愛的人
跟我們一起走遍天涯海角,看遍世間美景~微信名:奇聞怪談
網羅天下奇聞異事
探究世界未解之謎
帶你挖掘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怪談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