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點按揉這些穴位

2022-01-02 蔡其鴻民間正骨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覺,按一按此穴,氣機調暢就通了。

教大家一個穴位,以備不時之需。 

中醫理論認為,郄穴是臟腑經氣深聚之處,陽經的郄穴可治療急性痛症,陰經郄穴可以治療出血類疾病。因此,急性胃痛發作,疼痛難忍時,可以點揉足陽明胃經的郄穴——梁丘穴

【快速取穴】屈膝,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處,按壓有酸脹感。

【點揉方法】將拇指立起,指尖用力點按梁丘,每次一分鐘,左右交替,直到症狀緩解。

除膝關節外上方的梁丘外,急性胃性時,在足陽明胃經小腿部經線上還經常會出現敏感點,如痛點、結節或條索等,如果細心找到,並施快速摩擦點按以溫通,多可使痛點、結節、條索等減小或消失,進而使胃部疼痛減輕。

專業的事要專業的人處理,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所有的理療師能讓你筋絡舒。治就有希望,給我一份信任,還你一份神奇!!

需要諮詢或輔助治療的患者可以通過電話、掃描二維碼加微信聯繫本人,也歡迎各位同行和愛好者共同交流學習和指導。如果您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麻煩點讚或者轉發下,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和受益,謝謝!!!

龍海市海澄仁和堂推拿室祝君健康!!


本文來源網絡,轉載為傳遞更多信息和普及醫學知識。本微信平臺轉載的所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不願被轉載的原作者或老師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健脾保「胃」,按揉4大穴位
    大家都非常常見晚輩給長輩捶腿,您千萬別小看這些動作,它蘊藏著很多秋冬季節的養生奧秘。捶腿跟保護胃有什麼關係呢,捶腿,從大腿一直到小腿,捶的位置都是胃經,如果飯後捶腿,確實能震動經絡,疏通經絡,對胃有好處,能幫助消化,疏通胃氣。腿上最有名的穴位,是足三裡,有這麼一句話:要想安,三裡常不幹。古人很早就開始用艾柱來灸足三裡。
  • 胃脹、胃痛、胃不舒服?按這4個穴位有奇效!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吃了不健康的食物,從而導致消化不良?胃脹氣?吃多了胃不舒服?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除了吃藥,還可以用穴位按摩來解決這些問題。6.飽餐一頓有些人傾向於把日常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者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會造成睡眠不佳,還容易導致肥胖,還會因胃黏膜刺激和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5.飲食不乾淨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
  • 如何緩解胃部不舒服?每天按一按這3個穴位
    吃多了胃不舒服?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除了吃藥,還可以用穴位按摩來解決這些事情,今天小編就教一教大家,如何緩解胃部不舒服!晚餐過飽: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 秋季鼻子不舒服,按揉3個穴位來緩解
    很多朋友一到秋天,鼻子就會覺得不舒服。
  • 睡不好按它、胃不舒服按它!一按一個準,小毛病在家就解決!
    好不容易食慾回來了,偏又惹上了消化不良、腹脹的毛病,這可如何是好?今天,小編推薦兩個穴位,經常按一按、揉一揉,讓你肚子不脹睡得香!一、肚子脹按它,消食通便做法:將雙手相疊放置在腹部,手心位於肚臍之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按50次,再逆時針揉按50次。以揉按時腹部稍感壓力,揉按後腹部微微發熱為佳。二、6個睡眠的穴位比較常見的有助於睡眠的穴位,從頭到腳一共6個,建議大家在臨睡前半小時做做按摩放鬆,對於改善和促進睡眠很有好處。
  • 多按揉腹部,瘦全身(穴位按摩)
    上脘穴的最大功效就是刺激腸道蠕動,經常刺激此穴位,是對食道的最佳保護,可避免飲食過快,造成食物淤積於胃部,產生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體重上升。該穴位置:在胃的上部,肚臍上方5寸的位置。將食指和中指併攏,按照順時針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鐘,就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為自己準備早餐時,就可以隨手按壓此穴位。中脘穴:加快胃蠕動。
  • 胃不舒服?穴位助你快速緩解
    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人飲食不健康,引發消化不良?胃部脹氣?吃多了胃不舒服?
  • 按揉這兩個穴位,胃痛即刻消
    手法:術者以左手扶持患者軀幹(坐位),右手拇指屈曲,以拇指頭扣壓穴位,由於背部肌肉豐厚,施術時需要用力使拇指指頭壓入兩棘突之間凹陷處。每次叩壓3~5min,休息片刻,再按壓3~5min。可用雀啄式按壓手法。採取側臥姿式亦可。
  • 胃部不舒服就多按按這幾個穴位
    收錄於話題 #穴位大全 我們胃是我們消化系統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胃不好的人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胃病。
  • 每天按揉兩個穴位,助你擁有良好睡眠
    這裡的「側臥」指的是半側臥位,我們說最好是向右側臥,雙腿微屈。這種睡姿可以使全身處於放鬆狀態,呼吸勻和,心跳減慢,大腦、肌肉、骨骼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氣。而右側臥位時,既不會對心臟產生壓迫,又有利於胃內食物向腸內輸送,是最佳的睡眠姿勢。這也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臥如弓」的姿勢,不僅睡得安穩,也更有利於健康。
  • 胃不舒服按摩這兩個穴位迅速緩解,快學!
    元旦小長假對很多人來說,聚會是少不了的,而聚會時又免不了飲酒助興,飽吃多飲。
  • 按一按就舒服!消除胃脹氣的穴位大公開
    三五好友歡樂聚餐總是愛吃到撐才甘休,卻也經常反釀成胃脹氣使腸胃不舒服,加上現代人生活腳步加快,神經較易緊張情況下,不少人都有胃脹氣現象發生,尤其出現在脾胃較虛弱的人身上,脹氣雖不是嚴重大病,不過發作起來可是會排便不順丶小腹變大丶肚子脹痛,不適感讓人身心都感到非常不悅,想要緩解除了吃胃藥丶胃散之外,不妨試試自己動手按穴位,以促進腸胃蠕動丶改善脹氣症狀,今天來介紹消除胃脹氣的六大穴位
  • 常按10穴位永不生病
    導語: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沉澱,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
  • 三叉神經痛按揉穴位法
    疼痛從耳門穴的位置開始,向下向腮部輻射,一陣陣不停傳導。我在忍受疼痛的同時,思忖按揉哪裡可以緩解疼痛。我腦子裡立刻做出反應,頭側面問題求諸少陽同氣,手足穴位均可,但是按揉手最方便,於是趕緊按揉手少陽中渚穴。誰知那種疼痛擊打的人想痙攣,按揉穴位的手力度不由也加大了,後來還覺力度不夠,直接用左手大拇指指甲掐進中渚穴位未敢鬆開。不一會疼痛感便消失了。
  • 寒氣侵體,痰溼淤積,排毒不暢,堅持點揉這些穴位,或有效
    健康的身體是因為正氣充足,邪氣不能入侵,人才能神清氣爽,百病不侵。但是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導致病溼邪上身,比如在酷熱的天氣貪涼,吃過多的冰涼食物以及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中;或者經常淋雨,不及時換衣服等,都是溼邪入侵的好機會。
  • 按揉手上穴位,調理9種常見小毛病
    我們看武俠小說時,常常看到誰被點了穴位,然後動彈不得。這當然是虛構的,但在中醫上,確實可以通過穴位來養生保健。穴位,主要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可輔助治療一些疾病。
  • 人體穴位裡的四大消炎穴位,學會按揉,消炎止痛!
    很多常年服用消炎藥的朋友又會說了:」不吃消炎藥,生病了怎麼辦?」       我們常說,防大於治。身體自身就有極大的自愈潛能,而且在我們人體穴位中有四個很重要的消炎穴,長按這些穴位,可以消除腎經,脾經和膽經的一些炎症,既消炎又健康無副作用。
  • 常見疾病穴位按摩簡單治!每天按揉一分鐘,比吃藥還管用!
    4、治便秘——揉天樞穴天樞穴溝通胸腹之氣運行,起疏通調理胃腸腑氣的作用,治療腹脹、腹瀉、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腸病症。並通過疏通調理胃腸腑氣來補益脾胃,使氣血生化,起到補虛培元的作用。便秘者在大便時倘若用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處,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就會有便感;然後屏氣,增加腹內壓,一會兒即可順利排便。
  • 按揉這些穴位能改善症狀
    氣血是人生命的動力和源泉,手腳涼最根本是氣血不足,人的一身全靠氣,血濡養,氣是起著溫熙,推動的作用,血是起著濡養,滋潤的作用,如果脾虛陽鬱,指脾失運化之權,水谷精微不能上輸於心,肺變化為血,脾虛化源不足,血少自然經脈寒,脾主四肢,脾不生血不能溫養四肢故手腳冰涼。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
  • 身體這兩個穴位,自己常按按幫你降壓、降糖,操作簡單不花錢
    下面要介紹的這些穴位可以稱得上是降壓、降糖的「黃金穴位」,它們到底都在哪呢?還是趕緊看正文吧!風府就在腦袋後面,大家從上往下摸,摸到第一個坑的位置,那就是風府,你按揉這個地方就可以起到調節血壓的作用。中醫給這個穴位的命名是很有意思的。這個「風」字就是講「風邪」容易從這裡進去,「風府」也就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