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2020年中國GDP預計是美國的72%,再過8年能實現趕超嗎?

2020-12-14 南生今世說

按照今年11月份發布的「2020-2035發展規劃」報告中顯示的信息,今年我國的經濟增速預計將是主要大國中最高的,完成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103萬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大概是多少美元呢?

2020年,中國GDP約為多少美元?

南生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做了相關預判,其思路是這樣的: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約為「6.9790」,二季度是「7.0839」,三季度是「6.9205」,而四季度的前兩個月(10和11月)是「6.6530」。

整個2020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是「6.9917%」——但由於四季度前兩個月的升值影響,將今年前11個月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推升至「6.93」。考慮到12月,人民幣仍在緩慢升值,已經接近6.5%。

我們預測:2020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大概率是在「6.85到6.9」之間。按此推算,103萬億元人民幣的GDP折合美元是接近或達到15萬億美元。請注意,算GDP一定要用「平均匯率」。

這正好與不久前IMF給出的預測數值很接近——預測2020年中國GDP是接近14.9萬億美元,而美國GDP則高達20.81萬億美元。即,咱們中國的經濟總量大概率是美國的72%,仍有接近30%的差距。

再過8年能實現趕超嗎?

2020年中國GDP大概率是約為美國的72%,那多久能實現對美國的趕超呢?對此,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在12月10日發布的預測報告中給出了他們的觀點,將我國趕超美國的時間點調整至2028年。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表示,他們採取了多種預測模型,並針對這個問題採訪了多位日本經濟學家。結果是:由於擺脫新冠疫情蔓延影響的復甦速度的差異,把此前認為中國最早2036年以後實現反超的時間進行了提前。

那問題來了,再過8年我們真能實現趕超嗎?這個答案只能是用時間來檢驗,但南生注意到近期的確有多家經濟分析機構給出了類似的結論。比如,摩根史坦利日前也表示中國將在2021年的時候進入到經濟高增長、低通脹的最佳狀態之中。

「這將遠遠高於我們對中國長期增長潛力(增速約5.5%)的估計」,未來幾年中美經濟增速差值可能會拉大。換言之,他們之前預測的2030年中國GDP趕超美國的時間點有可能會提前。這意味著2028年的預測,可信度還是較高的。

當然了,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各種經濟數據的不斷變化,這些經濟分析機構都會「實時地修改預測模型」,即我們的經濟總量何時趕超美國,是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發展,做好自己罷了。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不妨,猜猜是哪年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您信嗎?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今年,中國人均GDP或將趕超全球人均水平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完成的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為14.363萬億美元,人均接近1.03萬美元。雖然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下降了,但目前正在積極回暖。
  • 中國二季度gdp公布時間 2020年中國第二季度gdp預測
    雖然政府沒有為今年經濟設定具體的增長目標,但第二季度GDP增長率仍是很多分析師與觀察家關注的焦點,因為該數字將會影響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前景和政府未來的政策方向。  多數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的GDP增速將在第二季度轉為正增長,一些人預計增速將高達3%,相比上一季度6.8%的下滑發生大幅反彈。
  • 日本最新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疫情之前預期提前7年
    日本最新機構預測中國經濟總量大約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2019年疫情之前預期提前了7年。中國gdp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長0.7%,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預測,到2020年中國GDP將增長2.5%,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
  • 日本智庫:2030年印度GDP不能超過日本,但中國卻能超過美國
    關於2030年的全球經濟格局,IMF、世界銀行、經合組織、高盛、惠譽等諸多機構都做了預測。其中有兩大共性,即在203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同時印度也將實現對日本的趕超,升至全球第三名。
  • 2020年中美GDP能拉近多少?中國GDP能達到美國73%?
    2000年,中國GDP與美國GDP的差距在9萬億美元左右,中國GDP達到美國的11.8%,此時的差距還很大。然而,到了2010年,中國GDP已經達到美國的46%,10年間拉升了超過30個百分點。 2019年我國GDP總量達到14.34萬億美元,而美國為21.37萬億美元,差距在7萬億美元左右。此時,中國GDP已經達到美國的67%,和2010相比再次提升了21個百分點。
  • 由67%,升至72%嗎?2020年中美兩國GDP差距,或將拉近5個百分點
    近期,OECD(經合組織)發布了對中國、美國、日本、歐元區等主要經濟體的2020年經濟發展預測報告。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OECD認為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約為「-3.7%」,比前三季度的「-3.8%」提升0.1個百分點。
  • 2019年俄羅斯GDP為4.28萬億美元,全球第六,今年能趕超德國嗎?
    馬克西姆·奧列什金,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助理,曾在今年8月31日對外表示:如無意外,俄羅斯將在2020年佔據全球GDP排行榜第五名的位次(超過德國),從而有可能提前實現普京總統就職時的承諾。
  • 2030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只是順理成章的第一步!
    近年來,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在內都曾做過相關預測,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時間預計在2030年左右。那麼中國在經濟上真能超過美國嗎?金十數據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這只是順理成章的第一步,未來還會在更多的領域趕超美國。
  • 中國GDP何時會超過美國?日媒給出「時間表」,時間提前了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始終未曾有哪個國家可以實現對美國GDP的超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崛起,未來將打破這一局面,如今疫情影響下美國GDP下滑,趕超時間或將提前。 中國經濟復甦較快 今年一季度,在「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我國GDP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
  • 2019年世界GDP35強,我國相當於3個日本
    我國gdp趕超各國之路我國1995年gdp超過加拿大,排世界第八名。1997年超過巴西,排世界第七名。2001年超過義大利,排世界第六。2004年超過法國,排世界第五名。2005年超過英國,排世界第五名。2007年超德國,排世界第四名。
  • 中國GDP何時超美國?日本智庫預測提前8年,專家:想坐收漁翁之利
    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2月10日發布的預測報告,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速度不同,預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在2028年超越美國,而該智庫去年預測的時間還是2036年以後,也就是說美中經濟地位的逆轉的情況將大幅提前8年。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蘋果供應商...
    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發布。全會稱,「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
  • 2020年中國人口或升至14.04億,美國預計接近3.3億,那印度的呢?
    南生從國家統計局查詢到,2019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人口首次突破14億,達到了140005萬。不僅穩居全球第一,而且還是當前世界各國中唯一一個人口超過14億的國家。但是,最近幾十年中國人口增長速度卻是不斷下滑。數據顯示,1999年中國年度新增人口還在1000萬以上,活躍度較高(當年新增1025萬人)。
  • 前11月,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約6.93,那2020年GDP預計是多少
    甚至有網友樂觀的表示,年底匯率能達到6.5,那103萬億元人民幣應該可以達到15.8萬億美元了。 南生告訴您,這種算法是不對的!GDP,是2020年全年創造的,怎麼能用某一天的匯率呢?不論是選擇年初、年中或是年終某一天的匯率都是錯誤的,正確的操作方式是「採取全年的平均匯率」。
  • 長沙2019年GDP總量最新消息 長沙市GDP與人口數據一覽
    人口方面,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839.45萬人,新增約23.65萬人。  GDP方面,2019年長沙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74.22億元,同比增長8.1%。統計公報原文: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839.45萬人,比上年增長2.9%。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口出生率為12.43‰,死亡率為7.90‰,自然增長率為4.53‰。城鎮化率為79.56%,比上年提0.44個百分點。  全國已有部分城市公布了新增人口情況,可以對比: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中國趕超日韓!2020年鋰電池供應...
    中國趕超日韓!2020年鋰電池供應鏈排名出爐2020年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中,中國迅速趕超了過去十年間幾乎一直領先全球的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頭號玩家。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中國電池產業之所以大獲成功,一方面受國內高達72GWh的龐大電池需求的推動;另一方面,中國掌控了全球80%的電池金屬精煉產能、77%的電芯產能和60%的關鍵原材料產能。2020年,日本和韓國在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日韓兩國在電池和四大關鍵原材料製造方面優勢明顯,但在電池金屬精煉和開採方面的影響力不及中國。
  • 2019年GDP逼近100萬億元大關 中國2019年GDP世界排名
    2月28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文正式對外發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撰文表示,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 渣打銀行:預計2021年中國GDP增長將加快至8.0%
    四川在線記者 彭瑀珩 高杲12月10日,渣打銀行召開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媒體會。會上,渣打銀行預計2021年中國GDP增長將加快至8.0%;預期明年平均通脹率為0.9%;預測明年債務佔GDP比例上升5個百分點至285%,較今年25個百分點的增幅放緩。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分析,在強勁的國內覆蘇及全球經濟前景改善下,中國財政及貨幣政策將趨向常態化,但這一過程會相對溫和。
  • 2020年中國GDP是否有望達到世界第一?
    2019年,美國GDP是21.43萬億美元,中國是14.34萬億美元,相差約7.09萬億美元。IMF預測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率為1.9%,我們假設中國實際增長率為2%,而以現在中國業已恢復的經濟增長形勢判斷,不低於2%的經濟增長率應該可以實現。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近期,高盛集團、穆迪機構、野村證券、滙豐銀行等多家西方經濟分析機構以及中國自己的經濟學家都上調了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他們紛紛強調,隨著中國企業的生產、投資、出口以及居民消費的回升,中國經濟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