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今年11月份發布的「2020-2035發展規劃」報告中顯示的信息,今年我國的經濟增速預計將是主要大國中最高的,完成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103萬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大概是多少美元呢?
2020年,中國GDP約為多少美元?
南生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做了相關預判,其思路是這樣的: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約為「6.9790」,二季度是「7.0839」,三季度是「6.9205」,而四季度的前兩個月(10和11月)是「6.6530」。
整個2020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是「6.9917%」——但由於四季度前兩個月的升值影響,將今年前11個月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推升至「6.93」。考慮到12月,人民幣仍在緩慢升值,已經接近6.5%。
我們預測:2020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大概率是在「6.85到6.9」之間。按此推算,103萬億元人民幣的GDP折合美元是接近或達到15萬億美元。請注意,算GDP一定要用「平均匯率」。
這正好與不久前IMF給出的預測數值很接近——預測2020年中國GDP是接近14.9萬億美元,而美國GDP則高達20.81萬億美元。即,咱們中國的經濟總量大概率是美國的72%,仍有接近30%的差距。
再過8年能實現趕超嗎?
2020年中國GDP大概率是約為美國的72%,那多久能實現對美國的趕超呢?對此,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在12月10日發布的預測報告中給出了他們的觀點,將我國趕超美國的時間點調整至2028年。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表示,他們採取了多種預測模型,並針對這個問題採訪了多位日本經濟學家。結果是:由於擺脫新冠疫情蔓延影響的復甦速度的差異,把此前認為中國最早2036年以後實現反超的時間進行了提前。
那問題來了,再過8年我們真能實現趕超嗎?這個答案只能是用時間來檢驗,但南生注意到近期的確有多家經濟分析機構給出了類似的結論。比如,摩根史坦利日前也表示中國將在2021年的時候進入到經濟高增長、低通脹的最佳狀態之中。
「這將遠遠高於我們對中國長期增長潛力(增速約5.5%)的估計」,未來幾年中美經濟增速差值可能會拉大。換言之,他們之前預測的2030年中國GDP趕超美國的時間點有可能會提前。這意味著2028年的預測,可信度還是較高的。
當然了,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各種經濟數據的不斷變化,這些經濟分析機構都會「實時地修改預測模型」,即我們的經濟總量何時趕超美國,是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發展,做好自己罷了。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不妨,猜猜是哪年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