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詞人賀鑄,他的詞集名很特別,「寓聲樂府」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2020-12-21 小話詩詞

黃昇,南宋詞人,雅號「花庵詞客」,也是著名的詞學評論家。在他編撰的《花庵詞選》一書中,記錄北宋的詞人賀鑄有小詞二卷,賀鑄的詞集名字叫《東山寓聲樂府》。

南宋著名學者陳振孫(1183——1261,號直齋),編著的《直齋書錄解題》一書中,選錄了當時長沙坊刻本《百家詞》,其中有賀鑄的《東山寓聲樂府三卷》。這是最早出現的關於「寓聲樂府」的記載。

北宋詞人賀鑄繪像

「寓聲樂府」的含義

從現有資料來看,「寓聲樂府」這個中國古代文學名詞最早是賀鑄所創造的,被他用來當作詞集的名稱。後來的詞人沒有詳加考究,以為「寓聲樂府」也是詞的別名,這就是認知上的謬誤了。

南宋著名學者陳振孫是這樣解釋這個名詞的:「以舊譜填新詞,而別為名以易之,故曰寓聲。」

清末詞學家朱古微進一步解釋「寓聲樂府」,他說道:「寓聲之名,蓋用舊調譜詞,即摘取本詞中語,易以新名。」

黃昇和朱古微兩位著名學者的解釋,大致相同,都以為按舊有詞調作詞,而不用原來調名,在新作的詞中摘取二三字,作為新的調名但這樣解釋,對「寓聲」二字的意義,還沒有說明。

如果仔細研究賀鑄用這兩個字的本意,似乎是自己創造了一支新曲,而寓其聲於舊調。也就是說,借舊調的聲腔,以歌唱他的新曲。陳振孫和朱古微的解釋,恰恰是觀念相反了。

賀鑄《青玉案》·詞意圖

蘇軾有一首詞《賀新涼》,小序裡寫道:「僕乃作一曲,名賀新涼,令秀蘭歌以侑觴。」他這首詞,題名賀新涼,而詞作的句法和音律,就是《賀新郎》。

根據蘇軾詞中小序,可以得知:這是他以賀新涼新曲寓聲於舊曲賀新郎,不能說是把賀新郎改名為賀新涼。

蘇軾傳世書法作品·《黃州寒食帖》

如果說賀鑄的詞都是改換了一個新調名,那麼「寓聲」二字就無法解釋了

晚清著名詞人王鵬運認為:賀鑄的「寓聲樂府」,和周必大的詞集題名「近體樂府」,元好問的詞集稱「新樂府」,同樣都是用來與古樂府相區別的。

這是王鵬運根本沒有注意賀鑄用這個語詞的本意,所以朱古微批評他「擬不於倫」,在今存的宋刻本賀鑄的《東山詞》中,有寓聲的新曲,也有原調名。

精刻本《賀方回詞集二卷》·shuying

據黃昇的選本,在賀鑄二卷本的《東山寓聲樂府》中,並不都是以新調名為題,也有用原調名的。

黃昇選錄的賀鑄詞作共有十一首,都沒有註明新調名。現在根據別本,可知賀鑄的名作《青玉案》是《橫塘路》的寓聲曲調,《感皇恩》是《人南渡》的寓聲曲調,《臨江仙》為《雁後歸》的寓聲曲調。至於其餘八首,是新調名還是原調名,現在已經很難考證了。

賀鑄《人南渡·蘭芷滿汀洲》·詞意圖

賀鑄詞集

賀鑄的詞,現在僅存兩個古本。其一為虞山瞿氏「鐵琴銅劍樓」(中國古代有名的藏書樓)所藏殘宋本《東山詞》上卷。其二是勞巽卿傳錄的一個鮑氏「知不足齋」所藏的《賀方回詞》二卷,此本中有用新調名標題的寓聲樂府,也有用原調名的。

這兩個古本並非同出於一源。鮑氏所藏鈔本,來歷不明,疑非宋代原編本。因為歷代詩文集用作家姓字標目者,大多是後人編集的本子。宋代原刻賀鑄詞,決不會用《賀方回詞》這樣的書名。

賀鑄繪像

清代道光年間,錢塘人王迪,字惠庵,匯鈔「鐵琴銅劍樓」所藏殘宋本《東山詞》上卷和「知不足齋」所藏的《賀方回詞》二卷,編為三卷。以鮑氏鈔本二卷為上卷及中卷,以殘宋本《東山詞》上卷為下卷。又以同調之詞並歸一處,刪去重出的詞八首,又從其他諸家選本中搜輯得四十首,編為《補遺》一卷。全書題名為《東山寓聲樂府》。這是賀鑄的詞經殘佚之餘的第一次整理結集

但王惠庵以為賀鑄所有的詞都是寓聲樂府,又以為賀鑄的詞集原名就是《東山寓聲樂府》,因此,他採用此書名而自以為「仍其舊名」。

清代光緒年間,著名詞學家王半塘「四印齋」初刻賀鑄詞,採用了《汲古閣未刻詞》中的《東山詞》(這就是殘宋本《東山詞》上卷)又,將自己輯錄所得二十餘首增入。他認為《東山詞》這個書名是毛氏所妄改,因此也改題為《東山寓聲樂府》,「以從其舊」。

此外,王半塘又不說明此書僅為宋本之上卷,於是,「四印齋」刻本出來以後,一般人都不知道有一個殘宋本《東山詞》上卷。

賀鑄「梅子黃時雨」·詞意圖

過了幾年,王半塘才見到「皕宋樓」(清末著名學者陸心源的私家藏書樓)所藏王惠庵編輯本,於是從王惠庵本中鈔補百餘首,編為《補鈔》一卷,續刻傳世。

這樣一來,非但殘宋本和鮑氏舊鈔本這兩個古本賀鑄詞的面目不可復見,連王惠庵的編輯本也未獲保存。《四印齋所刻詞》中,賀鑄詞的版本最存爭議,這是王半塘自己也感到不愉快的。

從這以後,朱古微輯刻《彊村叢書》,關於賀鑄的詞,採用了殘宋本和鮑氏鈔本,都保存它們的原來面目。卷末附以吳伯宛重輯的《補遺》一卷,又不用「東山寓聲樂府」為書名。

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失為一種謹慎、穩妥的治學態度,可見朱古微知道賀鑄的詞並不都是寓聲樂府,而「寓聲樂府」也並不是詞的別名

賀鑄

結語

南宋詞人張輯,字宗瑞,有詞集二卷,名《東澤綺語債》。黃昇備註道:「詞皆以篇末之語而立新名」。這部詞集現在還有用每首詞的末三字為新的詞調名,而在其下註明「寓×××」。作者明白地用了「寓」字,可知也是寓聲樂府。

張輯認為他所創的新調,寓聲於舊調,所以是向舊調借的債,故自題其詞集為「綺語債」。《彊村叢書》所刻本,刪去「債」字,僅稱為《東澤綺語》,其實是朱古微沒有注意到這個「債」字的含義,又是認知上的謬誤了。

相關焦點

  • 樂府詩是什麼,與詞之間有什麼關係,將詞稱為「近體樂府」合適嗎
    「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構,用來訓練樂工,制定樂譜和採集歌詞,其中採集了大量民歌,後來,「樂府」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這一時期湧現出了很多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樂府詩,如《陌上桑》《東門行》等。唐代的樂府詩是什麼到了唐代,古代的詩人們雖然仍舊樂府舊題目作歌詞,事實上,唐代的是已經不能吟唱了。
  • 賀鑄到底是個什麼詞人?
    ——賀鑄《眼兒媚》 因為詞分婉約豪放,所以也有了 「婉約詞人」「豪放詞人」的說法,但這個分類在有些詞人那裡是行不通的,比如賀鑄。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這樣的句子當然是婉約風格,與「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近。
  • 長相奇醜無比的詞人,寫首詞被25人模仿28首,卻無一首能將他超越
    賀鑄,字方回,是一位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的北宋著名詞人。在史書中,很少會有對於詩人長相的描寫,但賀鑄是個例外。究其原因,只因他長得太有特點,根據史料記載,賀鑄本人長相奇醜,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稱「賀鬼頭」。
  • 大宋第一「慫人」:他寫的詞,上了教科書
    ——賀鑄《鷓鴣天》當北宋詞人賀鑄(1052—1125)寫下這闋《鷓鴣天》的時候,他的妻子趙氏已經離世七八年。但賀鑄對亡妻的懷念,以及內心巨大的孤獨,仍然無法排拒。史書說賀鑄長相奇醜。若生在當代,他一定會唱: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
  • 宋詞中的「雅詞」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本文帶你了解一下「雅詞」
    《雲謠集》·書影直到北宋中葉,黃庭堅為晏幾道(晏殊的兒子)的《小山詞》作序,說這些詞「嬉弄於樂府之餘詹傅為郭祥正(北宋著名詩人、詞人)的《笑笑詞》作序,他以為「康伯可(南宋詞人康與之,字伯可)之失在詼諧,辛稼軒(辛棄疾)之失在粗豪」,只有郭祥正的詞「典雅純正,清新俊逸,集前輩之大成,而自成一家之機軸」。
  • 溫柔繾綣的賀鑄:他是其貌不揚的賀鬼頭,他也是才華橫溢的賀三愁
    宋朝還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上述那些大詞人不說都是玉樹臨風的大帥哥,至少也都是眉清目秀的,長得好看的確個加分項,但是,在北宋,有一位詞人卻以「醜」聞名,還得了「鬼頭」的稱號,他就是賀鑄,陸遊說他:「狀貌奇醜,色青黑而有英氣。」《宋史》記載他:「身高七尺,面色鐵青,眉目聳拔,其貌不揚。」
  • 觀宋填詞118 從幾首詞的內容 可以推算出詞人侯寘生活年代
    三、侯寘是什麼時代的人《四庫全書·集部十》中,對於侯寘的生活年代作了研究,根據他的詞作判斷出,侯寘生活在宋孝宋時期: 今考集中,有戲用賀方回韻餞別朱少章詞。則其人當在南宋之初,而眼兒媚詞題下注曰效易安體。易安為李清照之號,亦紹興初人。
  • 從蘇東坡的「一樹梨花壓海棠」,說北宋著名詞人張先的《天仙子》
    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蘇軾這首詩寫的就是北宋詞人張先,張先是蘇軾的朋友的,在他八十歲的時候竟然還要納妾,而且這個妾年芳十八歲。蘇軾作為張先的好友,自然要去賀喜。對於這種老少配婚姻,在宋代也不是什麼奇聞,但好友之間調侃嘲諷的事自然會有。蘇軾吃喜酒即興寫下這首被後人引用無數次的名句。
  • 李清照:論詞
    為宋代著名女詞人,詩文亦頗有成就,《金石錄後序》為宋代散文名篇。著有《漱玉詞》一卷。近人輯有《李清照集》。《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李格非傳》後附傳。 【題解】 李清照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傑出女作家、著名詞人,而且以一篇《論詞》奠定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
  • 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作為天底下名聲最響的女詞人,李清照稱得上任何誇張的形容詞。李清照不僅文採四溢,而且極具反抗精神,曾寫下不少慷慨激昂的犀利之作,筆力雄健,縱是很多男詞人也避之不及。然而她的狂你可知道?李清照曾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
  • 宋代詩人很豪放的一首詞,句句豪橫的不得了,最後9字卻轉為心酸
    還有宋朝的一位詞人,當西夏屢屢犯我邊界的時候,他位卑人微,雖然看到了朝廷中的腐敗和混亂,自己卻無力改變什麼。在這樣的憤懣和憋屈下,他回憶起了自己小時候行俠仗義,高歌縱酒的日子。【臨其詩境】詞人叫做賀鑄,而這首流傳千古的《六州歌頭·少年俠氣》作於北宋哲宗元祐三年的秋天。當時西夏在邊界屢屢入侵,對邊關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和傷害。賀鑄此時是安徽地帶的一個小官,管界巡檢,負責地方上訓練兵馬,州縣巡邏,捕捉盜賊等等。
  • 詞牌名丨無法撼動的唯美詩意.
    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4:釵頭鳳。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遊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5:長相思。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6:醜奴兒。詞牌名。
  • 北宋詞人張先最風流,偏愛一樹梨花壓海棠,歐陽修和蘇軾是其粉絲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有人可能不知道這個人物,但你若知道了,肯定忘不了。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
  • 張先詞中多影字,被稱為「張三影」,他詞中的影有著怎樣的獨特性
    引言 在前文《宋代詞人多雅號,張炎也不例外,他為什麼得到「張春水」的雅號?》中,談論宋代詞人雅號的時候,提到過張先這個人。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著名詞人,他有一個雅號「張三影」。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辛棄疾作為南宋時期為數不多的豪放派詞人,在兩宋詞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同一時期的詞壇豪放派詞人還有陸遊、陳亮、李綱等人,但是和辛棄疾相比則還是要稍遜三分。可以說兩宋詞壇中,豪放詞作首推蘇軾,其次便是辛棄疾,這二人一北宋,一南宋,可謂熠熠生輝。
  • 這首詞可以媲美蘇軾的《江城子》,寫得同樣很深情,讀來潸然淚下
    相信對於任何一個來說,讀到蘇軾這首悼亡詞,那都是會被他的一片深情所感動,沒有絲毫的做作,完全是遵從內心的感受,以此來描寫自己對於妻子的思念,整首詞意境悽美,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蘇軾寫下這首詞很長的一段時間,無人敢寫同類的題材,大家都明白無法超越,即使是創作出來那也是會淪為平庸之作。
  • 唐末一不出名詩句,北宋詞人照搬到自己作品中,竟成千古名句
    漢朝的樂府詩也有許多名句,如「願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魏晉南北朝之後,詩歌發展鼎盛,佳句更是越來越多。不過,很多詩歌名句,並非是原創,而是經過借鑑,化用前人語句而來,甚至還有詩人一字不改,照搬原句。比如納蘭容若的「一生一代一雙人」,便是照搬了駱賓王的句子。
  • 趣說宋詞|一篇文章懟遍北宋文壇:恕我直言,在座各位都不懂詞!
    很多人可能以為,稍微有些文學修養的應該都不會不自量力到去懟這些大佬,寫文章的人肯定是個不怕虎的初生牛犢。但是,正確答案並非如此。懟大佬的人是北宋著名的詞人李清照,對,就是那個後來被人稱為"婉約派"鼻祖的女詞人李清照。
  • 西園雅集的主人王詵,七年後重遊西園,寫下了流傳千年的詞和書法
    如果說蘭亭集之所以名留青史是因為王羲之的字,而西園雅集之所以流傳千古是因為李公麟的畫和米芾的題記。西園是北宋駙馬都尉王詵的宅第花園。宋神宗元豐初,王詵曾邀請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秦觀、李公麟、以及日本圓通大師等十六位當時的文人圈名士在此遊園聚會。
  • 一個醜男一位美女,成就首絕美宋詞,最後13字一直被仿從未被超越
    而詞中之帝李煜則更是有些「尷尬」。一邊是史學家們把他貶得一文不值,說他是個沒什麼用的君主;一邊卻是文壇名家們,將他的詞作捧為神作。光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文人卓人月就表示:「只一「又」字,宋元以來抄者無數,終不厭煩」。大家看看,就是一個「又」字,就被模仿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