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對媽媽的吐槽層出不窮。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開始對她說過的話,有了一絲理解。
那些不讓我們吃外賣的嘮叨,是希望我們身體健康;
那些在我們每次做出換工作、結婚等決定時的反對,是提醒我們人生的決定要慎重……
當然,時間也讓媽媽們學會另一種「長大」。比如一向強硬的她,第一次向你道歉;比如在你換工作時嘮叨一周,最後說,喜歡那就去做吧。
今天是母親節,對很多人來說,對媽媽的感情絕不只存在於這一天裡。但節日的最大意義,或許就是讓一向不好意思說愛的我們和媽媽,有一個理由,讓感情的表達不再含蓄。
都說母親偉大,可母親給我們的人生影響,其實都悄悄藏在一點一滴的生活裡。
她們不會講什麼大道理,但我們孤身一人在外闖蕩的時候,我們在是非利益前迷茫的時候,我們在婚姻裡慌亂不安的時候,能想起的,只是媽媽說過的一句再質樸不過的鼓勵、祝福或加油,卻讓人突然擁有走下去的力量。
今天,讓我們解開那些日常裡的爭吵與誤會,拿出媽媽曾經說過的那些話,看看她們是如何潤物無聲地鼓勵了我們。
「男孩子,也可以和女孩子做朋友」
@嘉Qi
跟不少男性朋友交流過這兩個問題,「你小時候有沒有因為別人的嘲笑而不敢跟女孩子做朋友?」以及「你有沒有嘲笑過跟女孩子玩兒的男生」,得到的大部分答案都是有。
我曾經就是被嘲笑的那一個,甚至因此逐漸疏遠了那些女孩兒。母親察覺到我的變化之後對我說「男孩子,一樣可以跟女生做朋友」,那是我最早接受到的關於性別的教育,我很感謝她,正因為這樣,我才沒有錯失那些珍貴的朋友,也正因為這句話,才讓我在後來的日常相處中及思考問題時,更懂得尊重女性。
「感謝那些小缺陷,因為它們讓你更加與眾不同」
@LuLu
青春期時,臉上冒出了很多小雀斑,於是我滿世界地搜羅祛斑的方法,一出門必帶口罩。「你要感謝那些『小雀斑』,因為它們讓你更加與眾不同呀。」雖然彼時的我並沒有因為母親這句話就摘下口罩,但我卻開始思考,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陷。
的確,我們總會不可避免的,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小缺陷,但正是這些小缺陷才構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我們,不是嗎?至今,我的雀斑仍然存在,但不重要,我願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努力就好,不一定要做最優秀的那一個」
@魚非魚
我媽說的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幹嘛非得做最優秀的那個,做最努力的那個就好啦。」
大概是因為繼承了父親性格的原因,曾經的我一直很好強。但身邊優秀的人越來越多,要一直保持拔尖兒並不太現實。所以保研失敗後,我一度十分頹喪,在家休整時,她就跟我說了上面這句話。
我突然間就釋然了,這個社會一直在提醒我們「你要被XXX拋棄了」,但向來沒有誰會一直立於優秀頂端,只要真的努力了,就可以無愧於心,不是嗎?而當你真的擺脫浮躁的功利心,心態平和地去付出時,沒準會有意外的收穫。
「說不,如果你心中是這麼想的話」
@夏浮
常有朋友跟我說「真羨慕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其實他們並不知道,最初的真相是我鮮少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即使再不樂意,只要別人提出要求,我都會滿足。
後來據母親說,是因為察覺到我越來越像小時候的她,所以她及時按下了剎車鍵,對我說「不要怕,如果你心裡想的是不,就大聲說出來。」因為小的時候沒人這麼跟她說,所以她小半生都為「不敢說不」所累,而她不想讓這些將我困住。
所以,如今的我,除了不,還能夠在任何人面前,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在尊重任何人之前,你首先得尊重自己。
「有夢想,就去追吧」
@頭上有光環
我是一名電臺主播,經常有聽眾給我留言,說家人並不支持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怎麼辦?每每遇到這種事情,我都會想到當初媽媽的那句「有夢想,就去追吧」,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我成為了現在的我。
因為當知道羞澀內向的我想要成為一名主持人時,並沒有人看好。只有媽媽鼓勵我,跟我一起準備各種專業書籍,甚至跟我一起分析按照我的性格,可能做一名電臺主持人更加適合我。她教會了我,這個世界本來就沒什麼理所應當,你想做什麼遠比你應該做什麼重要得多。
任何感情的表達,都是要張開嘴巴說出來,彼此才能明確知道。
但也有很多父母,像上面這些媽媽一樣,雖然可能沒有直接的說過「我愛你」,但他們卻將愛付諸在這一句句的鼓勵或指導中,以此成就了更好的我們。
或許在表達愛這件事上,國外的爸爸媽媽們,更加不「害羞」。
在電影《我在伊朗長大》裡,媽媽對女孩瑪瓚的影響至深,媽媽鼓勵她去異國求學,在她遭遇婚姻問題時告訴她,離婚並不是了不得的大事,甚至鼓勵她離開故土追求自由和理想,即便如此會讓母女再相見的機會變得甚微……
而現實裡,有一對美國父母和他們的女兒一起,寫了兩本名為《親愛的兒子》《親愛的女兒》的童書,把父母對孩子一生最美好的祝福和期許都一筆一划寫了下來。
媽媽艾米 · 羅森塔爾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暢銷書作家,她一向不吝嗇對女兒的鼓勵。
她告訴孩子,女孩可以玩泥巴踢足球,男孩也可以喜歡洋娃娃,以及世上沒有任何統一的規定,一定要穿什麼衣服留什麼髮型,只要你喜歡就好……
她鼓勵孩子感謝自己的小缺陷,臉上的雀斑或不夠白皙的皮膚,其實都是與眾不同的特徵;
她更會隨時說,人生沒有誰可以一直保持第一,你不用跑得最快,跑出自己最努力的狀態就好……
女兒帕裡斯在媽媽和爸爸的愛意中長大,成為高中時代第一個加入男子籃球隊的女生,還獲得了跆拳道黑帶,大學又去創立癌症互助公益小組……
這套媽媽艾米、爸爸傑森和女兒帕裡斯共同創作的《親愛的兒子》《親愛的女兒》,中文版即將由未小讀引進上市。
在親情的相處中,一句及時的鼓勵、一份美好的祝福,往往最簡單、最質樸,也最難。而說出口的愛,又如此充滿力量。
這兩本可愛的繪本,是寫給世間所有兒女的動人情書,鼓勵他們做最好的自己,愛自己的內和外在。
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父母,「不善說愛」而產生的誤會,希望我們的孩子不用再體會。
世界上沒有100分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小孩,我們都是在互相包容、鼓勵和愛裡成長的。
希望媽媽和我們,都可以讓愛的表達不再含蓄。
《親愛的兒子》
[美] 傑森 · 羅森塔爾 & 麗斯 · 羅森塔爾 丨 著
[加] 霍利 · 哈塔姆丨繪
畢婷丨譯
2019年5月 未小讀 丨 出品
《親愛的女兒》
[美] 艾米 · 克勞斯 · 羅森塔爾 & 帕麗斯 · 羅森塔爾 丨 著
[加] 霍利 · 哈塔姆丨繪
畢婷丨譯
2019年5月 未小讀 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