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藝術進了大劇場,走!去文化廣場看脫口秀,聽民謠

2020-12-23 騰訊網

「我們笑果工廠要首次進入文化廣場這樣的大劇場演出了,平常我們自己也只會買三樓的票去看音樂劇」,笑果文化副總裁劉凱麗昨天站在位於新天地廣場五樓一角的自家小劇場裡這樣感慨。

「今年文化廣場年末演出季首次沒有一部國外音樂劇。」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則表示了擁抱國內藝術家的熱情。非常時期,挖掘了本土各門類藝術家的巨大潛力,讓更多觀眾可以在設施一流的大劇場裡觀賞到原本囿於城市各個角落的小眾藝術,且讓其實很有活力的「小眾藝術」和「小眾藝術家」,進入了大眾舞臺、大眾視野。

圖說:《春之覺醒》

從民謠到民謠劇

文化廣場昨天公布了2020年末演出季菜單,其中將於12月11日、12日上演的「民謠音樂戲劇」《流浪之歌·河樂隊》,由央華戲劇的導演閆楠執導,劉燁妻子、法國歌手和攝影家安娜伊思·馬田領銜,與河樂隊一起以音樂表達了民謠音樂人的世界觀。而河樂隊成員小河、萬曉利、張瑋瑋等,也正是8月14日在文化廣場首次登上大劇場的舞臺,演出《回到民謠》形成轟動的組合。那天,還有盲人歌手周雲蓬,他站在文化廣場的大舞臺上說,「我們剛從雲南酒吧裡演出過來,樂器要調一調……」

圖說:《流浪之歌·河樂隊》

閆楠表示,排練之時大家壓根沒考慮過疫情何時結束,就按正常的排演節奏來。8月,北京保利大劇院跟他們說,要恢復演出,請他們來開場。這也是民謠音樂戲劇首次登上大劇場。這部作品充滿童話和寓言風格,充沛著民謠音樂人對音樂的熱忱、情感的珍視、夢想的追求以及人生的希望。在非常時期,「希望」是他們最想傳遞給觀眾的信號。

從吧凳到大舞臺

「笑果工廠的演員,只需要一個麥、一個吧凳和一束光,但是到了文化廣場上的大舞臺,我們需要全新的布置……」劉凱麗站在笑果工廠平素的演出舞臺上說——這裡的舞臺也就二三十平方米,觀眾席擺放了約兩三百張塑料摺疊椅。文化廣場的舞臺僅景深就超過50米,觀眾席有三層1949個座位……去大劇場演出,對於脫口秀藝人而言是榮耀,更是一種挑戰。

圖說:《回到民謠》

平常也大多在酒吧裡演出的民謠歌手也接受了挑戰。文化廣場的小夥伴用電腦繪製了《回到民謠》的布景,並藝術化地融入了歌詞,當然最大的變化是把舞臺的景深減半——直接在舞臺攔腰處就掛上了天幕。以至於,周雲蓬在臺上開玩笑道:「大家好,我們是『橫截面樂隊』,聽說臺灣有個『縱貫線』哦……」

12月15日笑果工廠的龐博、呼蘭、Rock等將帶來一場拼盤,12月20日周奇墨則帶來一場個人專場。他們此番的主題是「消解」——以幽默消解生活的難。這對於他們而言,也是一次走向更多人群的大眾化拓展。

從進口到全國產

文化廣場的定位,原本是國外經典音樂劇,除了英語、德語、法語音樂劇之外,他們還引進過西班牙語音樂劇;版圖早就突破了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擴展到歐洲德奧和南美古巴……在全國演藝市場上,做音樂劇引進,文化廣場是標杆。

圖說:音樂劇《在遠方》

但是,在非常時期,國內交流都不太便捷的情況下,純進口轉為全國產,讓他們突破了自身,也把聚光燈留給國內更多元的藝術家。「我們也從原本的純音樂劇垂直領域,拓展到藝術生活的多元趨勢」,費元洪說。

此舉還基於他們多年來一直孵化的華語音樂劇。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將為12月4日的年末演出季拉開序幕。聚焦普通中國勞動者故事的音樂劇《在遠方》也將於明年1月7日亮相,阿雲嘎不僅主演該劇還擔任作曲……

與此同時,陝西人藝的兩部重量級話劇《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也將回歸文化廣場的舞臺。這兩部作品的運營單位、北京九維董事長張立剛表示:「我們帶著《白鹿原》在30%上座率的劇場裡堅持了5個半月,而這次還帶來《平凡的世界》更是希望觀眾可以從中汲取力量和勇氣……」(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圖說:《平凡的世界》

馬上評丨人人都有高光時刻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有登上舞臺的高光時刻。非常時期的舞臺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也讓更多的本土藝術工作者登上了矚目的舞臺。

從綜藝《樂隊的夏天》出道的福祿壽樂隊是由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三胞胎女生組成,兩位讀的是作曲系,另一位專攻豎琴。她們日前走上上海音樂廳的舞臺演出流行樂,內心充滿謙恭:「平常大概只有彈豎琴的那位才有機會來音樂廳演出……」當然,此番走進音樂廳的觀眾大都也是第一次走進「古典樂的殿堂」,二樓也坐滿。福祿壽成立僅2年,擁有大眾影響力也不過半年。明天,同樣出道於「樂夏」的樂隊HAYA又將登上音樂廳的舞臺。主唱黛青塔娜是出生在青海德令哈的蒙古族,與馬頭琴手張全勝是夫妻,兩人若不是踏上巡演高光之路,那多半是在家帶娃。藝術工作者若沒有舞臺,沒有觀眾,那就沒有光。

文化廣場為控制好年末演出季的票價,讓儘可能多的觀眾走入劇場,還在昨天雙十一推出了套票。人人都有登上舞臺的高光時刻,也是基於人人都參與了有序治理,彼此控制好距離和分寸。如此,才會有和諧的舞步,舞出共享品質生活的佳作。(朱光)

相關焦點

  • 李誕和他的朋友們進軍大劇場,票價兩年翻10倍,線下脫口秀能走多遠?
    摘要:會越走越遠還是曇花一現 12月1日,笑果脫口秀《李誕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在千人大劇場上演,成為線下脫口秀一次裡程碑式的事件。李誕、呼蘭、何廣智、豆豆等脫口秀明星一一登場,劇場裡笑聲不斷。因為《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節目的成功,脫口秀線上的火爆正轉移至線下,成為異軍突起的舞臺表演形式。
  • 走進大劇場之後,脫口秀還能做什麼?
    隨著三場笑果脫口秀演出本月相繼走進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脫口秀劇場空間越來越大,喜劇在不同空間展現的豐富可能,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周日的最後一些快樂,是笑果工廠給的。」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落幕後,脫口秀演出沒有淡出人們視野,反而越來越成為年輕人新潮的生活方式。2019年,笑果線下演出的觀眾人數達到23.7萬,比2017年增長近500%。
  • 脫口秀走進大劇場,火爆能持久嗎
    上周,笑果脫口秀《李誕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在千人大劇場上演,李誕、呼蘭、何廣智、豆豆等脫口秀明星一一登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笑聲不斷。由於《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節目的成功,線上火爆的脫口秀正轉移至線下,成為異軍突起的舞臺表演形式。
  • 「民謠天團」助力,九部40場舞臺賀歲檔漸入佳境
    (主辦方供圖)製圖:馮曉瑜  音樂戲劇《流浪之歌·河樂隊》11日晚獻演於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作為年末演出季備受期待的一部分,其既非音樂劇,也非傳統戲劇。民謠界最有代表性的一批音樂人登上戲劇舞臺,開始了有趣的新嘗試。「沒有做成百老匯式的音樂劇,對我而言是一件好事。」民謠音樂人郭龍說。  「今年是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年末大戲第一次沒有國外大戲。」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介紹。
  • 「藝術脫口秀」背後,尷尬或水土不服?
    雖然「藝術脫口秀」這種「非嚴肅」的講述方式並非被完全認可,卻也成為一種品牌,從美術館公共教育平臺起步,到劇場售票脫口秀的演繹,羅依爾也在不斷打磨內容,但「藝術」終究是小眾的,尤其是疫情之下,美術館公教活動和劇場演出均未開放,羅依爾也切實感受到關注藝術的人比以前少了,此時藝術普及化教育又將如何進行?
  • 推薦| 那些開在商場裡的劇場
    它處於美羅城的5樓,這也是上海、乃至全國第一個開在商場裡的劇場,在開業時,戲劇仍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圈子,4年過去後,這裡已是全國文化戲劇舉足輕重的地標。 上劇場的舞臺上,從來都不缺明星。包括有錢都搶不到的《如夢之夢》;經典戲劇《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以及去年上映的原創劇目《么么洞捌》等。
  • 脫口秀的風口和浪尖:從冷門小眾到一票難求
    「以前我們演出總是要給觀眾普及什麼是脫口秀,剛開始可能用兩三分鐘的時間介紹這是個啥,現在不用了,只要一個演出打了脫口秀三個字,就有人買票。」活躍在廣深的脫口秀演員皮球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不過六七年時間,這個在中國國內原本冷門又小眾的藝術形式已經登堂入室,一票難求。
  • 街角與藝術完美邂逅 青島首批16個時尚藝術街區名單公布
    「撂地」進階 且看街頭藝術  說起街頭藝術,北京天橋堪稱中國民間曲藝的發祥地,而天橋藝人的「撂地」傳統在經過百餘年風雨之後,已經演變成了如今德雲社、青曲社的演藝劇場模式,然而街頭仍然是民間藝術活性的敏感指標。 「撂地」這個古老的表演模式,在今天的街頭藝術氛圍裡迎來了新的進階。
  • 古典樂、民謠、音樂劇……即墨打造青島音樂文化新地標
    11月20日、21日,「小柯劇場」2020音樂劇新作《想把我唱給您聽》在即墨博蘭斯勒大劇院連演兩場,導演小柯親自登臺出演男一號「戶可乙」,把「柯氏音樂劇」的全貌展現給青島觀眾。小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即墨之行,既是推廣音樂劇文化,也是出於對即墨建設者的敬意。
  • 徐崢任藝術總監,李誕領銜脫口秀,上海國際喜劇節年底歸來
    11月20日至12月31日,演藝大世界·2020第六屆上海國際喜劇節將在演藝大世界的核心劇場全面展開,用笑聲帶領觀眾告別2020,迎接新的一年。今年的喜劇節因為疫情,暫別了涉外演出,基本都是本土陣容,但也因此,喜劇節成為了國內各種喜劇原創的展示平臺。
  • 如果這就是新民謠,就讓「民謠」去死吧
    多年以後,張瑋瑋在採訪中這樣回憶他們的河酒吧:「那陣子看什麼東西都隔著一層熱空氣,就是青春的那種巔峰狀態,覺得太美了。」 「那時候大家都熱愛音樂,很多聽民謠的人也在聽搖滾,聽搖滾的人也在聽民謠,不像原先分類分得那麼清楚。那段時光的點點滴滴都是從心窩子裡出來的,我就覺得我活著這輩子就保持這樣子就可以了。」
  • 青島將打造時尚藝術街區,讓街頭更「帶感」
    1、「撂地」進階,且看街頭藝術說起街頭藝術,北京天橋堪稱中國民間曲藝的發祥地,而天橋藝人的「撂地」傳統在經過百餘年的風雨之後,已經演變成了如今德雲社、青曲社的演藝劇場模式,然而街頭仍然是民間藝術活性的敏感指標。
  • 簡單的形式擁有巨大的能量 脫口秀走向線下能否異軍突起
    上周,笑果脫口秀《李誕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在千人大劇場上演,李誕、呼蘭、何廣智、豆豆等脫口秀明星一一登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笑聲不斷。由於《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節目的成功,線上火爆的脫口秀正轉移至線下,成為異軍突起的舞臺表演形式。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上海和北京,就有超過100個脫口秀品牌。
  • 從古典樂、民謠到音樂劇
    人民網青島11月25日電 11月20日、21日,「小柯劇場」2020音樂劇新作《想把我唱給您聽》在即墨博蘭斯勒大劇院連演兩場,導演小柯親自登臺出演男一號「戶可乙」,把「柯氏音樂劇」的全貌展現給青島觀眾。
  • 不能忘記的中國元素相聲傳統藝術之美,長沙相聲演出劇場—半趣齋
    長沙半趣齋相聲表演近些年來靠著德雲社的影響相聲劇場開始逐漸被大眾接受相聲演員們也進入大眾的視線內被大眾所熟知和喜愛進茶園喝茶、聽傳統相聲也不再只是老一輩們的愛好現今變成了年輕人的一種娛樂從小嶽嶽「我的天吶」的網絡走紅到「相聲有新人」等綜藝的大勢來襲不僅讓大眾真正了解了相聲藝術也增加了大眾對傳統相聲的喜愛但是由於地域的文化差異對於長沙城裡喜愛相聲演出的我們來說傳統的相聲表演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它成了只是活躍在網絡和電視上的藝術
  • 臺灣恆春民謠進鄉團 上演民謠歌舞劇
    華夏經緯網7月1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老中青5代組成的「恆春民謠進鄉團「,近年常獲邀離島表演,而今年上半年雖因疫情演出停擺,但卻醞釀出更驚人的全方位實力,他們將民謠結合戲劇自編自演,近日除登上臺灣傳統藝術中心,還將巡迴到北投、臺中。
  • 脫口秀演員月入1500,這是「段子」還是現實?
    推開隊伍旁邊的一扇門,便是後臺,裡面的演員,像是剛剛熱播的《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還有號稱「笑死」徐崢的何廣智……走上脫口秀這條路,都從門外的觀眾起步,先聽後說。暢想未來,他們手指著遠方,畫著一棟棟房子!
  • 集結10臺演出,上海文化廣場開售2020新春大禮包
    新年伊始,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傳統公益項目「新春大禮包」如約而至。今年的新春大禮包集結了10臺21場演出。包括百老匯音樂劇《追夢女郎》、《「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和世界名曲交響音樂會》、芭蕾舞劇《胡桃夾子》、芭蕾舞劇《天鵝湖》、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共計10臺21場演出、900張公益票與低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