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識廣第212次推送
最近,廣州正在大力清除不規範地名。所謂「不規範」即「大、洋、怪、重」四類地名。
具體來說
大——就是像「中央首府」「龍御天下」「歐洲花園」這樣看起來很氣派實際上又山寨得很誇張的地名。
洋——就是像「馬可波羅大廈」「曼哈頓社區」「香榭麗舍小區」這樣的中西結合的「假洋鬼子」。
怪——就是像「99大廈」「加州1886」「BOBO自由城」「皇庭御景」這種QQ空間式的「非主流」地名。
而最後一項「重」(chóng)就是指重複的地名。比如在廣州市內重名率很高的 「前進路」「建設路」「人民路」……
其實在廣州,有許多神奇的地名,它們或通俗易懂煙火氣十足,或蘊藏了美好而深刻的寓意,有的藏著不少典故,有的又看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本期,識廣君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細數那些廣州的神奇地名。
迷惑路名大賞
對《廣州地名學》有過9.9999%研究的識廣er大概都知道,地鐵飛翔公園站是沒有公園的,團一大廣場也沒有廣場。
不僅如此,白雲賓館也不在白雲,在越秀。
海珠廣場、海珠南路、海珠中路、海珠北路通通都在越秀區。
而海珠路——沒有錯,它在番禺。
公交天河站在黃浦區,而著名的黃埔大道確實在天河區。(天河黃埔你們咋肥四?)
廣州有中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路,但偏偏有些路名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德政中路、德政南路、德政北路就是「吉祥的一家」,這一家裡卻沒有德政西路和德政東路。
老城區東邊有「大東門」,卻沒有「大西門」,有一個「西門口」卻沒有了「東門口」。
「小北路」和「大南路」聽起來對仗工整,相當登對,也同在越秀區,但是實際上一個南北走向,一個東西走向,可以說是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還有一些地名重複率雖然不算太高,也足以讓打車不看路的你暈頭轉向。如果你不仔細看看導航,分分鐘穿越大半個廣州,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奇葩路名往這看
你可能不相信,在廣州這麼一個講究意頭的城市,居然還存在著很多聽起來就不太吉利的地名。
比如洪秀全故鄉花都的——殺官坪和鬼橫崗。
還有「大墳墩」、「白墳窩」、「貓墳」、「鬼路坑」、「鬼窿口」、「鬼橫湧」這些地獄朋克系列。
而像「跳死貓」、「夾死狗」這種和小動物相關的恐怖地名也同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在「羊城」廣州,與「羊」有關的地名居然只有37處,而廣州地名中出現最多的動物是——龍,至少有1600多處地名與龍相關。
(網友統計的廣州帶動物的地名 | via 廣州美食生活大全)
像荔灣區龍津路、天河區龍洞、番禺區蟠龍街、海珠區龍和裡和越秀區祥龍裡都是大家熟知的「藏龍地」。
而像雞、鵝作為家禽界的驕傲,也在許多廣州地名中頻頻被提及。比如雞欄街、雞春崗、鵝旦嶺、天鵝街、飛鵝影和鵝掌坦等等。
至於為什麼雞和鵝會被提名?大概是因為,它們真的很好吃吧。
除此之外,廣州還有犀牛路、鹿鳴街、鴨料巷、田螺墩、鷹爪樹街、蟾蜍石街……
以及坐落在廣外外校旁,隱藏在詩情畫意的「廣花一路」、「夏花一路」之中,很煞風景的——「平沙蛤乸田路」(蛤乸,粵語中青蛙的意思,俗語「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意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好意頭,路路通
在廣州的老城區,有一個傳統的婚俗,那就是婚車要繞行人民公園附近的吉祥路、長壽路、萬福路、百子路,並且不能走回頭路。
(via廣州日報大洋網全媒體新聞中心羅楓霖、羅浩天)
像如意坊、泰康路、吉祥路、同福路、惠福路這樣「福氣滿滿」的道路也是老一輩人日常「打卡」的代表地點。
在CBD上班的你又知不知道,珠江新城附近的華明路、華城路、華利路、華就路合起來就是「名成利就」,而興國路、興盛路、興民路、興安路合起來就是「國盛民安」,海安路、海居路、海樂路、海業路合起來就是「安居樂業」呢?
(「國盛民安」 | via廣州日報大洋網全媒體新聞中心 羅楓霖、羅浩天)
(「安居樂業」 | via廣州日報大洋網全媒體新聞中心 羅楓霖、羅浩天)
除了這些隱藏的「意頭」,廣州有一個「皆佳街」,普通話讀起來十分拗口,但用粵語讀起來卻是同一個音,寓意也十分美好。
同樣「粵普雙頻」的還有一條叫「履理裡」的小街,字面上看起來有些複雜,但意思卻很有深意——「無論有多遠,也要講道理」。
而作為許多「廣漂」的第二故鄉,廣州還有許多以「安居樂業」為願景的社區,比如居安裡、居心裡、居正裡、良田安居巷和南基居義理。
除此之外,像接官亭、相公巷、英俊坊……這樣的吉祥地名更是比比皆是。
藏在路名裡的氣質
廣州東山口有一個「寺貝通津」,是許多文藝青年的拍照打卡地。其實這個看起來很像「日本名」的地名含義非常簡單, 「寺」就是東山寺,「貝」就是背面,「通津」就是通向碼頭的意思。所以合起來就是:寺廟背面通向碼頭的路。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雲海通津和荷溪通津。
荔灣有一個「荷溪三約」,聽起來是不是很詩意?
其實 「約」最早是一種鄉村組織的名字,相當於街、坊,是個聚居點。把「約」用在地名中的情況,在全國只出現在廣州、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區。同樣有「詩意」的還有耀華北約、荷溪三約、寶源中約和泮塘首二三約。
說到文藝,怎麼能不提滿是「詩意」的二沙島呢?
橫貫二沙島中央的兩條路——大通路、煙雨路,路名源自宋、元兩代的「羊城八景」 中的「大通煙雨」;二沙島南北兩岸的晴瀾路、晴波路分別來自明代「八景」的「珠江晴瀾」和1986年版「八景」中的「珠水晴波」。
取名靈感源自清代「羊城八景」中的「琶洲砥柱」的砥柱街,則是因為離二沙體育訓練中心特別近,還被寄託了一重培養中國體壇中流砥柱的願望。
還有像蒲澗街、春曉街、潭月街、漁唱街、粵臺路、玉宇街、靈洲街、雲影街、菊湖街等一大波從宋、元、明、清歷代多個版本的「羊城八景」中摘出來的路名也同樣位於二沙島上……
你還嫌不夠?識廣君只好向你丟出集合了「春夏秋冬」套餐的長春巷、春暉街、春暉三街、春樹一街、夏湜街、夏林二街、夏園大街、秋湜街、冬湜街、……
一聽就迷倒了很多讀書人的如意坊,書坊街,詩書路,紙行路,觀綠路,煙墩路,江月路,西江月街……
以及出自《論語》《左傳》等古代典籍的執信路,文德路,賢思路,培正路,秉正路,雅言路,仰忠路……
怎麼樣?本期是不是乾貨滿滿?各位識廣er還有沒有私藏的「打卡」街道呢?歡迎在留言區補充哦~
本期撰文
哀醬
廣州市路痴技能大獎賽金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