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一月,天氣便漸漸冷了,天色也比夏天暗得早,下班的時候偶爾能碰到夕陽餘暉的美景,想用手機留住"落日黃昏曉,清風襯晚霞",卻拍下一張又暗又模糊的廢照。這是逆光拍攝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鉑爵旅拍在為新人拍攝時也遇到過,但為什麼總能完美解決?其實,選對時間、找對位置、用對補光,掌握這三要素人人都能拍出唯美逆光大片。
一、時間:日出、日落
圖註:鉑爵旅拍作品
逆光拍攝,通俗地說,就是拍攝的時候,鏡頭迎著光源(太陽、燈光等)的方向。通常,日出或者是日落的時間最佳。因為光的強度和色溫都比較低,能夠很好地渲染氛圍,於攝影者來說不會刺眼,於被攝者來說不會太熱。
如果當時又是在海邊,趁著斜陽搖曳於海平線,微風拂過水麵閃著金光,新人做出動情輕舞的姿勢,快門一按,一副唯美夢幻的美照就完成了。
二、位置:正逆光、側逆光
圖註:鉑爵旅拍作品
逆光分為很多種,最常見的大類是正逆光和側逆光。如果將太陽直接拍入畫面之中,便把它稱為"正逆光",不將太陽拍入畫面,則稱為"側逆光"。
正逆光拍攝時容易產生輪廓光和髮絲光,比較困難的地方是,太陽在一天當中的位置有高有低,會影響拍攝的效果。拍景色、物體時還比較好調整光源效果,但如果是拍攝逆光人像,就要注意處理人像面部的髮絲和服裝的細節,才不會影響成片的觀感。
圖註:鉑爵旅拍作品
側光拍攝,有利於突出展現人物與景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可以適當運用人工補光,記錄下色彩絢爛的天空,充滿視覺震撼力。"正逆光"與"側逆光"的運用區別在於,如果正逆光的反差過大,會導致主體過暗,硬要將主體拍得很明亮,又會造成背景完全過曝死白,這時就可以利用"側逆光"來控制反差避免畫面過曝。
三、補光:想盡辦法補光
圖註:鉑爵旅拍作品
多數情況拍攝逆光,調整好相機(或手機)的參數,找到正確的對焦點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些情況需要補光來完成一張逆光照。因為逆光拍攝一般都會造成臉部曝光不足,所以大部分時候都需要對人物的面部做出光線的補充。
但是日常中不可能每個人都正好隨身攜帶散光燈、反光板等物品出門,這時如果夠靈活運用現場環境就很棒了,比如白色牆體、白色衣服、白色購物袋等。利用太陽加上白色反光物體的折射,就可以很好地勾勒出人物側面輪廓,保證臉部有足夠的亮度。
圖註:鉑爵旅拍作品
日常中,許多攝影愛好者都在跟"光"較勁,因為光線強度控制得好,就能拍出自己理想中的照片。明星甚至有專門的打光師,在網絡po"營業照"時一般也先調亮光線、白平衡,可見,光用對了萬事可成。對光的應用,鉑爵旅拍就頗有心得,才有了以上三個凝練到位的攝影技巧。給客戶明星般的旅拍體驗,將順光、側光、逆光等一網打盡,來鉑爵旅拍開啟尋光浪漫旅行吧~
編輯:甘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