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男孩子,她們還是丟下功課去吃茶。 一整個下午,長篇大論地說著理想男人的細節條件,她們都有信心,一出來社會,便可以找到這樣的異性,說不定同時有兩個到三個一起來追求,使她們難以選擇。 前程一片美麗的薔薇色。
這是亦舒的原著中,我非常喜歡的一段描寫,有鎖鎖,有南孫,有嚮往,更有看到結尾再回望時的唏噓。
內地的劇版《流金歲月》把故事從香港搬到了上海,依舊是蔣南孫和朱鎖鎖的故事,依舊一個是被「圈養」在家的嬌小姐,一個是「寄人籬下」的「野玫瑰」。
看劇情簡介,劇版應該也是保留了原著中十幾年的時間跨度,蔣南孫和朱鎖鎖兩人從少女時代橫跨到青年,南孫備婚,鎖鎖育女。並且把原著中不多出現的小姨戲份加重,由袁泉來扮演。
時間改編為現代當下,南孫不再是高高在上,住在山頂或淺水灣的富家千金,旁人不得靠近,更是改為了「家道中落」,僅僅保留著比普通人家境優渥一些的富養女兒。
鎖鎖在原著中風情萬種,也的確踩著男人爬過階梯,所以很容易演出一股綠茶味,就目前改編的方向來看鎖鎖毫無茶味,南孫也更接地氣。這算是改編的成功之處,也看得出劇組是精心挑選的兩位女演員,與觀眾既有距離又親近,好像在看別人的故事,又好像在講述你我。
劇版同樣保留了祖母講究的特點,「不能用裝魚的長盤子裝炒菜」,還有愛打麻將的媽媽,亂投資又沒腦子的爸爸。最重要的,還有那幾位「理想男人們」。
看完前四集,先在這裡簡單做一些對比,為之後追更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