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年輕的34歲芬蘭女總理桑娜.馬琳(Sanna Marin)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喜訊,曬出自己和丈夫的合影,並且配文道:
「我很開心、也很感激能與我摯愛的男人共度餘生。我們一起見證和經歷了許多事,曾同甘共苦,也曾患難與共。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生活在一起,然後我們長大了、變老了,迎來了我們深愛的女兒。在千萬人中,你就是最適合我的那個人。謝謝你始終陪伴在我身邊。」
喜悅之情,益於言表。
馬琳和丈夫馬庫斯在他們18歲時相識,至今倆人愛情長跑已長達16年,現如今有一個兩歲半的可愛的女兒。
喜訊一出,桑娜.馬琳再一次成為國際間的新聞人物。而距她第一次成為焦點人物,還不到一年。
2019年底,時任政府交通和通訊部長的桑娜.馬琳被推舉為新一屆總理,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引起關注,她不僅是芬蘭有史以來擔任政府首腦的最年輕領導人,也是目前全球最年輕的現任領導人。
桑娜.馬琳作為一個女性的從政之路,可謂是一個傳奇,但在芬蘭這個國家,女性參政一直是他們的傳統。
一 「彩虹孩子」到總理的成長之路
桑娜.馬琳1985年11月出生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對於馬琳來說,她的童年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馬琳的母親是在孤兒院長大的,父親脾氣暴躁,酗酒成性,在馬琳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家,留下她們母女倆獨自生活。後來,母親重新組建了一個新家庭,可是這個新家庭有些特殊,她有兩位母親,她的家庭被稱為「彩虹家庭」(女同性戀),馬琳被貼上「彩虹孩子」的標籤。也正如此,她小時候經常覺得自己是隱形的,因為「那是不能討論的事情」。
初中畢業時,馬琳的成績才剛剛夠讀高中,高中時,她甚至一度覺得「自己是班上最差的學生」。馬琳在她的博客中曾提到她的青少年時期。15歲時,她在麵包店工作,高中時靠發雜誌賺錢,高中畢業後曾在商店做過收銀員。三年之後,她進入坦佩雷大學攻讀行政科學學位,她是他們家庭第一個大學生。
來自底層「彩虹家庭」的隱形人,如今卻走到總理的位置,馬琳回憶到與媽媽的教育分不開。媽媽不僅非常支持她的選擇,還經常鼓勵她去嘗試新的東西,跟著自己的心走,而且經常對她說:「只要想做,任何事情最後都能做成。」
早在讀大學之時,馬琳已經開始參與公共政治;她在政壇可謂是一匹黑馬,崛起速度驚人。
22歲那年,馬琳被選為市議員;
2012年,27歲的馬琳正式踏入政界,當選為芬蘭坦佩雷市市政議員;
2013年至2017年擔任市政議會主席;
2019年6月,她出任交通和通訊部長;
2019年12月,34歲的馬琳成為芬蘭歷史上最年輕的政府首腦。
短短七年,馬琳從一名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到成長為芬蘭歷史上的第三位女總理,不可謂是一個奇蹟。
二、最年輕的總理桑娜.馬琳-一位與眾不同的領導人
芬蘭史上最年輕的總理,第三位女性總理,全球最年輕的在任總理,她的從政給芬蘭注入了一股年輕的活力,也讓世界看到年輕一代領導人的風採和能力。
對於全世界而言,這顆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還是有些陌生,但是在芬蘭,坦佩雷大學性別研究教授約翰娜.坎託拉曾說,「她不是憑空出現的,她很討人喜歡」;46歲的坦佩雷當地教師亞裡卡利奧回憶起與馬琳在十年前一場選舉討論上的情形,馬琳淵博的知識和令人信服的觀點仍歷歷在目,「多年來,她證明了自己是芬蘭最聰明的政治家之一」。《紐約時報》也發文稱讚:"對許多人來說,她擔任領導人是「自然會發生的事」。
雖然一直在政壇,但是馬琳的私人生活卻一點也不單調,也一點都不神秘。她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喜歡在社交媒體上曬自拍、曬娃、曬旅遊照,還時不時跟當時的男朋友馬庫斯秀下恩愛。更加嫻熟地運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細節,拉近自己與民眾的距離。
翻開她的ins,曬自拍,大口吃棉花糖
曬裝飾、旅遊照,冬夏一樣都不落,和普通的女孩沒什麼兩樣
在孕期時,曬孕照
甚至在孩子出生時,還分享過自己哺乳寶寶的照片,當時加在照片上的標題是,「這周,這個小傢伙一直在不停地吃。」初為人母的她還感慨,「我整晚都不能睡覺,只有當孩子和我母親在一起的時候,我才能睡會。」
孩子出生後,她和馬庫斯輪流照顧孩子,做家務,一家還偶爾出去旅遊
孩子四周時,專門發了一張圖,一家人其樂融融。
Facebook的頭像也是孩子
雖然有了孩子的牽絆,馬琳也會平衡好家庭和工作,她的伴侶馬庫斯對此稱讚她:「總能優先考慮最重要的事情,做起事情來,不僅專注,還很鎮定。」
「女兒國」—芬蘭
在芬蘭,馬琳的故事其實並不傳奇,跟馬琳一樣能夠兼顧家庭和工作的女性,還有很多。
因為在芬蘭女性的權益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沒有人會認為女性是弱者,也不會有人會給她們的職業設置天花板,更不會出現一旦懷孕生子,職業生涯就會被斷送的風險。
紀錄片《在他鄉的童年》第二集講到芬蘭的教育中,提到女性生育期間的福利,簡直讓我們羨慕。
另外,平靜是芬蘭這個國家的這一種氛圍,沒有那麼多競爭,也不攀比,更講究的是公平,不以財富作為一個比較的指標。
馬琳曾發文稱:「我為芬蘭感到非常驕傲。在這裡,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可以實現自我教育,例如,一個收銀員也能成為總理。」
另外,對於芬蘭來說,女性參政一直是他們的傳統。
早在100多年前,無數芬蘭人對女性權益的爭取,使芬蘭婦女在1906年就獲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芬蘭成為歐洲第一個婦女獲得選舉權的國家,1917年正式獨立後,芬蘭議會中就出現了女性議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有女性擔任議會議員的國家。
到1983年大選後,女性已經取得芬蘭議會30%的席位;2007年,這一數字上升到40%以上。在去年4月的芬蘭議會選舉中,當選的女議員人數達到創紀錄的93個,相當於議會總席位的46%,其中,最年輕的女議員僅為24歲。
女性領導人的頻率也隨著女性議員的人數水漲船高。2003年,芬蘭誕生了第一位女總理安內莉·耶滕邁基,7年後又誕生了第二位女總理瑪麗·基維涅米;在2000年,芬蘭還產生了第一位女總統塔裡婭·哈洛寧。2003年4月,芬蘭成為歐洲首個總統和總理同為女性的國家。
現今女性議員,已經成為芬蘭政壇的中流砥柱。
在馬琳領導的新政府,由12名女性和7名男性部長組成。
聯合政黨的五個黨派主席全部都是女性,除一人超過35歲,其餘都是「85後」美女。
更重要的是,芬蘭的女性領導人大都不是因為家庭,不是因為背景,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而在政壇上大放異彩。
當全世界都在驚嘆:「34歲的女總理,她也太年輕了吧!」
馬林的態度頗為直接:「我從來沒有考慮過我的年齡、性別,我考慮的是我投身政治的那些原因和讓我們贏得選民信任的那些事情。」
「在當前這場主要由老人主導的政治動亂中,馬琳感覺就像一陣清新的微風。」芬蘭藝術家和設計師Kustaa Saksi 評論道,「最重要的是,馬琳的成功證明了每個人都有實現人生目標的平等機會,無論他們的社會背景或地位如何。」
女性,請向前一步
楊瀾曾經談到,38歲的法國環境和交通部長娜塔莉.科修斯科-莫裡塞問她:「既然中國女性普通都進入了職場,那麼請告訴我,為什麼我在中國的官員中很少看到女性?」
其實,在中國的高層管理人員中,女性的確是鳳毛麟角,這是情況不僅在中國,在美國也同樣如此。
「為什麼不能有更多的女性成長為領導者?是不能,還是不願?抑或兩者都有?有沒有一種無形的障礙,會讓女性在職業的某個時刻自動放棄上升的機會?職業女性究竟能不能兼顧事業和家庭?是我們太貪心了,還是我們的社會沒有準備好?」楊瀾發出這樣的疑問。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Facebook營運長謝裡爾.桑德伯格在她的新書《向前一步》中,深刻剖析了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她認為,女性之所以沒有勇氣躋身領導層,不敢放開腳步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多的是出於內心的恐懼和不自信。
顯然,芬蘭這樣的福利國家給職業女性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保障,讓她們無所顧忌地向前一步,那麼,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女性,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給女性們提了幾條建議:
向前一步,勇敢進取放下恐懼,「不要在剛剛駛入職業高速路時就尋找出口。不要踩剎車,要加速。把腳放在油門上,等待必須做出選擇的那一刻!」
與男性相比,女性在職場上的態度仍不夠積極和進取,會在無意識中放低對自己的期望值,甚至很容易就放棄工作。常春藤盟校的第一位女校長曾說道:「我們這代人曾奮力抗爭,以求給你們有選擇一切的自由。我們信仰選擇自由,但沒想到你們選擇的是放棄工作。」
所以,作為女性我們首先要放下恐懼,放下社會對於職業女性的固有偏見,比如:女性在事業上過於活躍會犧牲個人生活的意義,追求事業會照顧不到家庭,缺乏對孩子的陪伴,被貼上「女強人」的標籤,甚至被評價為糟糕的母親/妻子/女兒。
「如果心無恐懼,你會做什麼?」這是桑德伯格對所有女性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平衡工作與生活
伴侶的支持非常重要。認為女性只有放棄家庭才能全身心投入事業的觀點其實並不成立。絕大多數成功的女性都擁有一位非常支持自己事業的人生伴侶。
桑德伯格在書中提到:「以前大家都認為,只有未婚女性可以升到最高領導層。事實正好相反,大多數成功的女性商業領袖都擁有自己的人生伴侶。財富500強企業的28位女性執行長裡,有26位已婚,1位離異,只有1位未婚。她們中很多人說過,『要是沒有丈夫的支持,比如幫著照顧孩子、處理家庭瑣事以及為了我的事業而遷居等,我就不會成功』。」
馬琳在女兒出生後,她和她的伴侶馬庫斯輪流照顧女兒。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芬蘭是唯一一個父親花在學齡兒童身上的時間多於母親的國家。
所以如果你希望另一半變成你真正的人生搭檔,首先得把對方看成與自己地位平等(也同樣有能力)的好夥伴。作為母親,你要堅信,爸爸也能像媽媽一樣照顧好孩子,雖然短期內這個過程會相當辛苦,但是你要相信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另外,「我們需要更多的男人往桌前坐—我指的是廚房的案桌。」我們都需要鼓勵男人在承擔家庭責任方面也往前一步,更加積極。在美國學校改革方面經驗豐富的珍.霍勒倫通過研究證實:伴侶之間的平等關係會讓雙方更快樂。
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
放棄「全能女人」的神話,沒有一個人能擁有她想要的一切。
你知道伊卡洛斯(Icarus)的故事嗎?
伊卡洛斯戴著人造的翅膀飛向天空,父親警告他不要飛得離太陽太近,但是他不聽從勸告,甚至飛得越來越高,終於他的翅膀慢慢融化了,重重地跌落到地面上。一個人同時追求事業和個人生活的成就,這樣的目標當然值得尊敬,女性在學習伊卡洛斯為自己設定高目標時,要記住,現實是有局限性的。
所以,「女性應該對事業上的挑戰持有更開放的心態。如果一份工作能讓她學到新的技能,並且更快樂、更滿足,那就意味著她在自我提升中不斷發展。」
結語:
楊瀾在深思中提到,「女人不應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或者社會平等指標裡的數字;她的價值不是看她做到了什麼職位,賺了多少錢,生了多少孩子,而是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是否擁有了充實豐盈的人生。她應該不受內在或外在的幹擾,並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無論這些選擇是當總統還是做一名全職主婦,都值得尊敬和欣賞。」
最後,我想以馬琳在當選總理後她的目標跟大家一起共勉:
「我想建立這樣的一個社會: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任何人,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生活和成長。」
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