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努力了一周你應該忍不住想放鬆一下吧~
當你點開音樂播放器的搜索框,突然發現,熱搜榜上有一首歌顯得十分霸道:野狼disco。
第一遍:這啥玩意?咋有點尬呢...
第二遍:有點東西,再來聽聽看...
第三遍:來左邊兒 跟我一起畫彩虹 在你右邊兒 再畫個龍(別停......
有的人表面看起來穩重無比,背地裡已經把這首歌循環了百八十遍,還真有點上頭。土到極致就是潮,看似土嗨的喊麥背後,其實隱藏著東北蒸汽波和它的前塵往事。
那麼,蒸汽波音樂到底是怎樣的?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這種風格類型,蒸走你的疲勞和壞情緒,get優雅蹦迪的正確姿勢~
蒸汽波(Vaporwave)
蒸汽波挪用了上世紀80、90年代的情緒音樂風格,如爵士樂、節奏藍調、和懶人最愛的沙發音樂等等,通過切斷、扭曲、混剪等技術手段進行採樣。
觀察一下它的封面藝術,或是點開它的音樂視頻,你會發現,這簡直是各種元素的大亂燉,令人眼花繚亂。
「古早的Windows 95作業系統,出故障飄雪花的舊電視機,昭和動畫美少女,大衛雕塑,棕櫚樹、陽光與海灘,搭配粉藍色調,以及低解析度的失真濾鏡......」
各種怪異元素在拼貼之下,卻碰撞出了奇妙的和諧。
那麼這些衍生的視覺元素來自哪裡呢?
其實和發展歷程有關。蒸汽波融合了city pop、jazz、funk等元素。
City Pop
說到City Pop這種音樂,它取材於日本本土民歌和演歌,還結合了fusion、soul、boogie、disco等多種來自美國西海岸的音樂流派,加上生命力持久的搖滾樂,及New age電子樂雜糅而成。
City pop,顧名思義,描繪的是都市風情,還有享樂主義文化的度假心情。
是不是突然想到,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面,那個燈紅酒綠,奢靡而縱情聲色的年代呢。
City Pop的誕生背景正是昭和年代,一個處於泡沫經濟下虛假繁榮的資本主義社會。同樣的,蒸汽波作為一種亞文化,有時也反映了青年對消費主義、工業時代和流行文化的諷刺與抵抗。
蒸汽波的一大特點是低保真(Lo-Fi)音質,旋律往復中,又加入了沉悶的低音。僅憑耳朵,你就瞬間進入那個水霧繚繞的氛圍,半夢半醒,感覺微醺。有人這麼形容,「整個人像是泡在粉色的大澡堂子裡,聽見隔壁收音機傳來復古動感音樂的剎那」。
致幻流行混入了商場背景音樂,帶來復古感與未來科技的奇妙糅合,既懷舊又超現實。恍惚間,你穿越回了80年代末的霓虹小巷,或是90年代的香港街頭,潮溼,水汽瀰漫,燈影閃爍,還帶著一絲賽博朋克的味道。
下面小編就帶你來聽聽一些代表性的蒸汽波作品叭~
Home -Resonance
HOME是一支實驗性流行樂隊,1990年代初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成立,1996年移居紐約。原始的錄音技術,讓他們最初被視為低保真樂隊,但隨著專輯《IX》的發行,吉他和各種電子鍵盤成為特點,凸顯出清晰的音色。
HOME的音樂受到70、80年代的大衛·鮑伊(David Bowie)和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等音樂人的影響,融合了民謠、前衛搖滾、流行樂等,以及難以分類、跳脫常規的實驗音樂,品位不俗又令人耳目一新。
作為一支後起之秀,他們2014年才發布了《Odssey》(奧德賽)。超越了傳統的蒸汽波領域,這張專輯對懷舊進行了解構,重新詮釋了這一概念。
大熱單曲《Resonance》(共鳴)這首歌只用了三個和弦,而Em只出現了一兩次,所以幾乎是兩個和弦的不同轉位與精妙排列,帶來了這首迷幻之作。
Macintosh Plus -リサフランク420/ 現代のコンピュー
Macintosh Plus是美國俄勒岡州電子音樂人Ramona Andra Xavier的別名,她發行的專輯《Floral Shoppe》(日語:フローラルの専門店,意即花卉專櫃)可以說是蒸汽波流派的開山鼻祖。
視覺美學,霓虹燈,以及80年代流行歌曲的採樣,這些都是蒸汽波決定性的標誌。
超現實主義,壯觀的極簡主義城市景觀,大理石半身像和各種奇怪風物,都被她恰如其分地活用進來,帶給你獨特的美學體驗和藝術享受。
「既溫暖又離奇,懷舊又充滿陌生感,令你愉快也攪動你內心的不安。」
Macintosh Plus敏感地捕捉到網絡的虛擬和集體無意識,有人形容聽完音樂,像是做了一次水療,或者一場冥想,撫慰著碎片化生活之下,當代社會人的焦慮靈魂。
2814-恢復
2814(全形字符寫作2814)其實是英美氛圍和蒸汽波音樂人的一次合作。
兩人分別是電子音樂人Telepathテレパシー能力者(簡稱「 telepath 」)和HKE(「 Hong Kong Express」的縮寫)。這個二人組最著名的一張專輯便是《新しい日の誕生》(新一天的誕生)。
他們的音樂充滿了強烈的戲劇性和電影畫面感,靈性十足,就像是在夢想的高速公路上深夜飛馳,茫茫夜色中開往朦朧的未來。
這張專輯最好完整地從頭聽到尾。流暢的聽覺體驗,能讓你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創作意圖:
「一個通向賽博朋克、反烏託邦、迷幻背景音樂的新世界大門。」
搭配《風之谷》、《銀翼殺手》這樣的上世紀科幻經典來食用,會更帶感哦~
Saint Pepsi(聖百事可樂)- Cherry Pepsi
聖百事可樂是美國電子音樂家和歌手,後藝名改為Skylar Spence。
他的風格比較有趣,融合了迪斯科流行、未來放克(Future Funk)等風格,除了常規操作,他的音樂中還會用到一些特殊元素,如超級瑪麗的遊戲配樂之類。
樂如其名,他的音樂也像是打翻了一瓶可樂,在酸爽的體驗裡給你驚喜。引用他的話說:
「我喜歡優美的旋律,複雜的和弦結構,古怪的合成器和鼓點...」充滿躁動,懷舊和超乎尋常的好奇。"
水上摩託艇、賽車、舊日流行文化配上抓耳的聲音,歡快基調和迷人的合成器無縫銜接。上世紀末復古disco的樸實感,加上新潮的電音技術,難怪有人說是無人時在家做飯的自嗨曲,想想還真是美滋滋呢~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音樂,請動動手指轉發~好音樂,只分享給你在乎的人聽( )
來源:有道詞典&網易雲音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