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虧損,四川信託爆雷,私募基金失聯,還是把錢存銀行吧!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開始,投資者選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確實要注意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一、銀行理財出現虧損

最近幾天,很多買銀行理財的人心態崩了。一向被看做是「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驚現負收益。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有十多家銀行、幾十個理財產品出現了年化負收益,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也是「跌跌不休」。

憤怒的投資者衝向各大投訴平臺,他們想不通,「穩健型」理財怎麼突然就不穩健了?理財經理說好的「低風險、不會虧本金」怎麼就變成了血虧?更有人疑惑,過去同類差不多的產品一直穩健,怎麼現在集體虧損了?

從目前來看,近兩個月來,很多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單位淨值和年化收益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下圖1是某銀行理財產品的表現:

6月8日,有投資人在新浪黑貓投訴發帖稱,在招行理財經理誘導下,他購買了一款號稱R2風險(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招商銀行周周發2.0」,沒想到,從5月份持有到6月初,已經虧損快3萬塊,即使最近一個贖回日贖回,預計損失至少5萬。

新浪黑貓投資人投訴截圖

這款產品全稱為招商銀行周周發2.0理財計劃,產品代碼為107115,2018年發行,5年期,產品類型為固定收益型,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3%;每周二開放申購贖回,認購門檻為5萬元。截至2020年6月11日,「招商銀行周周發2.0」的單位淨值為1.0946,5月初的淨值為1.1052,過去一個月,該產品下跌了1.06%,折合年化虧損幅度高達12.72%!

二、四川信託爆雷

6月11日原本是四川信託幾個信託計劃的最後兌付日。但是當晚投資者接到的卻是無法兌付本息、產品無限期延期的通知。

6月12日,眾多投資者集聚四川信託總部成都川信大廈37樓討要說法,負責接待的四川信託監事會主席孔維文稱,四川信託資金池業務目前遇到流動性問題,在考慮處置資產和引進戰略投資者。

據與會投資者透露,孔總在會上稱四川信託已經沒有一分錢,5月份拆借了9億元。連總部所在的川信大廈都早已抵押出去,資金窟窿高達200多億元,涉及近8000多個投資人。

然而從今年5月至出事前6月11日,本應及時解決問題的四川信託依然在不斷發新產品,9個項目27期共募集到14億6840萬元,最慘的應該是這9個項目的新投資者。

四川信託現場答投資人,群情激憤

投資者問及一年內解決的資金來源時,四川信託方面表示將通過以下幾種方案籌集資金:

1、 變賣資產:川信大廈

2、 引入戰投,尋找有合作意向的機構

3、 轉讓宏信證券公司所持有的60%股份

4、 由股東增加註冊資本15億,由現在的35億增加到50億

5、 催收底層資產,回籠資金

會議期間,四川信託董事長牟躍、總裁劉景峰均作了相關發言,投資者與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和四川省銀保監局的代表也進行了溝通,直到下午19:00,共同籤署了會議紀要,內容如下:

三、天璣財富面臨兌付危機

近日,曾經受兩大上市公司青睞、斥資13.85億接盤深圳海航城的天璣財富,被爆出26億規模產品延期、高管失聯等新聞。據稱,超800名投資人中招,包括34名60歲以上的老人。對此,天璣財富回應:的確出現回款困難和兌付危機,但承諾不會跑路,希望給一定的私人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天璣財富2018年初單月募集量頻頻突破2億,管理資產規模直逼30億。而最新報導則稱規模已經數百億。公司註冊的辦公地點是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大廈100層,據記者走訪,2個月前已經搬走,據稱案件已移交經偵。

據「資管網」報導,800多個投資者向「天璣財富」購買的26億元基金產品,從今年3月起已經延期兌付,本金和利息可能要打水漂。

據當事人講述:

「去年12月,部分投資人已經遇到拿不回本金的情況,終於在今年4月全線爆發;

在基金延期兌付之後,基金的銷售員仍在不遺餘力地推銷產品,拉攏新客戶資金數千萬;

一位今年4月份購買了產品的投資人,因患癌急需用錢,卻無法拿回本金;

一位天璣財富的員工,拿著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500萬,代替公司償還客戶本金。」

其中,還指出投資人中有不少高齡老人:「投資者當中,超過60歲的老人就有34個,累計資產1.184億元。其中一對六旬夫婦,損失尤為慘重,金額高達4000萬元。」

報導稱,6年來,天璣財富主導和參與的資金規模超過400億元。投資者稱年初,天璣財富試圖虛構資產和偽造合約欺騙客戶,在被識破之後高管已全部失聯。

四、最安全的投資是:把錢存銀行!

到銀行存款,雖然和炒股票、炒黃金、炒原油這些投資相比,它又慢,又土,又古老,但它也最真,最實,最安全,最有效。因為:

它能百分百確保你的本金一直都在,不差分毫。

它能在緊急的時候給你救急,危難的時候救命。

它能在平凡的日子裡給你足夠的安全感,讓你睡上安穩覺。

不論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還是定活兩便,大額存單,不說把雞蛋放在每個籃子裡,各種存款,你總得來一款。

活期存款,收益較低,但隨時可用,流動性高,且是存款中基礎的基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選擇。一點存款都沒有的月光族,在疫情封閉隔離中就會倍感焦躁,尤其煎熬。

定期存款,存期固定,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在得到更高收益的同時,還能迫使我們養成強制存款的好習慣。雖然流動性較活期存款略差一點,但也可以提前支取,只是會損失一部分利息。

定活兩便,顧名思義,就是介於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兩者之間的一種存款類型,既能像活期一樣隨存隨取,又能拿到高於活期低於定期的利息,也是一種不錯的存款選擇。

大額存單,類似定期存款,利率更高,存款的起存金額較高,有一定的存款門檻,但也是這幾種存款中收益最高的一種,而且四個點的利息,確實真不低。如果有銀行經理給你推薦大額存單,你可得抓住機會,因為銀行確實不是隨時都有額度的。

2020年,哪裡都不好投資,買銀行理財可能會虧損,買信託,買私募基金也有可能爆雷。現在來說最安全的投資,還是把錢存銀行。在存款保險制度下,如果存款超過50萬,除非銀行破產倒閉,你的存款才會出現本金虧損。如果存款沒超過50萬,那就更加無需擔心了。

視頻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

相關焦點

  • 又有私募「失聯」!20億產品爆雷 上市公司踩雷 更有「先鋒系」也出...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又有私募「失聯」!20億產品爆雷,上市公司踩雷,更有「先鋒系」也出大事!公開信息顯示,上海良卓旗下目前有37隻私募基金,多數基金以投資商業與銀行匯票、供應鏈金融等低風險的金融產品為主。然而,2019年3月中旬,部分投資人收到信息,公司的票據基金無法正常兌付,很快,事件不斷發酵,最終確認上海良卓資產無法兌付的金額約20億元,涉及旗下8隻基金。
  • 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虧損了,銀行是否有責任?
    大家好,我是天下誰能不識君,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在銀行購買了理財產品或者基金,保險之類的發生了虧損,銀行是否有責任?不知道你們是否聽過以下幾句話:理財非存款,購買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心酸吶: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 爆虧80%
    中行原油寶6萬多名抄底原油的大軍,不僅本金虧個精光,帳面上還倒欠銀行一大筆錢......(事件的前因後果,葉檀老師已做過深入分析,戳這裡了解《葉檀:這款產品的投資者 太慘了!》) 可等到4月21日凌晨,銀行給他發了平倉的簡訊,虧了90多萬,可能還要再賠銀行133萬! 哪怕按現在的賠償結果,自擔80%的巨額虧損,你讓老人家怎麼承受啊? 而且,業務員是怎麼忽悠客戶買這種產品的,心裡還沒點AC數嗎?
  • 中國工商銀行也不靠譜了?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但凡投資,就沒有絕對的安全,哪怕收益不高,哪怕面對的是銀行。4.1%的理財也好意思爆雷?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也就是說,客戶買了工行中等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為了存滿一年就賺4%的利息,現在卻被告知40%的本金都虧沒了。銀行理財不得剛性兌付,到底是提升了用戶自負盈虧的風險意識,還是保護了銀行的利益不受損失?真把投資者當韭菜?
  • 四川信託踩雷薛蠻子私募基金,背後牽出「網貸邪教」
    四川信託今年或許是流年不利,日前有傳聞稱,四川信託即將被接管,停止所有資金池業務,高管護照上交。雖然四川信託很快澄清了這一消息,但仍有多個信源稱「四川信託多隻信託計劃踩雷」。探長讀財發現,四川信託旗下一信託計劃不幸踩雷前知名天使投資人、微博大V薛蠻子,投資人近3000萬元本金到期可能無法獲得收益或損失本金。
  • 存款是放在銀行存定期的利息高,還是理財的收益高?
    有網友提問——「存款是放在銀行存定期的利息高,還是理財的收益高?」,我們所擁有的存款,可以有很多種處理方式。從大方向上來看,有銀行理財、投資(事業投資)理財等等,而如果單獨看銀行理財,也有存款與金融類理財的區別。
  •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支持銀行理財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現行理財監管規則對理財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已沒有制度障礙,允許銀行理財公司的公募、私募產品和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銀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銀行理財積極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投資資本市場,截至2020年10月末,理財資金投資股票、債券近17萬億元,市場規模佔比長期保持穩定。保險資金將上市公司作為重要的投資標的,直接或間接投資各類股票、債券約10萬億元。信託公司通過自有資金和信託產品投資股票、債券約2.2萬億元。
  • 又一銀行爆出么蛾子,理財信託巨虧15億血本無歸
    其他還有諸如某銀行被同一個人連續騙貸15次,虧損9300萬讓人捉急,這家銀行被人連續騙15次,累計損失9300萬;又或是招行等銀行首次出現銀行理財虧損,卻明確不擔責,投資者盈虧自負。 而前幾天又突然爆出,山西潞城農商銀行認購的大業信託設立的一款信託理財計劃,認購金額15億元,投資收益年化8.5%。
  • 去銀行存款怎麼存最划算?銀行職員:這2個月存利息最高
    來源:不執著財經在當前很多網友的眼裡,現在銀行存錢利率這麼低,根本跑不贏通脹,似乎已經沒有什麼人願意把錢去存銀行了。可能對於70、80後群體來說,現在都還欠著銀行的房貸,還要養孩子,還要日常生活費用支出,每個月下來,也剩不下多少錢了。而且,即便是剩下了一點錢,也要積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實際上,對於購房者來說,每個月還貸的壓力卻是非常沉重的。所以,這部分群體在銀行裡面很少有存款。再者,90後群體在銀行裡面基本上沒有存款。90後主要是追求及時享受,快樂當下的群體。
  • 鉅派投資再「爆雷」,2.3億私募資金被「挪用」!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鉅派「踩雷」,鉅派2010年因房地產項目起家,彼時風光無二,不過在地產後周期,鉅派開始涉足股權類、供應鏈金融類和影視類基金,而盲目的擴張也是其後期不斷爆雷的根源。不過事情卻在四個月後出現反轉,鉅洲資產發來《臨時信息披露公告》,公告稱在本基金募集及存續期間,明安萬斛基金管理人國投明安及其實際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周明,通過偽造交易法律文件、投資款劃款銀行流水、投後管理報告、部分資金已到帳的銀行網頁及視頻,惡意挪用基金資產,並已於2019年10月20日失聯。
  • 天首集團: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你以為的保本並不保
    根據媒體報導,最近多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據統計有200餘支銀行淨值理財產品最新淨值低於1元初始淨值。  怎麼回事?許多投資者懵了,銀行理財不是保本理財嗎,怎麼會虧損呢?  以招商銀行代銷的旗下理財子公司季季開1號為例,產品成立於4月中旬,為純債淨值型產品,每3個月定期開放申贖。
  • 鉅派投資再「爆雷」,2.3億私募資金被「挪用」
    2016年後,鉅派開始盲目擴張,與此同時,其經營業績也一落千丈,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股價較最高點縮水近95%。近日,有媒體報導,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鉅派投資旗下一款私募產品出現資金被挪用的情況。其中基金管理人是鉅洲資產,基金託管人是招商證券。三年後基金到期,投資人本以為基金到期清算將拿回本金和相應收益,卻等來了「私募資金被挪用」的消息,300萬元本金不翼而飛。其實,這不是第一次鉅派「踩雷」,鉅派2010年因房地產項目起家,彼時風光無二,不過在地產後周期,鉅派開始涉足股權類、供應鏈金融類和影視類基金,而盲目的擴張也是其後期不斷爆雷的根源。
  • 持牌私募30億巨雷背後:75隻基金,募資近86億,連續踩雷上市公司
    據證券時報報導,有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對接的理財經理宣稱產品有公司兜底,籤訂「預約受讓協議」合同,並且以合同形式承諾保本回購,甚至規定了逾期預約受讓違約金等。像這樣承諾保本保息的產品,不下於10隻。在爆雷前一個月,收益更是高得瘋狂。2、產品未備案。
  • 有2萬元存款,存入銀行好,還是支付寶好?存銀行一年能賺多少錢
    尤其是打工族,每到發工資當天或者第二天,會立馬把錢轉到銀行賺取利息。不過,也有一些人看不上銀行存款利率,賺取利息都抵制不了物價上漲。更樂於投資到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例如:股票、期貨、基金等。以抵制物價上漲帶來的貶值,做到真正的錢生錢理財觀念。昨天,我妹妹讓我幫她存款,我還挺驚奇的。我反問她,你不是有銀行卡嗎?或者存支付寶也可以啊。
  • 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主要包括: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  細分來看,規模前五的依次為:銀行理財23.4萬億元;證券業資管18.23萬億元;資金信託17.94萬億元;非股票公募基金13.47萬億元;委託貸款11.44萬億元
  • 信託VS銀行理財 它們有什麼區別
    來源:同花順財經很多投資者都去銀行買過理財產品,不少投資者分不清信託產品和理財產品的區別。那麼什麼是信託產品,什麼又是銀行理財產品呢?銀行與信託也有很多相同點,他們均是由國家銀監會發布,受銀監會直接監管,在可信度上保持步調一致。投資者需要重點注意的是,無論是信託產品還是銀行理財產品,都不可以向投資者承諾保本,無論是口頭或是合同中都不可體現此。另外在利益分配上,二者的收益基本都是以稅後公示給投資者。
  • 信託、銀行、保險組團丨「炸雷丨」
    最近,信託產品的集中暴雷,已經讓人「聞信託色變」了。然而,上面這些暴雷都是餐前小菜,接下來要講的160億信託暴雷大瓜,可以讓大家看清楚這些信託都是怎麼被玩爆的。一這個160億的驚天大雷,源於2年前發生在湖北的一場資本收購案。
  • 銀行存多少錢才算VIP,會有什麼額外的福利嗎?
    有網友提問——「銀行存多少錢才算VIP,會有什麼額外的福利嗎?」,VIP服務是穩定客源的一種方式,不論是餐廳還是各種娛樂場所,都有VIP制度,銀行也不例外,但是每個商鋪的VIP門檻均不一致;那在要如何才能成為銀行的VIP客戶呢?
  • 黑龍江前首富朱吉滿「翻車」 諾亞、渤海銀行踩雷信邦製藥併購案
    而且據Wind信息,西藏譽曦公司在獲得股權後,已將全部持股進行了質押,質押方是中信信託,至今尚未解押。從信邦製藥近幾年財報來看,業績波動明顯,2018年淨虧損近13億元(合併報表口徑)。對於此年度虧損,公司解釋稱,由於子公司中肽生化的產品客戶主要在美國,受中美貿易摩擦和競爭加劇等影響,業績未達到預期,商譽進行大量減值計提。
  • 現在有1萬多閒錢,存銀行利息太低,有什麼理財可以選擇?
    有網友提問——「現在有1萬多閒錢,存銀行利息太低,有什麼理財可以選擇?」,一般來說,銀行的普通存款利息確實不高,加上一萬塊的本金,比較少,這樣算下來,其實一年的利息也只有幾百塊。這樣看來,確實不太適合理財。可以考慮以下幾款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