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裡的「酵母」到底是啥?

2021-02-06 烘焙地球村


(▲點擊上方視頻,了解酵母)

古往今來,利用酵母製作的食品數不勝數:麵包、醬油、酒、奶酪等等。這些發酵類的食物似乎都有一些共通的魅力與美味,而呈現出這種魅力的關鍵所在,就是酵母。

(▲點擊上圖獲取青桔饅頭配方)

而麵包製作的秘訣圍繞著一粉二種三技術,即使用量很少,但酵母絕對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是麵包的靈魂,所以我們要對它足夠了解,才能駕馭它作出美味的食物。接下來跟隨地球村一起走進酵母君的世界吧!

 酵 母 百 科 /Content

01 /什麼是酵母?

02 / 酵母在麵包中的作用?

03 / 酵母有哪些分類?

04 /天然酵母有哪些優勢

05 /如何在家培育天然酵母種

06 /自製天然酵母種必備知識

酵母是一種活躍的單細胞兼性厭氧型真菌。它在無氧的環境下生長和繁殖的過程中,分解麵團中的糖份,形成二氧化碳、酒精,生成的乙醇和有機酸。酵母在發酵的過程中,麵團膨脹,令做出的麵包綿軟可口,並使麵包產生獨特的味道與芳香。

(▲點擊上圖獲取潘娜朵尼配方)

麵筋擴展作用:酵母初產生CO2之外,還有增強麵筋擴展作用,使酵母產生的CO2能留在麵團內,增強麵團保氣能力。② 生物膨鬆作用:酵母在麵團中產生大量的CO2,並由於網狀組織的形成而被留在麵筋網絡中,使麵包疏鬆多孔,體積變大膨鬆。③ 提高麵包的香味:酵母在發酵時,能產生麵包特有的發酵味道,發酵時除有酒精產生外,還伴有其他與麵包風味為有關的物質生成。④ 增加麵包營養價值:因酵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在酵母體內蛋白質含量幾乎佔到一半,且主要胺基酸含量充足,尤其是穀物中較缺乏的賴氨酸有較多含量,另一方面,還有豐富B族維生素。

(▲點擊上圖獲取酵母圖文詳解版)

如今麵包製作,通常會使用兩種酵母:一是商用酵母,它包括鮮酵母、活性乾酵母、快速乾酵母等等。另一類是自家制的天然酵母,例如魯邦種,黑麥酸種,酒種,葡萄菌水等等。

商用酵母


鮮酵母

鮮酵母,它還有一個別名是溼酵母。呈粘土溼潤的塊狀。因具有耐低溫性,也適用於長期冷藏或者冷凍保存的麵團如冷凍可頌。它的保質期短,密封冷藏,不可冷凍,保存1—2周。

鮮酵母適用於短時間發酵的軟式麵包,如甜麵包、布裡歐修、白吐司等甜度較高的麵包。(注意,一般乾酵母的用量是鮮酵母的三分之一哦!)

活性乾酵母


活性乾酵母是由鮮酵母經乾燥並製成粒狀的酵母,水解活化後使用。適用低糖度麵團,因水分較少,乾燥低溫保存可達1年。活性乾酵母適用於硬式麵包,如法棍等甜度很低的法式麵包。又稱即食酵母,速發酵母,麵包機酵母,快速活性乾酵母,呈棕色細小顆粒狀,含有乳化劑,吸水性高,發酵速度強且穩定,後勁足持久。可直接揉入面中混合,乾燥低溫保存約1年。即發乾酵母又分為耐糖與不耐糖兩類,耐高糖乾酵母用於含糖量8%以上的配方,例如一些麵包,西式面點等含糖量高的發酵麵食;低糖乾酵母用於無糖或低糖濃度的配方,用於含糖量8%以下的配方,例如我們平時吃的饅頭包子等低糖配方的發酵麵食。天然酵母是由覆著於穀物、果實上和自然界中多種細菌培養而成,在烘焙時,每一種菌都會散發不同的香味,讓麵包的風味更多樣化。近年來自家培育的天然酵母很受歡迎,主打天然酵母麵包變成很多麵包店營銷的重點。與市售麵包中使用的商用酵母相比,天然酵母中的各種乳酸菌、醋酸菌等菌類產生的有機酸,令製作出麵包具有獨特的香味和酸味。特徵:發酵力比一般酵母要弱,但帶有葡萄乾的微甜風味特徵:將水與黑麥混合即可製作出來,擁有獨特酸味,含有高濃縮的乳酸菌。特徵:在啤酒花的蒸煮液內添加馬鈴薯等澱粉質,培養出來的發酵種,能夠讓麵包具有抗菌力,發酵力較穩定,顏色淺白,帶有微微的苦味與素淡的風味

特徵:酒精氣味、酸味苦味、微微的酒香,給麵團帶來溼潤的質感。酒種做出來的麵包特徵是:皮比較薄稍微有點曲的香味,比較滑的口感特徵:果實成熟會增加甜份,果皮上的酵母就會分解糖,發酵能力比較弱,帶有微微果香,酸酸甜甜。特徵:增加麵包味道的深度,更加凸顯穀物本身的風味,使麵包表皮略厚,表皮顏色更好,增加麵包酸度,風味飽滿自然,增加成品內部Q彈溼潤不粘牙的口感,幫助內部組織形成不規則蜂窩狀孔洞。適用:適合做一些傳統歐包,如法棍、法國鄉村麵包,黑麥麵包等。①自製天然酵母能使麵粉充分吸收水分,熟成時間長,製造出對人體有益的有機酸;②天然酵母是由多種有益菌培養而成,在烘焙時,每一種菌都會散發不同的香味,讓麵包風味更獨特,口感更有層次且多樣化;④經過長時間發酵的自製酵母麵包,可以擁有更長的保質期,不易老化,保溼性佳。天然酵母的培養(起種)和維持(續種)需要時間、精力、豐富的經驗去養育。相對於商業酵母發酵速度快,穩定性好易操作等特點,天然酵母的發酵時間較長,保存條件也比較嚴苛,但是能為食物增添非常天然的野生酵母風味與營養價值,讓很多麵包師對培養天然酵母樂此不疲。

製作魯邦液種方法


(▼點擊下圖可放大觀看)

(▲雙擊上圖獲取魯邦種脆皮吐司配方)

①魯邦種是日本人音譯levain而來,魯邦種因水和粉的比例不同,分為固體酵種和液體酵種。而大多數情況下說到魯邦種都指的魯邦液種。②麵團比較軟比較稀的適合於固體魯邦種,麵團相對於比較硬的建議添加液體酵種。
③用粉跟水的1:1比例去續養,便是液體酵種;用粉跟水的2:1比例去續養,就是固體酵種。
A:可以選用全麥粉,但最好是裸麥粉哦,因為裸麥粉中的野生酵母菌最多,風味會更加濃鬱,含有過多防腐劑和添加劑的粉類不適宜當做原始培養粉。A:直飲水即可。若水質過硬或漂白粉太多可選擇純淨水。蒸餾水理論上沒有微生物,不適宜酵母菌的生存,不適合用來培養自製酵種。Q:自製酵種為什麼總要丟棄一部分,太浪費了,不扔可以嗎?A:一般在家製作麵包,使用不了太多自製酵種,若不及時丟棄,酵種在幾日餵養後,會達到驚人數字。

舉例:

第一次餵養:20g酵種+20g高粉+20g水=60g新酵種。

第二次餵養:60g新酵種+60g高粉+60g水=180g新酵種。

第三次餵養:180g新酵種+180g高粉+180水=540g新酵種。

A:配方時經常會看到「水粉比1:1」酵種,「100%水粉比」酵種,其實這兩個酵種是同一個,前邊的比例指的是餵養時高粉和水的比例。餵養時,加入的高粉和水重量相同,比例為1:1,每次餵養都是相同重量的高粉和水,所以酵種含水量為100%。

看完這篇文章,以後再去麵包店,你也可以自信地問一句:這種麵包用的什麼酵母?什麼酵種發酵的了!瞬間趕腳自己好專業好膩害的樣子

願大家做出的麵包越來越有自己的"味道!"要堅持,要加油
如何製作國人愛吃的德式麵包?女性麵包師,也可以做得很精彩

相關焦點

  • 「天然酵母」是場騙局!教你一眼認出好麵包
    自從有了胖達人麵包添加香精的事件,你是不是擔心,有很多主打「天然酵母,無添加人工香料」的麵包店家,其實,背地裡都添加人工香精?
  • 讓麵包柔軟的秘密 天然酵母之謎
    這種一窩蜂的流行麵包,多是大顆、包餡的軟麵包,擁有如歐式麵包的體積和外型,骨子裡卻是臺式麵包的柔軟和細膩,因此業界定義為「臺式歐包」或「歐皮臺骨」。想要弄清楚這股流行背後的秘密,記者搜羅6家共28款打著「天然酵母」口號的麵包,請到謝煒貞、麥可.溫德、陳清海、李振銘等四位烘焙專家試吃並破解,讓消費大眾清楚知道,自己吃下肚的是什麼麵包。
  • 「麵包新語系列」天然酵母葡萄乾鄉村麵包
    葡萄乾鄉村麵包By phoebesong天然酵母葡萄乾鄉村麵包是在鄉村麵包麵團的基礎上加入葡萄乾做成的。天然酵母鄉村麵包基礎麵團內裡溼潤,口感微酸,是法國鄉村人家常吃的主食麵包。加入果料的麵包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可以掩蓋微酸口味,層次更豐富。接下來的幾周,我會陸續更新用這個基礎麵團做的幾種麵包,除了果料不同,整形也不同。
  • 認識麵包酵母
    可是市場上很多麵包,都是添加劑、多油多糖、多白面,長期吃這樣的麵包對身體健康不利。健康的麵包應該是歐洲傳統的麵包,特點是外脆、裡面溼軟的無油無糖麵包。配料只有麵粉、水、酵母、鹽。想要更好吃些,可以加一些果乾,比如核桃、葡萄乾、無花果、紅棗等。
  • 「甜到心坎」純素·無油·豆沙麵包
    而豆沙麵包每咬一口都充滿治癒後的小確幸。今天呀,咱們的風兒輕輕就為大家帶來自己研發的「純素·無油」款豆沙麵包,有機會一定要試下呀!一、食材/工具「波蘭種」1.全麥高筋粉100克2.水 100克3.鮮酵母
  • 麵包愛好者眼中的兩間「寶藏店」裡,到底藏著啥?
    而這種「寶物」,就是麵包。作為一個麵包的腦殘粉,在城中尋找有意思的麵包店就成了「小麥部」的天職!來吧,看看本期的尋「包」遊戲有沒有發生在你的身邊。— 天然酵種吐司 —當曾經的工科設計師將專注與嚴謹投入對自家天然酵母的培育,一款靠臉也靠譜的吐司就此誕生。來自新疆的白杏、桑椹經7天發酵而成的酵母液,來為麵團們著一抹醉人的胭脂色腮紅。吃起來比看上去更美!(圖中紫紅色吐司片)麵包的質感綿密紮實,彈性滿分,柔軟且有嚼勁兒!
  • RECIPE |日本銀獎「米麵包」
    今天分享一個我最近特別喜歡的「米麵包」白白胖胖,軟軟糯糯,有獨特的大米清甜香氣,口感鬆軟有韌勁。單吃或者做成三明治都非常不錯。對於家裡沒有廚師機的我來說,可真的太費勁了推薦一個不用廚師機就能快速出手套膜的方法——隔夜冷藏發酵(也適用於做偏鬆軟的純全麥麵包、牛奶吐司等)具體步驟看製作過程🍳 製作過程將A組材料混合在一個容器裡(B組材料一點都不能加!
  • 麵包裡的酵母到底是什麼?1篇文章輕鬆了解,輕鬆做出好麵包
    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面點類製品(麵包、包子、蛋糕等)的消耗量都與日俱增。很多人也開始喜歡上自己在家做烘焙,畢竟自己動手做出來麵包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中西式面點的製作其實都離不開三個要素,那就是麵粉,水,還有酵母。
  • 如何把國內最流行的「日式麵包」做得好吃?
    02 / 日式麵包為何在國內如此流行?03 /  如何做出一枚好吃的日式麵包?日本麵包的發音「pan」,其實來自於葡萄牙語的「pão」。在16世紀,歐式麵包以及發酵烤制技術,隨著葡萄牙船裡的槍炮和基督教一起到了日本。雖然日式麵包來源於歐式麵包,但歐式麵包為了方便保存,一般少油少糖,口感幹硬,實在不適合咬肌並不發達的亞洲人食用。因此即使麵包傳入了日本並幾番推廣,最終也未能在日本流傳開來。麵包在日本真正興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 春風十裡 不如來「真·麵包」學做真麵包
    蒸汽石板的作用到底是什麼?使用和未使用,對於成品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影響麵包口感的真正因素是什麼?為什麼別人做出來的麵包軟又Q,你做出來的確是硬石頭?水量放多放少?糖量放多放少?油量放多放少?酵母該多該少?放什麼糖,什麼油,什麼水?什麼酵母?各種材料先放後放,對於成品的質量和口感,又分別會有什麼影響?
  • 「生吐司」到底是什麼?
    從2013年日本大阪的麵包房「乃が美Nogami」第一次推出「生吐司」,到現在國內各大麵包房和烘焙品牌紛紛把這個單品作為主打產品推廣,「生吐司」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但這個概念同時又保持著一種人人都在談論卻又都不知所謂的神秘感——將近7年過去了,我們似乎都很難說清到底什麼是「生吐司」。
  • 臺北探店之「Semeur」
    「Semeur」延伸閱讀......品牌緣起獻上美味麵包,播下幸福種子Semeur法文意為「播種者」,音同「甚麼!」Semeur裡的每位夥伴,也以播種者的虔敬姿態撒播著幸福種子,烘焙師溫厚的雙手如大地之母悉心孕育著各種千滋百味,讓每一款麵包,都能傳達對人與大自然的尊重敬意,期盼為更多人帶來味蕾的豐富體驗,賦予生活全新的啟蒙。品嘗獨特美味,享受幸福滋味Semeur以尊重自然的心意,使用嚴選食材,烘焙出風味獨特的麵包。
  • 日本淺草之外還有隱秘的「裡淺草」,拜訪貓咪神社、昭和風澡堂
    當地人才知道的觀光客未開發地區「裡淺草」是在淺草寺以北的一帶住宅區,不同於擠滿觀光客的淺草,「裡淺草」交通稍稍不便、觀光人潮稀少,也保留了更濃厚的下町風情,物價也比東京市區較為平價呢!近來裡淺草一帶更增設許多咖啡館、餐廳,新舊混合的風情是東京迷必逛,而靠近隅田川的公園,更可以一覽晴空塔的美景!以下,就跟著「樂吃購!
  • 散發著麵包香味的文案,一口就醉了丨臺灣「吳寶春麥方店」文案欣賞
    所以,驚豔到你的味蕾、並紮根於你的記憶的,可能是一塊口感輕盈絲絲入扣的甜點,一碗湯底濃鬱麵條筋道的拉麵,一份寒夜送上門的熱騰騰的外賣,或是見證了從膨脹站立到撒上糖霜全過程的、帶著靈魂的、活的麵包。就比如臺灣的這個麵包品牌「吳寶春麥方店」。
  • 「2000大卡的美食」到底長啥樣?
    你是在「減肥」嗎?
  • 想當吃貨,酵母這東西,你必須能扯兩句!
    千萬可別這麼說,國外老麵包店,都必須養著一鍋老酵母。沒有這鍋,咱敢拍胸脯跟你保證,沒人敢說自己是「麵包老店」。當年對於窯烤麵包覺得十分的新奇,接連跑了好幾家窯烤麵包店參觀,也買了大量大量的各種書來看,研究這麵包到底怎回事?!
  • 春夏秋冬「野生酵母」的養種麵包,每周只賣2天
    寵物圈裡可謂包羅萬象,除了世人皆愛的貓狗,有些強心臟的人還會養蜘蛛、蜥蜴。最近,我又發現了一個特別的新「寵物」——酵母菌。一年四季,依循著時間的變化,有那麼多酵母菌可以養,它難道不香嗎?!03關於「畑のコウボパン タロー屋」位於日本埼玉縣浦和區的「畑のコウボパン タロー屋」就是家全部使用自製野生酵母製作麵包的人氣店鋪。店內每款麵包跟隨著季節的變化,配合不同的時令酵母來製作出最新鮮、最好吃的風味。
  • 「麵包」之上的文明|麵包有故事
    懶人極簡版:Dough(麵團)源自「構築、建立」的印歐字根,有「構造萬物」的含義。代表「養家餬口的人」和「賴以生存的」的英文單詞都是在「麵包」的基礎上創造的。Companion(夥伴)和Company(陪伴/公司)的字面意思都是「一起吃麵包」。麵包是什麼?一種主食而已。不要小看麵包。
  • 用自製黃油、打發黃油、普通黃油,做麵包到底有啥不同?
    接下來說一下今天我們的話題:用自製黃油、打發黃油、普通黃油,做麵包到底有啥不同?黃油小夥伴們一定都不陌生,這真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小惡魔,恨它是因為它是個熱量炸彈,但它的柔軟口感還有濃鬱乳香又讓人心甘情願淪陷,同時它在烘焙中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法甜、餅乾還是麵包都離不開它。
  • 一次吃掉 37 款「百年義利」麵包,扮了回老北京
    在那之前,麵包是只有住在東交民巷的洋人們和有錢人才吃的起的稀罕物,而在那個冬天,義利食品公司遷移至北京之後,幾分錢的麵包,讓「西點」第一次正式大規模入駐京城百姓的餐桌。老百姓爭相排隊買義利麵包的盛景,不亞於第一家肯德基開業時的場景。即便幾十年過去,當初義利稱霸的歲月,依舊是桃李和賓堡無法追及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