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力資源部的姐姐帶到營銷部的那一天,還是職場小白的K哥,是頗有一番鬥志的。
那個時候,營銷部裡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會議室裡,前輩們穿著剪裁合身西裝,接待客戶,討論項目。一直到下班時間,其他樓層的燈光已經稀稀拉拉,只有營銷部這一層,還是燈火通明。K哥覺得,這是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地方。他相信,自己一定會在這裡有所作為。
都知道,當初有多理想,現實就能讓人有多心傷。這個樸實的道理,百試不爽。真正進入營銷部工作之後,K哥才發現自己的天真。
公司也許對他是有所期望的。一開始給他安排的工作,是跟著一位資深的業務經理。前面幾個月,主要是跟著經理的助理阿姨,做一些基礎的內容工作。部門領導的意思,是讓他先熟悉業務性質和客戶,然後再接觸客戶。聽上去挺有道理。於是,K哥老老實實坐了幾個月的辦公室。
這幾個月,也許是他工作當中最開心的一段時間:同事友愛,工作熱情,充滿希望。學校裡講的都是理論,老師再風趣,把知識點講得天花亂墜,也都是紙上談兵。哪怕是在實習期間,基本上也是隨隨便便混過去。進了公司,才是直接進入市場的第一線。他現在每天面對的,都是全新的東西。加上公司著力培養,同批進來的人,只有自己跟的是最資深的業務經理。他的心裡,對前途充滿了希望。而且,因為他的到來,助理阿姨的工作量也減輕了很多。因此,她對K哥的態度特別友善。
然而過了這幾個月之後,K哥卻還是「被」坐辦公室。本來說好要跟著經理跑客戶的時間,也是一再延期。基礎工作做幾個月還好,但做了將近小半年,一點變化都沒有,就讓人有點著急了。他先和助理阿姨聊了聊,沒啥下文。等經理出差回來,他鼓起勇氣,直接找經理,談自己的工作進展和安排。得到的回應,卻是客氣有餘,實質全無的車軲轆話。
他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咋就那麼不被待見呢?
過了很長時間,K哥多方打聽之後,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位經理一直業績很好,但因為一些原因,公司不可能再升他。而他知道自己升職無望後,也開始有一些小動作。憑著多年積攢下來的資源和人脈,公司拿他沒有辦法。正好招進一批新人,老闆看到K哥各方面資質不錯,就把他安排在經理這裡,也是希望他多少能起點作用。正因如此,經理不但不樂意K哥過來,而且對他存著深深的戒備。他還關照助理阿姨,重要的資料不要透露給K哥。資料尚且如此,更不要說直接見客戶了,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K哥這一頭,壓根就不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傻乎乎做好安排給自己的工作,不像期望中那麼「會來事」,也就沒起到預期的作用。好在他雖然不怎麼會來事兒,但能力還是不錯的,後來轉到了其他部門,發展得很好。
職場生涯開端的這幾個月,成為他學到的第一堂功課:百思不得其解時,出問題的不一定是自己,也許是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