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全身盔甲堅硬無比、外形清奇

2020-12-23 快科技

你知道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海洋霸主」是什麼樣的嗎?

據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之所以叫「耳形範特西蟲」是因為,這種動物體長約4釐米,長相奇特頭部狹長,長度接近身體總長的一半。頭殼前端兩側向前延伸,中間則有一個明顯的凹口,這使得它的頭殼形狀,特別像一對兔子耳朵。

科學家表示,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

據悉,耳形範特西蟲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從5.2億年前出現,到2.5億年前滅絕,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7億年,可見生命力之頑強。

相關焦點

  •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的「兔耳朵蟲」
    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從5.2億年前出現,到2.5億年前滅絕,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7億年,可見生命力之頑強。
  • 5億年前的蟲子,用周杰倫的專輯命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耳形範特西蟲復原圖(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霍秀泉繪)參與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90後」碩士研究生孫智新說,把5億年前的「兔耳朵蟲」命名為「範特西」,一方面是因為這種蟲子長得太怪,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的難以想像,另一方面,也是想用研究向周杰倫的經典專輯致敬。
  • 5億年前的蟲子,為啥用周杰倫專輯《範特西》命名?
    交匯點訊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提到「範特西」,你會想到什麼?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
  • 中美科學家發現 5億年前海底「樹葉」
    原標題:中美科學家發現 5億年前海底「樹葉」   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生命研究
  • 那一波揮之不去的神曲——「耳朵蟲」的秘密
    儘管人群中有99%的人都報告有過「耳朵蟲」,但關於「耳朵蟲」還有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英國雷丁大學的心理學家菲利普•畢曼(Philip Beaman)經統計發現,大部分耳朵蟲只會持續30分鐘左右的時間。而越是覺得音樂重要的人,越難以擺脫耳朵蟲的糾纏。而且,耳朵蟲的困擾程度和時間無關:你越注意到它,它給人心理帶來的厭煩越嚴重。
  • 5.1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一種三葉蟲,因長著「兔耳朵」而滅絕
    通過化石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早在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發生之前,三葉蟲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毫無疑問,三葉蟲曾經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物種,整個寒武紀時期,它們都幾乎沒有競爭者,這讓它們在寒武紀時期,曾經迎來了進化的鼎盛時期。
  • 13歲男孩竟患這種罕見病,全身痂皮似「盔甲」!
    湖南永州13歲的昊昊(化名)患有多種羧化酶缺乏症,全身多處皮膚被一層厚厚的黑色痂皮覆蓋,整個人如同被裝在了「盔甲」裡,痛苦不堪。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經過精心救治,孩子全身「盔甲」褪去,於5月19日順利出院,回歸正常生活。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精子,長度驚人還刷新了一項記錄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在一枚緬甸化石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可以追溯到一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一個巨型精子能有多長?介形動物巨型精子結構示意圖 (Smith et al., 2016b)放眼整個動物界,已知最長的精子屬於二裂果蠅Drosophila bifurca,這種只有幾毫米的昆蟲可以產生長達5.8釐米的超長精子,超過了體長的20倍。
  • 科學家發現1.5億年前「魚龍」:桶狀胸腔適合深潛,胃中殘留沒消化的...
    近日,科學家們在英格蘭多塞特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個晚侏羅世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1.5億年前的神秘小型海洋爬行動物。 古生物學家雅各布斯是貝勒大學地球科學博士研究生,也是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的合著者。
  • 「耳朵蟲」讓你不學都能會,期末有救啦!!
    「我不喜歡這類音樂,主觀上都排斥,但是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卻會了,不經意竟然哼唱起來!」心理學家就此現象提出了「耳朵蟲」概念。 「耳朵蟲」源於德語單詞Ohrwurm,指歌曲或其他音樂作品的某個片斷不由自主地反覆在某人腦子裡出現的情況。心理學家菲利普·畢曼統計發現,大部分「耳朵蟲」只會持續30分鐘左右的時間。
  • 自駕遊重慶,發現一個5億年前的石頭城,那裡的石頭會開花
    在重慶酉陽龔灘古鎮逗留了1天1夜後,有人提議去酉陽板溪鎮的疊石花谷看看,距離龔灘古鎮的車程是2小時,據說那裡百花盛開,不僅是開在泥土裡,而且還開在5億年前的石頭上,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諾大的山地花谷,在2017年以前只是一個遍地石頭的荒山,沒有人知道,這些漫山遍野的石頭竟然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單細胞生物化石,它們已經在這裡經歷了5億年的風吹雨打,這種生物叫做「藍藻」,這種化石叫做疊石層,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化石。
  • 2億年前 四川盆地發生了什麼?
    受訪者供圖約2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演化事件。原本相連的歐洲-北美-南美-非洲聯合古陸解體,中間出現大西洋開裂。滔滔海水之中,冒出綿延上百公裡的火山群,它們夜以繼日地噴發,濃煙和火山灰遮天蔽日,地質歷史上三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此拉開序幕……2億年前的四川宣漢,大量蕨類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被風吹散,飄落河流中,被水流聚在一起,再被沙土「封禁」。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綠藻:已有10億年歷史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美媒稱,在中國發現的有10億年歷史的綠藻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綠藻。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月24日報導,由於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代海藻,科學家或許距離確定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何時開始形成又近了一步。
  • 韓國宣布發現1億年前可站立鱷魚,科學家:只是一串腳印而已
    韓國大學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遠古鱷魚。本來發現鱷魚不算稀奇,但韓國大學宣稱,這種鱷魚跟恐龍類似,可以站立行走。韓國科學家表示,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生活在1.1到1.2億年前,因為泗川市在遠古時代曾是沼澤,所以能夠保存完好的爬行動物的腳印。一開始,科研人員認為腳印可能是由翼龍留下的,因為翼龍在地面時用兩條腿行走,與這些足跡的形態吻合。
  • 科學家發現1.2億年前恐龍頭皮屑,意義十分重大
    這種曾統治地球上億年的物種,曾經是強大和力量的象徵,但卻因為某種原因,在6500萬年前從地球上銷聲匿跡了。人類現在只能通過化石來重塑恐龍當年的輝煌。最近,科學家又有了一個意義重大的發現,那就是恐龍脫落的頭皮屑,這為我們揭示了恐龍相當重要的生理機制,那就是蛻皮。
  • 最堅硬的昆蟲,想踏扁它很難,這麼堅硬的盔甲是怎麼長出來的?
    根據報導,近期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刊登了一篇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河濱分校的博士生和教授通過研究發現了鐵定甲蟲異常堅硬的秘訣。在北美洲西海岸,鐵定甲蟲被認為是最堅硬的昆蟲,它不僅能夠承受住捕食者的擠壓,甚至還能夠扛得住路人的踩踏,那麼它是怎麼做到如此堅硬的呢?
  • 2.5億年前發現人類腳印?科學家:地球生命也許是一個循環!
    文/仗劍走天涯2.5億年前發現人類腳印?科學家:地球生命也許是一個循環!科學家們發現了2.5億年前人類的腳印,也許人類和地球上的生命是一種循環往復的過程。而關於這一問題,很多人都已經有答案了,因為在科學家們看來,地球是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的。從生物大滅絕的角度來看,在人類之前,地球上出現過很多生命。只不過因為生物大滅絕的原因,逐漸的消失在了地球上。
  • 科學家在45億年前的隕石裡,發現了核糖,或許生命真的起源於太空
    大家在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生物知識,知道科學家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科學界關於生命起源的主流思想,進化論中認為一開始地球上是沒有生命的,後來形成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於是第一個單細胞生物誕生,開始慢慢進化城多細胞生物,然後從水裡走向陸地,再開始逐一進化出飛禽走獸,包括人也是以此變化而來
  • 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為5億年前三葉蟲命名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看著天馬行空的歌詞,耳邊傳來無與倫比的律動,沒錯,這就是周杰倫的經典專輯《範特西》中的主打歌曲《愛在西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