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看到這兩張圖片是否似曾相識,前幾年滿滿智商稅的某上校雞快餐被造謠,說其使用的是速成雞、激素雞、變異雞。其實只是被PS了而以。
今天這位主角或者和PS的效果相差無幾。
來數數看,到底有幾條腿
金框鴴體重28-48克,體長153-183毫米。上體沙褐色,下體白色,有明顯的白色領圈,其下有明顯的黑色領圈,眼後白斑向後延伸至頭頂相連。羽毛的顏色為灰褐色,常隨季節和年齡而變化。
金框鴴繁殖羽
金框鴴是一種小型鴴科鳥,較為常見。常棲息於湖泊沿岸、河灘或水稻田邊。單個或成對活動,活動時行走速度甚快,常邊走邊覓食,並伴隨著一種單調而細弱的叫聲。在廣東,通常是冬候鳥,但留下來繁殖的也不鮮見。
金框鴴非繁殖羽(已開始換羽)
金框鴴幼鳥
最早的巢址,就是地面一簡單凹陷處,連坑不算,無任何巢材,這是放了多大的心啊。根據網上一篇為《金框鴴繁殖習性的初步觀察》的文章中提到,金框鴴孵卵的溫度大部分是依靠自然溫度。
找到親鳥了嗎?!
第一次見它們時還會到巢址逗留,之後再無。
金框鴴雛鳥是早成鳥,破殼1-2天就會離巢隨親鳥進行覓食。
雛鳥的顏色與生境的沙石地十分相似,有助於迷惑天敵不易被發現。
雛鳥大概只有8克重,70毫米長,體型非常小。
屁股翹翹,腿又長,很是可愛。
跑累了歇會。
可愛的PP
一共四個仔
據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陽博士說金框鴴一般每次產卵最多三枚,看來這對金框鴴響應國策超標生產了。
有時走得急,親鳥一不留意就把小崽撞翻個仰面朝天。
親鳥帶著雛鳥藏匿於草叢中。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腳的原因了,雛鳥們往親鳥的腹下鑽,只露出了腳。
有隻小傢伙似乎鑽不進去。
可能是因為地形的原因吧。
孩子們,玩去吧~
所以,這並不是一隻變異的鳥,這是一種出於動物的本能,是鷸鴴科鳥類繁殖育雛期間特有的一個場面。親鳥對於雛鳥的一種強烈的保護性和依戀性的行為,使雛鳥能更好地保持體溫,得到親鳥照顧。
看視頻更生動喔~
巢址抱仔
雛鳥行走
金眶鴴,小型涉禽,夏羽前額和眉紋白色,額基和頭頂前部絨黑色,頭頂後部和枕灰褐色,眼先、眼周和眼後耳區黑色,並與額基和頭頂前部黑色相連。眼瞼四周金黃色。後頸具一白色環帶,向下與頦、喉部白色相連,緊接此白環之後有一黑領圍繞著上背和上胸,其餘上體灰褐色或沙褐色。初級飛羽黑褐色,第一枚初級飛羽羽軸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末端黑褐色,外側一對尾羽白色,內翈具黑褐色斑塊。下體除黑色胸帶外全為白色。冬羽額頂和額基黑色全被褐色取代,額呈棕白色或皮黃白色,頭頂至上體沙褐色,眼先、眼後至耳覆羽以及胸帶暗褐色。虹膜暗褐色,眼瞼金黃色,嘴黑色,腳和趾橙黃色。大小量度:體重♂30-38克,♀28-48克;體長♂153-183毫米,♀153-183毫米;嘴峰♂11-14毫米,♀12-14毫米;翅♂108-121毫米,♀108-119毫米;尾♂55-69毫米,♀53-66毫米;跗蹠♂22-25毫米,♀22-26毫米。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
更多鳥文鳥訊
請關注江門首個觀鳥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