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公共廁所你敢上嗎?
最近,位於日本東京澀谷區的全透明公共廁所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甚至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專程前往拍照打卡。
東京透明廁所
這個位於東京街頭的透明廁所是由曾獲得普利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大神坂茂設計的。
他設計了兩座公廁,分別位於涉谷的分別位於代代木深町小公園與春之小川公園,除了外觀配色不同沒有太大區別。
每座透明廁所都由三個獨立廁所組成:男廁、女廁和一個殘障人士專用。透過透明的彩色玻璃,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內部設施。
為什麼要將廁所這種注重隱私和安全的設施設計成透明?
設計師坂茂解釋說:「使用這種特殊的玻璃是為了能讓人從外面可以看到廁所內的情況,防止有歹徒藏身於廁所內,另外還能方便觀察廁所是否乾淨整潔。」
這個透明廁所是由彩色智能玻璃製成,流經廁所玻璃牆壁的電流使牆壁保持透明。
當有人從裡面鎖上廁所時,便切斷了電流,這些玻璃就會變成不透明的磨砂狀態,保護了使用者的隱私。這意味著,如果突然停電,一切都不會有暴露的危險。
到了晚上,公廁還化身為漂亮的燈箱,溫柔的光線照亮整個公園,可以被公眾當作路燈。
同時出於安全考量,當有人進入廁所後 30 分鐘沒出來,玻璃會自動變回透明並解鎖,以防止有人暈倒在廁所後失去意識不被發現。
東京廁所計劃
公廁不僅是急人之需的基礎設施,更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
澀谷區政府、澀谷區旅遊協會和非盈利組織日本財團合作發起了一個名為「東京廁所」的計劃,在東京澀谷地區設計17所公共廁所,以提升城市形象。
而火遍全網的「透明公廁」正是「THE TOKYO TOILET」計劃(東京廁所計劃)的一部分。
「東京廁所」項目邀請到了安藤忠雄、隈研吾、坂茂等普裡茲克建築獎得主,還有優衣庫藝術總監佐藤可士和、三宅一生產品設計師田村奈穗以及時尚主理人NIGO等16位大名鼎鼎的設計師組成天團陣容,一起為日本公共衛生打造全新印象。
因為每天有各種各樣的人進出公共廁所,考慮到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這17個公廁都配備有無障礙設施,入口還設置了新的標識。
不論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或者是否殘疾,讓每個人都能懷著輕鬆舒適的心情來使用,體現東京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與無限可能。
田村奈穂:紅色公廁
除了透明公廁,在視覺上最吸引人的眼球的應該就是田村奈穂設計的紅色公廁了。
田村奈穂畢業於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旅美多年的她常居住在紐約,所以在改建設計時,她會更考慮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群的不同想法。
▲田村奈穗
田村奈穗設計的公廁,位於東三丁目一個緊挨著鐵軌的狹長的三角區域。儘管空間不大,但田村奈穂卻很好利用了這個地形特點。
她以日式包裝摺紙為靈感,將公廁設計成三個三角形"禮盒"。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間,也使這裡成為一個具有包容性的場所。
安藤忠雄:避雨公廁
不少人一定都好奇著名設計大師安藤忠雄將交出怎樣的公廁設計,是否依舊是最拿手的混凝土風格?
▲安藤忠雄
官網上最近更新展示了安藤忠雄的公廁設計,它坐落於神宮大道公園中,周圍都是櫻花樹,等到春天來了一定會很美~
此次安藤忠雄「試圖讓這個小建築超越公共廁所的界限,成為城市景觀中的一個『場所』,提供巨大的公共價值。」
所以他創造了一個大膽創新的外觀——整個公廁看起來像一座前衛的亭子,柱狀本體上有一個大大的圓形平面屋頂,內側是走廊的造型。
廁所也被形象地稱之為「あまやどり」(Amayadori),有雨棚、避雨之意。
其中柵欄式的外牆設計是一大亮點,它完美地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以及深灰色金屬感內部,增加了公廁前衛格調的氣息。
門上標識代表了內部可以提供的功能和適用人群。
多功能廁所放在入口處,方便殘障人士和推著嬰兒車的父母,包含嬰兒椅,方便給娃換尿布。
槇文彥:魷魚公廁
小孩子最喜歡的,一定是建築大師槇文彥在惠比壽東公園內設計的公廁。
由於公園內有一個章魚造型的滑梯,被當地人戲稱為「章魚公園」,這座公園也被很多孩子當成遊樂場,而槇文彥在把新的公廁稱為「章魚公園」內的「魷魚公廁」。
弧形的屋頂將廁所的四個空間連接在一起,搭配半透明毛玻璃的設計,既能促進空氣流通和自然採光,讓整個廁所空間明亮通透,同時,獨特的外型也呼應著一旁的遊樂設施,更契合「章魚公園」的風格。
為了兼顧不同群體的需求,讓無論是在公園內玩耍的小孩,還是路過休息的上班族,都擁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公廁採用了分散式布局,在各個位置都保持寬闊的視野。
此外,它還比別的公廁設計多了殘疾人優先設備、高齡老人、孕婦優先設備,以及嬰兒護理室功能!
片山正通:原始公廁
這間公廁,來自室內設計師片山正通的設計,他不僅是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就連優衣庫很多旗艦店都是他設計的!
▲片山正通
在日本,廁所最早被稱為「川屋」(kawaya),由土塊和木頭綁在一起製成的簡單設施,但卻能與山川河流融為一體。
片山正通借鑑了「川屋」的概念,他希望公廁不那麼像傳統建築,而是像樹木和長凳一樣與公園融為一體。
這座公廁以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15張牆面排列組合,分割出宛若迷宮的三個獨立空間,不同方向都有著出入口。
片山正通表示,這種設計讓使用者與公廁進行更多交互,就像在遊樂場玩遊戲一樣。
夜晚利用燈帶的引導,將使用者引向三個不同的功能區域。
門口還有功能的標誌,相比標在裡面,這樣更方便辨識。
除了男女廁之外,還有多功能室,滿足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可謂是十分貼心的設計了。
看完這些公廁,不得不感嘆日本的設計,不僅打破了對傳統公廁的刻板印象,而且越是細節之處,越顯示出對人文的關懷!
關注「日語先生」,了解更多日本文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