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發展的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五緣院區)外景。
▲儀式上,廈門眼科中心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捐贈1200萬元善款。
文/通 訊 員 翁天羽 陳 芳
本報記者 劉 蓉
圖/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 提供
12月12日下午,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以下簡稱「廈門眼科中心」)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捐贈1200萬元善款,用於開展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及兒童眼病救助,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廈門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毅恭,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德志,廈門市副市長國桂榮,以及蹦床世界錦標賽男子單跳冠軍張雒,賽艇國家級健將、澳大利亞雪梨賽艇世界公開賽冠軍徐瑩等共同見證了捐贈儀式。
在捐贈儀式上,張毅恭充分肯定了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的愛心之舉。他指出,廈門眼科中心與特區同成長,共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眼科醫生,眼科醫療水平位居國內前列。
不忘初心回饋社會
積極投身公益事業
近年來,廈門眼科中心始終銘記醫院責任,立足眼科的特殊性,堅持回饋社會。據不完全統計,廈門眼科中心累計捐資超1.6億元。2007年,廈門眼科中心斥資成立「光明基金會」,為患者提供救助。播撒光明的步履不停,遍及福建、貴州、寧夏、四川、西藏等地。廈門眼科中心公益醫療隊9次走出國門,愛心足跡遍及柬埔寨、緬甸、尼泊爾、斯裡蘭卡等國家,幫助百萬眼疾患者減免診療費超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9月,廈門眼科中心公益醫療隊應邀參加斯裡蘭卡光明行活動,並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廈門眼科中心先行在福建建立眼庫,近年來,每年完成數百例角膜移植手術,幫助眾多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正是秉持著「不論富貴貧窮,讓每個人都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的初心,廈門眼科中心用實際行動助推我國眼科公益事業的發展,助力我國全民眼健康水平的提升。
▲廈門眼科中心白內障專科學科帶頭人張廣斌教授為斯裡蘭卡患者查眼。
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端
做百姓信賴的眼科名院
為光明而生,為健康而來,廈門眼科中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不斷探索就醫新模式……他們「讀懂」患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百姓就醫福祉,打造「病人滿意、員工滿意、同行認同、社會認同、政府放心」的眼科名院。
「在廈門眼科中心,所有的管理創新方式都是圍繞著患者而設定。」在廈門眼科中心管理層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變化將給社會辦醫機構帶來一系列的機遇與挑戰。作為社會辦醫機構更要發揮公立醫院所沒有的靈活機制,在人才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採購等方面主動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變化,同時主動轉變發展思路及服務方式,才能讓醫療服務惠及更多的社會大眾。」
廈門眼科中心在廈門市醫療界率先成立客服中心,將對病人的服務延伸到院外。在保證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率先推出了平價醫院,降低掛號費,用高尚醫德、優質服務,贏得同行認可和百姓信賴。
「黎曉新名醫工作室」「趙堪興名醫工作室」是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設立的第三批名醫工作室。
深諳人才是改革關鍵
大力引進高端人才、設備
廈門眼科中心一直深諳人才是供給側改革的關鍵,不斷打造人才梯隊為百姓提供優質醫療技術。努力引進高端設備的同時,廈門眼科中心利用「院士工作站」「雙主任制」「全國名醫工作室」「全國疑難眼病會診中心」等創新性機制引進高端人才。如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亞太視網膜學會前任主席、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黎曉新教授,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亞太地區斜視與小兒眼科學會副主席、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原天津眼科醫院院長趙堪興教授,亞洲乾眼學會主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祖國等高端人才的加盟,讓廈門乃至福建眼科的綜合實力大大攀升。
2017年底,廈門眼科中心還發起了「中國眼科醫師明日之星計劃」,已覆蓋全國19個省市,專項安排專科醫師學員進入培訓基地,並完成了專業學習,為培養我國眼科醫學領軍人物、孵化眼科人才貢獻堅實力量。項目運行3年來,已吸引近2000名學員報名,超過300名學員結業,囊括青光眼、白內障、眼底病、小兒眼科、屈光手術、眼科特檢等,結業學員覆蓋28省區(市),累計獨立手術量已超過5萬臺。
廈門眼科中心還通過「雙主任」模式,引進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葛堅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主任盧奕定期來廈門坐診,並在眼科中心開展學術和臨床交流。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副總院長、廈門眼科中心業務院長王騫自豪地說,在福建省眼科學術界裡,能進入全國眼科各個專業學術委員會的有11個,其中廈門眼科中心就佔了8個。
「廈門眼科中心如今不乏名醫專家,他們都樂於在這裡工作,樂於共享醫院成長的碩果。」廈門眼科中心副院長張廣斌告訴記者,「我就是被廈門眼科中心的人才政策吸引過來的,一來十幾年,從一名普通的白內障醫生到現在的副院長,我很幸運,見證了眼科中心的成長。」
伴隨改制步伐,廈門眼科中心從一家區屬二級醫院發展成為享譽國內的三甲眼科專科醫院,從一家單體醫院發展到有51家眼科專科醫院的大型眼科醫療集團。規範的改制,為醫院奠定了發展的基石;規範的改制,給醫院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通過不斷引進人才、改善服務、提升技術,廈門眼科中心現已成為廈門大學附屬醫院、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福建省眼表及角膜病重點實驗室,並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等。
現在的廈門眼科中心,見證並參與特區發展的同時,更是用實力成為福建乃至全國醫學界的一張響亮的眼科名片。國務院醫改辦、國務院參事室、國家發改委、原衛生部醫改司、原衛生部公立醫院改革重點任務協作組以及全國多個省市相關部門領導曾先後到院調研,並給予高度肯定。2018年,22家中央及行業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走進廈門眼科中心,感受該院的跨越式發展以及堅守「不論富貴貧窮,都要服務好每個病人,讓每個人都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的醫院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