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那麼多 為什麼大家都不去圖書館了?

2020-12-22 秒聞視頻

印象中,圖書館還是學生讀書、老人看報還有家庭閱讀的場所。如果不是需要考個什麼證,想要找個讓自己效率高一點的地方,誰還會去圖書館呀!但實際上,城市圖書館的數量遠比我們需要的多。以深圳為例,到2018年年底,深圳市共有圖書館650家。以2200萬的常住人口來計算,深圳平均每3.38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

近五年來,廣州和深圳都爭著要做「圖書館之城」,前者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每八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後者也開始了籌建第二圖書館。面對飛速建起的圖書館,去過的人卻少之又少。廣州市越秀區有118萬人居住,但在去年開放的四閱圖書館,每天只有約578人前往。

除此之外,45.14%的人覺得找書、借還書太麻煩,44.4%的人覺得不去圖書館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滿足閱讀需求。用戶體驗不佳,是我們對圖書館避而遠之的關鍵原因。具體表現在:圖書質量不敢恭維,查書找書的麻煩也可能把人勸退。不僅如此,有些特藏資料還不開放給公眾閱覽。

選書是一個很專業的活,而很多圖書館的館員往往由中老年人充當,缺乏必備的人文學科訓練,更別提更專業一點的圖書館學了。於是,國內圖書館的選書就成了很大的問題。暢銷書榜上,長期佔據高位的都是教你如何過好這一生的「雞湯」學、成功學寶典,以及質量參差不齊的網絡小說。想找本社科類、經濟類的專業圖書……不好意思,打擾了。

查書網頁形同虛設,有時候,即使你在網上查到了書,在書架也未必能找得到。因為按索書號到指定的書架,才會發現書架上亂得像案發現場,書橫著豎著亂放,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書,只能看借書人的運氣。在圖書館能不能讀到你喜歡的書,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

選書難還不是問題,起碼讀者還能進去找書,圖書館裡有些分區你連進去的資格都沒有,比如特藏部和古籍部。普通讀者想要進去看書的話,讀者卡、學歷職稱證明、推薦信三道護身符缺一不可。等你拿到相關證明,破除萬難進去了,想把書借回家慢慢研究,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既然不允許外借,那拍照、複印總可以了吧?抱歉,沒那麼容易,就算給你複印,也要掏空你的錢包。比如,有學者想要影印林履信著作,影印一本竟然要收人民幣45000元。

學者們借閱古籍都如此艱難,叫那些窮苦的文科生怎麼做研究呢?所以,就算最愛讀書的文化人,也不一定喜歡去圖書館。加上如今數字閱讀帶來的便利,要讀書,完全不需要到圖書館。據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近兩年來,我國人均每年紙書閱讀量只有約5本。有4.3億人轉投電子閱讀的懷抱,2018年電子書人均閱讀量達到了12本。一年讀5本紙質書,一天閱讀大概20分鐘,這樣算下來,一本書看完怎麼也需要兩三個月了。如果是從圖書館借書的話,豈不是要續借幾次?

對於日常需要應付繁忙工作、生活的都市人來說,網上辦理續借的麻煩,一次性購買就可以解決。一次性買下來,最方便就上各大電商書城,下單就等書送到家門。去年,某電商平臺合計售賣圖書超過了10億冊,人均一年買7本書。

同樣,如今在實體書店裡買一本書也並不貴。以廣州聯合書店為例,中文文學、翻譯作品價格都在40到60元之間,原版的英文書、日文書百元就有交易。相比之下,外國買書成本要貴得多,所以他們才山高路遠地坐車去圖書館借閱。電子書就更加便宜了,雖然還沒有成為主流閱讀習慣,幾百上千元的Kindle閱讀器更多是美學、生活質量的追求,但各種線上閱讀平臺上的付費小說、漫畫,人人都買得起。

讀書人不再光顧圖書館,圖書館裡的人大多也不在讀書。每天開館前半小時,準備佔座的考研大軍就已在門口等候,他們的背包看起來像是要搬家:電腦、複習資料、筆記、習題,還有幾乎人手一本的《肖秀榮考研政治》。

確實,網紅圖書牆刷屏、高顏值打卡聖地、科技感與時尚共存,這些與讀書並不相關的宣傳語句,吸引了大量慕名前來看看熱鬧的遊客。比如天津濱海圖書館開放的時候,因「濱海之眼」的設計迅速在網上走紅。中庭大廳裡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型白色書牆,令圖書館一開業就成為了曬朋友圈的社交貨幣。

白色書架成為直播從業者、自拍愛好者的文藝背景牆,原本設計成讀書座位的階梯擠滿了拍照的人,想看書的讀者只能退到閱覽室裡。有網友評價稱,這個供觀賞的書山大廳,書架上大部分「書」都是假書擺設,根本不知道120萬藏書量都在哪裡,讀者座位也僅有1200個。甚至有讀者發現,檢索系統找書沒有具體位置顯示,很多書籍也沒有分類。

註冊讀者佔了廣州常住人口一成以上的廣州圖書館,建築外觀像一本立起來的書,玻璃幕牆映著進進出出的人影。內部是商場式的開放設計,來這裡自習的、吃飯的、拍照的、蹭空調歇腳的,齊聚一堂,兒童區傳來的喧鬧聲可以傳到五六樓。

為此,有些圖書館不得不推出一項政策:14歲以下兒童謝絕入館。主要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少兒讀物,帶孩子來一個沒有適合他這個年紀可以看的書的圖書館,實際上除了消費時間,影響他人之外,沒有一點好處。

有的圖書館讓人覺得很神聖:建築一般風格古樸典雅,給人文化沉澱的莊嚴感。館內屋頂的玻璃窗戶,牆邊高大的木質書架,配上昏黃溫暖的燈光,使得前來拜訪的人們,也會進入看書沉思的氣氛中。在館內拍照、奔跑、大聲說話都是會被館員提醒的。這樣營造出適合閱讀思考的環境,既讓來參觀的遊客不破壞氣氛,又能留住讀者。可是現在網紅書店越來越多了,看書之外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了。有時候覺得這是個好事,畢竟可以把更多的人吸引來看書。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是不是骨感呢?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驗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圖書館裡大家都很努力複習考研,可大多數人都考不上呢?
    距離2021年考研還剩三十多天,如果現在走進各大高校的圖書館或者考研自習室,一定是爆滿。有一句話叫「如果你討厭他,那就讓他去考研」,考研的辛苦可想而知。走進各大高校的圖書館,你會發現不僅圖書館裡「座無虛席」,就連走廊裡、樓道上也有同學拿著小板凳、檯燈、毯子就地複習。不是哪一個人很努力,是大部分人都很努力;不是哪一所學校的圖書館爆滿,是絕大多數高校的圖書館都是如此。大家都這麼努力,可為什麼最後大多數人都考不上呢?
  • 杭州圖書館的尷尬——圖書館成「睡吧」
    昨天中午,錢報記者來到位於市民中心的杭州圖書館,大廳沙發上已擠滿了人,借閱區、自修室等各個館區的每一張座位前,都坐滿了前來閱讀和學習的讀者,哪怕個別空著的位子上,桌面上也都擺著厚厚的書籍、水杯以及電腦等物品,用這樣的方式宣告——這個位子已經有人了。不光座位「一座難求」,就連休閒區的一些沙發上,也坐滿了讀者。因為找不到位子,還有不少讀者索性就坐在了窗戶邊上,甚至席地而坐。
  • 澳大利亞最美圖書館都在哪裡了
    各位同學大多都是抱著學習的目的來到澳洲的,在澳洲讀書的氛圍還是很濃厚的,說到文化氛圍,那就不得不提到澳洲的圖書館了!有的風格古典,藏書量令人咂舌;有的設計前衛,文化和建築之美交融在一起。麗娟老師強烈建議大家有時間可以多去圖書館逛逛,不僅能感受下這裡的文化氛圍,也能順道多讀些書!
  • 睡前故事 | 圖書館獅子
    圖書館,是個安靜的地方。初來乍到的獅子從起初的不守規矩到後來的守規矩,又破壞了規矩,最後自覺離開了圖書館。獅子為什麼會破壞規矩呢?因為它無法用語言交流,只能以吼叫的方式來引起馬彬的注意,因為吼叫,馬彬認為獅子破壞了規矩,跑著去告訴館長要求趕它出去。
  • 圖書館≠書架+閱覽室 上海700多所中小學圖書館「變身」
    原標題:圖書館≠書架+閱覽室 上海700多所中小學圖書館「變身」  在申城,中小學生圖書館不再等於「書架+閱覽室」,而成為學校的文獻資源中心、教學支持中心、師生活動中心和對外服務交流中心,實現了功能提升。
  • 兒童閱讀、婆媳問題……都去圖書館找答案
    愛冒險的少年圖書館多了親子閱讀的身影在四川省圖書館的榜單中,我們同樣發現:今年童書的佔比是有史以來最高。2020年初始,學校沒有開課,更多父母選擇領著孩子去圖書館,借閱榜單也多了很多兒童喜愛的書,比如漫畫系列書《阿U》。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資源更新不停頓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從1月24日起緊急閉館,取消所有讀者活動,免除所有到期文獻的逾期款。據省立中山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實現讀者證線上全流程、一站式自助辦理服務,一分鐘即可完成,幫助讀者更便捷地使用數字資源。到目前為止,讀者們通過各種途徑線上續借圖書10262冊次,線上預約圖書1027冊次370人次。」
  • 蘇州第二圖書館開放,來看看江蘇十大公共圖書館,都是城市地標
    品論城市江湖,歡迎來到梁西凹的城市研究所生活在城市中的你,去過幾次城市公共圖書館?天津圖書館作為城市必不可少的文化中心,公共圖書館一般都坐落在城市核心區域,建築設計也都是蘊含了城市的人文內涵,是城市的地標形象。
  • 給東莞圖書館留言的外來工吳桂春:真的不捨得離開東莞,捨不得圖書館
    「真的不捨得離開東莞,不捨得圖書館。」25日下午,記者在東莞圖書館門口見到了吳桂春,他抬頭看著圖書館,眼睛裡閃爍著淚花。初到東莞時,現在的東莞圖書館還沒有開始建設,吳桂春主要從地攤上買書看。2005年9月,東莞圖書館正式開館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前往,還是看自己買回來的書。2008年六七月的某一天,有同事問他,圖書館書多,環境又好,看書還免費,你怎麼不去那裡看書?這一問,讓吳桂春與東莞圖書館產生了第一次接觸。
  • 加拿大的公共圖書館體系有多好?英文不好的移民也能暢通無阻!
    移民後為了能夠更好的融入當地生活,大家往往都會從不同的渠道去汲取各種知識,當然也有很多鍾愛於讀書的移民朋友會選擇在當地的圖書館度過閒暇時間,這裡就不得不讚嘆下加拿大的公共圖書館系統,加拿大圖書館的資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離職回武漢:應在需要我的圖書館裡上班
    問的問題比較集中,包括「什麼時候開始看書」「為什麼要寫留言」「怎麼看待讀書」,大家都對「讀書」的話題很關心。採訪量比較大,人也有些疲憊,還有媒體的採訪因為時間太晚沒有辦法接受。在我入職物業公司後,相關的採訪就少一些,生活也就恢復正常。但是給我的榮譽越來越多,這也是我沒有想到的。
  • 你的桌面多媒體圖書館,喜馬拉雅小雅AI圖書館開箱
    喜馬拉雅最近新發布的小雅AI圖書館倒是完美的解決了這兩個小問題。小雅的包裝正面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一個喜馬拉雅的LOGO,小雅AI圖書館的產品名稱,以及一個產品簡化圖。包裝的背面則是羅列了小雅的包裝尺寸、電源、屏幕、攝像頭等詳細信息,方便我們對它有個全面的了解。整個包裝打開後,配件不多,一個小雅主體、一個電源適配器、一個說明書,沒了。
  • 人生第一次,獻給了福田區圖書館
    福田區圖書館有多文藝2020年6月開始,福田區圖書館的大型夜間活動主題「圖書館奇妙夜」,周五晚間舉辦過不同主題的音樂類演藝活動;7月開始,增加了脫口秀類活動;9月,從咖啡視角展開咖啡生活美學。藝術、文化、生活都涉及到了。
  • 港大圖書館
    每天和雅婷約好在大圓沙發一起自習,如果早上都沒考試,那就一起從寢室過去(有時睡過頭了就讓另一個先去佔座),如果誰有考試,那就另一個人先自己自習一會兒,考完再會和。我們兩個人一人佔據一個沙發,高高的橘色靠背把其他所有人都擋住了,可以專心地複習,有問題也可以小聲地交流,因為兩個沙發離別人很遠,再加上靠背,其他人也聽不見我們講話的聲音。
  • 世界五大著名圖書館之一:紐約公共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是市民文化機構,誰都能進去。正門位於第五大道與41街的交匯處,旁邊就是布萊恩特公園,帝國大廈洛克菲勒和聖派屈克也在附近。圖書館全部都是大理石建成的,已經有100年歷史了依然堅固屹立。圖書館很多重要的閱覽室和公共空間也以捐贈者名字命名。
  • 一大早那麼多杭州人排隊,他們在等什麼?浙江圖書館的自習室真香
    浙江圖書館作為暑期大家都愛的打卡地,人氣一直非常旺。昨天,有一位孩子馬上初三的女士給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爆料,娃在家做作業沒心思,就帶著去浙江圖書館自習,沒想到人是真多:「浙江圖書館的自習室氛圍好,我就想帶著孩子去,早上8點多一點到,隊伍就很長了,大部分都是學生。想想也有點感動,學習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 世界最美圖書館:這裡應該就是圖書館的模樣吧~
    我在新浪微博上叫【@全球時尚圈】,快來關注我~圖書館往往反應了當地人對文化的重視程度,若想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發展如何,去圖書館看看也許就能得到答案。BBC、《商業內幕》雜誌都列出了世界最美圖書館,古老和現代的圖書館都穿插其中,而相同點都是令人驚嘆地美。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回漢工作:希望有圖書館用我,讓我價值更大
    問的問題比較集中,包括「什麼時候開始看書」「為什麼要寫留言」「怎麼看待讀書」,大家都對「讀書」的話題很關心。採訪量比較大,人也有些疲憊,還有媒體的採訪因為時間太晚沒有辦法接受。 在我入職物業公司後,相關的採訪就少一些,生活也就恢復正常。 但是給我的榮譽越來越多,這也是我沒有想到的。
  • 刺蝟去圖書館
    南安市第二小學二年三班 黃振海指導老師:陳珊鳳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太陽散發出的光芒照射著大地,草地上的形形色色的花兒都露出笑容。鎮上新開了一間圖書館,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書。一天,小刺蝟興高採烈地走進圖書館,挑了一本它最喜歡的《小巴掌童話》,然後挑了個空位想坐下來細細品讀。當它坐下來的一瞬間,身上的刺不小心扎到了坐在旁邊認真看書的小兔的尾巴,小兔立馬跳了起來,生氣地說:「喲,你身上的刺,真刺人。」小刺蝟連忙起身道歉,滿臉通紅地說:「對不起了,實在不好意思,你坐吧!」小兔這才安心地坐了下來。
  • 圖書館求知的人們
    疫情還沒結束,全世界都還緊張繼續著全民防疫保衛戰。我們國家的疫情,逐漸向好。生活重啟,學習也沒放鬆。當然,圖書館就是一個學習的很好的去處。圖書館的電梯裡一股濃濃的消毒液味兒,電梯的按鈕上貼上了消毒膜,旁邊還沾上了一盒衛生紙,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把消毒工作做得非常精細到位。電梯外面站滿了把圖書借回家閱讀的人們。出了電梯,在進入圖書館門禁之前你必須用專用酒精、消毒液消毒,門口的喇叭時時提醒你,「請帶上口罩,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