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蘋果的朋友應該知道蘋果斑點落葉病,此病害又名褐紋病,是造成蘋果早期落葉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渤海、黃河故道地區發病嚴重。會造成蘋果生長早期落葉,樹長勢衰弱,果實成熟後會影響果品產量和質量下降,儲藏期還容易和其他病菌相互感染,造成果實變質或腐爛,給種植戶朋友的種植投入帶來很大的影響,今天一起學習蘋果斑點落葉病的發病及防治知識。
發病症狀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新梢和果實。剛展開不久的嫩葉最先發病,葉面出現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斑點,直徑2-3毫米,四周有紫色暈圈。病斑逐漸擴大到直徑5-6毫米,呈紅褐色,邊緣清晰,病斑中心往往有一深色小點或呈同心輪紋狀。天氣潮溼時,病斑正反面均長出黑綠色至黑色黴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嫩葉發病部位生長停滯,長大後扭曲變形;有時數斑融合形成不規則大斑,病葉破裂或穿孔。7-8月發病盛期,病葉大部分焦枯,早期脫落。枝條多於一年生小枝或徒長枝發病,形成直徑2-6毫米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邊緣裂開。幼果染病,果面出現黑色斑點或形成瘡痂。
病原
蘋果斑點落葉病由蘋果鏈格孢的強毒素株系侵染所致,屬半知菌亞門。分生孢子梗褐色。絲狀,彎曲,有分離,頂端串生數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褐色至暗褐色,棍棒形、短棒槌形成或卵形,有2-5個橫隔、1-3個縱隔,頂端有短喙或無。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在落葉、被害枝條果實上越冬,翌年4-6月份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孢子萌發後直接侵入,產生毒素,使寄主組織壞死,形成病斑。嫩葉易侵染,3天以上的老葉一般不再被侵染。蘋果斑點落葉病全年有2次侵染高峰,第一次是春梢開始生長期,第二次是秋梢開始生長期,以第二次發生最為嚴重,造成病葉大量脫落。樹勢弱、通風透光不良、地勢低凹、地下水位高、枝細葉嫩等有利於發病。春雨早而多,夏季有連陰雨,病害發生早且嚴重,7月中上旬即有落葉。不同品種的感病性有明顯差別,其中元帥系品種、印度、金星、青香蕉等易感病,世界一、津輕、富士系、喬納金、雞冠、祝光等較抗病。
防治方法
1、日常管理方法
秋末冬初,將果園枯枝、落葉、雜草徹底清除,燒毀或深埋;及時剪除病枝病梢,減少病原菌;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樹勢;合理冬剪,及時夏剪,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雨季及時排水。5月下旬開始噴第一次藥,以後每隔10-15天噴一次。
2、藥物防治
目前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比較有效的藥劑有50%撲海因1000倍液,10%多氧黴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0%代森錳鋅600倍液,易保1200倍液等。藥劑應交替使用,以免病菌產生抗藥性。噴藥時儘量要周到細緻,使整株樹的葉片正反面均勻著藥,增加噴藥液量,達到淋洗程度,尤注意噴冠下河內膛部位。
【本文原創:三農小參考,關心三農百態,歡迎大家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