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兒子的道德情懷與小兒子的恩典主義
大兒子缺少對父親的感激,小兒子則說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讓我做僱工人吧。當小兒子如此的心靈低姿態,來到父的饒恕的愛的面前的時候,是那時候小兒子是體會父愛最深的,也是信任父親最深的。就算進入了教會,我們還在誇大兒子的行為良善,而不是誇小兒子領受的恩典如同深海。我們都羨慕做大兒子,而不是做小兒子,因為我們依靠自己的道德良善,而不是神面前的敬虔;甚至只求在神面前的敬虔,而不求更高層次的神對自己的自上而下的傾倒的愛和寬恕。依靠自己的良善是無神論的人本主義,因為是人主動,因為是人給予。只求神面前的敬虔是基督教的人本主義,因為是信徒主動,因為是信徒給予神。而神的愛啟示給我們賜給我們,才是基督教的精髓,是神本的,因為是神主動,因為是神給予。我們要從無神論的道德主義,進到敬虔的地步,更要進到神啟示神給予的地步。當我們認識神,神會給我們一切,包括好行為,包括敬虔。
02改革宗加爾文主義為名下的律法主義精神
加爾文主義作為基督教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可以說是主旋律,已經走過了五百個春秋。作為改革宗的人,會以改革宗神學自豪。作為加爾文主義的人,會以加爾文主義神學自豪。這樣的神學固然好,但是如果沒有加爾文這位聖靈博士所說的聖靈來教導這樣的神學,恐怕是字句仍舊是字句,而其中的珠圓玉潤的自然和其中的國色天香,會喪失殆盡。鮮活的人,留下的是一副木乃伊。還是那個人的身體和樣貌,但是靈魂已去,不再說話,不再談笑風生,不再喜怒哀樂。基督教要義,其中的聖靈的溫柔,其中的教義中的神的愛,你曾否體會和甘之如飴?失去了聖靈教導的加爾文主義,會成為新的宗教形式,而且是富麗堂皇的宗教大廳。其中應有盡有,重生的教義、因信稱義的教義、恩典的教義等等,琳琅滿目,有恩典的教義,卻看不到約翰曾看到的耶穌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沒有聖靈教導的真理,對於人來說,只可遠觀,不可親近,也不知所云。
改革宗神學是偉大的遺產,但是如果沒有聖靈來推動,我們運轉不了這個龐大的機器。沒有聖靈,就沒有恩典,留下的就是神本詞彙下的人本主義,恩典主義詞彙下的律法主義。我們可能只抓住新的613條一條一條不停認罪,不斷發現自己的罪,不斷認自己的罪,如此一輩子就結束了。而對基督的恩典和聖靈對罪的相爭,沒有領略。新的613條,不應該成為我們的新信仰綱領。不然真的這輩子過了的是不是與基督相愛的生活,而是活在對律法的約束中,失去了自由的心靈服事主。
如今基督是我們的主,無論是我們沒有犯罪的時候,還是犯了罪的時候,他都是我們的主,他會清洗我們的罪惡,賜給我們更大的信心不犯罪。我們犯罪的時候,基督也是我們的主嗎?我們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就因為愛我們的緣故為我們舍己。何況我們如今是義人的身份呢?犯了罪的時候,基督也愛我們,只是他會與我們一起與我們的罪憂傷。我們不犯罪,不是因為懼怕律法也不是因為懼怕神,而是因為怕聖靈為犯罪的我們擔憂。
03 聖靈主義和恩典主義裡的自由
我們的人心深處的自我依靠的思想依然很重,就算是在稱義上,在成聖上,都想要依靠自己來解決。這就是律法主義精神,什麼是主義,就是你唯命是從的那個。你是唯命是從於新老師聖靈呢?還是唯命是從於學前班的原來的老師律法呢?
神的意思不是讓我們活在對律法的恐懼中,神已經把我們從律法之下放到律法之外的另一個領域,就是放在恩典之內。神的意思是讓我們認可和尊重他做成的,而且憑著信心和禱告支取他所已經成就的。我們的成聖,也是在不斷的支取稱義帶來的好處。無論是稱義,還是成聖,都是和基督聯合,都是憑著信心。這就是說,我們的對付罪惡,不是憑著自己的某些屬靈表現,不是憑著某些屬靈的努力,而是靠著信心與基督聯合,把他十字架死亡帶來的一切的好處應用在我們這敗壞的人身上,舊人更加衰微,而新人更加興旺。基督所做成的,是由聖靈親自去執行的,所以我們要靠聖靈行事,讓聖靈來對付罪惡。而放棄自己努力得不自恃的恩典主義,則要成為我們心中的最堅實的思想。願我們不斷地進到聖靈主義和恩典主義的水神之處。
備註:1 613條:猶太教根據聖經的教導,整理出來613條規定,幾百條可以作,幾百條不可以做。以為做到這些,就得神的喜悅。這是一種外在化的標準,也是一種不具有內心驅動力的宗教形式。所以很容易淪落為教條主義和假冒偽善。
2 唯獨聖經的意思是聖經具有最高權威,聖經是最高的信仰標準和生活標準。但是倡導唯獨聖經的改教家卻讀了很多的書,也認可歷史上尤其是初期教會的教義,實際上改教家改教的藍圖是回到初期教會的模式,因為那時候是比較純正的沒有被希臘哲學汙染的教義思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