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粉色「變性」史

2020-12-13 橙雨傘

原創哈哈橙雨傘

叱吒時尚界與女權界的「戲精」色,了解一下?

前不久,《創造營2020》的學員宿舍曝光:哇嗚!粉色如潮水,將你我包圍……

有人覺得甜美夢幻,也有人覺得俗氣刻板,我則和入選《創造營2019》男團R1SE的周震南發出同樣的呼喚:「來,都來看看啊」——

來看看,這檔節目能否把粉色用出彩?

畢竟,粉色可是一款叱吒時尚界與女權界的「戲精」色!不了解它那轟轟烈烈的「變性」史,就容易落入俗套。

粉男粉女的年代

如果穿越回18世紀的歐洲辦《創造營》,周震南就不必酸了。

男團女團一定都能住進粉色城堡,因為那是當時室內裝潢的流行色。

彼時,室內設計師常常推薦富有商業頭腦的紳士們用粉色裝飾臥室,來營造一種恢復元氣、振奮人心的家居氛圍,這可太適合天天唱跳到虛脫的愛豆們了!

為了表現壕氣,穿越回去的騰訊估計還會為男女練習生們訂製同色團服——蓬帕杜粉。這款顏色因鍾愛粉色的蓬帕杜夫人而得名,盡顯洛可可風格的華麗與精巧。

蓬帕杜夫人肖像畫,由弗朗索瓦·布歇創作

圖/Harvard Art Museums

在當時的歐洲,粉色是一種物以稀為貴的顏色,常被用來區分階級。歐洲的貴族和資產階級,無論男女,都偏愛淡淡的粉色。

「在18世紀,男性穿粉色絲綢繡花西裝,也是絕對陽剛的。」美國時尚歷史學家瓦萊麗·斯蒂爾博士說。

她主編並參與撰寫了《粉色:一種朋克、俏麗、強有力顏色的歷史》一書,並策劃了同名展覽。

粉色之所以無損陽剛之氣,是因為它帶點紅色,而紅色被認為是一種「好戰」的雄性顏色。

1779年的一幅穿粉色的男性肖像畫,

由皮埃爾-託馬斯·勒克萊爾創作

圖/CNN

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19世紀中期。隨著西方工業化發展,染料日趨便宜,粉色也逐漸平民化。

人們轉而用粉色來區分年齡,因為粉色一直象徵著「健康和青春」。在英文中,「in the pink」的意思是「非常健康」。

「年輕的男性和女性穿粉色,老年的男性和女性則不會這麼穿。」服飾歷史學家喬·保萊迪在她的書《粉色和藍色:區分美國男孩和女孩》一書中寫道。

那時的男孩女孩,粉粉惹人愛

圖/Amaiakids

19世紀晚期,弗洛伊德等心理學家提出了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促使歐美父母開始用顏色來區分孩子的性別。兒童用品的商家也緊跟時代潮流,搞性別營銷,來提高產品銷量。

但即便如此,粉色也沒有立刻成為小女孩的標配。

藍色和粉色,都是兒童用品常用的顏色,男女通用。有人給男孩用粉色,給女孩用藍色。有人則恰恰相反。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十年。

1918年6月,美國嬰幼服飾行業雜誌《嬰兒部門》的一篇評論稱:

「廣為接受的一條規則是:粉色適合男孩,藍色適合女孩。原因是粉色是一種更明確、更強烈的顏色,更適合男孩;而藍色更精緻、優美,女孩穿會更漂亮。」

1927年,《時代》周刊調查了全美主要的百貨商店,以了解各大城市偏愛的嬰兒服飾顏色。

《粉色和藍色:區分美國男孩和女孩》節選

圖/Google Books

結果顯示,粉色在男孩和女孩中,依然有著同等的影響力。

在粉色的性別屬性上,美國的社會調查、商品目錄和新聞報導多年沒有定論。這種現象延續到了20世紀50年代。

粉色的「女性化」

在歐美歷史上,粉色的「女性化」,是個相當緩慢的過程。

大約從19世紀中期起,西方男性逐漸偏愛顏色深沉、黯淡的服飾。明亮柔和的顏色被留給了女性。

從那時開始,粉色成為一種精緻、輕柔的象徵。

因為類似於裸露的膚色,粉色也慢慢有了情色的意味。在文學藝術中,粉色的性誘惑總是和女性身體聯繫在一起。粉色的女性內衣也愈加普遍。

1880年代的一款美國粉色束身衣

圖/CNN

到了19世紀末,隨著技術的進步,更加明亮、耀眼的粉色種類也被開發出來。許多性工作者選擇穿粉色,人們因此加深了「粉色輕佻且庸俗」的成見。

20世紀的頭20年裡,法國女裝設計師保羅·波烈豐富了女裙的粉色種類:有純美的淡粉,也有鮮明的櫻桃粉、珊瑚粉、玫瑰粉——這讓粉色又回到了高端時尚的領域。

兩次世界大戰中,女性由於戰時需要,意外得以走出家庭,參與社會分工。但二戰後,歐美政府希望女性回歸家庭。這種強調傳統與服從的意識形態延伸到時尚界,服飾愈加凸顯男女性別的區分。

媒體和商家藉機將粉色和女性掛鈎,大肆宣傳,在之後的幾十年內,固化了「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的刻板印象。

一些女性名人也加速了這些刻板印象的構建。比如美國戰後的第一夫人瑪米·艾森豪。

1953年,德懷特·艾森豪成為美國總統。在總統就職典禮上,他的夫人瑪米·艾森豪身著一襲鑲滿水鑽的粉色晚禮服亮相。『』

瑪米·艾森豪

圖/The White House Historical

瑪米超愛粉色。當時的新聞標題也常把她和粉色聯繫在一起。粉色甚至被稱為「瑪米粉」。

與此同時,瑪米接受採訪時,給自己的定位是:「艾克治理國家,我翻煎豬排。」

被第一夫人「翻牌」的粉色於是更加流行,成為「賢淑」的女人該穿的顏色。就這樣,粉色被當成道具,將女性推回家庭,做「賢淑」的事。

對此,時尚歷史學家瓦萊麗·斯蒂爾評論道:

「社會決定顏色的含義。當那種(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的特定區分被樹立起來後,人們也強化了一種見解:粉色不重要,因為它和女性聯繫在一起,而女性長久以來是被輕視的。」

2015年,一項「你最喜歡哪種顏色」的全球性調查顯示,藍色完勝粉色

圖/YouGov

粉色被女性化的過程,也是它被汙名化的過程。直到如今,仍有不少人將粉色和膚淺、懦弱、羞澀、安靜等女性刻板印象聯繫在一起。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包括,美國愛荷華大學男子足球隊曾將客隊的更衣室刷成粉色,想讓對手球員降低競爭欲,結果事與願違,一些對手反而覺得被羞辱,在球場大開殺戒。

還好,有汙名化粉色的人,也就有重新定義粉色的人。

TA們的策略,不是拋棄粉色,而是穿著粉色,做超乎人們想像的事!

《粉色:一種朋克、俏麗、強有力顏色的歷史》

由瓦萊麗·斯蒂爾博士主編

圖/Amazon

從朋克粉到千禧粉:

粉色又「變性」了

1955年到1959年,兒童繪本系列《艾露伊斯》在美國出版,大獲成功。

女作者凱·湯普森與男畫師希拉蕊·奈特合作,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熱愛冒險的小女孩形象。繪本中,艾露伊斯只穿黑白兩色。而粉色,是唯一的背景色。

1955年出版的《艾露伊斯》

圖/Wikipedia

美國市場營銷專家亞當·奧特分析,《艾露伊斯》展現了粉色也可以是頑皮、幽默的:

「粉色並不只意味著時刻保持禮貌,做正確的事。它也意味著保持自然,展現真實的自我。」

1957年,《艾露伊斯》的作者凱·湯普森登上大銀幕,在電影《甜姐兒》中扮演一位時尚雜誌女編輯。她呼籲下屬:「將黑色放逐,讓藍色燒盡……想想粉色吧!」

圖/Paramount Pictures

希拉蕊·奈特回憶,創作繪本時,他們並沒有預料到粉色的激勵作用。但結果是,粉色的確激勵了許多小女孩。他這樣評論凱·湯普森的表演:

大家都知道艾露伊斯和(書中的)粉色。那本書是個巨大的成功。那種顏色也是巨大的成功。所以,她才會(在電影中)說:「粉色!」

《艾露伊斯》之後,豐富了粉色定義的女性和男性數不勝數。

1963年,唐娜·梅·米姆斯成為第一位獲得美國賽車俱樂部大賽冠軍的女性職業車手。她的外號是「粉紅女郎」。她有粉色的頭盔、制服、賽車。賽車尾部還有一個顯眼的標語:「想想粉色吧(Think Pink)」。

圖/Primotipo.com

1980年代,朋克樂隊雷蒙斯、性手槍等在專輯封面用上搶眼的「超粉」(Ultrapink)色調,宣示著粉色和叛逆精神毫無衝突。

圖/Pinterest

1990年,麥當娜穿著讓·保羅·高提耶設計的粉色圓錐形罩杯緊身胸衣,出現在《金髮雄心》世界巡演舞臺上。

圖/Pinterest

搖滾歌手艾蕾莎·貝絲·摩兒索性給自己取了個「P!nk」(粉紅佳人)的藝名。出道25年,唱作俱佳的她善於在作品中表達對女權議題的關注,對性向平權的支持,還有積極正面的性態度。

2018年,歌手加奈兒·夢奈在「PYNK」的音樂錄影帶中,穿上象徵陰道(這也是「pink」在俚語中的意思之一)的粉色裙褲。她在歌中重新定義了女性和情色的關係。

男權社會喜歡給女性身體設定「保質期限」,夢奈卻暗示:女性的性魅力可以是永恆的。

圖/Giphy

粉色和性少數人士的關係也發生了質變。德國納粹曾強迫男同性戀者佩戴粉色三角形的徽章。如今,荷蘭、英國、法國、愛爾蘭等已自豪地將粉色用在爭取性向平權的社會運動中。

在印度,粉色素來男女皆宜。近年來,民間女子自助團體「粉紅幫」(Gulabi Gang)備受讚譽。這個團體成員有男有女,但以女性為主。成員們不歧視任何性別和種姓,在反對家暴、童婚、政府不作為等方面所向披靡。

圖/Al Jazeera

在上一個十年裡,千禧粉風靡全球。柔和、中性、色調豐富的千禧粉被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時裝、家具、建築、食品、數碼產品……千禧粉拒絕單調的性別二分法,反對偏見和壓迫。

就在最近,臺灣地區還掀起了一股粉色熱潮。起因是有小男孩稱,自己因為戴了粉色口罩,在學校裡被同學歧視。隨後,在當地的每日記者會上,疫情指揮中心的五位男性官員們都戴上了粉色口罩。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行動,向大家傳達,顏色不分性別,不需要將粉色定義為「男生不能穿戴的顏色」。

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表示被暖到,作為響應,各品牌也在社交媒體上把自家頭像換成了粉色。

何嘗不是一場精彩的性別教育運動?

圖/豆瓣

瓦萊麗·斯蒂爾博士總結粉色的當代內涵時說:

「從它意味新生事物的角度而言,粉色已經具備了黑色的魅力與複雜性。它一旦被理解為一種對所有種族的年輕男女都有感召力的、兼具兩性的政治顏色,就沒有回頭路了。」

回首粉色在歐美國家300年的「變性」史,看似勵志,實際上是走了不少沒必要的彎路。

無論是用粉色來劃分階級、年齡還是性別,都是等級制度在規訓人們,如何通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較,來獲得快樂。這種建立在歧視之上的快樂,既不人道,也不持久。

如今的粉色,可鹽可甜,可直可彎,萌柔騷颯,靈活百搭,已然在流行文化中獨樹一幟。那不如就讓它幫助人們擁抱真我,幫助社會走向公平。

那樣,才是真正的快樂。

P.S. 本文觀點僅代表特約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

Pink and Blue: Telling the Boys from the Girls in America(Jo Barraclough Paoletti著)

Refined, rebellious and not just for girls: A cultural history of pink

https://www.cnn.com/style/article/history-of-color-pink/index.html

粉色流行史:曾被認為適合男性,因為看起來「果斷、強勢」

https://new.qq.com/omn/20190308/20190308B0VGO9.html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olor Pink

https://www.artsy.net/article/artsy-editorial-history-pink

The surprisingly dark history of the color pink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243505/the-surprisingly-dark-history-of-the-color-pink

Pink Wasn't Always Girly

https://www.theatlantic.com/sexes/archive/2013/08/pink-wasnt-always-girly/278535/

Why do we associate blue with boys and pink with girls?

https://sites.psu.edu/academy/2015/03/23/why-are-boys-blue-and-girls-pink/

別再說粉色很可愛!它是力量的代表,見證女性力量崛起的顏色

http://202.62.215.18/mobile/tc/diva/fashion/feature/38719?part=2

粉紅色究竟意味著什麼?

https://cn.nytimes.com/style/20180911/pink-fashion-institute-of-technology-exhibit/

The colorful history of pink

https://www.cbsnews.com/news/the-colorful-history-of-pink/

Pink: The History of a Punk, Pretty, Powerful Color

http://www.fitnyc.edu/museum/exhibitions/pink.php?fbclid=IwAR2ohokO-vdO6QduR3L244rfHEwXkkvA5-4Q5hcIZ6sDQOba_bZSLeDCoDM

Fashion Culture | The History of P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zcGIErsiE&t=1260s

Pink: The History of a Punk, Pretty, Powerful Color | Exhibition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QQs5gDTG8

How did pink become a girly col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GSYGhUkvM&t=46s

Pink: The History of a Punk, Pretty, Powerful Color | Exhibition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QQs5gDTG8

Donna Mae Mim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nna_Mae_Mims

Gulabi Ga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labi_Gang

相關焦點

  • 天然澱粉滿足不了需要,你知道變性澱粉該如何應用嗎?
    但天然澱粉存在很多缺點,有結構不穩定、溶解性差等缺點,天然澱粉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食品加工的需求,這就需要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來改變天然澱粉的理化性質。變性澱粉是指在天然澱粉的基礎上,採用物理法、化學法或酶法改變天然澱粉的原有特性。目前已成功開發出1000多種變性澱粉,世界平均年產量約為3000萬t。不同種類的變性澱粉,其性質差異巨大。
  •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產生原因
    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眼底疾病,多見於45歲以上中老年人,雙眼同時或者先後發病,是老年人視力障礙和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不清楚,一般認為是遺傳、慢性光損害、中毒、代謝障礙、營養不良、免疫相關性疾病等引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多數認為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的代謝功能衰退密切相關。
  • 慢性酒精中毒後胼胝體變性、華勒變性一例
    無輸血史。家族中無類似疾病及遺傳病史。入院查體:血壓125/80mmHg。意識清楚,語言清晰,查體合作,思維邏輯可,表情自然,儀表整潔。無幻聽、幻視、被害妄想,回答切題,但有內容錯誤。遠近記憶力均下降,計算力較差,93-7=?不能計算出。地點、時間定向力尚可。
  • 我的身體我做主:除旗袍美女金星外,你還知道哪些中國變性明星
    因此,她在去男澡堂的時候總是顯得不自然。然而,由於當時的社會風氣比較保守,儘管金星在內心已經認同自己是個「女生「,但他仍然在男生的身體裡活著。1990年,在美國上學的金星,遇到了她的第一任」妻子「——肯波琳。然而,兩人並沒有夫妻之實,金星與她結婚,只是為了得到一張美國綠卡。
  • 大牌為什麼偏愛變性乙醇?
    變性乙醇到底算不算是酒精? 1大牌如果你使用過蘭蔻小黑瓶,會驚嘆於它的好用:清爽、易吸收,保溼效果也很好。 但是,如果你去仔細研究成分, 會發現排名第4位的是變性乙醇 不止小黑瓶,其他很多大牌產品,比如資生堂紅腰子、科顏氏高保溼清爽面霜、雅詩蘭黛精粹水等,都含有這個變性乙醇成分。乙醇,我們知道,就是酒精。 那麼,這個變性乙醇是個什麼鬼?
  • 變老、變性預測&心理測試軟體下載
    Life Advisor: 變老、變性預測&心理測試火爆來襲,快來18183下載吧! 只需要短短的幾分鐘,你就能夠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在Life Advisor裡不僅可以預測你變老、變性和你未來寶寶的樣子,還提供了一系列的心理測試,能讓你更好地了解你的現狀和未來。
  • 什麼是「粉色旅遊」?
    舉報 粉色旅遊
  • 蒼白球黑質紅核色素變性
    蒼白球黑質紅核色素變性是與鐵元素代謝障礙有關的神經變性及主要累及錐體外系統的一種遺傳性疾病。
  • 軍人出身的金星,為何選擇了變性?
    變性,是金星身上最大的爭議。 在28歲的時候,金星接受了變性手術,從七尺男兒變成女兒身。 大家都知道,她是《金星秀》上懟天懟地的主持人,是身姿翩翩的舞蹈家,卻很少人知道,金星在變性前,是一位軍人。很難想像,軍人出身的他,居然會選擇變性。
  • 世界變性成為潮流 內地第一變性人竟不是金星
    「據中新網消息,同樣來自英國的女子霍爾頓喜歡了一位網聊的女孩,因而選擇變性為男人的。」▲變性人此類新聞還有很多。如澳洲女子為打橄欖球變性;保加利亞男子為躲避牢獄之災變性等等,不一而足。在美國,歐巴馬甚至以籤署行政命令,禁止歧視變性人,還批准建設變性人衛生間等公共設施。說完了國外,咱在來看看國內。
  • 改變人生的變性手術
    大家會有一個誤解,就是只要做完變性手術,就會從一個很man的人變成一個完完全全美美麗麗可可愛愛的女孩子的樣子——就是一個手術,只要睡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變成了美女。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包括很多姐妹都會覺得說只要做完變性手術,就可以從此脫離跨性別這個身份,就是一個完整的女人,人生就從此步入巔峰,就再也不會因為性別被他人歧視、被看不起之類的。
  • 當變性人開始後悔變性
    「變性後悔後,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有其他選擇。」作為一個變性後悔並將通過手術將性別改回來的人,埃文斯選擇用自己的經歷來幫助有著相似煩惱的人。目前,埃文斯為變性後悔人群設立了一個名為「Detransition Advocacy Network」的慈善機構,機構首次會議已經在10月底舉行。
  • 變性麗人陳蝶衣的故事
    過去也隱約聽說過變性人這回事,但覺得那是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的人和事,未作過任何探究,如今她活生生地從我眼前掠過,頃刻間帶來了種種疑問——她為什麼變性?她像不像一個真正的女人?她有什麼異於常人的地方?我以為,一個人超越常規必有他的邏輯,於是我斷定:這變性人的背後定有奇情。但是,我不知道該怎樣接近她。
  • 「韓國最美變性人」河莉秀,那些年走過的淚與痛
    「韓國最美變性人」河莉秀:為了男友變性,10年婚姻終是走向結束當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不再受限與性別。這以前,人們都想都不敢想,原來男人可以變成女人,女人也可以變成男人。當代變性手術的發展,便讓這些成為了現實。
  • 變性手術男變女過程 讓你擁有完美女兒身
    泰國很多變性人,靠變性維持生活,也有因為變性而給自己生活以及觀念上做了很大改變的,那麼對於變性手術男變女過程大家了解多少呢?變性手術怎麼做的呢?今天就隨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不為人知的變性手術吧。我們把變性手術稱為整形外科之最一點也不過分。
  • 月球以每年4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但這與「不變性」有何關係呢?
    首先,給大家說下什麼叫「不變性」:既為物理規律的對稱性! 比如說某個系統的對稱性,某個具體事件的對稱性,延伸到物理規律的對稱性等等。 舉個例子:比如你坐著飛機經過大海的上空,你赤足在海邊的沙灘上奔跑。
  • 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
    隨著人口日趨老齡化,老年性黃斑變性所致老年人失明應引起足夠重視。老年性黃斑變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MD),又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亦稱之為增齡性黃斑變性,患者多為50歲以上,雙眼先後或同時發病,並進行性損害視力,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存質量。
  • 玩手機會導致黃斑變性,使用者最後失明?醫生提醒:不可信
    你知道為什麼現在都不關注「網癮」了嗎?因為家長們也都陷入了「網癮」中!隨著手機的不斷更新換代,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出行不再需要拿錢包,也不用擔心迷路煩惱,只要有手機和充電寶,走到哪裡都不是問題,再加上智能機各種軟體的開發,手機逐漸佔據了大家的全部空餘時間。
  • 你知道什麼是粉色雪柳嗎?
    總聽人提起雪柳,但是你知道什麼是粉色雪柳嗎?粉色雪柳也叫粉色噴花雪,簡稱「粉噴」,在日本被人們叫做桃色雪柳。她屬於白雪柳變異為淡粉色後的特殊植株,經多年人工篩選後繁育成為比自然變異顏色更深且性狀穩定新品種。
  • 泰國變性手術的臺前幕後
    中文名: 寶兒外文名: Treechada Marnyaporn別名:poy國籍:泰國出生地:泰國普吉島出生日期:1985.10.05職業:藝人,演員,模特,歌手信仰:佛教主要成就:2004年贏得  近日來Poy為代言某瘦身產品,拍攝了一組性感照片,在泰國,東南亞一些國家裡各個熱點論上廣泛流傳,人氣急升,引起大量網友的激烈討論關於「泰國人妖」手術變性。  患者在接受變性手術前在醫院閱讀手術相關的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