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底液在市場上已經瘋狂炒作了幾年,但很多消費者會有個疑問,肌底液和精華有什麼區別?肌底液是不是商家炒作的噱頭?或者只是精華素變了個馬甲?肌底液到底有什麼作用?什麼皮膚都適合使用嗎?今天甄垚就詳細聊聊肌底液這個話題。
在了解肌底液前,我們先複習一下皮膚的結構,皮膚是由真皮、皮下組織、表皮三部分組成,表皮從內到外分別是基底層、有棘層、顆粒層、透明層、角質層(如下圖:)
其中,角質層作為皮膚的最外層,是一層緊密的無核細胞核組成,正常情況下,角質層細胞緊密的排列在一起,可以起到屏障作用,可以防止外界異物侵入皮膚,對皮膚造成傷害。化妝品要想被皮膚吸收,必須穿過角質層,但由於皮膚的屏障作用,化妝品很難進入皮膚內部,為了使有效成分更容易穿透角質層,使這些有益成分被皮膚吸收,肌底液就應運而生了。
肌底液是為了解決熟齡皮膚吸收問題,設計的類似精華的產品,一般在功效產品之前使用,為後續產品更好的被皮膚吸收打好基礎。歐萊雅集團最早炒作肌底液這個概念,並推出了蔻小黑瓶和歐萊雅小黑瓶等幾款暢銷產品。其他的商家見到歐萊雅大賺特賺,也紛紛推出了肌底液的產品。經過多年的廣告轟炸,很多消費者接受了這個概念,一個新的護膚品類產生了。
敏感的消費者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難道原來的精華沒有考慮到吸收的問題嗎?不會有促進皮膚吸收的成分嗎?是的,任何產品都會考慮吸收問題,如何被皮膚吸收,是配方師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但在一款產品中同時顧慮太多問題,有時很難兼顧。肌底液把促進皮膚吸收的作用獨立開來,後續的產品可以重點考慮營養的問題,每個產品的側重點不同,效果會更好一些。因此,選擇使用肌底液的產品,一般最好使用同品牌、同系列的產品,這樣效果會好一些。
那麼,肌底液產品是不是什麼皮膚都可以放心使用?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皮膚並不適合使用肌底液,主要和肌底液的促進皮膚吸收的手段有關係。配方師在設計配方時,促進皮膚吸收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為了促進產品吸收,化妝品中經常會添加一些促進皮膚吸收的成分,比如酒精、氮酮。肌底液中最常用到的是酒精。我們知道,皮膚每時每刻都在分泌皮脂和汗水,在皮膚的表層形成一層油脂膜,避免皮膚內部的水分蒸發太快。但是,這層油脂膜也會阻止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吸收。酒精可以溶解油脂,清除油脂膜,為後續產品的吸收打好基礎。酒精還可以軟化老化的角質層,加速老化的角質細胞脫落,使後續產品更容易吸收。
角質細胞在形成一段時間後,會慢慢老化脫落。但有些皮膚角質代謝紊亂,老化的角質不能及時脫落,會附著在皮膚表面,影響護膚產品的吸收。及時清除這些老化的角質層,也可以促進後續產品的吸收。
常用的清除老化角質成分有果酸,以及果酸的各種馬甲,比如各種酵母發酵液,雖然成分複雜,但裡面的酸性成分,和果酸具有同樣的作用,只是稍微溫和一些。比如蘭蔻小黑瓶中的二裂酵母發酵產物溶胞物。
對於有些極度乾燥的皮膚,這時直接補充水分,試驗證明補水保溼的效果並不好,適當補充一些油性成分,可以迅速提升肌膚的滋潤度和飽滿度,會使後續的產品吸收更加順暢。這也是肌底液一般都採用水油結構的原因。
有的肌底液在設計配方時,會同時使用以上手段,有的使用其中的一兩種。在選擇肌底液產品時,最好弄明白自己的肌底液屬於哪種,是否適合自己皮膚的性質。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您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皮膚敏感脆弱,如果使用了含有酒精和去角質的肌底液,皮膚會越來越薄,有可能會加速皮膚敏感,這類皮膚就不建議使用肌底液。如果您的皮膚健康,角質代謝正常,一般不存在滲透難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肌底液。
如果肌膚老化,缺乏彈力、肌理紊亂、護膚效果不明顯、肌膚乾燥、粗糙,角質層過厚的人群,是比較適合使用肌底液的。
使用肌底液最好使用同品牌與之配套使用的後續產品,因為後續產品的開發出自同一家公司之手,配方上有過考慮。而使用其它公司膏霜產品的話,因此產品裡面也會考慮加入促滲透的成分,這樣重複使用的話有可能會有一些刺激性產生。
肌底液一般在爽膚水之後適用,肌底液主要的功效是為後續產品鋪平道路,所以,在肌底液的後面,最好使用功效性強、營養活性比較高的產品,這樣才可以發揮肌底液的最佳功效。
廣義上,肌底液屬於精華的一種類型。狹義上,肌底液和精華還是有些區別的,肌底液更側重為後續產品吸收掃清道路,精華更側重為皮膚補充營養。肌底液是從精華裡面分離出來的一個產品類型,使產品更加細化和更有針對性。
當然,肌底液在設計配方時,也會添加一些功效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護膚功效,但總體處在一個輔助地位。有的產品在促進吸收和補充營養方面平衡的不錯,比如蘭蔻小黑瓶。
自從歐萊雅推出肌底液這個概念以來,肌底液產品層出不窮。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蘭蔻新精華肌底液、歐萊雅青春密碼酵素精華肌底液、資生堂紅妍肌活精華露等,寶潔公司的OLAY在歐萊雅肌底液暢銷幾年後,也推出了3款肌底液:新生塑顏奇蹟賦能肌底液、水感透白奇蹟賦能肌底液、水漾動力跡賦能肌底液。但從這三款產品的配方構成看,更像是精華液,距離肌底液的定義已經有些偏了。促吸收的作用沒有其他肌底液那麼突出,更偏向精華。
由於前幾年肌底液比較火爆,部分商家開始偷換概念,或者確實研發肌底液的能力,把原來的精華素改了個名字,叫做肌底液,配方設計上還是原來的配方,並沒有考慮肌底液的促吸收功能,這裡肌底液,只是名字叫做肌底液,並不是真正的肌底液。有的雖然不叫做肌底液的名字,但卻是肌底液產品,比如資生堂紅妍肌活精華露;有的雖然叫肌底液的名字,但並不屬於肌底液。如果您想使用肌底液,在選擇產品時一定要睜大眼睛。
綜上,肌底液是為了解決熟齡皮膚的吸收問題,從精華中獨立出來的一個產品類型。真正的肌底液可以為後續產品吸收掃清障礙,更好的調節皮膚狀態。但是,並不是什麼皮膚都適合使用肌底液,如果不適合,反倒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肌底液市場比較混亂,有的肌底液實際上就是精華。
◆ 歡迎留言討論,有問必答;
◆ 轉發本文是對甄垚最大的支持;
◆ 甄垚(個人微信160387810),化妝品配方師,從事美容、護膚行業超過15年,倡導理性護膚,反對跟風購買,每周不少於5篇文章分享;
◆ 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甄垚,了解更多專業護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