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老人致力於依據科學遏制全球變暖目標

2020-12-17 國際能源網

海虹老人加入愈千家跨國企業投身氣候事業的行列,致力於設置以科學為依據的減排目標來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The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以及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共同組成的全球倡議。

「在海虹老人,我們希望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運營的根本,並同時做到志存高遠、抱誠守真。加入『SBTi』,我們便可在這一備受推崇的倡議的引領下踏上新徵程。」海虹老人執行長Lars Petersson如是說。

CDP執行長、「SBTi」倡議創始人Paul Simpson強調,需要更多企業像海虹老人一樣,致力於依據科學來應對氣候變化。他表示:「道理很簡單:為了限制氣候變化造成的災難性影響,我們必須確保全球升溫幅度不超過攝氏1.5度。目標雖宏大,但卻可以實現——以科學為依據的目標將為眾企業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指明方向。」

海虹老人籤署雄心勃勃的 「1.5度目標」

海虹老人加入「SBTi」倡議,開啟更加雄心勃勃的徵程,即籤署「1.5度目標」。目前全球僅有300多家企業籤署這一承諾。這就意味著,海虹老人需要按要求在整個價值鏈中減少排放,以符合限制全球氣溫上升1.5攝氏度的目標。

此外,海虹老人計劃加快「SBTi」倡議的進程,在自有工廠和能源使用方面減少排放量——即所說的範圍1和範圍2排放,目標是在2025年便實現碳中和。

Lars Petersson表示:「就許多工業企業而言,與我們整條價值鏈相比,我們在經營中的排放量相對較小,但經營排放是我們最能掌控的部分。我們希望證明,我們有能力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快速行動。這與我們的企業價值觀和『負責任的經營』承諾相符,而且我們知道這對我們的員工、尤其是對客戶來說,都很重要。」

海虹老人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實現規模翻番,這使降低排放的承諾顯得更為重要。

Lars Petersson還強調:「我們希望用行動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在經營中做到實現企業發展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同時確保價值鏈中的其他環節滿足『1.5度目標』承諾。我們還在探索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的所有措施,作為企業,我們願意在控制氣候變化方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事實為依據的方法

具體實施過程需要我們做出轉變,即在運營過程中採用可再生電力並降低能耗。2021年起,公司車隊也將轉為電動汽車。減少範圍3排放也有一些要求,比如我們需要與重視氣候變化的供應商合作、轉而使用環保材料等。

這項工作的指導原則是海虹老人希望如何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原則是:

我們的行動必須得到溫室氣體協議、「SBTi」倡議等二氧化碳減排方面領先的行業權威的支持。

我們採用的方法將受到外部審查機構的單獨驗證。

我們會對當地市場以及新的方法進行持續關注,確保在最佳能源選項出現時,我們可第一時間獲取。

加入「SBTi」倡議是海虹老人即將在2021年初提出的可持續性戰略的一部分。2021年,海虹老人以科學為依據的目標期待在三個排放範圍內接受「SBTi」倡議的審核和驗證。

中文譯稿僅供參考,所有內容均以英文稿為準:

Hempel commits to Science based Targets to limit global warming

Hempel is joining the more than 1,000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committing to climate action by setting a Science based Target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i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is a global initiative headed by the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 WWF, CDP, UN Global Compact and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At Hempel we want to put sustainability at the heart of how we do business, and we want to do it with a high level of ambition and credibility. By working with the SBTi, we can enter this journey knowing that we are guided by a very well credited programme,」 says Hempel CEO, Lars Petersson.

Paul Simpson, CEO of CDP, the founder of SBTi, stresses the need for more companies to do as Hempel and commit to fighting climate change on a scientific basis:

「The science is clear: In order to limit the catastrophic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we must ensure warming does not exceed 1.5 degrees Celsius. The ambition is high but it’s achievable — and science based targets give companies a roadmap for getting there.」

Hempel signs on to the ambitious 『1.5-degree target』

Hempel has chosen to commit to the more ambitious path of the SBTi, the 「1.5-degree target」, which only 300 other companies have joined so far. This means that the company will have to reduce emissions throughout its value chain in line with what is needed to limit a global temperature rise to 1.5 degrees Celsius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On top of that Hempel aims to go faster than the SBTi in terms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their own plants and the energy they buy – so called scope 1 and 2 emissions. Here, the aim is to be carbon neutral already in 2025.

「As for many industry companies, our own operational emissions are relatively small compared to our value chain, but it is the part where we have most control. We wish to demonstrate that we can move fast on the climate agenda. It supports our company values and commitment to operating responsibly and we know this is important to our employees and, not least, to our customers,」 says Lars Petersson.

Hempel’s ambition is to double in size in the next five years, which makes the commitment to reduce emissions even more important.

「We want to show it is possible to decouple growth from CO2 emissions in our own opera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meet the 1.5-degree target for the rest of our value chain. We don’t know all the steps on our journey yet, but we are committed to doing our part as a company on climate change, 」 says Lars Petersson

A principled approach

Implementation will be based on a transition to renewable electricity and energy reduction in own operations. A shift towards electric vehicles in the company fleet will also start in 2021. Reducing scope 3 emissions will require e.g. working with suppliers who prioritise the climate agenda and a shift towards low-impact materials.

The work is guided by a set of principles for how Hempel wants to work towards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se principles are:

We only take actions that are supported by the leading industry authorities on reduction of CO2 emissions, including 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and SBTi

Our methods used will be independently verified by external auditors

We continually review local markets and new developments to ensure we access best available energy options as and when they become available.

The commitment to SBTi is a part of a larger sustainability strategy which Hempel will present in the beginning of 2021. Hempel’s Science based Targets are expected to be reviewed and verified by the SBTi for all three scopes in 2021.

相關焦點

  • 海虹老人塗料加入科學減碳倡議組織致力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塗界記者12月15日獲悉,全球領先的塗料服務商海虹老人(Hempel)加入科學減碳倡議組織(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或SBTi),致力於設置以科學為依據的減排目標來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前,該組織有逾千家跨國企業加入。
  • 海虹老人塗料塗裝的全球第二大風塔設備正式完工下線
    4月28日,由全球知名風電設施塗料解決方案供應商海虹老人(Hempel)提供風電防腐塗裝解決方案的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風塔設備在位於漳浦六鰲的福船一帆重裝碼頭正式完工下線,此舉標誌著福船一帆海風裝備製造基地全面由建設階段轉入運營階段
  • 丹麥駐華大使一行蒞臨海虹老人廣州工廠進行訪問
    廣州工廠作為海虹老人目前在北亞區最新且最大的工廠,採用了新型的環保技術來最大化降低工廠的碳足跡,以進一步體現海虹老人集團對環境保護的承諾。此外,廣州工廠嚴格按照ISO國際質量標準及海虹老人集團內部的質量管理方針進行質量管理,確保無論客戶身在何處,均能從海虹老人獲得品質如一的產品。
  • 海虹老人北亞地區最大塗料工廠十周年慶典儀式廣州舉行
    12月7日,海虹老人廣州工廠十周年慶典儀式在廣州舉行。海虹老人集團副總裁及北亞區總裁梅曉東攜公司管理層共同出席活動。同時,海虹老人邀請到了丹麥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Anja Villefrance女士一行出席慶典。據了解,海虹老人廣州工廠於2010年12月建成運營,是海虹老人集團目前在北亞地區建成的最大工廠。十年來,廣州工廠嚴格按照ISO國際質量標準、海虹老人集團內部的質量管理方針進行質量管理,確保無論客戶身在何處,都能從海虹老人獲得相同品質的產品。
  • 海虹老人推出新防汙塗料技術,性能大幅提升且成本降低
    塗界記者12月10日獲悉,全球領先的塗料服務商海虹老人(Hempel)擴大了其Olympic+和Oceanic+防汙範圍,並推出了五個新的防汙解決方案:Oceanic Protect+,Oceanic Flex
  • 地震也會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研究表示,它確實是變暖的「元兇」
    提到全球變暖,我們都知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和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不過,最近的一項新研究卻表明,除了人類活動之外,大地震或許也是全球變暖的「元兇」之一,這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近日的《地球科學》雜誌上。
  • 全球變暖正導致災難,多種物種面臨滅絕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遏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變暖將會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災難性的」生物滅絕,一些生態系統可能在2030年之前就會崩潰。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從未像現在這樣迅速地變暖,雖然造成變暖的因素有很多種,不同地區和國家的變化也很大。科學家預測,如果按照目前的碳排放水平,到2100年,地球將會升溫4攝氏度,將有73%的物種面臨前所未有的變暖威脅。
  • 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全球變暖證據確鑿
    搜狐綠色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發布了最新的全球氣候監測報告,該報告包括了全球大氣頂層和海底的最新溫度情況。  近150年來,科學家們往往都是依靠氣象站測試的陸地溫度來推算全球變暖現象。
  •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地球的全球變暖想必大家已經感同身受,已經感覺到了周圍氣溫的明顯變化。如果人類再不加以遏制,在未來全球變暖將會日益嚴峻,從上個世紀開始,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大量排放,似乎將整個地球團團包裹,全球的溫度開始逐步的升高。
  • PPG、海虹老人、華豹、美佳新材、中車共話工業塗裝大空間!
    活動以「數塗未來·價值為贏」為主題,旨在推動產業智能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等為目標,促進科技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和物資流,加速產業資源的集聚整合,從應對突發事件,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協同產業高效運轉等角度,運用數位技術,提高塗料產業效率,賦能中國塗料產業上下遊,共克時艱,創新生態,創造價值,實現共贏!
  • 南京大學張永光教授團隊在全球變暖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12月11日,全球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我校張永光教授團隊聚焦於全球變暖的研究論文。未來全球變暖的速率及陸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暖的響應是《Science》雜誌列出的未來25年需要解決的125個重大科學問題之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上升,在通過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的同時,也提高了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即CO2施肥效應),增加陸地生態系統吸收大氣CO2的能力,從而減緩全球變暖的速率。
  • 聚焦全球氣候變暖的一部紀錄片,絕望的真相
    我這張照片取材於紀錄片絕望的真相,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巧妙地把全球變暖的種種自然現象與戈爾先生(美國前總統候選人)的個人歷史,以及他長期以來致力於警示和改善全球變暖現象的行動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具有強烈震撼力的紀錄片。
  • 全球變暖對於人類和生物有什麼影響?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關於全球變暖,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因是什麼?除了是太陽傳遞到地表上的光以外,還有就是地球的溫室效應,過去地球雖然也有溫室效應,但是因為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少,所以溫室效應能夠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隨著溫室氣體增多,溫室效應的平衡被打破了,在這之後,全球氣溫就在不斷上升,讓人擔憂。那麼,全球變暖究竟對於人類有什麼影響呢?
  • 大氣所等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全球變暖90%以上的熱量被海洋吸收,海洋熱含量成為判斷全球是否變暖的最佳指標之一。最新IAP數據表明,與2019年相比,在2020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吸收的熱量增加了2×1022焦耳,這些熱量可以使13億個1.5升的電熱水壺的水同時燒開;過去80年中,海洋每一個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圖2);海洋變暖也使強颱風/颶風和極端降雨增多。
  • 科普|說好了全球變暖,怎麼天氣還要凍死人的節奏?
    這讓很多人免不了懷疑「全球氣候變暖」這個話題。既然全球變暖,為啥冬天還會有極端冷天,要凍死人的節奏?實際上,這種懷疑由來已久,但要解釋清楚「全球氣候變暖而且是由人類過多使用化石能源導致的」,又非一篇文章可以實現的。但我們必須認定一個事實:氣候變暖已實實在在存在,需要做很多努力來改善地球溫升。轉發下文,供參考。
  • 全球變暖: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殺死一條生命
    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老人都喜歡給孩子「睡扁頭」,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網友:影響顏值
    今日問題:"睡扁頭"有什麼科學依據?做了家長之後,看著小寶寶酣睡的可愛模樣,想必每個人都覺得心都變得柔軟了,看寶寶睡得那麼香,十分招人疼愛。但是關於寶寶睡姿的問題,很多老一輩的老人卻跟現在的年輕寶媽思想不同,老一輩人總認為讓寶寶平躺,面部朝上睡成"扁頭",也就是後腦勺是平平的很好看。可是寶媽們卻認為那樣很醜,日後影響孩子的顏值,還認為"睡扁頭"其實一點科學依據沒有,雖然老人總認為孩子頭扁扁的才是有福氣的象徵。
  • 我們都知道全球變暖不好,但是從這個角度看,對我們國家卻是好的
    說起全球變暖,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的共識,現在全球都在想盡辦法遏制全球變暖。但是也許對於俄羅斯、加拿大而言,全球變暖對於他們而言也許不是一件壞事,甚至某種程度上講對於他們是一件好事。其實就是全球變暖有利於北極航道的正式形成,我們知道北極圈的港口很多都是冰凍港,即使在夏天也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不結冰,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結了冰的。所以它們的經濟價值並不高,但是一旦北極航道正式形成,也許他們的經濟價值會最大化,甚至會形成一條黃金航線。為什麼這麼說呢?
  • 《科學》雜誌評出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室溫超導、CRISPR治療遺傳性疾病、全球變暖等多個領域。
  • 防全球變暖,人類絞盡腦汁
    2020年6月30日發表在《自然研究》的《科學數據》中的一項重大研究表明,在過去的150年中,全球變暖已經超過了過去六千年中發生的全球變暖的程度。全球變暖是一個爭論不下的話題,而且也得到了人類的關注,甚至還有科學家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有不少國家會被海水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