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西裝審美的誤區在於,人們專注於對靜態美的迷戀,卻往往忽視動態美的必要性,恰是動靜結合所塑造的和諧感,使得西裝將人塑造成趨向於完美的形象,美是和諧的!」
表象與內涵的關係是西裝價值探討的根本所在,西裝首先是被需要,然後才被人所接受,所穿著,從需要到審美,是西裝價值基於內涵到表象的遞進探討。人們在在追求藝術作品之美時容易忘記,形式歸根結地是要服從於內容的,離開了內容,形式便失去了意義。好看不實用,好看不耐看,「好看」便沒有了因果關係,好西裝亦是如此!表面上很好看,穿在身上卻不舒服,走起路來不自然,那就算不上是好西裝,而這些就要從西裝的靜態美和動態美談起。
所謂的靜態美,是指一般形式上的美,表現為靜止的,程序化和失去現實生命感,力量感的。人們在還未擁有一套西裝時,通常會選擇欣賞一些西裝穿搭照片來做出購買選擇,而欣賞照片的過程,就是對西裝靜態美的審美過程。通過對西裝的款式設計,顏色搭配,穿著場景的判斷,來想像自己穿著西裝時的畫面,然後在評估一系列因素之後,做出購買選擇。雖然這是目前大部分人在挑選西裝時所使用的方法,但事實上多數人並不知道西裝的靜態美該如何評估,又該如何陳述。
用最為通俗的語言描述,西裝符合靜態美的表現,體現在兩點:一是「站著好看」;二是「坐著好看」;而從專業層面出發,滿足以上兩點的好西裝,首先要滿足「合身」,其次是「高級感」;「合身」為基礎,而「高級感」則是一套好西裝的內涵所在!
「高級感」首先是來自西裝面料本身的光澤度,懸垂性以及伸縮性;優質面料的處理工序較為繁瑣,經過紡織廠的編織以後,就會進入到後處理加工階段,通過特殊的工藝將面料改善為具有可塑性強的成品布,那該如何理解?
光澤度:面料在自然光線下,不同視覺角度所呈現的光線反射,折射,面料在後處理階段一般需要使用特殊的化學試劑來處理光澤度,好西裝所展現光澤感更能夠反映出面料的價值不菲。
懸垂性:自然狀態下,面料的懸垂性可以很好地展現衣服的姿態,一套好西裝在經過熨燙以後,其所呈現線條感通常是充分貼合人體曲線的。
伸縮性:站立時西裝處於自然狀態,而坐立狀態則處於伸張狀態,再次站立時又會收縮成自然狀態,一般面料會有10%至30%,編織面料會有40%至200%的伸縮,在一些面料品牌所主打的Sport面料系列,常會運用伸縮性更好的編織面料;面料的「伸縮性」對於那些好西裝而言,需要滿足人在坐立和站立之間切換的同時,面料能夠保持原有的形態。且伸縮性較好的面料在裁縫製作西裝時,使得熨燙更遊刃有餘,較好把控。
而另外一個層面上能體現「高級感」的則是質量上乘的裡布,內襯,縫紉線,手工鎖扣眼,手工插花眼,手工活袖口,以及取材天然的衣扣等輔料配件。(定製品牌在表現他們在輔料細節處的用心,經常所言的是,日本賓霸裡布,德國駿馬襯或義大利進口襯,天然牛角扣或貝殼扣,手工細節等等)
西裝想要實現靜態美不是很困難,好的面料,輔料,以細節處的手工製作即可實現。西裝照片可以拍的好看,穿在人的身上合身度很好,但這完全不能說明什麼,這套衣服仍然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好西裝。畢竟形式不能決定內容,表象無法體現內涵,價格不能說明價值,看起來好看並不代表穿起來好穿,且動起來很舒適。
「動態美」一詞來自於德國美學家,劇作家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01.22-1781.02.15),在其美學著作《拉奧孔》中提出的動態美,是指詩在描寫連續動作所產生的變動的美。運用在西裝穿搭上,「動態美」則指穿搭者保持運動狀態所呈現的意境美。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意象諸如「龍飛鳳舞」,「波濤洶湧」,「飛流直下三千尺」等都是動態美的體現,更是一種意境美的陳述。而西裝動態美的體現則是「衣隨人動」,行走時的飄逸感,隨風擺動的優雅感。一套全手工襯工藝製作的西裝,在被穿著者穿在身上,走起路來依然能夠表現的十分優雅美觀,則是符合動態美的。
而裁縫們想要製作出這樣的好西裝,除傳統工藝上的手工襯製作要求,另外一個層面則是裁縫們的「熨燙」經驗,也就是裁縫師傅們常說的「歸拔」技藝。(歸拔:將服裝面料在需要的部位進行縮進或拉伸,從而使得面料更為立體,更貼合及美化人體曲線。)「歸拔」的技藝水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定製西裝的上身效果,也決定了西裝穿著者在行走或劇烈運動時,是否依然能夠保持靈活自如的狀態。
老裁縫們口傳心授的「三分裁,七分做;三分做,七分燙」,說的便是西裝在製作過程中,「熨燙」的重要性,而西裝的動態美便是在好的熨燙基礎上,恰到好處的呈現。
西裝動態美的場景呈現,在電影作品中,經常為導演們的所運用,「硬漢紳士」這個詞是有些自相矛盾的,卻塑造出了諸如OO7系列中的丹尼爾·克雷格,王牌特工中的科林大叔等角色。在激烈的打鬥場景下,西裝似乎遊刃有餘,隨著肢體動作的大幅度切換,西裝似乎沒有絲毫束縛感,讓演員不適,讓觀眾不適,卻是更為精彩的驚險歷程。
而在《聞香識女人》中,阿爾帕奇諾有一段跳著探戈舞蹈的場景,在穿著西服的狀態下,做出高難度的舞蹈動作,衣服卻沒有限制步伐與身姿的輕舞曼妙,舞蹈的曲線美與西裝的動態美結合起來,讓在座的紳士們無不投來豔羨的目光!
如果說電影中的西裝,規格要求尤甚,對著裝禮儀的要求更是有著奧斯卡最佳服裝指導般的嚴謹,那就要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來,試想這樣一幕場景,你西裝革履正要通過一段斑馬線,一陣微風吹來,前方恰好有美麗的姑娘迎面而來,你心花怒放,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微風吹起你的西裝下擺,你的西裝裝扮著你的優雅身體曲線,並隨著步伐遊走,嗯,姑娘對著你微笑!.......「和諧感」油然而生!似乎走路就是一段輕舞。穿著你心愛的西裝,每天跳著踢踏舞去上班,這樣的生活,怎能不認真享受?
「和諧感」是欣賞者的直觀感受,欣賞者並不局限於專業或經驗豐富的紳士們,而是路人甲乙丙丁們在注意到你穿著一套西裝時,依然能夠感受到這套西裝是屬於你的,為你量身而定做的!這種和諧感是油然而生的喜悅,愛慕以及不可知的自我臆想——如果我也有這樣一套西裝會是怎樣的自己?
靜態美是動態美的前提和基礎,恰是動靜結合的所塑造出的和諧感,使得西裝將人塑造成趨向完美的形象,美是和諧的。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 而「西裝之美,不在於西裝本身,而是當你穿著它時,它烘託出了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