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名正言順,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2021-01-07 百聞教育科普

1.名正言順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基本釋義: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出處:《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典故:

春秋時期,子路問孔子:「衛君想請你幫他理政,您將先做什麼?」孔子說:「先正名分。」子路說:「老師,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麼好正的?」孔子說:「你真魯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教化不興,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刑罰不當則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後以「名正言順」謂作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相關成語:理直氣壯 正正噹噹 堂堂正正 師出無名 名不正,言不順 理屈詞窮

2.雞鳴狗盜 [jī míng gǒu dào]

基本釋義:鳴:叫;盜:偷東西。 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被扣留在秦國;他的一個門客裝狗夜入秦宮;偷盜出已經獻給秦王的狐裘;送給秦王的一個愛妾;孟嘗君才獲得釋放。又靠一個門客裝雞叫;騙開了函谷關的城門;才逃回齊國。《漢書·遊俠傳》:「繇(由)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甲;皆藉王公之勢;競為遊俠;雞鳴狗盜;無不賓補。」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三·讀孟嘗君傳》:「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

典故: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藉口殺掉。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裡。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相關成語:偷偷摸摸 狗盜雞鳴 旁門左道 光明磊落 正人君子

3.千呼萬喚 [qiān hū wàn huàn]

基本釋義:形容再三催促。

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相關成語:呼天喊地

4.放任自流 [fàng rèn zì liú]

基本釋義:聽憑自然的發展,不加領導或過問。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後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相關成語:任其自然 任其自流 聽之任之 防微杜漸 揠苗助長 嚴懲不貸

5.人面獸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基本釋義: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像野獸一樣兇狠。 形容為人兇殘卑鄙。

出處:《漢書·兇奴傳》:「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髮左衽;人面獸心。」

相關成語:狼心狗肺 居心叵測 行同狗彘 正人君子 好生之德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暴十寒,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嗎?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他,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他,他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舉一反三,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出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典故: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疊床架屋,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床上安床 支床疊屋 精兵簡政2.齜牙咧嘴 [zī yá liě zuǐ]基本釋義: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回:「即諮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人言可畏,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現在你愛護一個人,卻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他。這好比你讓一個不會拿刀的人去割東西,那是會給割東西的人帶來很大損害的。這樣,今後又有誰敢再來求你保護呢?」接著,子產誠懇他說道:「您是鄭國的棟梁,要是屋棟斷裂了,我們這些住在屋子裡的人不是也要遭殃嗎?再舉一個例子說吧,如果您有一匹精緻美麗的錦緞,您決不會把它交給一個不會裁衣的人去學著裁製衣服,因為您怕把錦緞結糟蹋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足不出戶,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相關成語:深居簡出 足不出門 足不逾戶 遠渡重洋 浪跡江湖 遠涉重洋2.真人不露相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基本釋義: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於人前。 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改過遷善,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改過自新 改惡從善2.錦衣行晝 [jǐn yī xíng zhòu]基本釋義:富貴了須回歸故裡。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3.觸手生春 [chù shǒu shēng chūn]基本釋義:一動手就轉成了春天,富有生機。 形容技術高明神奇。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買櫝還珠,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削足適履,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棄疾手下有個叫朝吳的謀士,這個人非常工於心計,這一天,他試探道:「現在靈王率軍出徵在外,國內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後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上國君還成什麼問題嗎!」棄疾聽了朝吳的話,引兵返楚國,殺死靈王的兒子,立哥哥的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楚靈王在徵討途中聞知國內有變,兒子被弟弟殺死,頓時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婦人之仁,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吆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給他嚇倒,你看他多麼勇,多麼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又恭敬又有愛人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了,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應當封爵位的,他不封。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沆瀣一氣,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通同一氣 串通一氣 同流合汙 志同道合 自命清高 精誠團結2.疾風知勁草 [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基本釋義: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出處:《後漢書·王霸傳》:「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男唱女隨,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夫唱婦隨2.裁長補短 [cái cháng bǔ duǎn]基本釋義:指吸收別人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裡也。」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下:「安道詩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長補短,袁彥伯之亞乎?」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洞若觀火,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洞見癥結 一望而知 洞燭其奸 窺見一斑 管窺蠡測 不知就裡2.百折不回 [bǎi zhé bù huí]基本釋義:折:挫折。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出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弱不好弄,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補充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九回:「你要提起『左手如託泰山』這句;真是害人不淺!」3.滌地無類 [dí dì wú lèi]基本釋義:蕩滌無遺。形容清除得徹底。出處:《後漢書·隗囂傳》:「[王莽]使四境之外,併入為害,緣邊之郡,江海之瀕,滌地無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小手小腳,你還知道哪些疊詞成語?
    出處:峻青《海嘯》第四章:「你喝起酒來,卻小手小腳的。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稱吧!」相關成語:束手就擒 束手無策 小家子氣 大手大腳 大模大樣 大刀闊斧2.合情合理 [hé qíng hé lǐ]基本釋義:符合情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複句式用法的...
    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相關成語:貪心不足 知足常樂2.上梁不正下梁歪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基本釋義: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出處:晉·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似笑非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魯迅《彷徨·祝福》:「後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2.朝聞夕改 [zhāo wén xī gǎi]基本釋義:早晨聞過,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錯誤之迅速。出處:《晉書·周處傳》:「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塗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酒囊飯袋,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衣架飯囊 行屍走肉 行屍走獸 滿腹經綸 真才實學 能工巧匠2.顏丹鬢綠 [yán dān bìn lǜ]基本釋義:面紅,頭髮黑。 形容年少之貎。出處: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雲母鍾,我能令公顏丹鬢綠而與年少爭光風。」3.天理昭昭 [tiān lǐ zhāo zhāo]基本釋義:昭昭:明顯。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反唇相譏,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反唇相稽 冷言冷語 無言以對 張口結舌2.七日來復 [qī rì lái fù]基本釋義:《周易》復卦,主十一月。復卦六爻,第一爻為陽,其他五爻為陰,表示陰氣剝盡陽氣復生,稱為「來復」。現常指一星期。出處:《易·復》:「反覆其道,七日來復。」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南轅北轍,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個向北走卻要去楚國的人,我告訴他說:『你的方向錯了!』他卻回答我說:『沒關係,我的馬跑得很快!』這位馬車夫駕車技術非常高明,但是他這樣走下去,只會離楚國越來越遠而已。現在,大王仗著強勢想稱霸,你越是這樣做,離稱霸的目的就越遠,和那個想到楚國去,反而往北走的人一樣。魏王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最後終於放棄攻打趙國的計劃。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危言聳聽,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宋·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耶!」典故: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說「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桓玄說:「矛頭秫米劍頭炊。」這句話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劍的尖頭當米煮飯吃;殷仲堪說:「百歲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說年過百歲的老頭懸掛在枯萎的樹枝上;顧愷之說:「井上軲轆臥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