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遺傳學家克裡斯·梅森(Chris Mason)提出了一個瘋狂的基因研究計劃——將嘗試在人類的細胞內植入水熊蟲DNA。成功植入水熊蟲DNA的人類會成為首批登陸火星的開拓者,他們也將是首批進行基因改造的太空人,由於水熊蟲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真實環境下存活的生物,而且在輻射環境中依然有效地防止細胞出現變異,如果人類擁有這種DNA將不再懼怕宇宙中的輻射環境。
基因改造一直以來屬於生物學中最尖端的領域,由於科學家發現人類的生理結構只適合地球環境,如果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和開拓其它星球,人類自身結構的缺陷就會嚴重影響探索太空的步伐,遺傳學家克裡斯·梅森認為未來的人類將通過基因改造技術來適應太空環境,通過強化基因能讓人類在火星這種輻射較強的類地行星上定居,或許未來進行基因改造會像現在人們接種疫苗那樣簡單而常見。
水熊蟲雖然是一種體積不超過1毫米的微生物,但是它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勉強的生物之一,在地球任何極端環境中都發現了它們存在,當人們首次發現這種幾乎殺不死的微生物是碳基生命體時,關於水熊蟲為什麼擁有超級生命力的原因就成為了近年來大家探討的熱門話題,研究發現水熊蟲能抵禦輻射對DNA破壞的原因是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在保護,科學家認為這種蛋白質是能夠培植到人體細胞中的。
由於火星上缺少磁場的保護,導致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直接照射到地表,使得火星的土壤中含有對人類極不友好的輻射,今年NASA提出要在2028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並且未來還將建造長期居住的火星基地,解決人類在輻射環境下生存的問題成為了太空探索的首要難題,而如果能把水熊蟲DNA植入到人體內就能有效抵禦輻射環境,顯然未來的火星定居者將是進行過基因改造的人。
只是對人類進行基因改造目前還沒得到許可,克裡斯·梅森指出未來的太空人將面對更多嚴峻的環境,而進行遺傳工程改造就是最佳方案,而且今年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已經發布了首款植入大腦的微型無線傳感器,將幫助有殘疾的人通過這塊晶片控制外部設備,可以說未來人類通過身體植入晶片或者基因改造來強化自身是必然會出現的。
其實進行基因改造並沒有那麼可怕,要知道人體種植疫苗就是人為幹預對抗自然界的一種手段,即便是這樣依然不斷有超級病毒產生,病毒也在根據人類的抵抗能力不斷強化自身DNA,雖然水熊蟲擁有如此超強的生命力卻並沒有成為自然界的霸主,顯然還有其它因素制約了水熊蟲,所以對人體進行基因改造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只是你能接受基因改造麼?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