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一輛車一個月跑多少公裡?我跑1000公裡正常嗎?看完就明白了
按照題主的裡程數來看,屬於比較正常的家用車範疇了。大多數家庭用車,每年行駛裡程數多在10000公裡左右,合計每月1000公裡左右的屬於正常範圍。這個一輛車一個月跑多少公裡,完全取決於車主的出行需求是否強烈,比如有的人除去上下班,節假日還會自駕遊,那麼每月裡程數肯定要多一些;有的人做買賣,平時出行非常頻繁,或者是經常性出差外地的,裡程數肯定更多了;而多數家庭僅僅是市區代步上下班,接送孩子上下學等等,每個月裡程數是比較均衡的。
題主質疑自己每個月跑1000公裡是否正常,這個肯定是正常的,而且只要不是長時間不開,就不會對車輛造成任何不利影響的。我們常說車都是放壞的,沒有開壞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安心開車即可。
以我自己為例:
一個月有30天
工作日有22天,平均每天上班來回20-30公裡,每個月就是440-660公裡之間
周末有8天,每個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玩和去商場,大概每天30公裡左右,總共240公裡每個月會去隔壁市和周圍旅遊景點遊玩,來回500公裡,偶爾同學朋友聚會,一個月算50公裡吧,以上總共1230-1450公裡之間,是穩定一個月的裡程。我的車17年2月上牌,現在19年8月,行駛了4.3萬公裡,也能換算出來每月就是1433公裡。
另外,以我接觸的二手車行業所見為例,一般家用車,每年1萬公裡-2萬公裡都算是正常的使用頻率。換算下來大概就是每個月830公裡-1660公裡左右,在二手車行業內,這都是理解為正常家用車。再稍微高點,每年行駛2.5萬公裡也勉強能算正常現象。我也見到過很多「不正常」的家用車,比如有一輛2007年上牌的奧迪Q7,到2019年了,才行駛了2萬多公裡12年了,平均每月才行駛130公裡。我很確定這臺車沒有調表,是真實裡程數,連輪胎都是07年生產的,內飾和漆面完美無瑕。還有一臺本田鋒範,18年的車,現在19年,居然跑了12萬公裡,平均一個月1萬公裡,車主是跑滴滴的。
這1000公裡要看你是怎麼開的,如果每天都開幾十公裡,只要正常、正確駕駛,正確停放車輛,每個月開1000公裡很正常。如果你每個月的前20多天都不開,只是最後幾天跑幾次長途,這樣長期停放對汽車的輪胎和電瓶不好,再次啟動時對汽車發動機磨損較大。輪胎長期單一位置受力容易造成輪胎產生塑性形變,使以後的駕駛過程中輪胎產生動不平衡,而且汽車輪胎都是真空胎,長期停放也容易產生漏氣。另外長期停放,車內有消耗電力的設備會造成電瓶虧電。還有長期停放時發動機內的機油由於重力都會回流到殼底,啟動時的前幾秒,活塞和缸套由於沒有機油潤滑,會產生較大磨損,磨損嚴重時會降低缸壓,造成車輛動力輸出無力。對於新車,長時間停放時,造成車內的有毒有害性VOC積累,再次開車時應提前通風。
一個月1000km很正常的,正常上下班兒的話一天來回市區內可能也就得30km。這樣的話算下來大概一個月,也就是跑個1000km吧,刨去每個月限號的話,可能大概也得跑個800km左右。如果是在城郊住的話,上班可能會跑得更遠一些,這樣的話一個月1000多公裡很正常,一年的話15000km都是正常的,而且可能會出去玩,跑一些長途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