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國際經濟持續低迷的大環境影響,國際家電市場出現明顯萎縮態勢。特別是隨著德國、日本等傳統技術強國的家電產業整合和退市,更是加劇了這種態勢。而對於中國市場來說,產能過剩、消費透支、房地產市場調整等仍是制約家電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間接驅使中國家電企業向海外市場擴張。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海爾冰箱在國際市場上一直保持逆勢擴張的態勢。4月22日,海爾高端冰箱製造基地在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納別列日尼·切爾尼市正式投產,基地產品將輻射俄羅斯和獨立國協國家,及部分歐洲市場。據悉,這是第一個非能源領域的中俄大型合作項目,同時也在卡馬河畔切爾尼開闢跨越式經濟發展區(ADT)的過程中起到了先驅作用。
(圖片說明:左1: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代表全權公使兼經濟貿易問題顧問張地;左2:韃靼斯坦共和國喀山市市長; 左3:韃靼斯坦共和國切爾尼市市長;右1:俄羅斯總統駐伏爾加聯邦區全權代表巴比奇;右2:海爾集團輪值總裁梁海山;右3: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明尼哈諾夫)
據了解,自2011年起至2016年,海爾就先後收購日本三洋、紐西蘭斐雪派克、美國通用電氣(GE)等國際傳統家電巨頭的家電業務,通過整合優質資源,迅速在東南亞、中東、非洲、澳洲、美洲等地區構建起了品牌擴張網絡,成為了中國家電產業布局全球的企業代表。
而作為國內首個網際網路轉型成功的企業,海爾冰箱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也將成功網際網路模式帶到了海外市場。一方面實現了高端產品的領先,通過整合當地化的人才、渠道、技術等資源,實現產品體系的結構優化,在品牌擴張的同時,更是給當地消費者帶來優質的生活體驗,深受市場認可。數據顯示,2015年俄羅斯整體家電市場下降15%,而海爾冰箱的銷售額則是逆勢增長78%(均以當地貨幣為參考)。此外,海爾冰箱在當地樹立的高端形象深入人心,在俄羅斯市場售價高於市場平均售價的15%。
另一方面,海爾冰箱的全球化也體現了效率驅動。近年來海爾通過互聯工廠的成功探索,大幅降低了人力、設計、運輸成本,並且實現了更精細化的生產製造流程,勞動生產率相比之前有了很大提升。而對於國際市場,長途運輸的低效和較長的周轉時間一直都是很大難題,通過在全球範圍內布局製造基地和研發中心,可以實現從本土工廠製造到本土市場消化這種「端到端」的低成本運作模式,提升全流程、全價值鏈的效率,進而創造出更大的品牌價值。此次,海爾冰箱就在卡馬河畔切爾尼市設立了兩個實驗室,分別用於產品質量檢查和創新技術研發。
從海爾冰箱的全球化品牌戰略來看,海爾始終堅持研發、生產和營銷三位一體的海外創牌戰略,以當地化用戶需求為中心進行本土化創新,為海爾在「一帶一路」上的持續創牌提供保障。
通過拓展布局全球的生產製造網絡,海爾冰箱正在一步步地實現這個戰略,也逐步建立了本土化研發中心、人才團隊,圍繞當地用戶需求提供產品解決方案,提升品牌價值。卡馬河畔切爾尼市海爾冰箱產品製造基地的投產正是海爾俄羅斯本土化進程新的重要一步。而這種逆勢擴張的發展趨勢與行業整體萎縮態勢形成了鮮明對比,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品牌走出去的優秀模範。